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1982年 第3卷 第3期    刊出日期:1982-09-25
    论文
    成岩作用与砂层(岩)孔隙的演化
    朱国华
    1982, 3(3):  195-203.  doi:10.11743/ogg19820301
    摘要 ( 698 )   PDF (8384KB) ( 51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论述了鄂尔多斯盆地南部的主力油层(侏罗纪延安统延10砂层组)在成岩过程中的孔隙演化史。作者认为:1.成岩作用改造砂层(岩)的过程,也是改造砂层(岩)中孔隙的过程,砂层(岩)中孔隙的演化史是原生孔隙不断消失和次生孔隙不断形成和消失的过程。2.石英砂屑岩(Quartz arenite)的孔隙度降低,主要是成岩期自生矿物在砂岩孔隙中的沉淀作用造成的;含柔性碎屑组分多的砂屑岩,其孔隙度的降低主要是成岩期的压实作用造成的。

    四川盆地西部晚三叠世早期地层及其沉积环境
    邓康龄, 何鲤, 秦大有, 何志国
    1982, 3(3):  204-210.  doi:10.11743/ogg19820302
    摘要 ( 655 )   PDF (6933KB) ( 45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四川盆地西部晚三叠世地层发育,层位齐全,最厚达三千余米。但晚三叠世早期(卡尼期)地层,分布比较局限。1959年全国第一届地层会议上,把朱森(1942)创立的天井山灰岩作为卡尼阶。因未发现重要化石,许多单位把天井山灰岩划归拉丁阶,与贵州法郎组对比,认为普遍缺失中、晚三叠世之间的地层。

    海南岛和西沙群岛现代珊瑚礁基本沉积相带
    王国忠, 吕炳全, 全松青
    1982, 3(3):  211-222.  doi:10.11743/ogg19820303
    摘要 ( 729 )   PDF (10642KB) ( 41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978年以来,作者在海南岛和西沙群岛进行了20余条现代珊瑚礁剖面的现场测量和调查,潜水深度一般小于10米,个别剖面达25米。综合野外室内资料,归纳出海南岛和西沙群岛现代珊瑚礁沉积模式。本文在叙述各相带的水动力条件、地貌形态、生物分布等沉积环境的同时,着重于沉积物和沉积岩特征的探讨。

    关于油气资源远景预测系统的探讨
    程学福, 丁泰木
    1982, 3(3):  223-230.  doi:10.11743/ogg19820304
    摘要 ( 604 )   PDF (7043KB) ( 40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拟就"如何合理地进行全国油气资源的远景预测"问题,初步探讨一下实施的途径。众所周知,油气资源的远景预测是普查勘探和开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总结我们的工作,可以这样说:油气资源的普查勘探和开发总是在某种预测评价的基础上规划并实施的,而普查勘探与开发的实践又回过来检验、修正我们原有的预测结论并作出新的更科学的预测。这一过程的反复进行,就推动了预测的理论和方法不断地发展和完善。

    试论(竹蜓)的古生态与古水动力的关系——以贵州早二叠世栖霞晚期为例
    王立亭, 董文兰, 叶念曾, 陈文益
    1982, 3(3):  231-239.  doi:10.11743/ogg19820305
    摘要 ( 792 )   PDF (7556KB) ( 48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关于中国的(竹蜓)类,近百年来,李四光、陈旭、盛金章等中外学者作了大量研究工作,(竹蜓)在石炭、二叠纪地层中的垂直分带及地层学意义也已为广大地质工作者所熟知,但对(竹蜓)的生态学方面研究则较少。(竹蜓是已绝灭的单细胞微体动物,属原生动物门,肉足虫纲,有孔虫亚纲,系海生底栖有孔虫类。

    冀中坳陷地下水的氢和氧同位素组成与成因
    孙杉, 谢家声, 李桂茹, 邱纯一
    1982, 3(3):  240-249.  doi:10.11743/ogg19820306
    摘要 ( 734 )   PDF (8741KB) ( 39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区域不同年代地层水与油田水中氢和氧同位素组成的研究成果,阐释区域地下水起源与形成机制,确定补给区和局部补给源的水文学模式,溯源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变异历史及运动规律,是预测与评价油气藏形成、保存与破坏的重要依据。

    利用气相色谱资料探讨几种成油生源构成
    黄第藩, 李晋超
    1982, 3(3):  250-258.  doi:10.11743/ogg19820307
    摘要 ( 593 )   PDF (8015KB) ( 39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生油研究中,人们往往根据生油岩抽提物中烷烃的色谱分析资料作出成烃先驱物质,即生源构成的定性判断。一般来说,是把正构烷烃 C21以下的化合物作为起源于脂肪酸的成分,而把 C22以上的化合物作为起源于生物蜡的成分。在这方面,现代生物体中脂肪酸的分布特征以及Lijmbach的模拟实验结果等,为这种生源构成分析方法提供了基础。

    地震地层学在泌阳凹陷的运用
    杨梓材
    1982, 3(3):  259-269.  doi:10.11743/ogg19820308
    摘要 ( 645 )   PDF (9972KB) ( 42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运用地震地层学的观点和方法,首次对泌阳凹陷的主要储油层段(核三上段)进行了地震层序的划分、地震相分析及层速度等方面的研究。作者重新划定了地震层序;对相应的构造作了分析,提出了新的认识;通过振幅、频率、连续性、丰度和反射构形等信息的综合归纳,将凹陷划分为八类地震相区,并转换为岩性分区;经大量速度资料的分析,发现层速度平面变化中的低速异常区明显地与已知含油区吻合,而沉积中心的高速异常区则反映了白云质成分的增高。最后,综合前述各种资料,作了未知区的含油评价。

    我国天然气藏的分布特征
    戴金星
    1982, 3(3):  270-276.  doi:10.11743/ogg19820309
    摘要 ( 724 )   PDF (6071KB) ( 84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我国开发了世界上第一个天然气田——自流井气田。在公元前二百二十余年前就在该气田背斜构造上开始以寻找天然气为目的的世界上最早的钻探,并于公元前221年钻成深约100米的天然气井。

    应用孢粉资料探讨苏北白垩——第三纪地壳运动
    周山富
    1982, 3(3):  277-281.  doi:10.11743/ogg19820310
    摘要 ( 652 )   PDF (4682KB) ( 59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苏北盆地主要是一个凹、凸相间的复杂的中新生代陆相沉积盆地。在多年的生产实践中,发现孢粉,尤其是双气囊花粉与地壳运动有较密切的关系。目前孢粉资料的应用已十分广泛,我们试将其用在了解地壳运动及地层缺失上,谈一点看法,供大家讨论。

    卫片在石柱复向斜油气勘探中的初步应用
    周向阳
    1982, 3(3):  282-286.  doi:10.11743/ogg19820311
    摘要 ( 702 )   PDF (4997KB) ( 36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卫星象片是现代遥感技术与航天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现代科学技术领域的一项新成果,是人类进行地球资源调查的一种新的有效手段。

    油气史料
    孙健初——我国杰出的石油地质学家
    王仰之, 黄希陶, 安延恺
    1982, 3(3):  287-289.  doi:10.11743/ogg19820312
    摘要 ( 792 )   PDF (2966KB) ( 51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今年是我国著名石油地质学家、玉门油田的奠基人孙健初先生逝世30周年,特发此文,作为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