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24年 第45卷 第4期    上线日期:2024-09-05
上一期   
目录
2024年第45卷 第4期  封面+目录
2024, 45(4):  0. 
摘要 ( 45 )   PDF (16099KB) ( 3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油气地质
中国典型陆相盆地细粒沉积环境和岩相特征
朱筱敏, 王晓琳, 张美洲, 林兴悦, 张琴
2024, 45(4):  873-892.  doi:10.11743/ogg20240401
摘要 ( 176 )   HTML ( 32)   PDF (4646KB) ( 204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细粒沉积环境和岩相时-空分布规律是控制页岩油富集高产的主要因素。在前人细粒沉积环境和岩相研究的基础上,分析研究了松辽、渤海湾、鄂尔多斯和准噶尔等中国典型陆相盆地的细粒沉积环境及主要特征。研究认为:①淡水-微咸水湖盆发育粉砂质纹层、黏土质纹层、有机质纹层的黏土岩、粉砂岩以及二者之间过渡岩性,咸水湖和盐湖多发育具方解石(白云石)纹层及黏土级灰泥纹层的细粒碳酸盐岩和细粒混积岩。②陆相湖盆不同演化阶段发育不同细粒岩相组合。裂陷期细粒沉积岩以富碳酸盐矿物的岩相组合发育为特征,拗陷期形成的富有机质页岩层系则以长英质+黏土质沉积岩相组合为主。③湖盆泥页岩沉积机制主要为悬浮沉降、风成输入、浊流、异重流和泥质碎屑流。④中国陆相页岩油类型多样且资源丰富,松辽、鄂尔多斯、准噶尔、渤海湾等中生代—新生代陆相盆地是中国页岩油勘探开发的重要领域。⑤未来细粒沉积环境和岩相研究重点发展方向:开展天文旋回研究,建立系统有效的沉积古环境判识参数及标准;建立陆相湖盆页岩型、夹层型和混合型细粒沉积岩岩相分类和沉积模式,有效地预测细粒沉积岩岩相时空分布;开展细粒沉积成因过程物理和数值模拟,研究细粒沉积物物理、化学和生物沉积耦合过程和形成发育机理;关注数据集成与深度挖掘、人工智能大数据与计算机辅助技术,研究细粒沉积物分布规律。

基于变尺度岩相组合的陆相页岩源-储耦合机理探讨
胡宗全, 刘忠宝, 李倩文, 吴舟凡
2024, 45(4):  893-909.  doi:10.11743/ogg20240402
摘要 ( 75 )   HTML ( 7)   PDF (8461KB) ( 100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中国陆相页岩层系沉积成因及岩相组合复杂多样,陆相页岩源、储特征及耦合机理研究薄弱。以四川盆地侏罗系页岩层段为研究对象,以岩石学、沉积学及非常规储层地质学等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岩矿、有机球化学及页岩储层表征等多种实验测试技术,开展了基于变尺度岩相组合的陆相页岩源-储耦合机理研究。提出了宏观与微观结合定岩相、变尺度分析定岩相组合的研究思路与方法,识别出陆源泥-砂沉积型、内源泥-灰沉积型和混源泥-砂-灰沉积型3种沉积成因岩相组合类型。研究发现:①页岩夹介壳灰岩或粉砂岩大尺度组合页岩段中可发育较多纹层-薄层状方解石介壳层或粉砂层,同一组合中不同尺度夹层类型具有较好的一致性;②大尺度岩相组合中米级介壳灰岩或粉砂岩层储集物性较差,对油气储集贡献有限,而小尺度岩相组合中毫米级纹层与厘米级薄层状方解石介壳粒内孔较发育,且内部有暗色有机质充填,可为油气提供有效储集空间。建立了3种沉积成因岩相组合的源-储耦合发育模式,提出由陆源型—混源型—内源型沉积岩相组合,源(总有机碳含量TOC)-储(孔隙度)参数相关性依次变好,其相关性主要与热演化程度、有机显微组分及无机矿物差异密切相关。探讨了不同类型、不同尺度岩相组合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了从变尺度岩相组合角度认识陆相页岩油气源、储特征及耦合机理的必要性,旨在探索陆相页岩油气富集机理研究的新思路。

海相细粒沉积成因机制与有机质富集模式研究进展
施振生, 周天琪
2024, 45(4):  910-928.  doi:10.11743/ogg20240403
摘要 ( 80 )   HTML ( 10)   PDF (4811KB) ( 126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综合分析了国内外细粒沉积的特征、成因及有机质富集模式研究进展。海相细粒沉积主要由黏土矿物、石英、碳酸盐矿物和有机质组成,受风力、异轻流、重力流和底流4大搬运营力作用,发育泥纹层和粉砂纹层2类纹层,单一型、顺序型和交互型3类纹层组(层系),块状层、递变层和交互层3类层(层组)。海相细粒沉积发育浊流沉积、底流沉积及远洋-半远洋沉积3种主要沉积相类型及其过渡类型。海相细粒沉积有机质存在高生产力和强保存2种富集模式,高生产力富集模式下黑色页岩主要通过“上升洋流”、“氧含量最低值区(OMZ)”和“近岸透光带缺氧(PZE)”模式形成高有机质富集,强保存富集模式下黑色页岩主要通过“受限盆地”、“改进的受限盆地”、“不规则底形”、“水洼扩张”、“海侵化变层”和“近岸海侵(TN)”模式形成高有机质富集。目前海相细粒沉积成因机制与相模式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名词术语不规范、不同矿物成分成因不明确,以及细粒浊流沉积、等深流沉积和半远洋沉积难以区分,需要今后进一步研究解决。

碳酸盐岩沉积储层研究前沿与未来发展方向
周进高, 徐哲航, 黄世伟, 李文正, 段军茂, 朱永进, 郑剑锋, 吴东旭, 常少英
2024, 45(4):  929-953.  doi:10.11743/ogg20240404
摘要 ( 108 )   HTML ( 13)   PDF (4144KB) ( 155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碳酸盐岩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是当前和未来油气勘探开发的重要领域。为明确碳酸盐岩沉积储层研究现状,指出未来发展趋势,通过文献调研,分析了碳酸盐岩研究前沿与未来发展方向,研究了国内外碳酸盐岩沉积、储层研究取得的进展。在碳酸盐岩沉积学领域的进展包括:①完善了碳酸盐工厂分类,明确了5类工厂的生产者、生产环境和产物之间的成生关系,为碳酸盐岩沉积环境恢复、源-储确定以及碳酸盐岩“源-汇”体系研究提供了新思路;②系统阐明了微生物造氧固碳、微生物造岩固碳、微生物诱导形成碳酸盐组构以及微生物参与沉积演化的机理,为重建地质历史时期碳循环、大气氧化和生物演化以及碳封存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③建立了盆地级岩相古地理恢复及个性化沉积模式,推动了油气勘探向碳酸盐台地内部和深层-超深层古老碳酸盐岩领域拓展。在碳酸盐岩储层地质学领域的进展是:①创新白云石形成机理,建立了微生物诱导白云石化、溶蚀-沉淀驱动白云石化和高二氧化硅浓度驱动白云石化3种新模式,为破解“白云石问题”提供了新的理论模型;②阐明了沉积相、白云石化、溶蚀作用和构造改造是储层形成的主控因素,明确了微生物岩储层和断控储层形成与分布规律,推动碳酸盐岩油气勘探取得新突破。在碳酸盐岩实验技术方面的进展是:建立了碳酸盐岩矿物铀-铅(U-Pb)同位素定年技术及碳酸盐团簇同位素和Mg、S同位素测试技术,为储层孔隙演化、储层形成过程和成藏演化恢复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法。研究认为,物理模拟、数值模拟和智能化是碳酸盐岩沉积储层及实验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细粒沉积岩测井评价研究进展
庞小娇, 王贵文, 岳大力, 李栋, 李红斌, 王重阳, 匡立春, 赖锦
2024, 45(4):  954-978.  doi:10.11743/ogg20240405
摘要 ( 62 )   HTML ( 7)   PDF (13995KB) ( 95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细粒沉积岩是致密油气、页岩油气的烃源岩层和储集层,是石油地质研究的重点和前沿领域,测井评价细粒沉积岩在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系统分析国内外细粒沉积岩测井评价技术进展,研究认为:细粒沉积岩在常规测井基础上结合新技术测井开展了岩性、物性、电性、含油性、可动性、润湿性、脆性、烃源岩特性和地应力各向异性等“七性+”特性评价。进一步发展为细粒沉积岩储集性、含油性、可动性和可压性“新四性”评价方法。依据岩性、岩相、孔隙类型和微观孔隙结构、页理、总孔隙度和有效孔隙度等参数评价细粒沉积岩储集性。根据黏土矿物分布、TOC、游离烃含量、含油饱和度、赋存状态及可动油量等参数评价细粒沉积岩含油性。通过成熟度、地层压力、原油密度、原油黏度及气/油比等参数评价细粒沉积岩油可动性。依据黏土矿物成分和含量、脆性矿物成分和含量、杨氏模量、泊松比及最大和最小主应力等参数评价细粒沉积岩可压性。通过成像测井切片技术实现细粒沉积岩米级、毫米级甚至微米级纹层的人工识别与评价。用测井资料开展细粒沉积岩岩相识别与评价。细粒沉积岩测井从常规测井法、新技术测井法向基于数学统计的人工智能法发展。

四川盆地上二叠统大隆组页岩储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叶玥豪, 陈伟, 汪华, 宋金民, 明盈, 戴鑫, 李智武, 孙豪飞, 马小刚, 刘婷婷, 唐辉, 刘树根
2024, 45(4):  979-991.  doi:10.11743/ogg20240406
摘要 ( 62 )   HTML ( 7)   PDF (5895KB) ( 80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四川盆地开江-梁平海槽内上二叠统大隆组发育海相黑色页岩。近期LY1,DY1和HY1井在大隆组勘探发现高产页岩气,显示川北大隆组海相页岩气勘探潜力巨大,研究其页岩储层特征与控制因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以DY1井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大隆组页岩有机地球化学、脆性矿物含量、孔隙类型和孔隙结构等方面研究,探讨其储层特征与控制因素。结果表明:①大隆组黑色页岩为深水陆棚沉积,主要发育硅质页岩和混合质页岩岩相,脆性矿物含量高;②黑色页岩有机质丰度高,总有机碳含量(TOC)平均可达7.84 %,有机质类型为Ⅱ1-Ⅱ2型,孔隙度较高,平均可达5.78 %,储集空间以有机质孔为主,微孔峰值高;③热演化程度、有机质类型和丰度控制黑色页岩孔隙发育程度,碳酸盐矿物对孔隙发育起破坏作用。

川北山前带寒武系筇竹寺组富有机质页岩发育模式
张明何, 魏祥峰, 高波, 戎佳, 刘珠江, 燕继红, 杨琪航, 王佳乐, 刘慧萍, 游浪, 刘自亮
2024, 45(4):  992-1006.  doi:10.11743/ogg20240407
摘要 ( 74 )   HTML ( 5)   PDF (4626KB) ( 61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川北山前寒武系筇竹寺组富有机质页岩分布、主控因素及沉积模式,对该地区页岩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利用野外地质调查、钻井和岩心资料,结合岩石薄片鉴定、全岩X射线衍射分析、总有机碳含量(TOC)测定等分析测试资料,研究川北山前带筇竹寺组富有机质页岩的沉积模式、分布及主控因素。研究表明:①筇竹寺组页岩主要为强脆性硅质页岩和中等脆性硅/黏土混合质页岩,根据总有机碳含量(TOC)—沉积构造—矿物组分将其划分为16种岩相类型川北山前带寒武系筇竹寺组页岩主要为富有机质纹层状强脆性硅质页岩相、富有机质层状强脆性硅质页岩相和含有机质层状强脆性硅质页岩相。其中前两类岩相为页岩气主要勘探开发岩相;②富有机质页岩TOC普遍高于2 %,富有机质页岩具南厚北薄、西厚东薄分布的特征,有机质丰度具南高北低、西高东低的特点;③拉张槽及区域内隆-凹相间的古地理格局是筇竹寺组富有机质页岩差异分布的主要原因,区内不均衡构造演化加剧了页岩的非均质性展布;繁盛发育的低等浮游生物及细菌等提供了丰富的有机质来源,早期快速海侵下缺氧的深水环境利于有机质的保存,晚期摩天岭古陆和汉南古陆的持续隆升对有机质富集起抑制作用;④海平面升降和古气候演变控制了富有机质页岩在纵向上呈旋回性分布。

柴达木盆地柴西坳陷古近系-新近系石油地质特征与油气环带状分布模式
刘国勇, 薛建勤, 吴松涛, 伍坤宇, 张博策, 邢浩婷, 张娜, 庞鹏, 朱超
2024, 45(4):  1007-1017.  doi:10.11743/ogg20240408
摘要 ( 72 )   HTML ( 6)   PDF (7932KB) ( 65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柴达木盆地柴西坳陷古近系-新近系石油资源丰富,常规石油与页岩油分别占全盆地常规石油资源的82.4 %和非常规页岩油资源的100 %。通过研究沉积储层与石油地质特征,剖析柴西坳陷古近系-新近系沉积相和油气成藏特征,提出了油气环带状分布模式。研究认为:①柴西坳陷古近系-新近系沉积相带呈“环带状”分布。外环带为三角洲与滩坝相,以碎屑岩沉积为主,碳酸盐岩沉积较少,发育砾岩、含砾粗砂岩和中-粗砂岩储层。中环带以滨浅湖灰云坪、灰泥坪相沉积为主,发育细砂岩、粉砂岩、灰云岩及藻灰岩,藻灰岩是中环带最具特色且孔隙度最高的岩相类型。内环带以半深湖-深湖相细粒混积岩沉积为主,发育深灰、暗灰色细粒沉积岩,是古近系-新近系最主要的烃源岩发育区。②不同沉积相环带内油藏类型不同。外环带距离生烃灶较远,油气经断层输导在砾岩、粗砂岩等碎屑岩中聚集,形成构造油气藏。中环带紧邻主力生烃灶,油气经断层输导在藻灰岩等碳酸盐岩储层中储集,形成构造-岩性油气藏。内环带油气短距离运移或原位滞留在细粒混积岩中源-储一体,形成页岩油。柴西坳陷从源外到源内,构造-岩性油气藏与页岩油纵向上相互叠置,平面上构造油气藏、构造-岩性油气藏与页岩油呈环带状分布。

柴达木盆地干柴沟地区勘探突破及启示
陈琰, 张永庶, 徐兆辉, 姜营海, 朱超, 张静, 张彩燕
2024, 45(4):  1018-1031.  doi:10.11743/ogg20240409
摘要 ( 62 )   HTML ( 7)   PDF (6551KB) ( 61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柴达木盆地西部干柴沟地区历经60余年勘探未获重大油气发现。2019年以来,通过强化山地三维地震勘探技术攻关和深化高原咸化湖相混积型碳酸盐岩成储、成藏研究,油气勘探终获突破,发现了古近系下干柴沟组构造油气藏,同时英雄岭页岩油和湖相碳酸盐岩岩性油气藏勘探也展现出良好前景。研究成果主要得益于以下几点:①高品质三维地震资料揭示干柴沟地下构造形态,发现东翼发育断背斜,为油气聚集提供了有利圈闭条件;②大面积咸化湖相混积碳酸盐岩具备储集能力,碎屑岩、湖相碳酸盐岩和膏盐岩层在纵、横向上均呈有序分布,构成了良好的生-储-盖组合;③基于全油气系统理论,认为研究区常规油气(源外)和非常规油气(源内)立体成藏。剖析干柴沟地区油气勘探历程发现:①地震勘探技术进步是干柴沟复杂构造区地下构造圈闭得以落实和油气地质特征得以揭示的基础;②干旱咸化湖盆发育的大面积混积碳酸盐岩不仅是烃源岩而且具备储集能力,这一认识拓展了勘探领域,是勘探取得突破的关键;③全油气系统理论的引入,推动油气勘探向源内拓展,揭示了英雄岭页岩油的良好勘探前景。

柴达木盆地马海东地区古近系砂岩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及微观致密区成因
阮壮, 徐睿, 王杰, 常秋红, 王大华, 王建东, 周广清, 于炳松
2024, 45(4):  1032-1045.  doi:10.11743/ogg20240410
摘要 ( 52 )   HTML ( 3)   PDF (5841KB) ( 41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柴达木盆地北缘马海东地区古近系的油气勘探已经取得发现,但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认识不清是影响油气勘探与开发的主要因素之一。为揭示马海东地区古近系砂岩储层微观特征,综合运用岩石薄片显微镜观察、X射线衍射(XRD)分析和压汞测试等试验技术,开展了低渗透砂岩储层的岩石学特征、物性特征、微观孔隙结构及各储层非均质性对比研究,用变异系数定量表征了储层非均质强弱程度。研究结果表明:①古近系砂岩储层以长石岩屑砂岩为主,填隙物主要为方解石。②路乐河组Ⅰ砂组储层孔隙度较大,下干柴沟组Ⅱ砂组储层孔隙度中等,路乐河组Ⅱ砂组储层孔隙度最小。③储层岩石经历了压实、胶结和溶蚀成岩作用,路乐河组Ⅱ砂组储层非均质性最强,路乐河组Ⅰ砂组储层非均质性最弱, 下干柴沟组Ⅱ砂组储层非均质性介于两者之间。④富塑性岩屑纹层或富杂基的低渗砂岩为致密储层,方解石胶结和塑性黏土质岩屑变形是致密储层形成的重要原因。

准噶尔盆地深层-超深层碎屑岩致密气储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孙靖, 尤新才, 薛晶晶, 郑孟林, 常秋生, 王韬
2024, 45(4):  1046-1063.  doi:10.11743/ogg20240411
摘要 ( 53 )   HTML ( 4)   PDF (8528KB) ( 61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寻找准噶尔盆地深层-超深层有利碎屑岩致密气储层,利用钻井、录井、薄片及化验资料,研究了碎屑岩致密气储层发育特征、储集空间类型、物性变化特征及有利储层控制因素。研究结果表明:①深层-超深层有利碎屑岩致密气储层储集岩主要为三角洲砾岩和砂岩,以细砾(砂)岩、中砾(砂)岩及中-细砾(砂)岩为主,为岩屑类砂岩。砾石成分和砂岩岩屑以凝灰岩为主,胶结物主要为方解石,局部富集沸石类。②储集空间为孔隙和裂缝,以孔隙为主。储集空间有孔隙型、裂缝型和孔隙-裂缝混合型3种组合类型。孔隙主要为原生剩余孔隙和次生溶蚀孔隙,以次生溶蚀孔隙为主。裂缝以成岩压实微裂缝和构造裂缝为主。③碎屑岩致密气储层垂向上形成了3个次生孔隙发育带。④岩石成分、建设型成岩作用和异常高压是控制有利储层的主要因素,3个主要因素控制了盆地深层-超深层碎屑岩致密气有利储层的发育和分布。

塔里木盆地西北缘寒武系肖尔布拉克组烃源岩特征
高永进, 尹成明, 刘丽红, 徐大融, 杨有星, 张远银, 宋泽章, 甄曼彤
2024, 45(4):  1064-1078.  doi:10.11743/ogg20240412
摘要 ( 54 )   HTML ( 6)   PDF (4302KB) ( 61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近年来,塔里木盆地西北缘地区寒武系油气勘探取得了一系列发现和突破,研究寒武系烃源岩特征对指导下一步油气勘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前人研究普遍认为,塔里木盆地寒武系海相烃源岩主要集中在下寒武统玉尔吐斯组。为研究塔西北地区寒武系肖尔布拉克组新层系烃源岩特征,对4口钻井(BY1井、KTJ1井、KPN1井和XSC1井)和3条野外露头剖面样品进行了岩石学和地球化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塔西北地区肖尔布拉克组烃源岩主要为泥质灰岩和泥岩,测试结果显示寒武系肖尔布拉克组下段总有机碳含量(TOC)平均值分别为1.55 %,2.39 %,0.45 %,0.89 %(钻井样品)和1.10 %(露头样品),表明该组为好-较好烃源岩,有机质母质类型为腐泥型,沥青镜质体反射率(Rb)分布在2.23 %~2.57 %,有机质已经处于过成熟热演化阶段,为一套天然气气源岩。肖尔布拉克组烃源岩厚度约20~90 m,中-下段烃源岩优于上段。根据钻井及地震剖面发育特征,肖尔布拉克组烃源岩主要分布在以BY1井和KTJ1井为中心的台内洼地,该区为烃源岩最有利发育区。

湖相细粒沉积岩颗粒微观力学特征及类型划分
解馨慧, 邓虎成, 胡蓝霄, 李勇, 毛金昕, 刘佳杰, 张鑫, 李柏洋
2024, 45(4):  1079-1088.  doi:10.11743/ogg20240413
摘要 ( 54 )   HTML ( 6)   PDF (6176KB) ( 60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细粒沉积岩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为了研究细粒沉积岩颗粒微观结构及力学特征,以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7段细粒沉积岩为例,开展了扫描电镜观察和纳米压痕实验分析,据此研究细粒沉积颗粒的几何特征和微观力学性质。研究认为:用粒径、扁平度、棱角性、硬度和弹性模量5个特征参数,可将细粒沉积岩划分为粒度+棱角型、扁平度+棱角型、扁平度+棱角+弹性模量+硬度型、弹性模量+硬度型、棱角+弹性模量+硬度型和粒度+棱角+弹性模量型6种主要颗粒类型;接着,根据颗粒类型的相对含量,进一步将颗粒类型划分为5种组合类型;最后,分析了细粒沉积颗粒类型与矿物类型之间的耦合关系。细粒沉积岩颗粒微观分类方案的建立,有助于理解细粒沉积岩微观结构特征,预测地质“甜点”空间分布,对细粒沉积岩的油气资源评价和效益开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科学意义。

下扬子地区荷塘组细粒沉积岩岩相划分及微观孔隙发育特征
张琴, 卢东连, 王凯, 刘畅, 郭明强, 张梦婕, 郭超杰, 王颖, 胡文忠, 朱筱敏
2024, 45(4):  1089-1105.  doi:10.11743/ogg20240414
摘要 ( 45 )   HTML ( 6)   PDF (7632KB) ( 45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下扬子地区下寒武统荷塘组细粒沉积岩岩相微观孔隙发育特征不清楚制约了页岩气的勘探开发。基于普通薄片观察、氩离子抛光扫描电镜(SEM)分析、物性测试、X射线衍射全岩矿物及黏土矿物含量分析、N2及CO2等温吸附实验、聚焦离子束扫描电镜(FIB-SEM)分析等实验资料,建立了荷塘组细粒沉积岩岩相划分方案,分析了不同岩相的微观孔隙结构特征。研究表明:①荷塘组细粒沉积岩主要发育块状硅质泥岩相、纹层状硅质页岩相、块状含黏土硅质泥岩相、块状硅/灰混合质泥岩相和块状混合灰质泥岩相5种岩相类型。②荷塘组不同细粒沉积岩岩相孔隙度和渗透率差异较大。孔隙类型主要为粒间孔、晶间孔、粒内孔、有机质孔和微裂缝,以微米-纳米级孔隙为主。介孔孔径为2.0 ~ 10.0 nm,微孔孔径为0.4 ~ 0.9 nm。③块状硅/灰混合质泥岩相有机质和脆性矿物含量高,粒间孔与微裂缝发育,孔隙度和渗透率较大、孔隙连通性较好、比表面积较大,为荷塘组最有利的页岩气勘探开发细粒沉积岩岩相。块状含黏土硅质泥岩相孔隙比表面积和孔体积较高,脆性指数、孔隙度和渗透率低于块状硅/灰混合质泥岩相,为次要的有利岩相。

渤海湾盆地桩海地区古近系沙河街组一段-二段混积岩优质储层特征与控制因素
佟欢, 朱世发, 崔航, 蔡文典, 马立驰
2024, 45(4):  1106-1120.  doi:10.11743/ogg20240415
摘要 ( 50 )   HTML ( 6)   PDF (8698KB) ( 61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渤海湾盆地桩海地区古近系沙河街组一段-二段广泛发育混积岩。近年来桩海地区混积岩油气勘探不断取得突破,已逐渐成为古近系重要的勘探目标。利用岩心观察、薄片鉴定、扫描电镜观察及孔-渗分析等技术手段,研究了桩海地区混积岩储层特征及优质储层控制因素。结果表明:混积岩中的陆源碎屑颗粒多为近源沉积,岩石成分成熟度低。来自长堤凸起的岩屑主要为中-酸性喷出岩岩屑,来自埕岛凸起的岩屑主要为石英岩等变质岩岩屑。用陆源碎屑、化学成因泥晶碳酸盐、生物成因碳酸盐颗粒为三端元,将混积岩划分为以陆源碎屑为主的混积岩(陆源碎屑含量在50 % ~ 85 %)、以化学沉淀碳酸盐为主的混积岩(化学沉淀碳酸盐含量在50 % ~ 90 %)、正混积岩(三组分均<50 %)、以生物碎屑为主的混积岩4类。其中以生物碎屑为主的混积岩储层物性最好,平均孔隙度为15 % ~ 25 %,储集空间主要为原生粒间孔和生物碎屑孔。泥晶化作用和环边亮晶胶结作用在以生物碎屑为主的混积岩中发育程度最高,二者形成的刚性格架使得原生孔隙得以保留。大气水淋滤和有机酸充注有利于储层次生孔隙的发育。碳酸盐嵌晶胶结在正混积岩中最发育,持续的压实作用对以化学沉淀碳酸盐为主的混积岩影响最大。沉积期较高的岩石结构成熟度和较高的生物碎屑含量,准同生期泥晶包壳的发育、大气淡水的淋滤以及环边亮晶胶结物的发育,埋藏成岩期发生的较强有机酸溶蚀是优质混积岩储层形成的有利条件。

高精度层序约束下三角洲-滩坝沉积体系精细刻画与岩性圈闭分布规律
刘成龙, 王艳忠, 杨怀宇, 操应长, 王淑萍, 郭超凡, 郭豪, 陈兆祥, 宋林坤, 黄歆媛
2024, 45(4):  1121-1141.  doi:10.11743/ogg20240416
摘要 ( 45 )   HTML ( 8)   PDF (6680KB) ( 58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研究断陷盆地斜坡带低位体系域岩性圈闭发育,以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东营凹陷南坡东段沙河街组四段上亚段(沙四上亚段)低位体系域为研究对象,利用岩心、测录井资料,开展了高精度层序划分对比、层序动态演化和沉积微相平面精细刻画研究。研究表明:沙四上亚段低位体系域划分为3个准层序组、9个准层序,发育6种准层序、4种准层序组以及5种体系域地层叠加样式,经历9次准层序级别相对湖平面升降,在相对湖平面下降期物源供给充足,平面上由盆缘进积为主型向盆内进积型过渡分布。主要发育三角洲-滩坝沉积体系,包括扇三角洲、三角洲和滩坝3种沉积相以及7种沉积微相类型。东营凹陷南坡东段沙四上亚段低位体系域内部以坝主体和滩脊微相尖灭砂体为储集体,以准层序和准层序组底部湖侵泥岩为局部盖层、水进体系域泥岩为区域盖层,形成岩性圈闭。

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页岩储层润湿性及其主控因素
李倩文
2024, 45(4):  1142-1154.  doi:10.11743/ogg20240417
摘要 ( 78 )   HTML ( 7)   PDF (3056KB) ( 55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润湿性影响储层页岩油的赋存状态和渗流规律,是评价页岩储层的重要内容。对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东营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页岩开展接触角测定和自发渗吸实验,定量表征储层的润湿性特征,分析研究润湿性的主控因素,从而对储层进行优选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沙河街组页岩储层孔隙连通性中等,具有斑状润湿特征,总体为水湿-弱水湿。储层润湿性受有机质特征、矿物组成、孔隙孔径大小和页岩油组分控制。有机质和矿物组成对润湿性的影响由固体颗粒本身的界面张力决定。有机质丰度越高,矿物组成中钙质含量越高,储层的水湿性越差,油湿性越好。含油性和页岩油组分改变了液体的表面张力,从而影响储层润湿性。储层含油性越好,原油中极性组分越多,油湿性越好。孔隙结构通过毛细管力作用影响固、液表面的界面张力,进而影响润湿性。储层孔隙孔径越大,水湿性越差,油湿性越好。从润湿性特征评价,纹层状富有机质富钙质页岩的亲油性最好,且在弱水湿条件下页岩油较易富集成藏,相对容易开采,是页岩油勘探开发的有利选择。

琼东南盆地松南低凸起YA区花岗岩潜山风化壳储层特征及发育控制因素
郭原草, 郭建华, 劳海港, 李智宇, 余烨, 陈广, 吴诗情, 黄俨然
2024, 45(4):  1155-1167.  doi:10.11743/ogg20240418
摘要 ( 56 )   HTML ( 12)   PDF (4892KB) ( 66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揭示琼东南盆地松南低凸起YA区花岗岩潜山型油气藏发育机理与成藏规模,运用岩心、物性、元素、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测试资料及测井-地震解释,研究了区内花岗岩潜山风化壳储层特征及发育控制因素、风化壳发育史及残余厚度分布。研究表明:YA区花岗岩系形成于印支期早三叠世,盆地基底在古新世—中新世经历多次构造抬升及沉降,风化壳分两期形成并得以保存,区内热带季风型古气候促进了花岗岩系化学风化作用。区域构造演化、古气候及岩石类型是控制区内古潜山风化壳发育的主要因素。风化壳发育程度存在显著差异性,区内古构造高点处的花岗岩风化壳残余厚度大。YA区花岗岩具有显著的钙碱性-碱性、准铝质-过铝质特征,属于易风化岩石类型。区内风化壳垂向上可分为残积-坡积层、砂化层、风化裂缝层、水平潜流层和基岩层。风化裂缝层是最有利储层,平均孔隙度为11.46 %,平均渗透率为5.98×10-3 μm2,物性随深度增加逐渐变差。花岗岩风化壳在测井曲线上呈现高自然伽马值、高电阻率、低密度和高声波时差等特征,测井指标变化趋势与物性变化趋势基本吻合。地震波反射属性高异常程度与风化壳裂缝发育程度基本呈正相关规律。

方法技术
二氧化碳地质封存与利用新进展
王光付, 李阳, 王锐, 周银邦, 贾英
2024, 45(4):  1168-1179.  doi:10.11743/ogg20240419
摘要 ( 172 )   HTML ( 20)   PDF (1187KB) ( 189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推动碳减排,实现碳中和目标,分析研究了CO2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进展,提出了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研究表明:全球CCUS产业发展迅速,截至2023年底,全球大型CCUS项目数量达到392个,比2022年增加了一倍,已初步具备商业化运营的技术条件。CO2封存与利用研究应用不断取得新进展:①CO2地质封存体表征和建模采用表征体元(REV)技术,将微观尺度的属性应用于宏观尺度的地质模型,用应变张量数据进行封存体动态表征和监测。综合应用地球化学成像、微地震、地温以及大气监测技术方法进行封存体泄漏监测。建立不同沉积类型储层模拟技术,模拟封存体内不同CO2羽流迁移情景和封存潜力。②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广泛应用于CCUS。建立了基于深度学习和耦合地质力学的CO2封存风险快速评估代理模型。用机器学习预测或评估剩余油区CO2提高采收率和封存效率。③CO2驱油新技术及应用新领域取得新进展。发展了CO2驱与低矿化度水驱交替注入、CO2微纳米气泡驱油、CO2加增黏剂驱油和CO2泡沫驱油等技术,应用于矿场试验取得良好效果。CO2驱油领域从中-低渗透砂岩油藏、致密砂岩油藏拓展到残余油带、页岩油藏及天然气藏。CCUS也面临长期封存安全性、经济性、技术不确定性等问题和挑战,需要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开展多学科研究与技术创新,加强国际合作,大力发展CO2地质封存与利用新技术,保障CO2长期封存安全性,提高商业运营经济性。

超临界二氧化碳与页岩相互作用机制
李一波, 陈耀旺, 赵金洲, 王志强, 魏兵, Valeriy Kadet
2024, 45(4):  1180-1194.  doi:10.11743/ogg20240420
摘要 ( 80 )   HTML ( 16)   PDF (5768KB) ( 70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超临界二氧化碳与页岩相互作用机制及规律对页岩油气开发非常重要。目前缺少对超临界二氧化碳注入页岩储层后页岩润湿性、孔隙度和渗透率变化规律的研究。为了明确在不同条件下经过超临界二氧化碳浸泡处理后页岩矿物成分和微观结构的变化规律,以四川盆地龙马溪地区页岩为研究对象,对其总有机碳含量、矿物成分、表面形貌及低压N2和CO2吸附进行了测试。通过对不同浸泡时间、压力和含水条件下页岩处理前、后的物理性质和微观结构进行定量表征,研究了超临界二氧化碳对页岩孔隙度、渗透率以及润湿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随着浸泡时间和浸泡压力的增加,页岩中的黏土矿物和碳酸盐矿物(方解石和白云石)含量降低,石英含量增加,有机质含量降低明显。②扫描电镜图像显示页岩中微观孔隙结构变化受萃取作用、溶蚀作用和吸附膨胀作用共同影响。页岩中微观孔隙结构的变化导致了页岩孔隙度和渗透率的改变。页岩渗透率变化受到黏土矿物、碳酸盐矿物和有机质含量的影响。③超临界二氧化碳浸泡处理后页岩的润湿性发生改变,随着浸泡时间和压力的增加,页岩-水接触角增大,页岩的润湿性由强水湿转变为弱水湿和中等润湿。

综合报道
1980年创刊,双月刊
期刊信息
主管: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地质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
主编:郭旭升
执行主编:白振瑞(010-56608127)
副主编:张亚雄(010-56607717)
    孙川翔
编辑部主任:张玉银(010-56608309)
编辑:刘格云 卢雪梅 张 晟
   许 诺 董奕含
E-mail:ogg.syky@sinopec.com
编辑出版: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编辑部
办公地址:北京市昌平区百沙路197号
邮政编码:102206
国际刊号:ISSN 0253-9985
国内刊号:CN 11-4820/TE
邮发代号:82-287
国外代号:BM296
国内单价:60元/册
国内年价:360元/6册/年
扫一扫,欢迎关注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