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1年 第32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11-08-28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海相碳酸盐岩优质储层形成机理与分布预测
    何治亮,魏修成,钱一雄,鲍征宇,范明,焦存礼,彭守涛,陈冬
    2011, 32(4):  489-498.  doi:10.11743/ogg20110401
    摘要 ( 2746 )   PDF (4099KB) ( 149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要:针对碳酸盐岩储层具有易溶蚀、易充填和成因、演化复杂的特点,以塔里木盆地寒武系-奥陶系、川东北二叠系-三叠系为主要对象,开展了环境描述、形成机理、发育模式和分布预测的研究,取得了以下三方面的认识。①不同条件下碳酸盐岩溶蚀能力对比实验表明,不同岩性、岩石结构、流体介质、添加物加入在开放与封闭状态下,碳酸盐岩溶蚀行为差异很大,但基本上遵循碳酸盐岩溶解—沉淀的“溶蚀窗”规律。②碳酸盐岩储层总体上受控于环境与地质作用过程两大条件。通过对不同类型储集体“五因素”(构造、地层、岩相、流体、时间)的剖析,表明不同地区和层系的储层分别具有各自特有的成因特点、主控因素和分布规律。③海相碳酸盐岩储层预测面临复杂地表—构造、埋深大、形态复杂、非均质性强等不利条件,通过“以岩石物理分析为基础,提高地震资料处理技术水平,利用井—震结合,厘清不同类型碳酸盐岩储层地质特征和地球物理响应特征,建立碳酸盐岩储层的地球物理响应模式,分析其非线性特征,揭示储层内部的不连续性、不规则性,定量计算储层物性和含油气性”技术路线的实施,可以有效预测优质碳酸盐岩储层的空间分布。关键词:岩溶储层;白云岩储层;礁滩储层;成因机理;碳酸盐岩;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

    碳酸盐岩溶蚀窗的形成及地质意义
    范明,何治亮,李志明,俞凌杰,张文涛,刘伟新,蒋小琼
    2011, 32(4):  499-505.  doi:10.11743/ogg20110402
    摘要 ( 2709 )   PDF (2140KB) ( 96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要:设计了温度压力同时变化的溶蚀模拟实验,得到了一组近似箱状曲线的溶蚀率变化曲线。溶蚀作用在开始阶段随温度、压力的上升,溶蚀率上升,在60~120℃(13~31MPa)形成一个高峰箱顶。该曲线表明,在一定深度(溶蚀窗)范围内,CO2对碳酸盐岩的溶蚀能力保持在较高的水平。而当深度进一步增加时,溶蚀能力急剧下降,当埋深相当于4 000 m左右时,溶蚀能力达到最低,此时的溶蚀能力仅比常温下略高一些。该溶蚀试验结果对于深埋溶蚀作用的理解及有利储层的预测有着重要的意义。

    塔里木盆地大理岩化储层发育特征
    朱东亚,孟庆强,解启来,胡文瑄
    2011, 32(4):  506-511,521.  doi:10.11743/ogg20110403
    摘要 ( 2944 )   PDF (2471KB) ( 57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要:在岩浆侵入体热作用下,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局部发生了大理岩化作用。塔里木盆地西北缘巴楚县的塘王城剖面是大理岩化作用较为典型的野外剖面,塔中地区的中16井是揭示大理岩化作用较为典型的钻井。大理岩化特征随碳酸盐岩距离岩浆侵入体的远近不同呈现出规律性的变化。距离侵入岩体越近,大理岩颗粒越粗;而随着距侵入岩体距离增加,大理岩化程度逐渐降低,并逐步消失。碳酸盐岩发生大理岩化后的颗粒呈近似六边形的嵌晶状结构,次生孔隙空间较不发育。与灰岩原岩相比,大理岩化碳酸盐岩具有相似的锶同位素组成和较轻的碳氧同位素组成,由此表明大理岩化作用是热变质作用为主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除原岩地层中少量地层水参与外,没有外来流体的参与。由于缺少外来流体的溶蚀作用,大理岩化储层物性与灰岩原岩相比没有明显的变化,而是继承了灰岩原岩的孔渗特征。

    塔里木盆地S76井与TZ62井奥陶系礁滩相储层发育差异性对比
    姜海健,马红强,钱一雄,尤东华
    2011, 32(4):  512-521.  doi:10.11743/ogg20110404
    摘要 ( 2717 )   PDF (4114KB) ( 78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要:塔里木盆地奥陶系一间房组和良里塔格组礁滩相带是重要的油气勘探领域。塔河地区S76井一间房组礁滩处于台内缓坡之上,属于台内礁滩相;而塔中地区TZ62井良里塔格组礁滩处于陡坡型台地边缘,为台缘礁滩相。通过准层序类型分析,认为两口井有六种准层序样式,但是处于不同构造位置。相比S76井而言,TZ62井的准层序对海平面变化的响应更迅速,准层序厚度更小。而通过层序结构分析,认为S76井的台内礁滩相主要发育在准层序组的高位体系域内,即基准面下降半旋回;而TZ62井台缘礁滩相处于准层序组的海侵体系域,即基准面上升半旋回。正因为如此,S76井的礁滩相呈进积式增长,礁滩厚度薄、沉积相相变速率快;而TZ62井沉积可容纳空间较稳定,礁滩相呈加积式增长,礁滩厚度大、沉积相相变速率变慢。两口井目的层段均处在一个三级层序的基准面上升旋回中,岩石类型分别以颗粒灰岩为主和以泥灰岩为主。因此,通过台内礁滩相和台缘礁滩相的岩性组合、沉积相和层序地层的相互比较可以得出,由于受构造位置和受海平面影响,不同相带的礁滩在层序地层中发育模式不同,从而导致不同礁滩的岩性、厚度以及发育规模存在差异。

    塔里木盆地肖尔布拉克组溶蚀型白云岩储层发育特征
    李庆,胡文瑄,钱一雄,张军涛,王小林,朱井泉
    2011, 32(4):  522-530.  doi:10.11743/ogg20110405
    摘要 ( 2648 )   PDF (3708KB) ( 101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要:塔里木盆地肖尔布拉克组为一套深灰色粉晶、细晶白云岩,且发育有不同类型及不同程度的溶蚀孔隙。尤其在肖尔布拉克组顶部附近,顺层发育良好的溶蚀孔,具有较好的储集能力。基于野外观察和显微镜下观测,并结合电子探针和扫描电镜研究分析,发现该区白云岩的溶蚀作用具有多类型,多期次和溶蚀流体多样化的特点。该组的溶蚀作用可以划分为顺层溶蚀、白云岩充填再溶蚀、粒间溶蚀及表生溶蚀等4种类型。顺层溶蚀主要沿层理发育,溶蚀孔直径大小为几毫米,大多溶孔内壁有白云石充填。充填白云石较基质白云石更富含Fe,Mn, Na 和Ba等元素,显示其与深部热流体的密切关系。充填白云石亦有发生再溶蚀现象,乃至发生再次沉淀,对已有孔隙进行改造。溶蚀沉淀物富含S,Si,Sr等元素,指示流体成分比较复杂,来源也具有多样性。另外,局部可见颗粒白云岩发生溶蚀,有些地方具有表生溶蚀作用的特点,对白云岩储集空间的发育有一定贡献。

    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层序界面类型划分及其意义
    潘文庆,王招明,孙崇浩,李保华,任康绪,韩杰,姜华,袁圣强
    2011, 32(4):  531-541.  doi:10.11743/ogg20110406
    摘要 ( 2730 )   PDF (5109KB) ( 106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要:塔里木盆地海相碳酸盐岩储层是增储上产的重要领域。然而按照经典模式划分的碳酸盐岩层序,在生产中与目标优选及开发方式结合并不紧密,进而影响了实际生产。因此,根据不同的层序界面成因(即构造、暴露剥蚀、成岩强度等),结合塔里木盆地碳酸盐岩野外露头、地震剖面、测井曲线和岩心资料等综合因素,把海相碳酸盐岩层序界面划分为5种类型:即Ⅰ型(晚期强烈隆起喀斯特型)、Ⅱ型(早期强制海退剥蚀微喀斯特型)、Ⅲ型(早期溶蚀-弱剥蚀台地边缘型)、Ⅳ型(准同生间歇暴露浅水礁滩型)和Ⅴ型(同生无暴露碳酸盐岩台地型)。虽然不同界面类型的成因和储层特征迥异,但是依据地震、测井、钻井、岩心等现场资料很容易划分。这套层序划分可操作性强,在有利区带选择、油气高效富集区优选、开发井井型选择等方面均有很现实的生产指导意义。

    川西雷口坡组碳酸盐岩储层特征及成岩作用
    吴世祥,李宏涛,龙胜祥,柳智利,王春连,张军涛
    2011, 32(4):  542-550,559.  doi:10.11743/ogg20110407
    摘要 ( 2701 )   PDF (3835KB) ( 99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要:川西雷口坡组储层较发育,(藻)砂屑白云岩、中-细晶白云岩为主要储集岩,粒间溶孔、粒内溶孔为主要孔隙类型,孔隙结构以中-小孔细喉为主,总体显示出低孔低渗的特征。雷口坡组(藻)砂屑白云岩在川西坳陷的西缘分布稳定,厚度较大,总体上以海底、埋藏成岩环境为主,北段受到大气水成岩环境的影响,向南逐渐减弱。受成岩环境的控制,雷口坡组(藻)砂屑白云岩主要的成岩作用类型有压实、压溶作用、胶结充填作用、溶蚀作用、白云岩化作用等,其中,建设性的成岩作用主要有溶蚀作用、白云岩化作用、晚期破裂作用。溶蚀作用中的准同生期暴露溶蚀、表生溶蚀,主要分布于川西坳陷北部中坝构造带附近;而埋藏溶蚀作用对于川西坳陷中、南段储层的发育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鲕粒、砂屑白云岩主要与早期回流渗透、埋藏白云岩化有关。综合沉积、成岩特征,雷口坡组在川西坳陷北段南部砂屑滩体发育,且经历了准同生期大气水溶蚀、表生期溶蚀和埋藏溶蚀作用,是最有利的勘探区;而在中段的金河剖面的鲕粒、砂屑白云岩粒间(溶)孔中,发现有大量的沥青,表明发生过油气的运移或聚集,也是值得重视的有利勘探区域。

    川西坳陷中段下三叠统碳酸盐岩储层成岩作用与机理
    李宏涛,龙胜祥,吴世祥,柳智利,张军涛,王春连
    2011, 32(4):  551-559.  doi:10.11743/ogg20110408
    摘要 ( 2807 )   PDF (3879KB) ( 90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要:通过川西坳陷中段野外露头资料、岩心样品微观资料,结合部分样品的物性、微量元素、碳氧同位素分析测试结果,对川西坳陷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嘉陵江组碳酸盐岩储层特征、成岩作用及形成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川西坳陷中段的下三叠统中,局部层段发育颗粒滩型储层,但总体以中、低孔—低渗储层为主,鲕粒白云岩、鲕粒灰岩及残余鲕粒砂屑结构的粉细晶白云岩为主要的储集岩。自东北向西南,飞仙关组颗粒碳酸盐岩成岩作用差异明显,由海底成岩环境胶结作用向埋藏成岩环境的溶蚀、胶结作用变化;嘉陵江组成岩作用以埋藏成岩环境为主。综合研究认为,溶蚀作用和白云岩化作用是控制颗粒滩相储层发育的关键因素。岩石学特征以及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川西坳陷中段飞仙关组、嘉陵江组部分鲕粒、砂屑白云岩化特征,主要与埋藏白云岩化有关;埋藏溶蚀应为盆地卤水的混合、冷却作用的结果。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致密砂岩气藏储层建模
    张永贵,刘振峰
    2011, 32(4):  560-567.  doi:10.11743/ogg20110409
    摘要 ( 3351 )   PDF (3366KB) ( 115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要: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致密砂岩气藏普遍具有岩性致密、低孔、低渗的地质特征,其地球物理异常往往较为微弱,先验地质模型特征模糊、地球物理数据体约束性差,从而导致最终构建的储层地质模型不能充分体现致密砂岩气藏储层较强的非均质性特征。为了解决该区致密砂岩气藏储层建模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出了将地质研究和地震数据信息充分结合起来的储层模型构建方案。在该方案中,在储层地质研究的基础上构建储层地质知识库,量化先验地质认识;通过地震属性优化和储层地震反演,构建对储层参数较为敏感的地震约束信息库;通过精细速度模型构建,将时间域和深度域的数据信息很好地进行匹配;通过构造建模、沉积相/岩相建模、相控下的连续型储层参数建模,建立起完备的致密砂岩储层地质模型。通过该方案在大牛地气田致密砂岩气藏储层建模中的实施和应用,证实了该方案的有效性。

    泌阳凹陷陆相页岩油气成藏条件
    陈祥,王敏,严永新,章新文,罗曦,张永华
    2011, 32(4):  568-576.  doi:10.11743/ogg20110410
    摘要 ( 2372 )   PDF (4002KB) ( 149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要:泌阳凹陷AS1井陆相页岩储层压裂后获得最高日产油4.68 m3、天然气90 m3,从而在我国东部陆相第三系断陷湖盆页岩油气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页岩油与页岩气通常为共生关系,文章将重点应用地质实验、地质录井、测井等资料对泌阳凹陷深凹区AS1井井区的页岩分布特征、地化特征、储集特征及保存条件进行分析。研究表明AS1井2 450~2 510 m主力页岩段单层厚度大,分布范围广,有机碳含量较高,热演化程度镜质体反射率值一般在0.57%~0.72%,表明烃源岩处于成熟阶段和生烃高峰期。含油气页岩录井气测异常明显,测井曲线上具有“三高两低”的特征;页岩储集空间类型发育微孔隙、微裂缝,储集性能较好;储层石英等脆性矿物含量高,易于页岩油储层压裂改造。采用容积法对泌阳凹陷深凹区页岩油气资源量进行计算,得出泌阳凹陷页岩油气资源量5.4×10.8 t,勘探潜力较大,勘探前景良好。

    大型高原内陆咸化湖盆油气特殊成藏条件分析及勘探意义——以柴达木盆地柴西地区为例
    石亚军,曹正林,张小军,王艳清,王鑫,黄思静
    2011, 32(4):  577-583,592.  doi:10.11743/ogg20110411
    摘要 ( 2419 )   PDF (2969KB) ( 75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要:提出了诸如柴西地区这种大型的高原内陆咸化湖盆4大特殊成藏条件:1)相似于现代青海湖,其具有多物源、小体系、窄相带、多类型的特殊沉积条件;2)受其独特的地质背景及水介质的影响,具有统一生烃坳陷,多个主力生烃中心共存的格局;3)区别于其他大型内陆湖盆单一的油气运移势(诸如鄂尔多斯盆地),其具有多方向发散式的优势油气运移势;4)高海拔活动区油气藏具有“自我封闭”成藏的特征。基于以上特殊成藏条件,提出了柴西地区岩性油气藏勘探除了局限于传统的三角洲前缘相带之外,滩坝砂、藻灰岩及地震引起的滑塌、浊积体成为岩性油气勘探的3大主要接替领域。这种多个主力生烃中心共存的格局和多方向发散式油气运移势的特点,决定了柴西地区的油田将呈现出近源成藏、分散聚集、油气田小而多的特点。因而勘探部署应在老区精细勘探的基础上积极实施低勘探区的石油预探,尤其要加强紧邻主力生烃中心且处于优势油气运移势指向区的阿尔金山前带、甘森及红沟子一带的石油预探。同时,这种“自我封闭”成藏的认识,明确了盆缘稳定抬升区将成为盆地下一步实施储量增长高峰期的主要领域。

    东濮凹陷复杂断块群及勘探潜力分析
    谈玉明,程秀申,陈书平,何锋
    2011, 32(4):  584-592.  doi:10.11743/ogg20110412
    摘要 ( 2158 )   PDF (3663KB) ( 68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要:断块群是东濮凹陷最重要的油气圈闭类型,东濮凹陷特殊的构造位置和局部变形条件形成了复杂断块群。根据油田勘探开发资料,分析了东濮凹陷复杂断块群的特点、形成机制、成藏条件和勘探潜力。东濮凹陷复杂断块群除具有一般断块群的特点外,明显表现为上、下及左右的镜像关系和多变的转换关系,断块群的复杂性与多变的动力条件、多期次的伸展变形、复杂的局部条件和多类型的变形介质有关。东濮凹陷具有良好的生、储、盖条件,断块是其基本的聚油单元,虽然单个断块面积较小,但断块的成群出现形成了良好的圈闭条件,而断层又构成了主要的运移通道,因此东濮凹陷的复杂断块群勘探潜力大,仍是未来勘探的主要对象。

    海拉尔盆地布达特潜山裂缝性油藏油水层识别方法
    张津海,姜洪福,张迪楠,李建民,李全
    2011, 32(4):  593-600.  doi:10.11743/ogg20110413
    摘要 ( 2409 )   PDF (3953KB) ( 85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要:布达特潜山油藏属于基岩浅变质裂缝性油藏,具有双重孔隙介质的储集空间类型,含油饱和度由基质孔隙含油饱和度和裂缝孔隙含油饱和度两部分组成。通过油气成藏过程的毛细管压力平衡理论,建立油藏高度与基质孔隙度函数关系,求取基质孔隙含油饱和度;并利用裂缝含油饱和度测定的经验参数,计算出潜山油藏双重孔隙介质储层的总含油饱和度;通过对工区不同断块生产井试油、试采及初期产液性质与相应射孔层段的测井响应特征统计与对比分析,依据测井曲线计算储层基质孔隙度、裂缝孔隙度以及储层的总含油饱和度,并分别与电阻率曲线参数进行交会,建立不同断块油水层解释图版,并划定油层、水层、油水同层的解释标准;将工区各井油水层解释结果应用于油藏生产动态和油水界面系统分析,将布达特潜山油藏划分为四个油水系统,每个油水系统内部均表现出具有统一的油水界面,与油藏地质特点及储集层类型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应用效果好,对潜山油藏开发和方案调整具有指导作用。

    济阳坳陷沾化凹陷异常高压与油气成藏模式
    徐东锋,赵红佳,刘见宝
    2011, 32(4):  601-605,624.  doi:10.11743/ogg20110414
    摘要 ( 2872 )   PDF (2222KB) ( 91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要: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沾化凹陷沙河街组二段及其以上层段,圈闭类型以构造为主;沙河街组三段及其以下地层,主要发育岩性、构造-岩性等隐蔽圈闭。地层压力的分布与油气分布特征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即正常压力带发育构造油气藏,而异常高压带多发育岩性等油气藏。异常高压为深层岩性油气藏油气的运移提供了动力。凡压力系数曲线呈现“3”字形,则相对低压油层含油性较好。根据压力与油气成藏的关系,建立了“源外断裂输导成藏”和“源内高压充注成藏”两种成藏模式。油源断层是浅部源外常压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沙河街组三段中、下亚段及沙河街组一段生成的油气,主要沿断层经垂向输导进入沙河街组二段及其以上地层,直接在断块、滚动背斜等构造圈闭中充注成藏,或经横向运移在构造圈闭中充注成藏。油气成藏动力是深部源内高压成藏的主控因素,沙河街组三段中、下亚段生成的油气,在异常高压的驱动下直接向其紧邻的砂岩体及构造-岩性圈闭中充注成藏。

    全球前陆盆地层序沉积学新进展
    吴因业,邹才能,胡素云,李青,张天舒,郭彬程
    2011, 32(4):  606-614.  doi:10.11743/ogg20110415
    摘要 ( 2436 )   PDF (3264KB) ( 150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要:从前陆盆地的油气勘探应用角度总结了沉积学与层序地层学研究的新进展,展示了全球前陆盆地的石油地质新理论和油气勘探远景。首先论述了全球前陆盆地冲断带的分布特征及其动力学机制,前陆盆地沉积水系的发育特点。其次探讨了前陆盆地裂缝性储集层的作用及其Zagros盆地的实例,构造作用同期的沉积楔状体及其西班牙Ebro盆地实例,欧洲Spitsbergen前陆盆地的体系域和沉积砂体,南美Andes前陆盆地的南北差异及其含油气系统。最后指出南美和中东前陆盆地对我国中西部油气勘探有重要指导意义,西加拿大前陆盆地的实例对我国非常规资源的勘探评价有参考价值。中国的非常规油气资源非常丰富,有重油、致密砂岩油、致密砂岩气、页岩气、煤层气和可燃冰等。前陆盆地前渊带深水湖盆沉积相带是重要的致密砂岩油和致密砂岩气发育区,前陆造山带和前缘隆起带是重油和油砂资源的发育带,以物性边界和岩性边界的煤层气发育区常常与煤层尖灭带有关,页岩气的勘探要重视其烃源岩即富有机质黑色页岩和炭质页岩的沉积环境分析。以鄂尔多斯前陆盆地为例,盆山耦合关系、层序地层研究、湖盆底形恢复和沉积砂体成因模式的研究成果可以提供石油地质勘探的新认识。加强前陆盆地沉积学和层序地层学的深化研究必将促进我国油气资源勘探特别是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的新突破。

    精细层序地层格架与地震沉积学研究——以泌阳凹陷核桃园组为例
    朱筱敏,董艳蕾,胡廷惠,罗琪,王敏,杨道庆,罗家群,刘桂兰
    2011, 32(4):  615-624.  doi:10.11743/ogg20110416
    摘要 ( 2563 )   PDF (4138KB) ( 101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要:地震沉积学是当今国际沉积学研究热点,是利用地震资料研究沉积岩及其形成过程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是进行高频层序和沉积体系研究的有效工具,在薄层砂体勘探和开发方面具有明显效果。根据泌阳凹陷深凹区地震资料质量高、断层少、发育滑塌浊积扇的地质特点,依据地震沉积学和层序地层学基本原理,建立了层序地层格架,将核桃园组划分为5个三级层序和8个四级层序。进而,在高频层序地层格架中,通过90°相位转换、分频处理、地层切片、岩心刻度等工作,开展了地震岩性学和地震地貌学研究,确定了核桃园组多物源供给形成辫状河三角洲-滑塌浊积扇沉积体系,滑塌浊积扇的发育明显受控于三角洲的发育演化,明确了滑塌浊积扇砂体的形态、分布及其与油气关系,指出核桃园组SQ2—SQ4是深凹区岩性油气圈闭的有利勘探层段,三角洲前缘和浊积扇砂体为有利勘探目标。

    塔河油田奥陶系缝洞型油藏储量分类评价技术
    杨敏,靳佩
    2011, 32(4):  625-630.  doi:10.11743/ogg20110417
    摘要 ( 2120 )   PDF (2037KB) ( 79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要:塔河油田缝洞型油藏由于储集体的空间分布、规模大小、储集性能具有较强的非均质性,按照碎屑岩油藏计算方法提交的探明储量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因此从开发的角度,考虑缝洞型油藏的非均质性, 利用地震反射特征、地震振幅变化率大小及实钻井的产能差异对提交的探明储量进行了分类评价,把未开发储量划分为落实未开发储量,待评价一类储量、待评价二类储量、待核销储量4个小类,并论述了界定不同类别储量边界的多种技术方法。由于每种技术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需综合利用多种技术方法进行储量的评价。通过对塔河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探明储量的分类评价,能够有效指导开发井位的部署,优先动用优质储量,加强待评价一类储量的评价工作,提高此类油藏的建产率,单井产能及储量动用程度。

    聚合物溶液对岩石电阻率及岩电参数的影响
    焦翠华,王军,刘兵开,王振宇,王延忠,辛治国,杨峰
    2011, 32(4):  631-636.  doi:10.11743/ogg20110418
    摘要 ( 1325 )   PDF (1519KB) ( 77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要:砂岩油层经过聚合物驱替后,聚合物的吸附和滞留是否会导致岩石的导电特征发生变化,是否会引起岩电参数发生变化,将决定饱和度解释模型及参数的选取。通过对不同浓度、不同矿化度的聚合物溶液驱岩石电阻率的实验测量,研究了聚合物溶液对岩石电阻率及岩电参数的影响。得到如下结论:当聚合物溶液矿化度大于4 000 mg/L时,聚合物浓度对溶液电阻率、岩石电阻率及岩电参数的影响均很小,测井解释时可以不予考虑,研究成果为聚合物驱后饱和度解释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