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康志江,李江龙,张冬丽,等.塔河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渗流特征[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5,26(5):634~640,673
[2] 魏福军,高志前,樊太亮,等.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输导体系及成藏效应[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7,28(2):266~273
[3] 曾大乾,张世民,卢立泽.低渗透致密砂岩气藏裂缝类型及特征[J].石油学报,2003.24(4):36~39
[4] 黄捍东,胡光岷,贺振华,等.利用多尺度边缘检测研究碳酸盐岩裂缝分布[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00,22(1):2~25
[5] 贺振华,黄捍东,胡光岷,等.地下介质横向变化的地震多尺度边缘检测技术[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1999,21(4):289~294
[6] 苟量,彭真明.小波多尺度边缘检测及其在裂缝预测中的应用[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5,40(3):309~313
[7] 王西文,刘全新,高静怀,等.地震资料在小波域的分频处理与重构[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1,36(1),78~85
[8] 胡光岷,贺振华,黄德济,等.利用纵波资料反演裂缝发育密度和方向[J].成都理工学院学报,2000,27(2):145~150
[9] 贺振华,黄德济.复杂油气藏地震波场特征方法理论及应用[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10] 胡宗全,廖红伟,刘人和.分砂层地质曲率分析在裂缝预测中的应用[J].石油实验地质,2002,24(5):450~454
[11] 韩革华,漆立新,李宗杰,等.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预测技术[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6,27(6):860~870
[12] 李书恒.靖安油田长6层裂缝研究[J].低渗透油气田,2001,6(6):98~102
[13] 魏春光,雷茂盛,万天丰,等.古龙-徐家围子地区营城组古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构造裂缝发育区带预测及对比研究[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6,27(1):78~84,105
[14] 钟森.反射地震记录的多尺度边缘检测[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8,33(1):61~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