[1] 张希明.新疆塔河油田下奥陶统碳酸盐岩缝洞型油气藏特征[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1,28(5):17~22
[2] 张耀先.水力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139~140
[3] 张博全,王岫云.油气层物理学[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89.14~16
[4] 李宗宇,张云,罗得国,等.塔河油田奥陶系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注水开发研究[A].见:世界石油大会中国国家委员会编.世界石油工业[C].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7.338~345
[5] 张抗,王大锐,Bryan G Huff.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奥陶系油气藏储集层特征[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4,31(1):123~126
[6] 张抗.塔河油田奥陶系油气藏性质探讨[J].海相油气地质,2000,5(34):47~53
[7] 张希明,朱建国,李宗宇,等.塔河油田碳酸盐岩缝洞型油气藏的特征及缝洞单元划分[J].海相油气地质,2007,12(1):21~24
[8] 肖玉茹,何峰煜,孙义梅.古洞穴型碳酸盐岩储层特征研究-以塔河油田奥陶系古洞穴为例[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3,24(1):75~80
[9] 张海娜,杜玉山,王善江,等.塔河油田奥陶系潜山碳酸盐岩储层特征及测井评价技术[J].测井技术,2003,27(4):313~316
[10] 康志江,李江龙,张冬丽,等.塔河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渗流特征[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5,26(5):634~640
[11] 柏松章.碳酸盐岩潜山油田开发[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6.164~173
[12] 赵树栋.任丘碳酸盐岩油藏[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7.58~62
[13] 李传亮,张学磊.管流与渗流的统一[J].新疆石油地质,2007,28(2):252~253
[14] 李江龙,黄孝特,张丽萍.塔河油田4区奥陶系缝洞型油藏特征及开发对策[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5,26(5):630~633
[15] 陈志海,刘常红,杨坚,等.缝洞性碳酸盐岩油气藏开发对策-以塔河油田主体开发区奥陶系油气藏为例[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5,26(5):623~629
[16] 任玉林,李江龙,黄孝特.塔河油田碳酸盐岩油藏开发技术政策研究[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4,11(5):57~59
[17] 韩显卿.提高采收率原理[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3.75~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