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05年 第26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05-02-25
    油气地质
    中国板块构造对油气盆地演化和油气分布特征的控制
    靳久强, 宋建国
    2005, 26(1):  2-8,22.  doi:10.11743/ogg20050101
    摘要 ( 892 )   PDF (8698KB) ( 56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中国的板块构造演化表现为小陆块拼合、多旋回运动以及强烈的陆内构造变动等特征,使得中国的古生代盆地多为台内坳陷-断陷,陆缘盆地不发育,且多受改造,以至卷入造山带。中、新生代盆地则受板内构造影响,呈多期发展与改造特征,尤以前陆盆地发展独具中国特色。与国外典型的前陆盆地"二元"结构不同,中国的前陆盆地具"三元"结构特征。早期被动陆缘不发育,多以裂陷槽为特征;前陆盆地发育阶段多以陆相为主;晚期的强烈挤压叠加了巨厚的山前沉积。多旋回的构造运动和多期次的盆地叠加使中国的盆地多具叠合盆地的特征,影响到烃源岩的演化及油气的运移和分布。因此,中国的含油气系统多为复合油气系统。

    中国中西部燕山期构造特征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贾承造, 魏国齐, 李本亮
    2005, 26(1):  9-15.  doi:10.11743/ogg20050102
    摘要 ( 821 )   PDF (8110KB) ( 48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中国中西部地区燕山期构造运动具有普遍性,首先表现在白垩系与侏罗系呈不整合接触,甚至第三系直接与侏罗系呈不整合接触;其次,中西部地区各盆地均具有燕山期的古构造;再次,晚侏罗世到早白垩世,拉萨地体和羌塘地体沿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发生碰撞挤压,地壳抬升,在羌塘盆地和拉萨地块沉积了一套红色磨拉石建造,白垩系与侏罗系形成明显的角度不整合。燕山期构造运动的特征为:区域性构造抬升,盆地沉积范围收缩,构造变形相对较为微弱;在造山带前缘普遍发育大套的砂砾岩粗粒沉积;以及造山带内部局部地区的岩浆活动。燕山期构造运动对油气成藏的意义主要是①加速烃源岩热演化作用,致使中、西部地区发育的晚古生界和上三叠统—早中侏罗统两套主要的煤系烃源岩,分别在燕山晚期进入生、排烃高峰期,或开始生烃;②燕山期古构造与烃源岩生、排烃适时配置,有利于油气早期聚集成藏;③经喜山期构造运动对油气重新调整后,在邻近燕山期古油(气)藏的新圈闭中利于重新聚集成藏,形成次生油气藏;④燕山期的构造抬升,以低水位体系域沉积的粗粒碎屑物质形成良好的储集砂体,有利于油气聚集成藏。

    试说中国后海西地台的存在和其地质意义
    赵重远
    2005, 26(1):  16-22.  doi:10.11743/ogg20050103
    摘要 ( 799 )   PDF (8452KB) ( 41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晚二叠世至古近纪,在昆仑-秦岭山脉以北的中国北方可能存在过一个后海西地台。它原是晚古生代冈瓦纳与西伯利亚大陆碰撞后形成的一个复杂褶皱区。后经准平原化而成为接受中、新生代沉积盖层的年轻地台。与此同时,劳亚大陆东部也有数个后海西地台形成。俄罗斯中亚古生代褶皱区也遭受过长期剥蚀,曾一度经历过后海西地台的发展。这一事件在中国北方的许多沉积盆地也多有发现,在中国古地理图上也有显示。但是,中国后海西地台遭到了后继构造运动,特别是喜马拉雅运动的破坏。中国后海西地台的确认有助于重新审视中生代以来的中国地质历史和中、新生代沉积盆地的形成和演化,以及从不同视角重新思考对某些地质问题的认识。

    我国大陆古板块运动演化的特征
    洪汉净, 马宗晋, 程国梁, 郑秀珍
    2005, 26(1):  23-28.  doi:10.11743/ogg20050104
    摘要 ( 854 )   PDF (7224KB) ( 44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应用地理信息系统,研究了显生宙以来中国及其邻区板块运动演变过程的特征。着重分析了多陆块拼合过程和中、新生代以来两种类型板块运动交替过程。中国大陆古板块不是由单一古地核发展而成的简单板块,是多个古地核或多陆块拼合而成的组合板块。中国大陆古板块演化是在全球板块运动的总体框架下进行的,受全球板块运动的控制。中、新生代以来,板块运动可以分为以开合(漂移)为主和以升降(裂解/焊接)为主的两种类型。两种类型的运动交替发生,与地幔对流一起构成了总的板块演化历史。

    展望盆地模拟
    张渝昌, 徐旭辉, 江兴歌, 朱建辉
    2005, 26(1):  29-36.  doi:10.11743/ogg20050105
    摘要 ( 868 )   PDF (9267KB) ( 45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苏北溱潼凹陷、松南长岭凹陷及东海西湖凹陷的实践,因循盆地原型及其并列叠加关系的地质分析约束建模,采取地质形象思维和数理逻辑思维结合的模拟思想,运用多模块组合、多方案运行,进行盆地地质作用和油气响应关系的"TSM"盆地系统模拟。目前,这一方法已在断-坳原型盆地叠加地质领域实现了断陷二维沉降过程的模拟,揭示了不同原型叠加导致地质作用的变化及其对油气形成和分布的控制作用,指示了油气运移的路径,预测了油气聚集的地带,发现了苏北的台南油田,并在松南的达尔罕反转构造获得相当经济产量。虽然"TSM"盆地系统模拟已经初步实现了面向实际,为油气勘探预测未知的决策服务,具有本质预测的功能。但只是"浅尝了一口梨",还需要进行大量的研发工作,诸如挤榨前渊、走滑拉分和陆内坳陷等原型盆地模拟的研发,以及不同原型的叠加模拟更有待探索。尽管如此,"TSM"模拟已经探索到一条跨越已知到未知的鸿沟,它将成为油气勘探领域重要的创新科技链环之一。

    试论中国西部陆内俯冲型前陆盆地的基本特征
    刘树根, 罗志立, 赵锡奎, 徐国强, 刘顺, 王国芝, 徐国盛, 雍自权, 李智武, 孙玮
    2005, 26(1):  37-48,56.  doi:10.11743/ogg20050106
    摘要 ( 719 )   PDF (15019KB) ( 64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中国西部陆内前陆盆地大多是由陆内(C-型)俯冲形成的。陆内(C-型)俯冲是中国西部大陆构造的一种特殊构造形式,发育在陆内褶皱山系与前陆盆地的结合部位,形成于中国大陆拼接之后。微陆块拼接构成的中国大陆构造是中国西部前陆盆地结构复杂的重要因素;陆内(C-型)俯冲是C-型前陆盆地与C-型造山(冲断)带物质流和能量流循环的内在原因;特提斯洋关闭和印度板块持续推挤是中国西部前陆盆地形成的构造动力学背景。中国西部前陆盆地在成因机制、盆地类型、地质特征及油气成藏等许多方面,与典型的前陆盆地有很大差别。陆内俯冲型(C-型)前陆盆地具有陆相烃源岩、低孔渗性砂岩储层、油气圈闭多样、以喜山期为主多期成藏的特点。

    南黄海中-古生代海相残留盆地埋藏生烃史模拟及其意义
    戴春山, 杨艳秋, 闫桂京
    2005, 26(1):  49-56.  doi:10.11743/ogg20050107
    摘要 ( 829 )   PDF (7979KB) ( 56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南黄海南部地区二叠系上统大隆组—龙潭组和三叠系下统青龙组的海相残留盆地形成于印支至燕山运动早期,为一系列的逆冲背斜断垒带组成,与苏北地区南京-安丰对冲带相接,经历克拉通形成、挤压冲断和裂陷走滑三个演化阶段。大隆组—龙潭组和青龙组是其主要的烃源岩。根据构造演化、地层结构的不同,可将南黄海地区划分为两种生烃模式:勿南沙隆起一次深埋藏一次生烃模式,潜山内幕油气藏是主要勘探对象;而在南部坳陷区则为两次深埋藏两次生烃模式,可形成海相和陆相多套含油气系统和油气藏,潜山油气藏、潜山内幕油气藏是其主要勘探对象。

    帕米尔地区碰撞构造与塔里木盆地的改造
    丁道桂, 罗月明
    2005, 26(1):  57-63,77.  doi:10.11743/ogg20050108
    摘要 ( 800 )   PDF (9075KB) ( 52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帕米尔地区碰撞构造的岩石与同位素年龄记录了印度板块对亚洲板块的运动,经历了新特提斯洋俯冲消减(113±1.5Ma~71.1±1.4Ma)、印度板块与亚洲板块发生碰撞(36.95±1.2Ma)、印度板块与亚洲板块碰撞后持续榨挤(6.69~6.80Ma)等3个阶段。处于帕米尔冲断带前缘的塔西南侏罗—白垩纪/老第三纪前陆盆地,经印度板块与亚洲板块碰撞作用改造后,仅留下麦盖提斜坡带和塔中-巴楚前缘隆起带两部分;中新世—第四纪前陆盆地的沉降中心向北迁移至叶城-喀什一线,快速的沉降作用堆积了5000~6000m的粗碎屑沉积物。天山造山带南侧的库车中新生代前陆盆地结构上比较完整,改造程度小于塔西南,保留了依奇克里克-克拉苏侏罗—白垩纪/老第三纪前渊沉降带、秋立塔格-亚肯斜坡带和牙哈-塔北前缘隆起带;在中新世碰撞作用期间,大部分三叠-侏罗纪/早白垩世地层则形成了逆冲断层与断弯-断展褶皱带,秋立塔格-亚肯斜坡带的滑脱断层与滑脱褶皱的递进变形带;之后,又被向南迁移的拜城-阳霞上新世—第四纪凹陷所叠加、覆盖而保存,具备了形成大型天然气田的条件。中新世印度板块与亚洲板块碰撞后榨挤与平移挤出作用阶段,在喀什坳陷内形成英吉莎、明遥路等深层原地变形体背斜,西天山山前的阿图什背斜、克拉苏背斜、塔浪河、阿拉布拉克等深部白垩-下第三系,也可能存在属于碰撞构造期(第Ⅱ期)的原地褶皱变形体构造.这些构造应是塔里木盆地的主要勘探目标。

    塔里木多旋回叠合盆地的形成与演化
    何登发, 贾承造, 德生, 张朝军, 孟庆任, 石昕
    2005, 26(1):  64-77.  doi:10.11743/ogg20050109
    摘要 ( 1019 )   PDF (17406KB) ( 6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塔里木盆地是在前震旦纪陆壳基底上发展起来的大型复合叠合盆地。盆地的形成经历了震旦纪—中泥盆世、晚泥盆世—三叠纪和侏罗纪—第四纪3个伸展-聚敛旋回演化阶段。震旦纪到中泥盆世(古亚洲洋阶段或原特提斯洋阶段),盆地经历了陆内裂谷-被动大陆边缘盆地-前陆盆地发展旋回;晚泥盆世到三叠纪(古特提斯洋阶段),塔西南边缘经历了陆内裂谷/被动大陆边缘盆地-弧后伸展盆地-弧后前陆盆地发展旋回;侏罗纪到第四纪(新特提斯洋阶段),盆地经历了陆内裂谷(坳陷)-挤压调整作用-晚期前陆型盆地发展旋回。陆内裂谷(坳陷)-挤压调整作用出现了3个次级旋回。伸展期原型盆地地层层序较稳定,聚敛期原型盆地地层侧向变化大。盆地演化与构造体制转换的地球动力学过程与方式决定了盆地具有复杂的叠加地质结构,制约着油气聚集与分布的基本特点。

    塔里木盆地巴楚-柯坪地区新生代断裂系统
    肖安成, 杨树锋, 李曰俊, 王清华, 陈汉林
    2005, 26(1):  78-85.  doi:10.11743/ogg20050110
    摘要 ( 788 )   PDF (8977KB) ( 57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巴楚隆起是塔里木盆地的一个次级构造单元,内部断裂系统走向以北北西向为主,北侧与之相邻的柯坪冲断带断裂走向近东西向,属于南天山构造体系。两个断裂系统在平面上呈近于正交的关系。巴楚隆起大面积缺失中、新生界,其内部断裂体系起始活动时间的确定较为困难。通过对巴楚和柯坪地区新生代层序特征对比研究及其接触关系分析,结果表明中新世巴楚隆起南北向断裂体系开始形成,向北一直延伸到柯坪构造带之中。两个构造单元的南北向断裂有较好的对应性。柯坪东西向断裂系统的主要活动期是上新世(N2)以后。现今柯坪构造带南北向和东西向断裂体系是不同时期构造的叠加。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巴楚和柯坪断裂体系形成的构造地质模型。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构造演化与扇体形成和分布
    雷振宇, 鲁兵, 蔚远江, 张立平, 石昕
    2005, 26(1):  86-91.  doi:10.11743/ogg20050111
    摘要 ( 811 )   PDF (6548KB) ( 76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经历了多次(期)不同性质的构造演化。在新生代以后,表现出(类)前陆盆地性质,伴随区域构造运动发生强烈的碰撞挤压、冲断作用。断裂活动具有明显的推覆性质,产生了与断裂带平行的褶皱构造。西北缘逆掩断裂普遍具有同生活动性质,对扇体的形成有明显的控制作用。主要表现为冲断作用持续发生,上、下盘地形相差悬殊,自冲断席上剥蚀下来的碎屑物堆积于断崖根部而形成各类扇体(冲积扇、扇三角洲和水下扇等),阶梯式逆冲断裂则形成多级扇体。研究表明,从二叠纪到侏罗纪构造活动逐渐减弱,扇体规模逐渐变小;在平面上由于构造活动的位移,导致了扇体的迁移。总体来看,百口泉-夏子街地区活动性最强,延续时间最长,形成的扇体规模较大、叠置程度高、迁移明显;车拐-克拉玛依地区活动性较弱,形成的扇体规模小、叠置程度差、迁移小。

    松潘-阿坝地区盆地演化及油气远景
    蔡立国, 刘伟新, 宋立珩, 王守德
    2005, 26(1):  92-98.  doi:10.11743/ogg20050112
    摘要 ( 800 )   PDF (8452KB) ( 56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松潘-阿坝地区在区域构造演化过程中,经历两个主要拉张-挤压构造阶段。一是由元古代晚期中国古陆解体开始,在早古生代形成分隔扬子地块与华北地块的天山-祁连-秦岭洋,在松潘-阿坝地区北缘发育被动陆缘盆地。早古生代洋盆随原特提斯的消亡,经加里东期的俯冲,扬子地块与华北地块碰撞,最终形成加里东俯冲造山带,由此导致被动陆缘盆地的反转。二是在晚古生代以来,随着古特提斯洋的扩张,在扬子西缘出现的裂陷槽及其间的小洋壳,松潘-阿坝地区西(南)缘形成张裂大陆边缘,发育浊流沉积盆地。晚三叠世随古特提斯的闭合,经印支运动张裂陆缘发生反转,形成印支褶皱造山带。其后,随着新特提斯的俯冲消亡,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的碰撞,这一地区与青藏高原一起发生隆升,其东部受龙门山陆内俯冲影响,发育陆内褶皱造山带,最终形成现今的构造格局。因此,松潘-阿坝地区沉积组合类型、盆地构造演化具有多旋回的特点。松潘-阿坝地区总体处于过成熟的早期阶段,进入生成大量甲烷气阶段,具有寻找天然气的前景。从区内已有化探及非地震勘探成果表明,若尔盖坳陷为油气保存条件最好的地区,是松潘-阿坝地区有利的油气勘探区带。

    双河油田陆架型扇三角洲的沉积机理及向上变粗层序的成因
    张昌民, 尹太举, 张尚锋, 李少华, 淡卫东
    2005, 26(1):  99-103,113.  doi:10.11743/ogg20050113
    摘要 ( 1149 )   PDF (6472KB) ( 90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双河油田核桃园组第三段扇三角洲具有陆架型扇三角洲的特点,单层呈正韵律而总体呈现反旋回的地层层序。这种层序既不是典型的河道沉积(正粒序)也不是典型的河口坝沉积(反粒序),它是在湖底坡降较缓的陆架型扇三角洲条件下,由河道进入湖盆的轴向射流所形成的沉积体。轴向射流的水流能量和速度沿着轴向向前方和两侧逐步衰减,所携带的沉积物的粒度随着水流能量的减弱而变细,沉积物的厚度变薄,逐步由水下分流河道演变成为一个坝状堆积物,形成分流河口的河口坝沉积。河口坝前缘沉积物连片,形成席状砂。河口坝实际上是河流入湖后形成的以河口坝为主的一系列微相组成的复合体,主要包括坝核、坝侧缘、坝边缘、坝前缘、席状砂和坝间6个微相类型。河道的主流线或河道的位置发生迁移时,导致砂坝垂向加高并产生横向迁移,从而形成了丰富的地层层序样式。

    东海西湖凹陷平湖构造带油气分布规律
    顾惠荣, 叶加仁, 郝芳
    2005, 26(1):  104-108.  doi:10.11743/ogg20050114
    摘要 ( 845 )   PDF (4993KB) ( 78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平湖构造带有正常凝析油、非正常凝析油、轻质原油和正常原油4种类型原油。天然气以热解成因的凝析气为主。平湖构造带产出的油气以凝析气为主,原油次之。花港组油气藏以背斜型油藏为主,并多被断层所切割;平湖组油气藏依附于断裂,多为受同生断层控制的断块和半背斜凝析气藏。

    沁水盆地新生代抬升冷却事件的确定
    任战利, 肖晖, 刘丽, 张盛, 雷利庆, 秦勇, 韦重韬
    2005, 26(1):  109-113.  doi:10.11743/ogg20050115
    摘要 ( 967 )   PDF (5186KB) ( 6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磷灰石、锆石裂变径迹分析资料表明沁水盆地在26.2~11.5Ma前发生过一次抬升冷却事件,具有盆地南、北部抬升冷却早,中部抬升冷却晚的特点,渐新世—中新世的抬升冷却与青藏高原在新近纪的大规模隆升有关。新生代渐新世—中新世发生大规模抬升冷却,地层温度降低,石炭-二叠纪煤系地层生烃过程停止。

    塔中、塔北古隆起形成演化及油气地质条件对比
    徐国强, 刘树根, 李国蓉, 武恒志, 闫相宾
    2005, 26(1):  114-119,129.  doi:10.11743/ogg20050116
    摘要 ( 967 )   PDF (7722KB) ( 65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塔中、塔北古隆起构造演化及油气地质条件对比结果表明:中加里东期,塔中隆升使得中奥陶统缺失,风化壳岩溶发育,上奥陶统生油岩及礁滩相储层局限于古隆起分布;而塔北还处于台地-斜坡环境,中、上奥陶统较全,台缘相灰泥丘生油岩分布广,中奥陶统礁滩相层序不整合面岩溶储层发育。中晚加里东期,塔中强烈活动而发育3个背斜构造带,仅背斜顶部碳酸盐岩出露区发育风化壳岩溶;而塔北因整体抬升,风化壳岩溶因为碳酸盐岩未出露地表而不发育。晚加里东期,塔中因古隆起已形成而大量汇聚油气;而塔北则呈零星分散充注。早海西期,塔中东部相对抬高而使古隆起呈东高西低地势,在中西部沉积东河砂岩,在东部潜山带发育多个小规模风化壳岩溶储集体;塔北地区则发生强烈隆升,碳酸盐岩在鼻凸构造上整体暴露地表而发育大型风化壳岩溶系统。早海西期以后,塔中古隆起随盆地升降而呈残留古隆起,其东高西低的地势使其可以通过Ⅰ号断裂带汇聚阿瓦提凹陷油气;而塔北地区继续强烈隆升而呈继承性古隆起,为满加尔凹陷油气运移的主要指向区。据此,认为塔北油气勘探可向南斜坡拓展;而塔中可向西斜坡拓展,其东南外围地区应以寻找晚加里东期古油藏为主。

    勘探开发
    渤东凹陷蓬二号构造地震资料测井约束反演
    朱伟, 马朋善, 谭承军, 程喆
    2005, 26(1):  120-124.  doi:10.11743/ogg20050117
    摘要 ( 708 )   PDF (5267KB) ( 6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根据岩心、岩相资料和速度统计,对目的层馆陶组砂泥岩速度差异及其相应的地震反射界面进行了分析。通过精细的速度研究与地震地质模型分析,以及多次子波提取与反复细致标定,将常规地质界面型剖面反演成地层岩性型剖面,得到了4个低波阻抗段。这4个低波阻抗段分别对应的储层段为:(1)3150~3170m井段,为蓬xl2井测井解释的含水、油层段;(2)3215~3250m井段,为蓬xl2井测井解释的主要含油层段;(3)3300~3400m井段,为蓬xl2井测井解释的含油水层段;(4)3465~3495m井段,为蓬莱xl2井测井解释的含油水层段。

    动态法划分流动单元—以现河庄油田为例
    王志高, 靳彦欣
    2005, 26(1):  125-129.  doi:10.11743/ogg20050118
    摘要 ( 752 )   PDF (5061KB) ( 64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根据单采层无水采油期每米采油指数、分布特征以及所对应的空气渗透率和相对渗特征,将河43断块沙河街组二段储层分为5类流动单元:Ⅰ类储层渗透性最好,Ⅱ类储层渗透性较好,Ⅲ类储层渗透性一般,Ⅳ类储层渗透性较差,Ⅴ类储层渗透性差。平面上,厚度大于3.5m的主力小层主要以Ⅰ,Ⅱ和Ⅲ类流动单元为主,厚度小于3.5m的非主力小层主要以Ⅳ和Ⅴ类流动单元为主;垂向上,流动单元分布复杂,甚至同一口井5类流动单元都有。这一特征说明河43断块沙河街组二段储层具有较强的非均质性。不同的流动单元,其相相对渗特征不同,物性好的流动单元油相相对渗透率下降较缓,水相相对渗透率上升较快;反之则油相相对渗透率下降较快,水相相对渗透率上升较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