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1980年 第1卷 第2期    刊出日期:1980-09-25
    论文
    波浪状镶嵌构造对我国油气资源的控制
    汤锡元
    1980, 1(2):  83-92.  doi:10.11743/ogg19800201
    摘要 ( 611 )   PDF (9488KB) ( 37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地壳的主要运动形式是波浪运动。它造成大小不一的地壳波浪,不同方向的波浪相互迭置,构成了大大小小一级套一级的波浪状镶嵌构造格局。地壳的构造就是由从大到小不同级别一级套一级的构造带或构造面,分割成大大小小的地块或岩块,并把它们结合起来,形成一幅波浪状镶嵌图案[1、2、3]

    中国东部含油气盆地介形类化石及其地质意义
    袁凤钿
    1980, 1(2):  93-98.  doi:10.11743/ogg19800202
    摘要 ( 2073 )   PDF (5753KB) ( 60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中国东部的含油气盆地星罗棋布。新中国成立后,通过二十多年的石油普查和勘探工作,找到了许多油气田并已投入开发生产。在进行石油地质工作过程中,积累了大量古生物资料,如介形类、双壳类、腹足类、叶肢介、孢粉、轮藻等。这些丰富资料为确定有关含油岩系的地层层序及其时代起了重要作用,也为推断含油岩系的沉积环境提供了大量依据。在这些化石中,以介形类最为丰富,保存完整。许多研究工作者对各含油岩系的介形类进行了分区分层的详细研究,划分、建立了若干地区性的化石组合。

    我国原油中异戊间二烯烷烃的分布及其与地质环境的关系
    梅博文, 刘希江
    1980, 1(2):  99-115.  doi:10.11743/ogg19800203
    摘要 ( 1826 )   PDF (13263KB) ( 48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前言无环异戊间二烯烷烃是由 C6H8 异戊间二烯单元构成的规则异构烷烃系列。从这个系列中已鉴定出 C9—C25的同系物,广泛分布在古代沉积岩、原油和现代沉积物中。在漫长的地质时代里,它们基本上继承了原始生物分子的特征碳骨架,因而被认为是一种生物标记化合物——化学化石。

    从地壳的波状运动探讨我国大型沉积坳陷(盆地)的找油前景
    阎秀刚
    1980, 1(2):  116-125.  doi:10.11743/ogg19800204
    摘要 ( 2024 )   PDF (8122KB) ( 36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前言地壳表层受地应力作用,以“波”的形式进行运动。地壳表层的建造与改造,大型隆起区和坳陷区正负相间有规律地分布和排列,是波状运动的结果。归纳波状运动的型式,基本上可分为两大类:(1)波状延伸,包括阶梯升降和往复增长;(2)翘板活动,包括往复转换和左右摆动。

    川东两期新华夏系的复合关系及其对二迭三迭系气藏的控制
    郑祖燕
    1980, 1(2):  126-136.  doi:10.11743/ogg19800205
    摘要 ( 2431 )   PDF (10843KB) ( 40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不同构造体系的复合,是四川盆地及其周缘普遍存在的构造现象。这种复合关系,由于所处地块组成地层岩石力学性质的差异而有不同形式的表现。四川盆地东部,地表以三迭、侏罗系为主构成的褶皱构造,主要以横跨复合(反接)或斜接形式出现,从而造成了近似菱形的构造格架。而组成此格架的则是早、晚两期新华夏构造体系。

    雪峰古陆东南侧中、晚泥盆世沉积模式探讨
    曾学思
    1980, 1(2):  137-145.  doi:10.11743/ogg19800206
    摘要 ( 1025 )   PDF (8529KB) ( 43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自古生代到早中生代,一度出现的雪峰古陆,曾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川、鄂、湘、黔、桂、赣等省区的沉积岩相及古地理面貌,使古陆两侧面积达数十万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沉积了以海相为主的碳酸盐岩和其它多种岩类,反映出多样化的沉积环境。

    汾渭盆地第四系古地磁年令
    陈万川
    1980, 1(2):  146-152.  doi:10.11743/ogg19800207
    摘要 ( 1133 )   PDF (5975KB) ( 38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汾渭盆地第四系底界的划分,有两种意见:一种主张划在三门组底部;另一种认为应下降至张家坡组之底。究竟那一种意见比较合理,最近得到一些古地磁测量数据,颇能说明问题,尽管古地磁成果在没有同位素年令数据配合下,单独确定地层年代尚有困难,然而依据地磁极性变化的全球性,借助A.考克思的标准极性年代表,通过对比,还是可以提供一些很有意义的资料。本文根据陕西武功、咸阳周陵两个钻孔的古地磁测量数据,结合其它有关材料,探讨汾渭盆地第四系的划分。

    西藏伦坡拉盆地第三系及其含油性
    徐正余
    1980, 1(2):  153-158.  doi:10.11743/ogg19800208
    摘要 ( 1083 )   PDF (5192KB) ( 83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伦坡拉盆地位于藏南褶皱系昂拉仁错—奇林湖复向斜带北部边界断裂的南侧。它是一个东西长约200公里,南北宽约20公里,面积约4000平方公里的陆相含油盆地。盆地的石油普查工作开始于1956年。从1967年起,地质部第四普查勘探大队在此开展了大规模的多工种的石油普查工作,现将已经取得的一些资料和本人的初步看法提出来,与同行们讨论。

    试论衡阳盆地“车江组”的地质时代
    胡济民, 曾德敏
    1980, 1(2):  159-165.  doi:10.11743/ogg19800209
    摘要 ( 737 )   PDF (5829KB) ( 41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衡阳盆地中、新生代陆相地层极为发育,在上白垩统戴家坪组“红层”之上,下第三系霞流市组含盐岩系之下,有一套以红色碎屑岩为主,夹薄层灰绿色泥岩,厚度变化较大(从数十一数百米)的地层,前人称“车江组”。此名是原湖南省地质局406队同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1962)所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