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谯述蓉,张虹,赵爽,等.川西DY地区须家河组致密砂岩储层预测技术及应用效果分析[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8,29(6):774-780
[2] 郑荣才,叶泰然,翟文亮,等.川西坳陷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砂体分布预测[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8,29(3):405-417
[3] 邵彦蕊,胡明毅.川西北部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储层成岩作用研究[J].石油地质与工程,2006,20(5):13-18
[4] 张莉,柳广弟,谢增业,等.川西前陆盆地南部储层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其在天然气成藏研究中的应用[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5,26(6):800-807
[5] 蒋裕强,郭贵安,陈辉,等.川中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二段和四段砂岩优质储层成因探讨[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7,14(1):18-21
[6] 孙红杰,刘树根,朱平,等.川中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二段和四段成岩作用对孔隙发育的控制作用[J].中国西部油气地质,2006,2(3):302-305
[7] 陈辉.川中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须二、须四段砂岩储层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成都:西南石油大学,2006
[8] 周文,戴建文.四川盆地西部坳陷须家河组储层裂缝特征及分布评价[J].石油实验地质,2008,30(1):20-25
[9] 四川省地质矿产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部地质专报-区域地质第23号四川省区域地质志[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1.206-241
[10] 童崇光.四川盆地构造演化与油气聚集[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9
[11] 刘树根.龙门山冲断带与川西前陆盆地的形成演化[M].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4
[13] 张萌,黄思静,冯明石,等.碎屑岩骨架颗粒溶解的热力学模型及地质意义[J].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04,28(2):21-25
[14] 黄思静,谢连文,张萌,等.中国三叠系陆相砂岩中自生绿泥石的形成机制及其与储层孔隙保存的关系[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1(3):273-281
[15] 刘金库,彭军,刘建军,等.绿泥石环边胶结物对致密砂岩孔隙的保存机制-以川中-川南过渡带包界地区须家河组储层为例[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9,30(1):53-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