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地化特征的分析资料说明,区内原油母质为陆源生物,主要烃源岩是文昌组泥岩和恩平组煤系。中中新世-晚中新世大量排烃期,有利于油气聚集在同期或较早期形成的圈闭构造。根据甾烷运移指标C29ββ20R/C29ααα20R的变化规律,表明区内油气可作较长距离的运移,运移方向恰与构造脊的延展方向相吻合。邻接生油凹陷的隆起区是寻找大油气田的有利场所。
在一种泥盆系的角质残植煤中,检测出丰富的具扁枝烯和贝壳杉烯骨架的四环二萜化合物,其生源物可能是某些蕨类植物或是无环类异戊间二烯烷烃类被细菌改造的结果。
采用高温高压半封闭实验体系,对大民屯凹陷下第三系生油岩进行了排烃热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制约生油岩排烃量的因素是有机质丰度,而制约生油岩排烃效率的因素则是有机质类型。排烃作用对原油族组成烷烃和非烃和沥青质的含量影响较大,对芳烃含量影响较小。两类生油岩的排烃模式均具有无突发性排油高峰的特征。
用GC-MS、HPLC研究我国湖盆沉积环境中的卟啉化合物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不同的沉积环境各有其特征性卟啉化合物,用卟啉化合物及其指标评价古代湖相沉积环境是可行的。
卟啉化合物在江汉、泌阳两盆地中的分布,受沉积环境及热成熟作用的控制。五元侧环上具有甲基的C32,C33DPEP卟啉异构体在石油中的高丰度指示了一种出现在较高盐度环境中特殊生源前体以及低成熟度。在热成熟作用下,卟啉化合物的主要变化为DPEP的逐渐消失及ETIO中脱烷基及烷基化作用。DPEP/ETIO或DPEP/(DPEP+ETIO),C31ETIO-A/C28ETIO-B及ETIO-AC31/C30等比值可用作热成熟度指标。
对六种典型烃源岩的显微荧光变化做了系统研究,提出了不同显微组分荧光变化的六种基本形式和一套定量参数,讨论了荧光变化在研究源岩成熟度、差异成熟作用和烃类微运移聚集等方面的实际应用。
天然气在各种不同压实程度的矿物介质中的运移特征的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在粘土岩和碳酸盐岩中,运移速度随压实程度的增加而减小;但在石英砂岩中,压实程度对运移速度的影响较小。实验结果还表明:天然气在碳酸盐岩和粘土岩中运移时,矿物基质对不同分子量的气态烃具有不同的保留能力,轻组分较重组分的运移速度快,长距离的运移可使天然气变成干气。
凝析油在地层条件下多呈气相存在,运移过程中除可能有一定的相态转化外,也可能受热力作用进一步裂解成气;温度、介质都对凝析油裂解有促进作用。
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生物标志物分布与沉积环境有关,反映了藻类和微生物输入的特征。寒武系和奥陶系生物标志物分布具有异同点。塔里木盆地奥陶系与全球奥陶系生物标志物分布的差异反映了不同的生物输入。
用固体高分辨13C核磁共振技术,研究不同变质程度的天然煤样和人工模拟煤样的化学结构演化规律,揭示了煤化过程中煤的结构演变控制着烃类生成的机理。
有机包裹体是烃类生成、演化、运移和聚集的直接标志。本文研究了川东地区下三叠统嘉陵江组第二段(T1j2)在不同成岩阶段的有机包裹体特征,确定了天然气运移的时期、深度、方向、通道和相态、气源等,通过典型实例提出了天然气成藏远景评价的五项包裹体标志。这是油气运移研究中的一项新技术,初步证明有较好的效果。
本文用岩石学和矿床地球化学方法,以及在有机质参与下的模拟实验,研究了有机质在成岩成矿各阶段的作用,对有机质可在一定的温度、压力和水介质条件下能够促成铜元素的活化、迁移、富集成矿等机理做了有益的探讨。
用实验得到的热降解动力学数据,通过TOOP建立的活化能与聚合物寿命之间的关系式,推算了干酪根成油各阶段的时间-温度关系,取得了良好的定量结果。
使用多元统计方法,从目前通用的30个油气化探指标中,筛选出适合于塔北地区的10项生产指标;提出了本区油气化探的三个主因子,并分别解释为:地表风化剥蚀、油气聚集、油气藏边界因子。
用热模拟实验研究了珠江口盆地某钻井中一段下第三系文昌组富含C304-甲基甾烷的泥岩生油岩,证明它是一类热稳定化合物。该段泥岩生油岩是盆内特殊沉积环境下的产物,它为盆地内原油提供了丰富的4-甲基甾烷而成为重要油源之一。对它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油源对比和远景评价。此外,当模拟温度为400和500℃时,另外一种构型的4-甲基甾烷被检出,其成因有两种可能性。
"七五"期间,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分部承担了"天然气运移、储集和封盖条件研究",在下列各方面取得重要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