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赵建勇,张杰,门志深.真假油气显示识别方法在准噶尔盆地中部勘探中的应用[J].录井工程,2005,16(2):14-17
[2] 张策,石景艳.影响气测录井发现和准确评价油气层的因素分析[J].录井技术,2001,12(3):20-22
[3] 滕工生,张友军,王颖,等.气测七参数判别法在吉林探区的应用与完善[J].录井技术,2002,13(1):30-34
[4] 方锡贤.栗园背斜油气显示层解释方法探讨[J].石油地质与工程,2007,21(5):27-29
[5] 段宏伟.海拉尔盆地现场油气显示的识别方法[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5,24(增刊):7-8
[6] 欧继红,张社民.安棚深层系油气显示识别方法[J].河南石油,2002,16(2):6-8
[7] 丁永涛.综合录井技术在西部新区油气勘探中的应用[J].西部探矿工程,2006,(增刊):168-170
[8] 黄建新.在钻井液污染条件下录井技术方法探讨[J].西部探矿工程,2006(增刊):162-163
[9] 关文龙,李相方,范慧.探井油气测试结果与钻录井油气显示差异探因[J].油气井测试,2004,11(2):37-38
[10] 杨慧英,梦洁.浅谈平衡钻井对气测油气显示的影响[J].录井技术,1996,10(2):64-66
[11] 汤玉平,刘运黎,赵耀伟,等.川西地区浅、中层天然气藏化探判别模型[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5,26(4):530-536
[12] 张莉,柳广弟,谢增业,等.川西前陆盆地南部储层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其在天然气成藏研究中的应用[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5,26(6):800-807
[13] 叶军,陈昭国.川西新场大型气田地质特征与预测关键技术[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6,27(3):384-391
[14] 唐建明,杨军,张哨楠.川西坳陷中、浅层气藏储层识别技术[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6,27(6):879-894
[15] 林春明,卓弘春,李广月,等.杭州湾地区浅层生物气资源量计算及其地质意义[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5,26(6):823-830,8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