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1982年 第3卷 第4期    刊出日期:1982-12-25
    庆祝中国地质学会成立六十周年笔谈会
    含油气盆地研究的关键问题
    叶连俊
    1982, 3(4):  291-291.  doi:10.11743/ogg19820401
    摘要 ( 521 )   PDF (279KB) ( 49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板块学说问世以来,地质学的各个领域几乎都受到了或多或少的骚动。论者谓板块学说乃最近十年来地球料学的一大突破,并预言地球科学的下一个突破将是"古海洋的突破"。诚然,"岩石圈及其动力学计划"问世之后,板块学说登上了大油,其中心环节端在于"消失在山脉中的古海洋。

    陆相生油是怎样提出来的
    潘锺祥
    1982, 3(4):  292-292.  doi:10.11743/ogg19820402
    摘要 ( 547 )   PDF (327KB) ( 49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我在1941年曾写过一篇小论文,首次对只有海相才能生油的论点提出挑战,而认为陆相(湖相)是同样可以生油的。回顾一下写这篇文章的经过,可能是不无意义的。这篇文章是在1940年寒假写的,那时我在堪萨斯大学念了一个学期,刚学完石油地质这门课。

    老少和衷共登攀
    朱夏
    1982, 3(4):  293-293.  doi:10.11743/ogg19820403
    摘要 ( 655 )   PDF (312KB) ( 47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欣逢中国地质学会六十周年大庆,我曾借《石油实验地质》的篇幅,献上七律两首,以表一个老会员的微薄心意。但笔拙情长,未尽欲言。现在趁这次笔谈会的机会,再说几点感想与希望。第一,按我国的传统,六十年算是甲子一周,标志着承先启后的新开端。用黄理事长的术语说,也就是一个"旋回"吧。

    建议成立一个全国性的油气勘探指导机构
    杜博民
    1982, 3(4):  294-294.  doi:10.11743/ogg19820404
    摘要 ( 537 )   PDF (296KB) ( 46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祖国石油巨变,我是历史见证人之一。解放前我国只有台湾西部、陕西延长、甘肃玉门、新疆乌苏、四川南部等十几个小油气田,目前已经找到数百个油气田,建立了许多个大的、比较大的石油基地,石油年产量已从建国初期的世界第二十九位跃居第六位。但是当前的产量距祖国需要还相差很远。

    油气普查勘探中的几个有关问题
    关士聪
    1982, 3(4):  295-296.  doi:10.11743/ogg19820405
    摘要 ( 667 )   PDF (602KB) ( 42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祖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向"四化"进军。与之相适应的石油普查工作,则要向"四新"进军,即向新领域、新类型、新地区和新深度进军,以改变储采比失调局面,为祖国四化建设提供更多的油气资源;并在学术上,建立我们自己的石油地质理论。

    南海石油勘探的回顾
    曾鼎乾
    1982, 3(4):  297-298.  doi:10.11743/ogg19820406
    摘要 ( 720 )   PDF (573KB) ( 46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中国地质学会已成立六十周年,这是艰难曲折的六十年,是人才辈出的六十年,是取得辉煌成就的六十年。海洋石油地质勘探和其它矿产一样,解放前只是一个萌芽,直到解放后才得到蓬勃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即以南海而论,三十年代马廷英开始对现代珊瑚进行了研究;抗日胜利后,穆恩之是第一个踏上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进行地质调查的中国地质学家。

    发展油气储层地质学有利于我国的石油工业
    罗蛰潭
    1982, 3(4):  299-299.  doi:10.11743/ogg19820407
    摘要 ( 618 )   PDF (249KB) ( 45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解放前,我国的石油工业基础非常薄弱,一九四九年全国只有十余个小油气田。解放后,通过石油地质勘探和开发工作,已充分证明我国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一九六五年我国达到石油全部自给,迄今已有数百个油气田投入开发。

    成就巨大 前途光明
    李德生
    1982, 3(4):  300-300.  doi:10.11743/ogg19820408
    摘要 ( 635 )   PDF (322KB) ( 48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中国古代有光辉灿烂的文化和精湛的工艺技术,早在一、二千年以前就知道石油天然气的利用,宋代钻井深度达到200米,清代已达到1000米。但鸦片战争以后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近代石油工业得不到应有的发展,解放前一直依赖洋油过日子。1949年解放时我国原油年产量仅12万吨。

    总结经验,再接再励,发现更多的油气田
    刘光鼎
    1982, 3(4):  301-302.  doi:10.11743/ogg19820409
    摘要 ( 534 )   PDF (573KB) ( 43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石油和天然气是重要的能源,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作为一名石油地质工作者,有责任去努力发现油气。这是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首先,我们对于中国的油气前景应该是乐观的,充满信心的。

    回顾与展望
    陈发景
    1982, 3(4):  302-303.  doi:10.11743/ogg19820410
    摘要 ( 575 )   PDF (476KB) ( 46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中国地质学会成立已经六十周年了。在纪念这个有意义的日子里,回顾一下解放以来我国石油工业和石油地质事业的发展历史,对于我们进一步找油将会是有益的。解放前,我国原油仅仅年产十几万吨。石油勘探工作量少得可怜,石油地质的理论也十分薄弱。

    论文
    鄂尔多斯盆地构造演化及含油气展望
    张金山
    1982, 3(4):  304-315.  doi:10.11743/ogg19820411
    摘要 ( 809 )   PDF (3506KB) ( 79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鄂尔多斯盆地,沉积岩厚逾五千米,面积达二十六万平方公里,为我国陆上第二大盆地。它位于我国东部和西部属性完全不同的两个大地构造单元的交接部位,具有独特的地质构造特点。其构造演化有着明显的阶段性,表现出频繁的升降运动。

    黔东麻江古油藏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韩世庆, 王守德, 胡惟元
    1982, 3(4):  316-326.  doi:10.11743/ogg19820412
    摘要 ( 665 )   PDF (2774KB) ( 60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人们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往往从现象开始。我们对麻江古油藏的认识,是从对志留系含沥青砂岩的调研开始的。一贵州东部的麻江、都匀、丹寨、凯里一带,在志留系翁项群第二段(S1-2wn2)中,广泛而稳定地分布着一套形象十分特殊的"黑砂岩"。细察之,其黑色并非导源于砂粒本身,实因其粒间充填物黑色所致。此填充物为何?是否石油的变异产物?其历史演变怎样?

    油气田的水文地球化学标志及其应用
    杨忠辉, 周景田, 李淑琴
    1982, 3(4):  327-334.  doi:10.11743/ogg19820413
    摘要 ( 683 )   PDF (1958KB) ( 91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利用松辽盆地南部地区扶余油层中有代表性的287个水样,采用判别分析,对数据进行处理,绘出了该区八元判别函数式及 R 等值线图。分析了苯和有机酸各50个水样,确定了含油层水与非含油层水的分界值。利用综合判别值(R)及有机组分含量,可预测有利的含油、气地区。

    试论松辽盆地葡萄花油层的古构造背景、沉积及圈闭特征
    石国平
    1982, 3(4):  335-342.  doi:10.11743/ogg19820414
    摘要 ( 655 )   PDF (2292KB) ( 62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早白垩世青山口期末,松辽盆地经历了一次构造抬升运动.本文通过扶余等地区地层和侵蚀风化面分析,揭示了青山口组与姚家组之间为整合—假整合—不整合接触关系。葡萄花油层在构造抬升和剥蚀区扩大背景下生成,洪积扇、扇三角洲是其重要沉积类型。它们的大量出现,使岩性圈闭因素增多,有着较大的含油远景。

    中国早第三纪海陆过渡相
    陈绍周, 高兴辰, 丘东洲
    1982, 3(4):  343-350.  doi:10.11743/ogg19820415
    摘要 ( 662 )   PDF (2183KB) ( 83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我国下第三系发育齐全,分布广泛,岩相类型繁多。我们把研究区内既非正常海相,又非正常陆相,位于海陆之间的一系列沉积,称为海陆过渡相,包括海岸相、海侵湖相和海漫湖相。研究这套过渡相的沉积特征,及其纵、横向上的展布规律,对于阐明中国第三纪油气的聚集规律和预测中国第三纪油气远景,具有一定意义。

    苝的质谱鉴定及其有机地球化学意义
    徐濂
    1982, 3(4):  351-359.  doi:10.11743/ogg19820416
    摘要 ( 617 )   PDF (1946KB) ( 82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我们曾用柱色谱结合薄层色谱分离、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测定各种岩样的苝。但样品中的苝是否是一种单一结构?除分子量为252的结构外,是否还有分子量较大的各种烷基衍生物?我们已觉察到上述手段对苝骨架周围的基团反映是不很灵敏的。因此,我们决定对苝进行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鉴定研究,还想对苝的地球化学意义再作一次较深入的探讨。

    鄂尔多斯西、南部中奥陶世环陆架沉积特征
    张吉森, 费安琦, 王志辉
    1982, 3(4):  360-368.  doi:10.11743/ogg19820417
    摘要 ( 623 )   PDF (2529KB) ( 67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国内多数研究者均将华北峰峰组与本区中奥陶统对比。近年来笔者等发现,本区早中奥陶世牙形刺动物群面貌显著不同,峰峰组Badoudus-Panderodus-Microcoelodus牙形刺组合,出现于本区南缘歧山、泾阳、富平一带下奥陶统顶部的石马坪组之中,且与整个下奥陶统牙形刺动物群同属太平洋型。

    贵州清镇中三叠统关岭组的遗迹化石及其沉积环境意义
    杨式溥, 孙永传
    1982, 3(4):  369-378.  doi:10.11743/ogg19820418
    摘要 ( 804 )   PDF (2682KB) ( 86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遗迹化石的研究,对于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均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对于沉积环境的解释也可以提供重要的依据;尤其是在地层中缺乏古生物遗体化石的情况下,遗迹化石研究的意义就更加重要。作者于1980年在清镇南山中三叠统关岭组中、下段采集到一批遗迹化石,并对其沉积环境进行了初步分析。

    北京平原区第四系划分及其下限问题
    李鼎容, 谢振钊, 王安德, 王焕贞, 刘清泗, 袁国娴
    1982, 3(4):  379-387.  doi:10.11743/ogg19820419
    摘要 ( 690 )   PDF (2475KB) ( 76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我们在北京地震地质会战工作所获实际资料的基础上,曾对北京平原区上新统一更新统的划分提出了初步看法,将第四系下限定在顺义组和夏垫组之间,年龄为距今243万年。

    地层压力的预测与检测技术
    王笑连
    1982, 3(4):  388-394.  doi:10.11743/ogg19820420
    摘要 ( 630 )   PDF (1433KB) ( 53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着石油普查的深入,以及陆地和海洋深井钻探的发展,综合性预测和检测异常地层压力,不仅成为钻井施工设计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研究某些石油地质问题,评价油气水动力学特性,合理经济地开发超压区油气田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实际资料表明,生油岩的生油潜量,烃的物理状态,油气聚集、运移以及油气藏的规模等都与地层压力梯度密切相关。石油地质工作者十分重视建立正常压力和异常压力环境中烃的分布与埋藏深度、地层压力、地层温度等参数之间的相关性来指导找油,提高勘探的经济效益。

    茅山地质构造与找油
    关士聪
    1982, 3(4):  395-400.  doi:10.11743/ogg19820421
    摘要 ( 644 )   PDF (1355KB) ( 54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茅山山脉位于江苏省句容、溧水、高淳与金坛、溧阳诸县之间。总体呈北北东向延伸,但在吉山至白马山及云山至北山段,山脉及地层走向转为北东至北东东。以高淳双石牌至溧阳桠溪港一线为界,可分为南北两个 S 形段。北段山脉以东和以西在第四系掩覆下,有巨厚的中、新生代沉积,被分别称为常州(金坛)和句容盆地;南段山脉倾没于宣(城)广(德)南(陵)盆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