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1989年 第10卷 第2期    刊出日期:1989-06-25
    论文
    云南断陷湖泊三角洲沉积及其在石油勘探中的意义
    朱海虹, 姚秉衡
    1989, 10(2):  95-106.  doi:10.11743/ogg19890201
    摘要 ( 789 )   PDF (12158KB) ( 41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论述了以滇池、洱海为代表的云南断陷湖泊沉积作用的特点,认为:(1)断陷湖盆的形态和水系受构造格局所控制;(2)同一湖盆中并存着不同形态类型的三角洲,其分布和发育程度取决于河口喷流与沿岸流相互作用的强弱;(3)断陷湖泊发育早期以碎屑流沉积为主,演化晚期以三角洲沉积为主;(4)断陷湖泊三角洲往往兼有牵引流与重力流的过渡特点。上述特点均可作为勘探湖泊三角洲油气藏的借鉴,

    罗布泊-阿拉善地区沉积坳陷的圈定和可燃性矿产远景区的预测
    张德润
    1989, 10(2):  107-112.  doi:10.11743/ogg19890202
    摘要 ( 606 )   PDF (5587KB) ( 32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主要依据小比例尺航磁资料,在地质研究程度较低的罗布泊-阿拉善地区圈出了一系列大小不等的沉积坳陷。作者认为,宗吉朗东凹陷、吐鲁番-哈密坳陷、老西庙坳陷、罗布泊断陷及其周围地区,为近期找油气的有利地区。

    济阳坳陷孤北潜山地质构造与油气富集规律
    张日华, 王立春, 杜锡勤
    1989, 10(2):  113-121.  doi:10.11743/ogg19890203
    摘要 ( 623 )   PDF (8249KB) ( 39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济阳坳陷东北部的孤北潜山,面积60km2,有厚约1200m 的古生代碳酸盐岩沉积,已发现5条逆断层和两个倒转背斜,这些构造的形成与郯庐大断裂的左行剪压活动有关。背斜与潜山成正地形关系,其顶部张裂隙发育,经中奥陶至中石炭世风化剥蚀,孔、洞、缝发育;潜山被生油凹陷包围,油源丰富,油气通过断面和风化壳进入潜山,形成新生古储的次生油气藏。主力产层是奥陶系顶部风化壳,油气最富集部位是孤北潜山倒转背斜中部高带。

    阿尔善地区含油饱和度低而出纯油的储层
    余家仁, 唐阶庭
    1989, 10(2):  122-129.  doi:10.11743/ogg19890204
    摘要 ( 534 )   PDF (5915KB) ( 52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区安山岩含油饱和度仅12.5%,砾岩仅23.4%,但出纯油。作者认为,目前室内测定的储层孔隙度为连通孔隙度,连通孔隙可分为非流动孔隙与流动孔隙两部分,出纯油与否取决于流动孔喉系统含油饱和度的高低。

    江苏镇江大力山下三叠统上青龙组的牙形石
    丁连生, 包德宪
    1989, 10(2):  130-136.  doi:10.11743/ogg19890205
    摘要 ( 620 )   PDF (8247KB) ( 54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镇江大力山下三叠统上青龙组中发现了大量牙形石,计15个属,34个种(其中8个未定种,3个相似种)。自下而上可分为两个牙形石组合带:(1)Neospathodus triangularis-N.collinsoni,(2)N.homeri-N.anhuinensiss 组合带.时代为奥伦尼克晚期,生活于浅水陆棚相。

    东海盆地西南部正的反转构造
    王国纯
    1989, 10(2):  137-144.  doi:10.11743/ogg19890206
    摘要 ( 499 )   PDF (8328KB) ( 35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东海盆地西南部地质特征与盆地中、北部有很大的差异:前者前上第三系为海相沉积环境,其断裂为雁行展布,始新世末期的区域抬升长达15—20×106a。文中首次提出该区存在正的反转构造,并对其形成机制进行了分析。正的反转构造下伏高压泥岩是有利的生油岩系,预测东海盆地西南部正的反转构造分布区为有利的含油气区。

    长江口地区自生绿色颗粒的形成和分布
    张桂甲, 李从先, 业治铮
    1989, 10(2):  145-153.  doi:10.11743/ogg19890207
    摘要 ( 565 )   PDF (8352KB) ( 40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长江口地区不同沉积环境的现代表层沉积物和全新世沉积物中的绿色颗粒,从形态上可以分为三类:颗粒状、书页状和生物状。主要形成于浅海(大陆架现代沉积区和残留沉积区),但因风暴、潮流和波浪的搬运作用,也可以出现于长江口现代沉积区、长江下游河道和滨岸沼泽等非浅海相环境。因其分布在一定程度上受水动力条件的控制,将其用以指相时,必须考虑此一因素。

    百色褐煤中渗出沥青体的特征和意义
    熊波, 钟宁宁, 王铁冠, 黄光辉, 赵师庆, 雷加景, 龙王寅
    1989, 10(2):  154-157.  doi:10.11743/ogg19890208
    摘要 ( 657 )   PDF (4188KB) ( 68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广西百色盆地第三系褐煤(Ro0.36—0.40%)中存在与树脂体有直接关系的渗出沥青体。作者认为,这些渗出沥青体是树脂类有机物在未成熟或低成熟阶段生烃和排烃的证据。

    川中-川南过渡带地质发展特征
    向鼎璞, 张小平, 吴大奎
    1989, 10(2):  158-169.  doi:10.11743/ogg19890209
    摘要 ( 614 )   PDF (11550KB) ( 36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区加里东期有多次构造运动,对地质发展有重要影响。区内古隆起有三种型式:(1)加里东古隆起为渐变式,经过沉积隆起与剥蚀隆起的交替发展而形成;(2)印支期古隆起为突变式,原来仅有较弱的隆升,直至印支中期(泸州运动)才强烈隆升;(3)叠隆式,为加里东与印支期两次构造运动所形成。本区油气虽较分散,但点多、层多,是寻找非背斜隐蔽油气藏的重要地区。

    湘西北桑植-石门复向斜下古生界天然气保存条件研究
    应维华, 黄良汉
    1989, 10(2):  170-181.  doi:10.11743/ogg19890210
    摘要 ( 724 )   PDF (13104KB) ( 41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从区域古构造演变、断裂和低温热液矿分布、温矿泉以及伴生气特征、盖层和有机质变质程度等诸因素探讨了区内下古生界(包括震旦系)天然气保存条件。认为区内具备生气条件,但断裂发育,良好圈闭少。可以上震旦统灯影组为主要含气目的层。四望山-磺厂背斜带保存条件稍好,其中燕子岩背斜形成较早,圈闭较好,可进一步开展工作。

    伊宁地区卫星图象的石油地质意义
    王秀乾
    1989, 10(2):  182-188.  doi:10.11743/ogg19890211
    摘要 ( 564 )   PDF (8481KB) ( 35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从伊宁地区卫星图象入手,结合地质资料,探讨了影象特征同地质构造的关系,预测了油气可能的富集区。

    晋东南石炭-二叠系灰岩的沉积特征
    肖武权
    1989, 10(2):  189-194.  doi:10.11743/ogg19890212
    摘要 ( 571 )   PDF (6285KB) ( 35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石炭-二叠系含煤岩系,由灰岩、碎屑岩和煤共同组成。根据灰岩宏观与微观分析,灰岩发育于淡化海湾的潮间-潮下带上部。由于潮汐和风暴使海水反复波及近岸沼泽和海湾泥滩池沼,形成独特的与海水有关的煤系、灰岩组合。

    综合评述
    新疆将出现新的油气储量增长高峰期
    李溪滨
    1989, 10(2):  195-197.  doi:10.11743/ogg19890213
    摘要 ( 680 )   PDF (2894KB) ( 43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新疆共有大小沉积盆地22个,面积89.23万km2,其中最大的沉积盆地有三个,即塔里木、准噶尔和吐鲁番-哈密盆地,总面积73.9万km2。沉积岩厚度8000—15000m,已证实有众多的生储油层系。塔里木盆地主要生油层是寒武奥陶系、石炭二叠系,其次是陆相三叠侏罗系;准噶尔盆地主要生油层是石炭系及二叠系,其次是侏罗系和下第三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