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刘池洋.后期改造强烈中国沉积盆地的重要特点之一[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96, 17(4):255~261
[2] 朱夏.板块构造与中国石油地质[A].见:朱夏.论中国含油气盆地构造[C].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86.71~79
[3] 任战利.关于沉积盆地古地温场问题的探讨[J].西北大学学报,1991, 21(增刊):227~234
[4] 任战利.沉积盆地热演化史研究新进展[J].地球科学进展,1992, 7(3):43~49
[5] 胡见义,黄第藩.中国陆相石油地质理论基础[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1
[6] 范善发,周中毅.塔里木古地温与油气[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
[7] 周中毅,潘长春.沉积盆地古地温测定方法及其应用[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92
[8] 汪缉安,熊亮萍,杨淑贞.地热与石油[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
[9] 任战利,赵重远.鄂尔多斯盆地与沁水盆地中生代晚期地温场对比研究[J].沉积学报,1997, 15(2):134~137
[10] Ren Zhanli.Determination of palaeothermal field and significance in oil-gas exploration on Huahai-Jinta Basin[J]. Journal of Northwest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1996, 26(1):171~176
[11] 任战利,张小会,刘池洋,等.花海-金塔盆地生油岩古温度的确定指出了油气勘探方向[J].科学通报,1995, 40(10):921~923
[12] 任战利.中国北方沉积盆地构造热演化史恢复及其对比研究[D].博士论文,西北大学地质系,1998.8
[13] 任战利,赵重远,陈刚,等.沁水盆地中生代晚期构造热事件[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99, 20(1):46~48
[14] 霍永录,谭试典.酒泉盆地陆相石油地质特征及勘探实践[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5
[15] 赵重远,刘池洋.华北克拉通沉积盆地形成与演化及其油气赋存[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0
[16] 何登发,李德生,吕修祥.中国西北地区含油气盆地构造类型[J].石油学报,1996, 17(4):8~18
[17] 王钧,黄尚瑶,黄歌山,等.中国地温分布的基本特征[M].北京:地震出版社,1990
[18] 汪缉安,汪集.中国大陆沉积盆地地热特征与油气资源[A].见:赵重远,刘池洋,姚远,编.含油气盆地地质学研究进展[C].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3.227~2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