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06年 第27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06-08-25
    论文
    塔里木盆地东部断裂系统及其构造演化
    卢华复, 王胜利, 罗俊成, 舒良树, 桑洪, 朱文斌, 李毓丰, 金英爱
    2006, 27(4):  433-441.  doi:10.11743/ogg20060401
    摘要 ( 865 )   PDF (10833KB) ( 49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逾3000 km地震剖面的精细解释,构建了塔里木盆地东部的断裂系统,它们分别是孔雀河断裂系统、东南断裂系统和伸展断裂系统。NW走向的孔雀河断裂系统包括古生代和早三叠世活动的孔雀河斜坡构造楔、晚侏罗世和早白垩世活动的英吉苏右行剪切挤压断裂系和新生代活动的孔雀河断裂。孔雀河断裂系统在晚古生代与塔里木地块和准噶尔地块的碰撞相关,中生代受阿莫尔海关闭构造事件的影响,新生代与印-藏碰撞相关。东南断裂系统包括志留纪的走向NE向NW逆冲的车尔臣断裂,它在白垩纪再次活动,还有新近纪和第四纪活动的NEE走向的阿尔金左行剪切挤压断裂。东南断裂系统志留纪与塔里木地块和中昆仑地体的碰撞相关,中、新生代与拉萨地体-羌塘地体碰撞和印-藏碰撞相关。伸展断裂系统发育于寒武纪、奥陶纪、早志留世、中-晚侏罗世和古近纪。

    油气幕式成藏的矿物学和地球化学记录——以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油藏为例
    胡文瑄, 金之钧, 张义杰, 姚素平, 张越迁, 曹剑
    2006, 27(4):  442-450.  doi:10.11743/ogg20060402
    摘要 ( 1078 )   PDF (8926KB) ( 65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报道了记录油气幕式成藏事件的含油环带状方解石等自生矿物及其地球化学特点。这种矿物发现在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一些油气藏的油源断裂附近,方解石(或SiO2裂隙填充物)内发育十余条或更多的烃类环带,与之相间生长的方解石的成分也频繁变化。地球化学示踪分析表明,含油气流体主要来源于深部二叠系,具有富含Fe和Mn等元素的特征,因此与油气充注密切相关的含油方解石明显富含Fe和Mn,使得环带状方解石的Fe,Mn和Mg等元素发生显著的波动特点,真实记录了含油气流体幕式充注的周期性过程。

    兰聊断层的几何学、运动学特征对东濮凹陷构造样式的影响
    漆家福, 王德仁, 陈书平, 赵衍斌, 程秀申, 解宸, 徐政强
    2006, 27(4):  451-459.  doi:10.11743/ogg20060403
    摘要 ( 971 )   PDF (8734KB) ( 54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东濮凹陷的古近系充填在由兰聊断层控制的一个复式半地堑断陷中。兰聊断层总体上为铲式断层面形态,但是沿东濮凹陷轴向断层面形态和拆离深度有明显变化。北段为浅层相对缓倾的铲式正断层,拆离面深度约9~12 km;中段为浅层相对陡倾的铲式正断层,拆离深度约为14~16 km;南段为坡坪式正断层,浅层的拆离深度约8 km,深层拆离深度约11~13 km。不同区段的兰聊断层在古近纪不同时期的运动学特征也具有明显的差异,中段的伸展量相对较大。由于兰聊断层的几何学、运动学特征沿东濮凹陷轴向发生变化,导致凹陷的构造样式、沉积作用、石油地质条件有明显的不同。

    川西前陆盆地南段薄皮冲断构造之下隐伏裂谷盆地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陈竹新, 贾东, 魏国齐, 李本亮, 曾庆, 杨光
    2006, 27(4):  460-466,474.  doi:10.11743/ogg20060404
    摘要 ( 846 )   PDF (8750KB) ( 52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地震剖面构造解释发现,川西前陆盆地南段二叠纪之前发育伸展裂谷盆地,其中可能充填沉积了数千米厚的志留系—石炭系的古生代地层;晚期经历了新生代的构造挤压变形,最终在几何学上表现为一个双层构造,即浅层逆冲褶皱构造和深部裂谷构造。浅层构造表现为一些断坪-断坡式逆冲断层以及与其伴生的褶皱变形,构造样式主要表现为断层转折褶皱,局部褶皱发育突破断层;而深部裂谷构造则发育地堑盆地和半地堑盆地,遭受挤压变形后发育局部正反转变形,并使得上覆的二叠系、中生界和新生界发生同步褶皱变形。深部裂谷构造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浅层冲断构造的发育形成。川西前陆盆地南段深部的古生界以及由于构造反转形成的古生界和中生界背斜中具有巨大的油气潜力,是川西地区油气勘探的新领域。

    济阳坳陷中-新生代断裂发育特征及形成机制
    张鹏, 王良书, 丁增勇, 钟锴
    2006, 27(4):  467-474.  doi:10.11743/ogg20060405
    摘要 ( 857 )   PDF (7725KB) ( 54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济阳坳陷中生代以NW向断裂活动为主;新生代早期盆地发育受NW向和NE向断裂共同控制,沙河街组四段沉积后,以NE向断裂活动为主。济阳坳陷中-新生代断裂活动主要受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的斜向俯冲造成的弧后伸展作用及郯庐断裂的走滑作用联合控制。早白垩世初,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的俯冲使郯庐断裂带发生左行走滑平移,在济阳地区形成了一系列NW向正断层。新生代早期,济阳坳陷东部断裂活动受郯庐断裂左旋走滑的控制,而西部受弧后伸展作用影响较大。大约43 Ma后,太平洋板块聚敛方向改变,济阳坳陷断裂活动主要受NW-SE向区域伸展作用控制。

    生长地层及其在判断天山北缘前陆冲断褶皱带形成时间上的应用
    郭召杰, 方世虎, 张锐, 张志诚, 吴朝东, 邵奎政
    2006, 27(4):  475-481.  doi:10.11743/ogg20060406
    摘要 ( 1042 )   PDF (7735KB) ( 54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新生代以来天山北缘前陆冲断褶皱带自南向北可分为山麓冲断褶皱带、霍尔果斯-玛纳斯-吐谷鲁冲断褶皱带、独山子-安集海冲断褶皱带3排构造带。在野外观察的基础上,结合地震剖面分析,确定了各排构造带生长地层发育层序;结合裂变径迹年龄证据,并根据现有磁性地层等年代学资料,确定了天山北缘晚新生代构造变形时间序列:第一排构造带形成于距今10 Ma以来;第二排构造带形成于距今7~2.58 Ma以来;第三排构造带形成于距今大约0.73 Ma后。

    柴达木盆地北缘的右行走滑冲断系统及其动力学
    肖安成, 杨树锋, 程晓敢, 党玉琪, 陈新领, 陈元忠, 王亮
    2006, 27(4):  482-487,494.  doi:10.11743/ogg20060407
    摘要 ( 843 )   PDF (7481KB) ( 54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对于断裂系统分析和地球物理资料的解释,证实了柴达木盆地北缘西段的主要构造形成时间为上新世以后,变形样式为一系列右行走滑冲断构造。走滑冲断构造带内部的断层在平面上呈分支复合,剖面上表现为正花状构造,断层上、下盘地层层序无法直接对比。右行走滑冲断构造形成于南祁连由北向南的斜向推覆作用,而主要应力来源于柴达木地块北缘由南向北的陆内俯冲作用。用一个运动学模型解释了柴北缘的右行走滑冲断作用机制。

    酒泉盆地南缘新生代冲断带的变形特征和变形时间
    陈汉林, 杨树锋, 肖安成, 潘正中, 程晓敢, 陈建军, 范铭涛, 田多文
    2006, 27(4):  488-494.  doi:10.11743/ogg20060408
    摘要 ( 788 )   PDF (7596KB) ( 5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酒泉盆地南缘冲断带具有多层次的逆冲结构,包括浅层的远距离冲断系统、中层的近距离冲断系统和深层的原地冲断系统。远距离冲断系统由奥陶系和志留系构成,局部地区表现为飞来峰;近距离冲断系统由古生界和中生界构成,大部分隐伏在远距离冲断系统之下,局部地带以构造窗的形式出露地表,其变形样式主要为叠瓦状的冲断变形;原地冲断系统隐伏在近距离冲断系统和第四系之下,其南部的变形主要表现为双冲构造或堆垛构造,往NE方向变形逐渐简单,主要表现为断层传播褶皱和断层弯曲褶皱,前锋地带表现为三角带的突起构造。酒泉盆地南缘冲断带的变形是一个具有大缩短量的薄皮冲断系统,旱峡剖面的构造缩短量为52.7 km,缩短率为55.1%。酒泉盆地南缘冲断带的变形时期大致开始于9.0 Ma,并以“前展式”向北扩张,变形时间向北变新,前锋断层开始活动时间约为8.3 Ma。

    南黄海盆地北部凹陷古近纪伸展断层转折褶皱作用
    王胜利, 卢华复, 李刚, 陈建文, 陈国威
    2006, 27(4):  495-503.  doi:10.11743/ogg20060409
    摘要 ( 791 )   PDF (9962KB) ( 52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南黄海北部坳陷为欧亚大陆东部边缘一系列新生代裂谷盆地中的一个。北部坳陷中的东北凹陷为向下逐段变缓、北倾的威海正断层上盘沿断层向北运动导致上盘断层转折褶皱作用而在上盘之上形成的凹陷。伸展断层转折褶皱作用发生过程中,东北凹陷同时接受沉积,形成生长地层,其详实记录了凹陷的发育过程。通过对生长地层的研究,南黄海北部坳陷东北凹陷总的伸展量为10012 m,平均伸展速率为0.225 mm/a。这些数值同亚洲大陆东缘的渤海湾盆地、苏北盆地和东海盆地等古近纪伸展盆地内部单个凹陷的伸展速率具有相似性。

    胶莱盆地深部拆离系统及其区域构造意义
    张岳桥, 李金良, 柳宗泉, 任凤楼, 袁嘉音
    2006, 27(4):  504-511.  doi:10.11743/ogg20060410
    摘要 ( 865 )   PDF (9886KB) ( 50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地震剖面解释结果揭示了胶莱盆地深部两个低角度拆离断裂系统:一个发育于盆地南部诸城凹陷,主拆离面向南缓倾,深度为8~10 km;另一个发育于盆地北部高密凹陷和莱阳凹陷深部,由一系列北倾犁式正断层组成,主拆离面向北或北北东缓倾。根据受控凹陷的地层记录分析、剖面复原分析和伸展量估算,并结合地表断裂滑动矢量反演结果,认为盆地南部拆离系统主要形成于早白垩世莱阳组沉积时期,该时期诸城凹陷南北向伸展量达36%~41%,最大伸展方向可能为北西-南东。该拆离系统继承了早期胶南(或苏鲁)造山带深部滑脱构造面,其后期拆离复活主导了胶莱盆地南部不对称伸展构造样式,控制了狭长展布的莱阳期沉积凹陷发育。北部拆离系统主要形成于晚白垩世盆地伸展阶段,伸展作用可能延续到古新世时期,控制了盆地王氏组沉积。这个时期横穿莱阳凹陷和高密凹陷南北向伸展量估计为20%~25%,最大的伸展方向近南北向。该拆离系统调节了胶莱盆地近南北向拉分伸展,其形成与盆地东、西两侧北北东向边界断裂带右旋剪切作用有关。胶莱盆地深部两个深部拆离系统的时空复合或叠合造就了盆地内部复杂的伸展构造样式。识别这两个拆离系统不仅对盆地形成机理和动力学背景提供了重要的深部构造制约,对盆地油气勘探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南海西部中建南盆地构造格架及形成机制分析
    高红芳, 陈玲
    2006, 27(4):  512-516.  doi:10.11743/ogg20060411
    摘要 ( 788 )   PDF (5789KB) ( 88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中建南盆地地处南海西部,断层、火山岩体发育,地质条件复杂。新生代构造运动对盆地形成演化影响很大,剖面上表现为由4个不同结构特征的构造层叠置而成,平面上呈现北北东-北西走向,形态呈菱形,既具有走滑盆地的几何特征,又具有拉张盆地的地质特征。盆地整体以一个主要坳陷和两个次级坳陷为中心,穿插缓坡低隆起,形成隆坳相间排列的构造格局。盆地内发育伸展构造和走滑构造,走滑方向不同,对盆地演化的影响截然不同,左旋引起挤压,而右旋则造成盆地拉张沉降。在拉张和剪切两种应力改造作用下,经过了多次抬升、沉降的旋回,形成走滑-拉张复合型盆地。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断裂体系分形特征与油气藏分布
    陈新, 卢华复, 浦世照, 陈忠民, 李世宏
    2006, 27(4):  517-521.  doi:10.11743/ogg20060412
    摘要 ( 815 )   PDF (5179KB) ( 69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应用分形理论对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油气区的断裂体系进行研究,发现断裂的平面分布具有分形特征。对于断裂体系而言,分形维数越大,则断裂分布越不均匀,断裂越发育。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断裂的性质及走向与分形维数的关系。正断裂以NW向为主,自相似性强,其分维数(0.5623)大于NE向正断裂的分维数(0.5611)。逆断裂则以NE向断裂为主,自相似性强,其分维数(1.1356)大于NW向逆断裂的分维数(0.9880)。在有断裂发育的油气藏中,其分维数(1.9640)大于无断裂油气藏的分维数(1.7630)。而在有逆断裂发育的油气藏中,其分维数(1.9540)更是远远大于有正断裂油气藏的分维数(1.1460)。

    酒泉盆地晚白垩世—古新世构造特征
    程晓敢, 郑德文, 杨树锋, 肖安成, 陈汉林
    2006, 27(4):  522-527.  doi:10.11743/ogg20060413
    摘要 ( 827 )   PDF (6461KB) ( 96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酒泉盆地普遍发育了始新统与下白垩统之间的不整合。通过对地震剖面和下白垩统中沟组残余厚度的分析,提出了酒泉盆地晚白垩世—古新世发生了强烈的构造变形,构造线总体方向为北西向。晚白垩世—古新世的变形导致了早白垩世连通的酒泉盆地和民乐盆地、酒泉盆地的花海凹陷和石大凹陷开始分割。该期变形还对盆地的油气聚集和后期的沉积起到了控制作用。

    中国东北漠河盆地的构造背景和地质演化
    吴根耀, 冯志强, 杨建国, 汪在君, 张立国, 郭庆霞
    2006, 27(4):  528-535.  doi:10.11743/ogg20060414
    摘要 ( 998 )   PDF (9640KB) ( 49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概述漠河盆地上侏罗统沉积特征及相变的基础上,基于多种证据,首次提出晚侏罗世漠河盆地是蒙古-鄂霍次克洋消减时因古缝合线活化而引起的燕山期陆内造山运动控制发育的磨拉石盆地。分3个阶段重塑了盆地发育,指出其动态演化以向北迁移为特点。侏罗纪末,随陆-陆碰撞的发生,漠河盆地闭合并经受了WE走向的冲断活动的改造(主变形幕)。白垩纪—新生代的两期改造分别以近NNE走向的张扭性断层和近WE走向的正断层为构造形迹,前者中至少可辨认出3幕变形。就油气勘探的前景而言,盆地的中-东段较西段有利,盆地的中-南部较北部有利。

    塔河南部地区碳酸盐岩油气预测技术研究
    李明娟, 张永贵, 邬兴威, 郑和荣
    2006, 27(4):  536-541.  doi:10.11743/ogg20060415
    摘要 ( 680 )   PDF (6446KB) ( 72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塔河南部地区奥陶系存在3套碳酸盐岩储层:中下奥陶统鹰山组、中奥陶统一间房组和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其中,中奥陶统一间房组是塔河南部地区主力产油层段,鹰山组试油以出水为主,良里塔格组因储层物性较差,试油井很少。基于小波变换的频谱分析技术主要反映频率域与流体有关的各种频率参数和能量参数,针对研究区储层的沉积特点,分别探索其油气检测技术。由于高频成分被吸收导致高频能量衰减的衰减梯度属性技术能够较好地反映一间房组、鹰山组油气水分布特征;85%能量对应的频率属性参数对于良里塔格组油气预测有较好地显示。其中,衰减梯度属性技术在一间房组经过70多口井的验证(包括油层、油气层、油水同层、含油水层、油气显示、水层和干层等),可有效排除干层,即储层不发育地区,对于区分油气层和水层,预测效果在70%以上。

    中国大油田的构成及20年变化分析
    张抗
    2006, 27(4):  542-548,556.  doi:10.11743/ogg20060416
    摘要 ( 744 )   PDF (8230KB) ( 45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地质储量大于1×108t为标准,统计2004年中国大油田的地质和可采储量的规模、区域、丰度和油质等的构成,产量的规模、储产比等的构成。将其与1984年相应数据作对比,认为以大型和巨型油田的地质和可采储量论,东部地区分别增加2.1和1.6倍,西部地区增加4.8和3.6倍,海域中的6个大油田全部为在该期达到大型油田的下限。2004年东部大、巨型油田的储量和产量仍居全国首要地位,全国大、巨型油田可采储量中,轻、中质油占68.2%,但海上大型油田全为重油。实践证明,今后包括东部在内的各区仍不断培育出大型油田,但必须正视其品级有所下降的问题。

    辽河油田坨32井区中生界火山岩岩石学特征及成因
    赵海玲, 李小光, 陈振岩, 狄永军, 刘洁, 洪淑新, 赵光辉
    2006, 27(4):  549-556.  doi:10.11743/ogg20060417
    摘要 ( 1073 )   PDF (8130KB) ( 46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坨32井区火山岩岩石类型主要有流纹岩、粗安岩、安山岩,流纹质火山角砾岩,流纹质凝灰岩,安山质火山角砾岩,安山质凝灰岩。火山岩的喷发时代为(97.37±1.41)Ma和(79.52±1.25)Ma,喷发为两期5次,第1期为早白垩世晚期,第2期为晚白垩世中期。火山的喷发具有“反序”现象,利用岩浆流体动力学理论论证了这种“反序”现象是因为存在带状岩浆房,并建立了带状岩浆房和地表火山岩分布的模型。

    江汉盆地西南缘二次生烃及其对油气成藏的影响
    陈波, 韩定坤, 罗明霞, 闫亮
    2006, 27(4):  557-562,570.  doi:10.11743/ogg20060418
    摘要 ( 799 )   PDF (6978KB) ( 49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江汉盆地西南缘地区谢凤桥、复兴场、采穴等构造带的油气富集程度差别很大,油气富集程度与早第三纪晚期构造抬升剥蚀和二次生烃潜力的大小有关。烃源岩晚期增熟、原油同源但成熟度不同以及流体包裹体等证据均证实研究区发生了二次生烃作用。研究区构造在盆地抬升前形成的油气藏在盆地抬升时部分或全部被破坏;能捕获到二次生烃的构造,油气富集程度相对较高。谢凤桥构造捕获并保存了两次生成的油气,油气富集程度最高。采穴构造和复兴场构造初次运聚的油气成藏后在盆地抬升时部分散失,但采穴构造获得二次生烃供油,油气富集程度较高,而复兴场构造未获得二次生烃供油,油气藏含油饱和度低,油气富集程度差。

    鄂尔多斯中生代陆相盆地层序地层格架及多种能源矿产聚集
    杨明慧, 刘池洋
    2006, 27(4):  563-570.  doi:10.11743/ogg20060419
    摘要 ( 709 )   PDF (8439KB) ( 45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下中侏罗统发育的大型陆相盆地层序类型包括河流层序、湖泊层序和湖泊三角洲层序等,并构成上三叠统河流-湖泊-湖泊三角洲和下中侏罗统河流-湖泊三角洲-河流-湖泊层序序列。构造沉降的幕次、周期性控制层序的旋回性与层序内部发展的阶段性;古气候制约烃源岩和煤层的形成与保存;沉积物供给影响陆相盆地的可容纳空间变化;湖平面变化受构造、物源及古气候变化的综合影响,是陆相盆地层序形成的主要因素。多种能源矿产聚集与层序地层格架有关。低位体系域发育良好的储层,形成延长组三角洲砂体和延安组河道砂体的地层-岩性油气藏;湖进体系域的密集段是最佳的烃源岩和盖层,延安组煤层发育在湖进体系域晚期的废弃三角洲平原之上。除了高位体系域外,直罗组低位体系域的下切谷和辫状河道砂体也是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的重要成矿层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