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用实例介绍了作者对已有的重力勘探资料进行深化解释的方法.在一定条件下,根据重力资料可以推断出某些地质界面的形态和深度.
由地质矿产部石油地质海洋地质局组织的赴朝临津群地质考察团一行4人,于今年4月22日至5月6日对朝鲜中部西起松林,经兔山、法洞至东海岸元山一带进行了野外地质观察,其目的是了解朝鲜中部出露的志留泥盆系展布及其西延情况,以便同我国胶东地块的"蓬莱群"进行联系类比,继而研究下扬字地块北缘划界和胶东地块归属问题.
控制中国东部中、新生代断陷盆地的正断层,是水平挤压力和地壳重力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平面上和垂向上同时呈X型的压剪性断裂,与拉张作用无关.位于中、下地壳软弱层之上的上地壳刚硬层,其断裂上盘在自身重力和断裂面滑动力共同作用下,受力状态和变形情况相当于弹性基础悬臂梁,从而使盆地多呈箕状.盆地基底在沉降过程中把中、下地壳软弱层物质压向他处,造成地壳变薄,引起地幔上拱.因此,地幔隆起是断陷盆地形成的结果而不是原因.
四川石油管理局根据该局地质调查处的地震勘探成果,在川中至川南过渡带所钻的包24.23井,不久前分别试获工业性气流.实钻结果,目的层深度误差仅为地震预报深度的0.69%和0.88%,断层误差均在10m以内.这就为加快川中至川南过渡带的油气勘探步伐提供了有利条件.
该油藏储层为一套数十米厚的安山玄武质熔岩和角砾岩组合,溶蚀气孔-裂隙网络为主要储集空间.本文研究了滨海地区火山岩成因及分布,按气孔构造及组构特征将火山岩区分为富气孔熔岩、熔结火山角砾岩、非熔结火山角砾岩及贫气孔熔岩四种岩相;又根据岩相带状分布规律将爆发-喷溢复合火山锥分为火山口近火山口、中距离火山斜坡及远火山斜坡等三个火山相带,其中,中距离火山斜坡相带的近断层高部位是油气富集高产地区.
第二届亚非地区石油地球化学和勘探国际会议(Second Conference on Petroleum Geoche-mistry and Exploration in the Afro-Asian Region)已于1988年8月28日至30日在北京科学大会堂举行.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副院长范璞研究员担任本届会议主席.来自亚洲、非洲以及大洋洲、欧洲、北美洲的学者和有关人士参加了会议.
高邮凹陷戴南组高导泥岩的高导特性,主要是由泥岩盐度差异引起的,与化学成分和粘土矿物关系不大.高导泥岩沉积时,不是一个简单的湖水不断扩大,而是一个扩大、缩小、再扩大、再缩小的过程,水深、水介质性质亦随之相应变化.反映了在构造背景稳定条件下,气候和地表迳流注入量的控制作用.
主要根据气体组分和同位素资料,本文讨论了三水盆地烃气和CO2、N2、He等非烃气的成因.CO2主要来自地球深处,N2由生物化学作用生成,He为放射性元素蜕变产物,烃气有生化烃与热解烃两类.
地质矿产部西北石油地质局在塔北沙雅隆起施工的一批探井,最近相继试获高产油气流.这些不同地域、不同构造的新发现,再次显示了沙雅隆起巨大的油气潜力;而中生界油层的发现,则是塔北找油的又一重大突破.
作者采用GC/MS技术分析了江汉、东濮和晋县第三系盐湖相原油和生油岩中的芳香族化合物和非芳香族杂环化合物,鉴定出80多种多环芳烃和硫化芳烃.本文讨论了它们的分布特征和含硫化合物的成因.
由于北西西向压性断隆、断陷带与北北西向扭压性断隆、断陷带交接,从而在高原东北部形成了四条右行斜列盆地带;又因北西西向压性断隆、断陷带与北东东向共轭剪切带交接,形成了高原西北部北东东向左行斜列盆地带;而柴达木为夹持于两扭压性盆地带之间的大型压扭性中、新生代盆地.上述断陷格局也控制了盆地内部的构造单元及油气的形成与聚集.
阿北安山岩由3次火山爆发,至少12次岩浆喷溢形成,每次喷溢的熔岩层分为2-3个带,储层主要分布在上部1-2带内.喷溢亚相主流线,近火山口喷溢小相带,以及构造顶部孔隙较发育,共发育四类储集岩、七类孔隙和三类孔隙组合.低孔低渗,孔隙结构差,非均质性强,原始含水饱和度89%.相控生产比较明显,致使这类油藏的主要生产特点是初期就进入含水开采.
该区的地层压力在纵向上可明显地划分为三带,即浅部的正常压力带,中部的过渡压力带,深部的超压带.在平面上,过剩压力的高值区位于东部洼陷带.地层水运动的总趋势是由各洼陷中心的中、深部位指向凹陷的浅部和边缘,构成了典型的离心状渗流体系.凹陷边缘的地表水渗入较次要.文中对本区的地下水动力环境进行了纵向分带和横向分区.
沉积历史的分析表明,华南古大陆边缘带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板块构造演化:裂谷作用阶段(?一Z1)以发育北东向地堑地垒为特征.被动大陆边缘阶段(Z2—O1)主要是稳定下沉与沉积充填作用;陆架边缘随时间发生大规模向海推进;大陆边缘沉积特征从早期至晚期渐趋规则、统一.闭合造山阶段(O2—S)前期大陆边缘急剧下沉,台地变为深水盆地;晚期接受来自与前期物源完全相反方向的大量粗碎屑物质,以至最终隆起成山.
库鲁克塔格海槽位于塔里木地块东北缘.奥陶纪浊流沉积见于槽内兴地断裂以南却尔却克山-南雅尔当山一带,残厚1797.3—2761.0m.可分为盆地边缘海底扇和海槽盆地浊积岩两种类型.其中具鲍马层序的归于典型浊积岩,两扇水道沉积的透镜状或块状砂砾岩则属非典型浊积岩.其纵向序列为推进、退复及复合三种.早奥陶世早期为浊流形成的前期沉积,晚期开始浊流沉积,发育为海底扇推进序列,到中奥陶世末以退复序列结束第一浊积旋回;晚奥陶世开始第二浊积旋回,早期为推进—退复复合的海底扇序列,晚期为槽盆浊流沉积.
铜(仁)-凤(凰)-三(都)-丹(寨)寒武系碳酸盐岩,属台地前缘斜坡相带,为汞、油最佳聚集部位,蕴育了全国最大的汞矿带,保留了数千万吨沥青.成岩作用有:生物作用、胶结作用、压实作用、早期溶解作用、新生变形、白云岩化作用、压溶作用、交代作用、晚期溶解作用等.早期溶解作用形成于泥盆—石炭纪,对聚油十分有利,晚期溶解作用形成于白垩纪末,对形成汞矿十分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