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丁茜, 何治亮, 王静彬, 朱东亚. 生烃伴生酸性流体对碳酸盐岩储层改造效应的模拟实验[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20, 41(1): 223-234. |
[2] |
王永诗, 王勇, 郝雪峰, 朱德顺, 丁桔红. 深层复杂储集体优质储层形成机理与油气成藏——以济阳坳陷东营凹陷古近系为例[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6, 37(4): 490-498. |
[3] |
秦伟军, 李娜, 付兆辉. 高邮凹陷深层系有效储层形成控制因素[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5, 36(5): 788-792. |
[4] |
时志强, 王毅, 金鑫, 肖凯. 塔里木盆地志留系热液碎屑岩储层:证据、矿物组合及油气地质意义[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4, 35(6): 903-913. |
[5] |
刘小洪,冯明友,罗静兰, 林 潼. 鄂尔多斯盆地乌审召地区盒8、山1段储层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其意义[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0, 31(3): 360-366,374. |
[6] |
张哨楠. 致密天然气砂岩储层:成因和讨论[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8, 29(1): 1-10,18. |
[7] |
蒋恕, 蔡东升, 朱筱敏, 朱光辉, 胡孝林. 辽河坳陷辽中凹陷成岩作用与中深层孔隙演化[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7, 28(3): 362-369. |
[8] |
郑冰, 承秋泉, 高仁祥. 塔里木盆地东北部奥陶-志留系沉积成岩作用[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6, 27(1): 85-92. |
[9] |
邹华耀, 郝芳, 柳广弟, 隋成. 库车冲断带巴什基奇克组砂岩自生高岭石成因与油气成藏[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5, 26(6): 786-791,799. |
[10] |
李汶国, 张晓鹏, 钟玉梅. 长石砂岩次生溶孔的形成机理[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5, 26(2): 220-223,229. |
[11] |
钟大康, 朱筱敏, 蔡进功. 沾化凹陷下第三系砂岩次生孔隙纵向分布规律[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3, 24(3): 286-290. |
[12] |
张琴, 钟大康, 朱筱敏, 宋刚, 张善文, 蔡进功. 东营凹陷下第三系碎屑岩储层孔隙演化与次生孔隙成因[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3, 24(3): 281-285. |
[13] |
冀国盛, 戴俊生, 马欣本, 王志云. 苏北盆地闵北地区阜宁组一、二段火山岩的储集特征[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2, 23(3): 289-292. |
[14] |
李贤庆, 侯读杰, 胡国艺, 柳常青, 李剑.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奥陶系地层水有机组分特征[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2, 23(1): 26-29. |
[15] |
高山林, 李学万, 宋柏荣. 辽河盆地欧利坨子地区火山岩储集空间特征[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1, 22(2): 173-1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