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裴健翔, 郭潇潇, 薛海涛, 吴杨瑜, 李珊珊, 李文浩. 莺歌海盆地中新统海相烃源岩形成环境及控制因素[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23, 44(4): 937-945. |
[2] |
李华, 杨朝强, 周伟, 何幼斌, 王玉, 彭旋, 李亚茹, 吕欣博. 莺歌海盆地东方1-1气田中新统黄流组浅海多级海底扇形成机理及储层分布[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23, 44(2): 429-440. |
[3] |
范彩伟, 刘爱群, 吴云鹏, 侯静娴. 莺歌海盆地乐东10区新近系黄流组储层天然气充注与超压演化史[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22, 43(6): 1370-1381. |
[4] |
廖计华, 吴克强, 郭刚, 甘华军, 孙鸣, 蔡露露, 朱石磊, 刘子玉. 莺歌海盆地东方区黄流组大型强振幅体沉积内幕及其油气意义[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8, 39(1): 153-164. |
[5] |
盛秀杰, 金之钧, 肖晔. 区带勘探中的油气资源评价方法[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7, 38(5): 983-992. |
[6] |
黄志龙, 朱建成, 马剑, 吴红烛, 张伙兰. 莺歌海盆地东方区高温高压带黄流组储层特征及高孔低渗成因[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5, 36(2): 288-296. |
[7] |
李建森, 李廷伟, 彭喜明, 韩元红, 李中平, 马海州. 柴达木盆地西部第三系油田水水文地球化学特征[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4, 35(1): 50-55. |
[8] |
盛秀杰, 金之钧, 鄢琦, 肖晔, 谢国军, 徐京新. 成藏体系油气资源评价中的统计方法体系[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3, 34(6): 827-833,854. |
[9] |
周庆凡,张亚雄. 油气资源量含义和评价思路的探讨[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1, 32(3): 474-480. |
[10] |
孟仟祥, 郑建京, 房玄, 孙敏卓. 低熟泥灰岩、钙质泥岩干酪根脂肪酸的分布特征及赋存形式[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5, 26(6): 736-741. |
[11] |
胡宗全, 周新科, 张玉兰. 济阳坳陷前第三系油气勘探前景[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5, 26(5): 655-660. |
[12] |
王力, 金强. 柴达木盆地西部第三系烃源灶及其对油气聚集的控制作用[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5, 26(4): 467-472. |
[13] |
黄保家, 李绪深, 易平, 肖贤明. 莺歌海盆地乐东气田天然气地化特征和成藏史[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5, 26(4): 524-529. |
[14] |
林腊梅, 金强. 柴达木盆地北缘和西部主力烃源岩的生烃史[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4, 25(6): 677-681. |
[15] |
陈善勇, 金之钧, 刘小平. 黄骅坳陷第三系油气成藏体系定量评价[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4, 25(5): 544-547,6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