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冯祺,周东延,康利平,等.塔北隆起新和-轮台断裂带构造特征及其控油性[A].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论文集[C].乌鲁木齐: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1992.267~273
[2] 董恩清,侯扬善.塔北牙哈断裂构造带构造特征及发育史研究[J].西安地质学院学报,1997,19(2):42~45
[3] 汤良杰,金之钧.塔里木盆地北部隆起牙哈断裂带负反转过程与油气聚集[J].沉积学报,2000,18(2):302~309
[4] 何文渊,李江海,钱祥麟,等.塔里木盆地北部隆起负反转构造成因机制探讨[J].地质科学,2001,36(2):234~240
[5] 卢华复,王胜利,罗俊成,等.塔里木盆地东部断裂系统及其构造演化[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6,27(4):433~441
[6] 张光亚,赵文智,王红军,等.塔里木盆地多旋回构造演化与复合含油所系统[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7,28(5):653~663
[7] 刘静江,刘慧荣,谭林.塔里木盆地轮南奥陶系古潜山油气成藏与分布[J].地质科学,2004,39(4):533~542
[8] 韩剑发,王招明,潘文庆,等.轮南古隆起控油理论及其潜山准层状油气藏勘探[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6,33(4):448~453
[9] 何君,韩剑发,潘文庆.轮南古隆起奥陶系潜山油气成藏机理[J].石油学报,2007,28(2):44~48
[10] 毛凤鸣,陈安定,严元锋,等.苏北盆地复杂小断块油气成藏特征及地震识别技术[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6,27(6):827~840
[11] 曾忠,阎世信,魏修成,等.地震属性解释技术的研究及确定性分析[J].天然气工业,2006,26(3):41~43
[12] 张军华,朱焕,高荣涛,等.地震复合属性-地震属性提取与解释新方法[J].新疆石油地质,2007,28(4):494~503
[13] 鲍祥生,尹成,赵伟,等.储层预测的地震属性优选技术研究[J].石油物探,2006,45(1):28~33
[14] 陈宝书,杨午阳,刘全新,等.地震属性组合分析方法及其应用[J].石油物探,2006,45(2):173~176
[15] 管路平.塔河油田南部缝孔型碳酸盐岩储层叠前地震预测[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8,29(5):654~~667,675
[16] 吕公河,于常青,董宁.叠后地震属性分析在油气田勘探开发中的应用[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6,21(1):161~166
[17] 魏艳,尹成,丁峰,等.地震多属性综合分析的应用研究[J].石油物探,2007,46(1):42~47
[18] 程浪洪.塔里木盆地轮古西地区多地震属性储层综合预测[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7,14(3):70~72
[19] 陈波,胡少华,毕建军.地震属性模式聚类预测储层物性参数[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5,40(2):204~206
[20] 崔海峰,郑多明,张年春,等.英买力地区复合潜山的地层分布及意义[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8,23(5):1 514~1 519
[21] 成荣红,彭洋,李建民,等.控制牙哈地区古潜山储集层非均质性的主要因素探讨[J].西部探矿工程,2005,9:55~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