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 2000, Vol. 21 ›› Issue (4): 357-359.doi: 10.11743/ogg20000418
李永林1, 陈文学2, 赵德力2, 南红丽2, 卜翠萍2
Li Yonglin1, Chen Wenxue2, Zhao Deli2, Nan Hongli2, Pu Cuiping2
摘要:
焉耆盆地位于塔里木盆地和吐哈盆地之间,其含油气系统经历了侏罗纪—白垩纪的形成与破坏阶段和第三纪—第四纪的活化与再建阶段。侏罗系水西沟群煤系在八道湾组沉积末时,进入生油门限,标志着焉耆盆地含油气系统的形成。燕山运动中晚期,侏罗系大规模冲隆及剥蚀,侏罗系源岩生烃作用终止,含油气系统被破坏。喜山期,盆地进入挤压阶段,随着第三系沉积厚度的不断加大,侏罗系源岩开始二次生烃,原含油气系统得以活化与重建。由于构造演化不均衡,南部凹陷具有“早期成藏,破坏严重,二次生油范围小,砂体不发育,油气富集程度低”的特点;北部凹陷具有“早期成藏,破坏较弱,二次生烃范围大,砂体发育,油气富集程度较高”的特点。因此,油气勘探时,应注意南、北凹陷的含油气系统特点,区别对待。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