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谢润成,周文,高雅琴,等.应用偏相关+灰关联方法进行致密砂岩气藏压裂地质选层[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8,29(6):797-800
[2] 张明利,金之钧,万天丰,等.柴达木盆地应力场特征与油气运聚关系[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5,26(5):674-679
[3] 周文,闫长辉,王世泽,等.油气藏现今地应力场评价方法及应用[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7.3-5,17-25,48-72
[4] 周志军,李菁,刘永建,等.低渗透油藏渗流场与应力场耦合规律研究[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8,29(3):391-396,404
[5] 邓莉.川西坳陷沙溪庙组气藏成藏主控因素探讨[J].断块油气田,2003,10(5):26-28
[6] 肖富森,李正文,徐明华,等.川西盐井沟构造沙溪庙组砂体分布特征浅析[J].天然气工业,2004,24(11):42-44
[7] 王二七,孟庆任.对龙门山中生代和新生代构造演化的讨论[J].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8,38(10):1 221-1 233
[8] 张兴权,安玉玲.天然地震与构造裂缝、油气运移的关系研究[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0,27(4):106-108
[9] 国家地震科学数据共享中心.专题数据-中国震例[DB/OL].http://data.earthquake.cn/data,
[10] 董树文,张岳桥,龙长兴,等.四川汶川8级地震的发震机理分析[DB/OL].http://www.geomech.ac.cn/wenchuandizhen.htm,
[11] 李学森,吴汉宁,张小浩,等.钻井岩心重定向的古地磁方法及其可靠性研究[J].油气地球物理,2006,27(4):106-108
[12] 曾联波,漆家福.利用岩石磁组构恢复沉积盆地古构造应力场方法的探讨[J].石油实验地质,2007,29(6):628-632
[13] 李天本,吴柏志,贾耀勤,等.桩西油田桩104块地应力测量技术及应用[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1,8(4):48-50
[14] 宛新林,席道瑛,叶青,等.岩石各向异性实验研究及对工程勘探的影响[J].中国煤炭地质,2008,20(8):39-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