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张水昌,朱光有.四川盆地海相天然气富集成藏特征与勘探潜力[J].石油学报,2006,27(5):1~8
[2] 罗志立.四川盆地基底结构的新认识[J].成都理工学院学报.1998,25(2):191~200
[3] 江为为,刘伊克,郝天珧,等.四川盆地综合地质、地球物理研究[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1,16(1):11~23
[4] 李晓清,汪泽成,张兴为,等,四川盆地古隆起特征及对天然气的控制作用[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1,22(4):347~350
[5] 魏国齐,刘德来,张林,等.四川盆地天然气分布规律与有利勘探领域[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5,16(4):437~442
[6] 刘树根,庞家黎.四川盆地西部的峨眉地裂运动及找气新领域[J].成都地质学院学报,1991,18(1):83~89
[7] 李忠权,潘懋,萧德铭.四川盆地拉张-挤压构造环境探讨[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37(1):87~93
[8] 刘树根,孙玮,李智武,等.四川盆地晚白垩世以来的构造隆升作用与天然气成藏[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8,19(3):293~300
[9] 刘树根,罗志立,戴苏兰,等.龙门山冲断带的隆升和川西前陆盆地的沉降[J].地质学报,1995,69(3):205~214
[10] 童崇光.新构造运动与四川盆地构造演化及气藏形成[J].成都理工学院学报,2000,27(2):123~130
[11] 童崇光.四川盆地构造演化与油气聚集[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2
[12] 罗志立,李景明,刘树根,等.中国板块构造和含油气盆地分析[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5
[13] 吴珍汉,吴中梅,胡海道,等.青藏高原渐新世晚期隆升的地质证据[J].地质学报,2007,81(5):577~586
[14] 郭正吾.四川盆地形成与演化[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6
[15] 朱光有,张水昌,梁英波,等.四川盆地天然气特征及气源[J].地学前缘,2006,13(2):234~248
[16] 罗平,张静,刘伟,等.中国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储层基本特征[J].地学前缘,2008,15(1):36~50
[17] 冉隆辉,谢姚祥,王兰生.从四川盆地解读中国南方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6,27(3):289~294.
[18] 马永生,郭旭升,郭彤楼,等.四川盆地普光大型气田的发现与勘探启示[J].地质论评,2005,51(4):477~480
[19] 马永生,蔡勋育,李国雄,等.四川盆地普光大型气藏基本特征及成藏富集规律[J].地质学报,2005,79(6):858~865
[20] 刘殊,郭旭升,曲国胜.通南巴构造带阳新统缝洞型气藏勘探远景评价[J].石油物探,2007,46(4):394~401
[21] 陈宗清.四川盆地中二叠统茅口组天然气勘探[J].中国石油勘探,2007,12(5):1~11
[22] 蔡勋育,马永生,李国雄,等.普光气田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储层特征[J].石油天然气学报(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05,27(1):43~45
[23] 赵雪凤,朱光有,刘钦甫,等.深部海相碳酸盐岩储层孔隙发育的主控因素研究[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7,18(4):514~521
[24] 李淳.川东石炭系碳酸盐岩成岩环境对次生孔隙的影响[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23(5):6~8
[25] 刘文汇,张殿伟,高波,等.天然气来源的多种途径及其意义[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5,26(4):393~400
[26] 王云鹏,赵长毅,王兆云,等.海相不同母质来源天然气的鉴别[J].中国科学(D辑),2007,37(增刊Ⅱ):125~140
[27] 付广,薛永超.天然气运移相态及其变化[J].海洋石油,2001,2:25~30
[28] 付晓泰,王振平,卢双舫.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机理及溶解方程[J].中国科学(B辑),1996,26(2):124~130
[29] 翟光明.中国石油地质志(卷一)[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6.1~3
[30] 戴金星,邹才能,陶士振,等.中国大气田形成条件和主控因素[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7,18(4):473~484
[31] 胡光灿,谢兆祥.中国四川盆地东部高陡构造石炭系气田[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7
[32] 张水昌,梁狄刚,朱光有,等.中国海相油气田形成的地质基础[J].科学通报,2007,52(增刊1):19~31
[33] 冉隆辉.论四川盆地天然气勘探前景[J].天然气工业,2006,26(12):42~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