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1987年 第8卷 第1期    刊出日期:1987-03-25
    论文
    油气在凹陷中的环带状分布规律
    陈大贤
    1987, 8(1):  1-14.  doi:10.11743/ogg19870101
    摘要 ( 658 )   PDF (12038KB) ( 38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油气田有着围绕生油凹陷中心呈环带状分布的规律,这种分布规律与同生断陷盆地(或凹陷)的发育特点密切相关。一个生油凹陷大致可以划分出生油中心带、油气环形聚集带和外围逸散带三部分,各部分有着不同的油气藏类型。从环带论的观点出发,勘探工作要从二级构造带转移到以凹陷作为统一的勘探对象上来,可望在老探区发现更多的油气田。

    消息报道
    辽河西部凹陷浅层发现一种新类型的油藏
    廖兴明, 季开, 黄竹安
    1987, 8(1):  14-14.  doi:10.11743/ogg19870102
    摘要 ( 535 )   PDF (835KB) ( 42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辽河西部凹陷浅层发现一种新类型的油藏 辽河西部凹陷最近发现埋藏只有530—650m的浅部油藏,层位为上第三系馆陶组。

    论文
    现代碳酸盐和陆源碎屑的混合沉积作用——涠洲岛珊瑚岸礁实例
    王国忠, 吕炳全, 全松青
    1987, 8(1):  15-25.  doi:10.11743/ogg19870103
    摘要 ( 681 )   PDF (10061KB) ( 38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涠洲岛珊瑚岸礁建立在火山岩之上,以块状珊瑚为主,形成礁格架,枝状珊瑚仅居次要地位。除冬季较低的水温和春季褐藻繁衍,抑制珊瑚生长外,其他环境因素适合珊瑚生长。 存在两个物源区:1)珊瑚生长带和礁坪是礁缘碳酸盐的物源区;2)火山岩海岸是陆源碎屑物源区。在海岸带,这些碎屑物质被海流和潮汐作用造成的横向和纵向运动的搬运和混合,堆积成平面上不对称的环带沉积。

    腐殖煤的热降解机理和生烃率
    杨文宽
    1987, 8(1):  26-37.  doi:10.11743/ogg19870104
    摘要 ( 684 )   PDF (11239KB) ( 37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腐殖煤的化学结构和热降解机理,目前仍是煤成气研究中的薄弱环节。本文根据我国腐殖煤、镜质组、石墨总共154个样品的煤岩学数据和煤化学数据,提出了褐煤结构式、腐殖煤热降解步骤、腐殖煤生烃率的模型,对腐殖煤元素组成的变化规津、镜质体反射率同原子比的关系、生烃门限、气态产物化学组成和δ13C值的变化趋势、煤成烃气藏和二氧化碳气藏的成因,进行了统一讨论,阐述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运移对生物标志物的影响
    曾宪章, 刘淑珍, 马顺平
    1987, 8(1):  38-44.  doi:10.11743/ogg19870105
    摘要 ( 608 )   PDF (5671KB) ( 84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通过对冀中坳陷霸县凹陷岔河集油田渐新统东营组和沙河街组几层具有相同来源的原油的分析对比,探讨了运移对甾烷、萜烷类生物标志物分布特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C21—C22低碳数甾烷、重排甾烷、甾烷ααα-20S异构体和αββ—(20R+20S)异构体的相对丰度,以及三环萜烷的相对丰度,均随运移而增加。在确定油源和母岩成熟度以后,这些生物标志物相对丰度可以作为运移指标。

    渤海地区构造展布特征与油气分布
    刘星利
    1987, 8(1):  45-54.  doi:10.11743/ogg19870106
    摘要 ( 594 )   PDF (9362KB) ( 39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渤海海域是华北盆地的一部分,新生代以来,由于地幔上隆,海区经历了从断降到坳陷的发展过程。该区的构造展布,有三组不同方向和叠隆、叠坳、早隆晚坳、早坳晚隆等四种叠置构造型式,除叠隆区外,其它三类均有良好的含油气远景。

    问题讨论
    鸿书往还论盐丘 塔里木盆地有无盐丘构造
    黄汲清
    1987, 8(1):  55-55.  doi:10.11743/ogg19870107
    摘要 ( 713 )   PDF (881KB) ( 49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984年秋我在第三次塔里木油气资源座谈会上发言时曾谈到找盐丘构造形成的油气田问题。今年春法国ELF公司一位负责人告诉我,根据他们(以及美国人)的初步地震勘探,显示巴楚隆起南缘,即南部斜坡中有排列成行的地下突起,他们认为可能是一系列被新生界埋没了的火山带。我觉得在一个稳定的克拉通上发展一个火山带的可能性太小,而一排盐丘构造之出现的可能性则更大些。

    论文
    克拉玛依油田八区下乌尔禾组储层评价
    罗平, 邓恂康, 罗蛰潭
    1987, 8(1):  56-65.  doi:10.11743/ogg19870108
    摘要 ( 700 )   PDF (8742KB) ( 39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运用Berg的毛细管压力公式,结合油藏的基本数据,导出两个能够限定毛细管作用范围上、下限公式,从而确定出封闭层的喉道半径下限和有效孔喉喉道半径下限。应用孔隙群的概念,综合压汞毛细管压力数据和多重介质分析数据,对砾岩储层进行了分类,并讨论了其空间分布特征。

    天然气中硫化氢的成因和预测
    王新洲, 李丽, 刘守义
    1987, 8(1):  67-76.  doi:10.11743/ogg19870109
    摘要 ( 574 )   PDF (9139KB) ( 41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天然气中的硫化氢分别起源于生物化学作用、热化学作用、岩浆作用。含硫有机化合物的热分解和硫酸盐的热还原,是硫化氢的最主要来源。

    辽河坳陷西部斜坡带油气藏形成条件与富集规律
    张文昭
    1987, 8(1):  77-85.  doi:10.11743/ogg19870110
    摘要 ( 542 )   PDF (7990KB) ( 37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该区有10套工业油气层。主要有滚动背斜、古潜山、浊积砂体、稠油封闭、地层起覆和断块油气藏。其主要的成油有利地质条件是:先凹后斜的斜坡油源丰富;多源多期的大砂体与隆起相结合有利于油气富集;两类平行斜坡的正断层控制了油气藏的形成;区域性大面积的盖层发育有利于油气保存。

    苏皖地区下二叠统放射虫硅质岩形成环境探讨
    孔庆玉, 龚与觐
    1987, 8(1):  86-89.  doi:10.11743/ogg19870111
    摘要 ( 645 )   PDF (3575KB) ( 55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根据硅质岩的结构、构造,生物类型、保存特征,岩石共生组合和古地磁、古构造分析,认为苏皖地区下二叠统孤峰组硅质岩形成于赤道地带的深海环境,处于裂陷活动产生的凹槽内。

    冀中坳陷下第三系构造-沉积相特征
    田崇鲁, 李德同, 刘铁铨, 江宏涛, 吴振明, 卢松年
    1987, 8(1):  90-98.  doi:10.11743/ogg19870112
    摘要 ( 605 )   PDF (9185KB) ( 38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以构造-沉积相的概念,划分了冀中坳陷下第三系构造-沉积相的类型,论述了在次级构造因素控制下沉积相带在时间、空间上的分布规律。 冀中坳陷由东向西划分为三个构造-沉积相带。冀中坳陷的14个小凹陷,分属上述三带。由于次级构造因素的控制,文中提出8种不同类型的、各具特色的构造-沉积相。 根据凹陷的结构特征将其分为封闭式、半封闭式和非封闭式三种盆地结构类型。

    准噶尔盆地东部石油地质概况及油气分布的控制因素
    李溪滨, 姜建衡
    1987, 8(1):  99-107.  doi:10.11743/ogg19870113
    摘要 ( 646 )   PDF (7449KB) ( 41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该区的基底是中石炭世的火山岩。生油岩的沉积主要在海西期,次为印支—燕山期;油气的生成、聚集主要在燕山期。在北缘克拉美丽山前,二叠系平地泉组自生自储层的发育决定了油气分布,其发育区内的中等幅度隆起、断块和鼻状构造是有利于含油的圈闭;盆地南缘靠近生油凹陷的中等幅度隆起、断隆和秃顶构造的围斜部位是油气分布的有利地带。

    东明地区水化学法油气化探
    张金来
    1987, 8(1):  108-113.  doi:10.11743/ogg19870114
    摘要 ( 697 )   PDF (4360KB) ( 71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依据溶解烃气、酚、六价铀和矿化度等指标,圈定了Ⅰ级异常4个,Ⅱ级异常4个,Ⅲ级异常3个。在2个Ⅰ级异常和1个Ⅱ级异常内已见到了工业油气流。

    综合述评
    第6期国际定量地层学短训班
    F·M·格拉德斯坦
    1987, 8(1):  114-114.  doi:10.11743/ogg19870115
    摘要 ( 688 )   PDF (1338KB) ( 45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近十年中,地层数据的数学处理日益重要起来。生物地层学的一般原理可表述如下:只要古老的生物地层事件(生物种的首次出现和最后出现)能相互对比,那么,其顺序在任何地方都是相同的,生态因素、采样工作或选择性保存所造成的背景干扰可以忽略不计。但当人们试图建立一个精确的相对年代表时,情况就大非如此,尤其是用大量数据时,由于背景干扰,野外数据变得互相矛盾,以致很难分辨首先出现或灭绝的生物是A种还是B种。在此种情况下,就要对数据进行适当的数学或统计处理,以便找到最可靠的地层事件顺序或组合。

    6TH QUANTITATIVE STRATIGRAPHY SHORTCOURSE
    Felix M. Gradstein
    1987, 8(1):  115-116.  doi:10.11743/ogg19870116
    摘要 ( 504 )   PDF (2050KB) ( 118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书刊评介
    评《岩相古地理基础和工作方法》
    王德发
    1987, 8(1):  117-118.  doi:10.11743/ogg19870117
    摘要 ( 703 )   PDF (2265KB) ( 58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由著名沉积岩石学家刘宝珺教授和曾允孚教授主编的有18人参加编写的《岩相古地理基础和工作方法》一书,最近由地质出版社出版。岩相古地理学是一门基础地质理论学科,是地质学的上层建筑之一。自六十年代以来,沉积学及沉积相的理论和方法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并大大密切了与找矿实践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