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郭齐军, 邓铭哲, 张晨雨, 单帅强, 倪春华, 王斌. 中国含油气盆地不同构造样式及其油气地质意义[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24, 45(3): 609-621. |
[2] |
牛成民, 杨海风, 郭涛, 李伟, 吴智平. 郯庐断裂带辽东湾段变形特征及展布规律[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22, 43(2): 265-276. |
[3] |
宁飞, 云金表, 李建交, 宋海明, 赵亮东. 塔里木盆地巴楚隆起西南缘构造特征与勘探前景[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21, 42(2): 299-308. |
[4] |
朱如凯, 邹才能, 吴松涛, 杨智, 毛治国, 杨海波, 范春怡, 惠潇, 崔景伟, 苏玲, 王焕第. 中国陆相致密油形成机理与富集规律[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9, 40(6): 1168-1184. |
[5] |
张博为, 付广, 张居和, 陈雪晴, 兰晶晶, 胡欣蕾. 沿不同时期断裂运移的油气被泥岩盖层封闭所需条件的差异性——以三肇凹陷青一段和南堡凹陷5号构造东二段为例[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7, 38(1): 22-28. |
[6] |
王大鹏, 陆红梅, 陈小亮, 陶崇智, 孟祥军, 牛新杰, 白国平. 海相碳酸盐岩大中型油气田成藏体系及分布特征[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6, 37(3): 363-371. |
[7] |
杨勇, 汤良杰, 岳淑娟, 黄太柱, 云露, 谢大庆. 塔里木盆地巴楚隆起古董山断裂带构造特征及活动时代[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4, 35(1): 116-123. |
[8] |
李明刚, 吴景富, 吴克强, 刘朋波, 杨海峰. 渤海西部孔店组—沙河街组盆地构造特征及形成动力机制[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3, 34(6): 781-789. |
[9] |
霍志鹏, 庞雄奇, 杜宜静, 沈卫兵, 姜涛, 郭丰涛. 含油气盆地油气藏破坏的油气显示及其地质意义[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3, 34(4): 421-430. |
[10] |
宋国奇, 李继岩, 贾光华, 王东旭. 东营凹陷王家岗构造带孔店组构造特征及其控藏作用[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3, 34(2): 207-214. |
[11] |
胡纯心. 长岭断陷构造特征及白垩纪以来的构造演化[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3, 34(2): 229-235. |
[12] |
熊利平,刘延莉,霍 红. 西非海岸南、北两段主要含油气盆地油气成藏特征对比 [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0, 31(4): 410-419. |
[13] |
谢其锋, 周立发, 何明喜, 杨文静, 杜建波, 田光辉. 南华北盆地谭庄凹陷构造特征与下白垩统勘探前景[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9, 30(5): 643-647. |
[14] |
关德范, 徐旭辉, 李志明, 王捷. 成盆成烃成藏理论思维与有限空间生烃模式[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8, 29(6): 709-715. |
[15] |
刘德汉, 肖贤明, 田辉, 卢家烂, 闵育顺. 含油气盆地中流体包裹体类型及其地质意义[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8, 29(4): 491-501,478,4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