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Magoon L B,Dow W G.The petroleum system[A].In:Magoon L B,Dow W G.The petroleum system-from source to trap[C].AAPG Memoir,1994,60:3~22
[2] 胡见义.含油气地质单元序列划分及其意义[A].见: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编.中国含油气系统的应用与发展[C].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7.3~8
[3] 赵文智,何登发.中国复合含油气系统的概念及其意义[J].勘探家,2000,5(3):1~11
[4] 赵文智,何登发,范土芝.含油气系统术语、研究流程与核心内容之我见[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2,(2):1~7
[5] 徐怀大,任怀强.中国陆相断陷盆地含油气系统组成及分布规律[A].见: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编.中国含油气系统的应用与发展[C].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7.77~88
[6] 曾广容,易可君,欧阳绪清,等.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概要[M].长沙: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86.3~38
[7] 魏宏森.系统科学方法论导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8] Magoon L B.含油气系统——研究现状和方法[M].杨瑞召,周庆凡,汪时成,等译.北京:地质出版社,1992.1~20
[9] Magoon L B,Dow W G主编.含油气系统——从烃源岩到圈闭[M].张刚,蔡希源,高永生,译.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8.3~25
[10] 吴晓智,赵永德.准噶尔盆地滴水泉组古含油气系统的确立及其地质意义[A].见: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编.中国含油气系统的应用与发展[C].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7.174~179
[11] 胡朝元,廖曦.成油系统概念在中国的提出及其应用[J].石油学报,1996,17(1):10~16
[12] 胡见义,黄第藩.中国陆相石油地质理论基础[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1.268~321
[13] 谢泰俊,潘祖荫,杨学昌.油气运移动力及通道体系[A].见:龚再升,李思田.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盆地分析与油气聚集[C].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385~405
[14] Hindle A D.Petroleum migration pathways and charge concentration:a three-dimensional model[J].AAPG Bull,1997,81(9):1 451~1 481
[15] 王震亮,陈荷立.有效运移通道的提出与确定初探[J].石油实验地质,1999,21(1):71~75
[16] Johann-Christian"chris"Pratsch.根据油气运移路径确定勘探策略[J].宋明雁,译.国外油气勘探,1997,9(1):63~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