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04年 第25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04-04-25
    专家论谈
    中国喜马拉雅运动的期次及其动力学背景
    贾承造, 何登发, 陆洁民
    2004, 25(2):  121-125,169.  doi:10.11743/ogg20040201
    摘要 ( 1127 )   PDF (7341KB) ( 62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黄汲清先生于1945年提出用喜马拉雅运动表示中国境内新生代的造山运动。这一概念为地球科学家普遍接受,但在构造运动分期与地球动力学背景的认识上存在分歧。在对前人的基本观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地质地貌、岩浆活动、构造变形等大量资料,提出喜马拉雅运动可以分为早、中、晚三期,分别对应于始新世晚期、古近纪与新近纪之间、新近纪与第四纪之间的构造活动。印度与欧亚的碰撞及其持续挤压作用导致了青藏高原及其东南缘与北缘强烈挤压缩短与隆升,东亚大陆向东挤出、深部岩石圈隆升与弧后扩张作用导致了中国东部及其滨太平洋带的伸展裂陷作用。

    中国气藏主要形成、定型于新近纪以来的构造运动
    王庭斌
    2004, 25(2):  126-132.  doi:10.11743/ogg20040202
    摘要 ( 1321 )   PDF (8083KB) ( 42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中国大多数气田最终形成、定型于新近纪-第四纪,它们广泛地分布于各类含气(油)盆地。因此,晚期、超晚期生烃成藏、定型以及气藏受制于新近纪以来构造演化历史是中国天然气带有普遍性的重要特征。中国气藏形成与新近纪以来构造演化历史关系密切,主要体现在:(1)在西部,形成的中国式前陆盆地是中国最主要天然气聚集区之一,为形成众多气田创造了有利条件,也是这些盆地本部气藏主要的形成、定型时期。(2)在中部,是四川盆地所有气田主要的形成、定型时期;在鄂尔多斯盆地促进了靖边至乌审旗地区天然气的进一步富集。(3)在东部,为渤海海域晚期成藏创造了有利的地质条件,也促进了其他盆地(坳陷)一些气藏的形成。(4)在近海海域,既促进了有机成因气藏的快速形成,也促进了无机成因非烃气藏以及无机与有机成因天然气的混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成藏模式。

    中国近海含油气盆地新构造运动和油气成藏
    龚再升
    2004, 25(2):  133-138.  doi:10.11743/ogg20040203
    摘要 ( 852 )   PDF (7299KB) ( 62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新构造运动的成因主要是由于近代板块运动或地球深处壳幔物质交替、位移,以及陆架陆坡转折带沉积体的滑塌陷落、盆地快速沉降等因素诱发地壳区域应力场改变,在某些应力集中而失去平衡的区域,产生地体形变,或形成断裂。中国近海新构造运动的表现形式主要体现在:中新统末、上新统与第四系之间存在着不整合;中新统和第四系的沉降、沉积中心偏移;晚期断裂极其发育;天然地震比较活跃;具有新构造运动形成的各种晚期构造圈闭。中国近海新构造运动调整和控制了各含油气盆地的油气成藏和油气田的分布:渤海新构造运动控制渤中坳陷及其周围油气晚期成藏;莺歌海盆地底辟活动控制天然气晚期成藏;珠江口盆地新构造运动控制珠二坳陷北坡天然成藏;东海西湖坳陷新构造运动部分破坏了油气藏。

    西藏羌塘盆地古油藏发现及其意义
    王成善, 伊海生, 刘池洋, 李亚林, 邹艳荣, 伍新和, 邓斌, 杨兴科
    2004, 25(2):  139-143.  doi:10.11743/ogg20040204
    摘要 ( 1707 )   PDF (5789KB) ( 90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古油藏带位于羌塘盆地中央隆起带南部羌南坳陷比隆错-昂达尔错地区,东西长100km,南北宽20km,为一狭长湿状油苗群,露头上岩石的颜色呈暗褐色、褐灰色,为中侏罗统布曲组的白云岩。沉积环境以生物礁组合为主。经对比,古油藏油气主要来源于下侏罗统烃源岩。生烃过程模拟反映羌塘盆地有两次生排烃过程,第一次发生在140~150Ma,第二次发生在20Ma至现今。古油藏带的发现进一步说明了羌塘盆地具有良好的油气远景。

    传递带及其在砂体发育中的作用
    陈发景, 贾庆素, 张洪年
    2004, 25(2):  144-148.  doi:10.11743/ogg20040205
    摘要 ( 918 )   PDF (5430KB) ( 63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有关传递带构造的讨论中,以下三个问题应引起重视:(1)褶皱冲断带中传递带(或称调节带)的概念和一般特征,传递带可定义为挤压构造变形中区域上保持缩短量守恒而产生的调节构造,它可以分为纵向和横向传递带两类,褶皱冲断带中分段构造的产生是通过走滑断层型式的横向传递带实现的;(2)伸展构造中传递带的概念和一般特征,裂谷系中传递带可定义为区域上为保持伸展量守恒而产生的传递或调节构造,它也可以分为纵向和横向传递带两类,裂谷系中分段构造的形成是通过横向凸起型式的横向传递带完成的;(3)传递带在沉积盆地内砂体发育的作用,砂体分布与传递带关系密切,一般是在对应横向传递带控制的地势低和河流入盆的地方,在陡坡和湖盆中心才能依次发育冲积扇-扇三角洲-浊积扇的砂体。

    漫谈前陆逆掩断层带油气勘探的经验教训
    甘克文
    2004, 25(2):  149-155.  doi:10.11743/ogg20040206
    摘要 ( 907 )   PDF (8299KB) ( 49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前陆盆地是在克拉通之上由被动边缘地台型沉积区转变为造山前渊的陆源碎屑沉积区。伴随挤压变形,在造山带及其前渊产生由厚皮到薄皮的复杂变形构造。因受原始和后期从构造背景、沉积体系到运动条件的控制而具有多样性。虽然前陆盆地是世界上最重要和高产的含油气盆地类型,但油气田只保存于盆地有同造山期沉积盖层的范围内。由于邻造山带一侧,冲断褶皱构造明显,加以地面油气显示,是早期油气勘探的目标。1975年开始的逆掩断层带找油热只是因为三维地震和钻井技术的进步,能识别冲断层下伏的构造面貌和圈闭条件,但当把逆掩断层带的构造现象当作主要因素去找油气聚集时就受到了挫折。实践证明,只有在保持同造山期沉积的现存盆地内,而且下伏有前造山期沉积层序的条件下,才具有找到油气储集的潜力。

    油气地质
    中国中西部前陆冲断褶皱带油气地质条件及勘探建议
    郑和荣, 李铁军, 蔡立国, 龙胜祥
    2004, 25(2):  156-161.  doi:10.11743/ogg20040207
    摘要 ( 1001 )   PDF (7749KB) ( 48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中国中西部前陆冲断褶皱带地处欧亚大陆腹地,随欧亚大陆的增生而经历了元古代以来的多次构造旋回及多幕次的构造运动,其中喜马拉雅期的陆内造山作用使天山两侧、昆仑山北侧等中西部前陆冲断褶皱带最终定型。独特的构造背景和演化历史决定了中国中西部前陆冲断褶皱带主要发育以三叠系、侏罗系煤系和泥质岩为主的陆相烃源岩;长期的生排烃历史和晚期定型的构造圈闭决定了其多期成藏、晚期为主的成藏特征;而后期保存条件好、优质盖层发育的区带为油气成藏的有利地区。中国中西部前陆冲断褶皱带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在勘探上既要借鉴国外相似领域的勘探经验,更应加强中国前陆冲断褶皱带油气成藏条件、成藏特征的理论探索和相应的配套技术攻关。

    晚新生代青藏高原构造挤出及其对中国东部裂陷盆地晚期油气成藏的影响
    张岳桥
    2004, 25(2):  162-169.  doi:10.11743/ogg20040208
    摘要 ( 951 )   PDF (9413KB) ( 51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青藏高原东部地区走滑-冲断变形系统的运动学和年代学分析以及华北地区新构造变形特征研究,提出了青藏高原东部晚新生代3阶段向东构造挤出的运动学模式,论述了每一个挤出阶段构造形变图像和块体运动方式,讨论了构造挤出对中国东部裂陷盆地油气晚期成藏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第一阶段构造挤出发生在中新世中晚期的12~5Ma期间,最显著的构造形变特征是鲜水河断裂带强烈的左旋走滑运动、红河断裂右旋走滑运动和川滇地块向东挤出。这期构造挤出使整个华南地块发生逆时针旋转,在南海北部大陆架产生右旋拉伸剪切应力场,引起珠江口盆地近东西向伸展断裂系统的复活。第二阶段构造挤出发生在上新世-早更新世的青藏运动时期(约4~08Ma),最显著的构造变形特征包括昆仑-秦岭断裂系和海原断裂强烈的左旋走滑运动、华北地区次级地块的逆时针旋转、鄂尔多斯地块周缘地堑系的引张变形、大渤海湾盆地内部北北东向断裂右旋剪切活动和郯庐断裂右旋走滑活动等。这期构造挤出使华南地块发生顺时针旋转。第三阶段挤出作用发生在中晚更新世以来,川滇地块围绕喜马拉雅东构造带发生顺时针涡轮状旋转;岷山-龙门山构造带以走滑运动为主,地壳缩短作用较弱;华南地块向东挤出作用减弱。

    新构造运动与渤海湾盆地上第三系油气成藏
    李大伟
    2004, 25(2):  170-174,184.  doi:10.11743/ogg20040209
    摘要 ( 963 )   PDF (7256KB) ( 44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从区域重力场、构造演化、火山活动、天然地震以及人工地震等方面的分析,渤海湾盆地新构造运动活跃,目前发现的上第三系油气藏主要分布在新构造运动相对活跃的渤中、济阳、黄骅等坳陷,上第三系大型油气田的形成与很多地质因素有关,但上新世以来的新构造运动起着关键作用,新构造运动不仅促进油气的富集成藏,而且对下第三系古油藏进行一定的调整,发生油气的再次运移、再次聚集而形成上第三系的次生油气藏。据地震、钻井等资料综合分析:渤海湾盆地上第三系油气藏主要分布于继承性活动大断层下降盘的逆牵引构造中。预测新构造运动相对活跃的渤中坳陷及其周边断裂带是勘探上第三系油气藏的有利地带。

    库车前陆盆地喜马拉雅运动特征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曾联波
    2004, 25(2):  175-179.  doi:10.11743/ogg20040210
    摘要 ( 942 )   PDF (5816KB) ( 81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根据构造变形解析和岩石记忆信息,库车前陆盆地的喜马拉雅运动可以划分为3期,它们对应的时间分别为渐新世末、上新世末和早更新世末,其构造挤压强度依次由弱变强,在喜马拉雅晚期达到高峰,是该区构造的主要变形期和定格期,也是该区异常高压形成和油气成藏的主要时期。中更新世以来为新构造运动阶段,主要表现为2~3次重要的抬升和相对较弱的褶皱逆冲变形,并对该区的油气藏主要起破坏作用。库车前陆盆地的构造变形从喜马拉雅早期开始发育,各构造带的发育时间从北往南依次由早变晚,它控制了该区断层相关褶皱、构造圈闭及其油气藏的带状分布规律。喜马拉雅晚期强烈的水平构造挤压是该区异常高压形成的主要因素,是该区油气形成分布的主要控制因素和驱动力,喜马拉雅运动对该区的油气藏有一定的破坏调整作用。

    新构造运动对塔中45-满西1区块石炭系晚期成藏的作用
    刘银河
    2004, 25(2):  180-184.  doi:10.11743/ogg20040211
    摘要 ( 869 )   PDF (6128KB) ( 65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石炭系标准灰岩顶面的精细古构造演化分析结果表明,塔中45井-满西1井区块在古近纪沉积以前是一个大型古背斜构造发育区。尽管该构造在长期的继承发育过程中,高点虽有位移、形态也发生过变化,但基本上稳定存在。古近纪、特别是新近纪的新构造运动,彻底改造了该区的构造面貌,使其演变为北倾的大型鼻状构造的一个侧翼,新构造运动的发生调整了该区的油气运聚方向和成藏条件,在由翼部向构造顶部的油气运聚指向上,石炭系下部东河砂岩的上翘尖灭带和微-小幅度构造圈闭群,具有晚期成藏的石油地质特征,是新构造运动期间潜在的油气聚集带。

    喜山运动对松辽盆地含油气系统的影响
    任延广, 陈均亮, 冯志强, 林春华, 冷鹏华
    2004, 25(2):  185-190.  doi:10.11743/ogg20040212
    摘要 ( 885 )   PDF (6938KB) ( 55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对新构造运动、天然地震、钻探、人工地震、地层、构造形迹、卫星遥感等资料分析,认为喜山运动在松辽盆地可分为3幕;第一、第三幕运动主要受印度板块影响,产生的区域主压应力为北东-南西向;第二幕运动主要受太平洋板块影响,产生的区域主压应力方向为北西-南东或近东西向;第三幕所产生的北西向构造作用对早期形成的北东向构造圈闭及其中的油气再运移和聚集有重要影响。松辽盆地第三系为压陷盆地沉积,表现为地层分布局限、充填碎屑粗、隆起区可作为物源区。松辽盆地第三系构造变形椭球体反映在老第三系沉积中晚期(43Ma以来)挤压应力方向发生了由南北到近东西向的变化。在白垩纪末的挤压作用下,中浅层构造不断壮大,为油气聚集提供了良好的圈闭。中浅层断层为多期断裂活动的叠加产物,不同时期的断层具有各自的延伸特征:青山口组沉积期在近东西向伸展应力作用下,主要发育北东、北北东向断层;姚家组沉积末在近南北向伸展应力作用下,只发育近东西向断层;明水组沉积期以后在近南北向左行压扭应力作用下,主要发育北北西、北西向断层。明水组沉积末期的构造反转使松辽盆地开始进入生烃高峰期,挤压力方向的改变导致了中浅层不同方向的老断层开启,形成了多方位的油气运移通道。

    秦岭-大别造山带北部逆冲推覆构造与合肥盆地、周口坳陷控盆断裂
    孙晓猛, 张梅生, 龙胜祥, 郝福江, 刘鹏举, 刘长垠
    2004, 25(2):  191-198.  doi:10.11743/ogg20040213
    摘要 ( 1033 )   PDF (9922KB) ( 45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秦岭-大别造山带北部中-新生代逆冲推覆作用可划分出5个期次:即印支期(T2—T3)、燕山早期(J2末—J3)、燕山晚期(K1末期)、燕山末期(K2末期)和喜马拉雅早期(E末期)。合肥盆地、周口坳陷控盆断裂是秦岭-大别造山带北部逆冲推覆构造在盆地内的延伸,造山带与盆地逆冲推覆构造在时间序列上具有同步耦合性,在空间上具有密切相关性。逆冲推覆作用不仅控制了盆地的分布轮廓、构造格局、地层发育和沉积建造,而且还控制了盆地的形成与演化,决定了盆地的性质和类型。中生代盆山构造耦合是扬子、华北两板块碰撞、陆内俯冲断离和山脉隆升与伸展坍塌的地球动力学背景下形成的。古近纪末期逆冲构造形成机制与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之下俯冲的远程效应有关。

    塔里木盆地西部喀什凹陷褶皱冲断带的构造特征
    罗金海, 周新源, 邱斌, 杨芝林, 尹宏, 尚新璐
    2004, 25(2):  199-203.  doi:10.11743/ogg20040214
    摘要 ( 958 )   PDF (5630KB) ( 78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喀什凹陷南部和北部分别发育西昆仑北缘褶皱冲断带和南天山南缘褶皱冲断带,它们具有不同的构造特征。南天山南缘褶皱冲断带南北分带,东西分段,东段变形一般强于西段,同时还受到塔拉斯-费尔干纳断裂的影响。西昆仑北缘褶皱冲断带受到帕米尔弧的影响较大,造山带内部的蛇绿混杂岩已被卷入冲断带,冲断带中的许多地层已经倒转,此外还发育规模较大的乌帕尔-膘尔托阔依背驮盆地。两个褶皱冲断带内部前中生界差异较大,中生界以上的差异逐渐减小,表明喀什凹陷中生代以来才成为一个统一的沉积单元。两个褶皱冲断带中的地层不整合并非严格一一对应,西昆仑北缘褶皱冲断带中的地层不整合多于南天山南缘褶皱冲断带,而且层位偏低,表明西昆仑北缘褶皱冲断带的发育时间稍早于南天山南缘褶皱冲断带,而且冲断活动也强于南天山南缘褶皱冲断带。

    松辽盆地西部斜坡带油气运移主输导通道
    向才富, 夏斌, 解习农, 冯志强
    2004, 25(2):  204-208,215.  doi:10.11743/ogg20040215
    摘要 ( 899 )   PDF (6617KB) ( 69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对松辽盆地西部斜坡带400余口井的回剥分析,再现了油气运移关键时刻区域盖层的底界面构造。从该构造图上识别出油气向西部斜坡带运移的4种脊状构造,即鞍状构造-岩性脊、断层-岩性脊、背斜-岩性脊和纯岩性脊。4种脊状构造在空间上的有机组合形成了油气向松辽盆地西部斜坡带运移的主输导通道。该主输导通道呈枝状,先从多个方向汇集了来自齐家-古龙凹陷的油气资源,然后向两个主要方向输送,其一向北西方向的富拉尔基,其二向西部的平洋油田方向。

    东营凹陷油气成藏期次及其分布规律研究
    朱光有, 金强, 戴金星, 张水昌, 郭长春, 张林晔, 李剑
    2004, 25(2):  209-215.  doi:10.11743/ogg20040216
    摘要 ( 1150 )   PDF (7715KB) ( 47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东营凹陷发育了咸水湖相沙河街组四段上部烃源岩和半咸水深湖相的沙河街组三段下部烃源岩两套有效烃源岩。根据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和储层流体包裹体等资料,将油气藏的形成分为两个大的阶段:第一期为早第三纪东营期末,凹陷中心的沙河街组四段上部烃源岩已进入生油门限并开始排烃,后由于喜山运动使全区遭受抬升和剥蚀,油气生成过程中断,原油的生物标志化合物组成表明,此阶段的原油成熟度较低,油气生成数量有限;第二期为晚第三纪至第四纪沉积时期,伴随着凹陷的持续全面沉降和深埋,沙河街组三段下部和沙河街组四段上部烃源岩进一步成熟,生烃作用增强,原油的成熟度较高。两次成藏的原油分布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凹陷边缘油藏的原油主要来自沙河街组四段上部烃源岩,原油成熟度较低,是早期充注成藏的;生油凹陷中心油藏的原油主要来自沙河街组三段下部烃源岩,原油成熟度较高,为第二期充注成藏的;而过渡带(斜坡带)油藏的油气来源及成藏期比较复杂,总体特征是混源聚集、多期充注成藏。

    准噶尔盆地南缘构造特征及有利勘探方向
    孙自明, 何治亮, 牟泽辉
    2004, 25(2):  216-221.  doi:10.11743/ogg20040217
    摘要 ( 940 )   PDF (7146KB) ( 49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对准噶尔盆地南缘及邻区构造演化和对地震等地球物理资料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该区中新生界构造样式,识别出压缩、走滑和反转三大构造样式类型。根据构造样式空间分布,对构造变形在平面上的东西分段性与南北分带性、垂向上变形的差异性以及走滑扭动变形特征和扩展方式进行了研究。该区油气成藏条件优越,构造控油作用明显,山前冲断带的断层相关褶皱、山前逆冲断裂下盘的背斜构造和山前冲断带前缘外围带的背斜构造为有利勘探方向。

    喜马拉雅运动与松辽盆地北部油气成藏的关系
    林景晔, 林铁锋, 朱德丰, 刘立
    2004, 25(2):  222-225.  doi:10.11743/ogg20040218
    摘要 ( 891 )   PDF (4729KB) ( 58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松辽盆地历经燕山运动、喜山运动两期重要的构造运动。燕山期构造运动褶皱强烈,是松辽盆地北部大庆长垣大型构造油气藏形成的主要时期;喜山期构造运动尽管在松辽盆地内部表现较弱,但对盆地北部早期形成的油气藏依然具有调整、改造作用。岩石矿物有机包裹体均一化温度的测定结果,反映青山口组一段烃源岩发生过两期排烃过程,扶余、杨大城子油层经历了3期油气注入。自生伊利石的K/Ar年龄测定,表明松辽盆地大庆长垣两侧的齐家-古龙及三肇凹陷周边地区的扶余、杨大城子油层成藏时间在51~35Ma,是喜山运动期间,松辽盆地北部早期的油气藏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改造形成的次生油藏。

    江苏下扬子区中、古生界构造特征及其演化
    佘晓宇, 徐宏节, 何治亮
    2004, 25(2):  226-230,236.  doi:10.11743/ogg20040219
    摘要 ( 933 )   PDF (7151KB) ( 49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江苏下扬子区中、古生界在印支晚期-燕山中期由稳定的洋-陆板块构造体制变格为板内形变体制,形成苏北由NW向SE和苏南由SE向NW的对冲推覆构造格局。苏北地区震旦系及古生界沿陡山沱组及次级滑脱层逆冲推覆;苏南地区,上古生界沿高家边组滑脱层系逆冲推覆,下古生界受控于两套区域滑脱层系并形成双冲构造。燕山中期,NNE向左旋压扭和NW向右旋压扭走滑对早期推覆构造有改造作用。燕山晚期,区域应力背景转变为NW-SE向拉张环境,使逆冲推覆体受重力作用沿断坡回滑,形成后缘凹陷(或箕状断陷)。苏南地区由于下古生界双冲构造和上古生界逆冲推覆在志留系之上而纵向位移势能受限回滑较难,后经历喜山晚期隆升,最终形成苏南中、古生界高台阶,苏北低台阶的构造格局。

    综述
    油气储层自生伊利石K-Ar同位素年代学研究现状与展望
    张有瑜, 罗修泉
    2004, 25(2):  231-236.  doi:10.11743/ogg20040220
    摘要 ( 1111 )   PDF (7789KB) ( 52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作为油气成藏史研究中的一项新内容,油气储层自生伊利石K-Ar同位素年代学研究受到了广泛重视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充分发育的伊利石成岩作用及伊利石成岩作用与油气注入事件具有成因联系是应用该项技术的前提条件。对于具有埋藏较浅或尚未固结成岩,虽埋藏较深但含有蒙皂石和/或伊利石/蒙皂石无序间层矿物,高岭石、绿泥石含量较高以及虽然自生伊利石发育但与油气注入事件没有成因联系等特征的砂岩储层,可能并不适用。其次对年龄数据必须结合样品特征和各种地质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合理运用并允许所测得的年龄数据具有一定的偏差。开展模拟自然风化过程的冷冻-加热样品解离试验和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伊利石成因类型鉴定及其定量分析技术是提高该项技术水平的主要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