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张德武,冯有良,邱以钢,闵伟,郭玉新,赵乐强,向立宏. 东营凹陷下第三系层序地层研究与隐蔽油气藏预测[J]. 沉积学报. 2004.(01) [2]. 王世虎,夏斌,陈根文,姜在兴,肖尚斌,于俊峰. 济阳坳陷构造特征及形成机制讨论[J].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4.(04) [3]. 李思田,潘元林,陆永潮,任建业,解习农,王华. 断陷湖盆隐蔽油藏预测及勘探的关键技术——高精度地震探测基础上的层序地层学研究[J]. 地球科学. 2002.(05) [4]. 沈守文,彭大钧,颜其彬,黄先律,李志军. 层序地层学预测隐蔽油气藏的原理和方法[J]. 地球学报-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 2000.(03) [5]. 张善文,王英民,李群. 应用坡折带理论寻找隐蔽油气藏[J].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3.(03) [6]. 操应长,姜在兴. 断陷湖盆层序界面的成因类型及其与油气藏的关系[J].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04) [7]. 谢锐杰,漆家福,王永诗,杨桥. 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北部地区新生代构造演化特征研究[J]. 石油实验地质. 2004.(05) [8]. 薛良清. 层序地层分析在裂谷盆地油气勘探中的应用[J]. 石油学报. 2000.(05) [9]. 蔡希源,辛仁臣. 松辽坳陷深水湖盆层序构成模式对岩性圈闭分布的控制[J]. 石油学报. 2004.(05) [10]. 易士威. 断陷盆地岩性地层油藏分布特征[J]. 石油学报. 2005.(01) [11]. 冯有良. 断陷盆地层序格架中岩性地层油气藏分布特征[J]. 石油学报. 2005.(04) [12]. 项华,徐长贵. 渤海海域古近系隐蔽油气藏层序地层学特征[J]. 石油学报. 2006.(02) [13]. 陈书平,戴俊生,李理. 惠民-东营盆地构造特征及控油作用[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9.(04) [14]. 邓宏文,王红亮,王居峰,谢晓军,苏宗富,尚尔杰. 层序地层构成与层序控砂、控藏的自相似特征——以三角洲-浊积扇体系为例[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4.(05) [15]. 马丽娟,郑和荣. 准噶尔盆地侏罗系储层含油气性相关岩石物理参数[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6.(05) [16]. 赵贤正,卢学军,王权. 华北油田地层-岩性油藏勘探发现与启示[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7.(05) [17]. 龙更生,施和生,王英民,杜家元,刘军,张晓宇,刘豪. 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新近系坡折带成因类型及对地层沉积的控制作用[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9.(02) [18]. 刘晖,操应长,姜在兴,王升兰,王艳忠,徐磊. 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沙河街组四段膏盐层及地层压力分布特征[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9.(03) [19]. 陈欢庆,朱筱敏,董艳蕾,李烨,廖飞燕. 深水断陷盆地层序地层分析与岩性-地层油气藏预测——以中国南海C盆地深水区古近系T组为例[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9.(05) [20]. 李桂范,李建平,王根照,程建春,宫诲婕. 渤中坳陷青东凹陷古近系沙三下亚段构造-古地貌对沉积的控制[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9.(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