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王涛.中国东部裂谷盆地油气藏地质[M].北京:石袖工业出版社,1996
[2] 胡见义.中国陆相石油地质理论基础[M].北京:石油1二业出版社,1991.238~258
[3] 池英柳,赵文智.渤海湾盆地油气富集带的形成与分布[J].勘探家,2000,5(1):9~16
[4] 邓运华.渤海湾盆地上第三系油藏类型及成藏控制因素分析[J].中国海上油气(地质),2003,17(6):360~365
[5] 李家康.渤海油气成藏特点与断层关系[J].石油学报,2001,22f3):26~31
[6] 何海清,王兆云.华北地区构造演化对渤海湾油气形成和分布的控制[J].地质学报,1998,72(4):313~322
[7] 米立军.新构造运动与渤海海域上第三系大型油气田[J].中国海上油气(地质),2001,15(1):21~28
[8] 薛永安,余宏忠,项华.渤海湾盆地主要凹陷油气富集规律对比研究[J].中国海上油气(地质),2007,19(3):145~148
[9] 龚再升,王国纯,贺清.上第三系是渤中坳陷及其周围油气勘探的主要领域[J].中国海上油气(地质),2000,14(3):145~156
[10] 李军,王燮培.渤海湾盆地构造格架及演化[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98,19(1):63~68
[11] 郝芳,蔡东升,周华耀,等.渤中坳陷超压一构造活动联控型流体流动与油气快速成藏[J].地球科学,2004,29(5):518~524
[12] 张人玲.江苏油田高勘探区复杂断块油藏的滚动勘探开发[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3,24(3):304~308
[13] 邱旭明.苏北盆地断块圈闭分类及油气成藏特征[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3,24(4):371~374
[14] 邓津辉,周心怀,魏刚,等.郯庐走滑断裂带活动特征与油气成藏的关系--以金县地区为例[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8,29(1):102~1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