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06年 第27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06-10-25
    专家论坛
    中国南方膏盐岩分布特征
    金之钧, 龙胜祥, 周雁, 沃玉进, 肖开华, 杨志强, 殷进垠
    2006, 27(5):  571-583,593.  doi:10.11743/ogg20060501
    摘要 ( 1037 )   PDF (12019KB) ( 58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全球膏盐岩盖层虽然所占比例较小,但封盖了大多数已发现油气储量,并且是许多大型、特大型油气田的主要盖层,对油气聚集与保存具有重要意义。中-下三叠统膏盐岩盖层与四川盆地天然气分布的密切关系也表明,膏盐岩分布特征研究是认识、评价中国南方天然气保存条件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膏盐岩主要形成于盆地发展演化的中、后期。在中国南方,膏盐岩盖层主要发育于中-下寒武统、石炭系、中-下三叠统及白垩系—古近系,但分布不均,其封盖作用的重要性差异很大。受沉积、构造环境及后期破坏作用的影响,中-下寒武统膏盐岩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东、南部及黔西北地区;石炭系膏盐岩盖层主要分布在湘中区;白垩系—古近系膏盐岩盖层主要发育于江汉盆地。中-下三叠统膏盐岩厚度最大、分布最广,对区内天然气的封盖作用最为重要,对四川盆地、黔北区、楚雄盆地及中、下扬子部分地区的天然气都起到重要的封盖作用。

    中国南方海相地层水文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与油气保存条件
    楼章华, 朱蓉
    2006, 27(5):  584-593.  doi:10.11743/ogg20060502
    摘要 ( 1305 )   PDF (9362KB) ( 63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地下水水文地质地球化学性质与油气运移、聚集和保存存在密切关系。地下水在纵向上可划分为3个不同区带,即自由交替带、交替阻滞带和交替停止带。交替停滞带是不受地表水影响的水文地质带,有利于油气保存;自由交替带受地表水强烈影响,长期冲刷、氧化,不利于油气保存。中国南方海相地层的油气藏被构造运动改造的强度大,油气保存条件破坏严重。在详细地分析了南方几个主要油气勘探区块的地下水水文地质地球化学特点及其与油气保存条件的关系后,提出了封存大气水的概念,论述了封存大气水的形成过程及其地球化学的基本特点。不整合面附近的封存大气水应该可以认为是油气藏被破坏和保存条件差的标志。在此基础上,针对中国南方海相地层初步总结了一套比较系统的油气保存条件的水文地球化学综合判别指标体系。

    塔里木盆地台盆区构造变动与油气聚散关系
    庞雄奇, 高剑波, 孟庆洋
    2006, 27(5):  594-603.  doi:10.11743/ogg20060503
    摘要 ( 827 )   PDF (10191KB) ( 49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塔里木盆地台盆区不同时期构造变动对不同目的层系不同成藏期次油气聚散影响不尽相同,油气在不同目的层系不同成藏期次成藏机制与分布规律也各有特点。奥陶系目的层第二成藏期等早期原生油气藏,由于遭受交替差异沉降运动和较大剥蚀速率影响,油气在地层平均剥蚀速率为25~35 m/Ma构造平衡叠合区较易成藏;石炭系目的层第三成藏期等晚期原生油气藏,受盆地继承性古隆起影响,高部位多次构造变动和剥蚀,油气很难在高部位聚集成藏,但在平均剥蚀速率为10~25m/Ma的低隆起和斜坡地带储盖条件较好的地区,油气极易聚集保存成藏。石炭系目的层第四成藏期等晚期原生油气藏,由于成藏最晚,一部分油气受东河砂岩、不整合面等优势通道影响,聚集在较高的构造部位,一部分油气由于排出较晚或没有优势通道,还来不及长距离运移就在凹陷周围有利部位聚集成藏。

    油气地质与成藏
    塔里木盆地台盆区古生界油气输导体系与勘探方向
    张达景, 王英民, 肖志高, 吴茂炳, 郑孟林, 张卫彪
    2006, 27(5):  604-613.  doi:10.11743/ogg20060504
    摘要 ( 815 )   PDF (9589KB) ( 5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古生界是塔里木盆地的主要勘探目的层,通过分析古生界油气输导层、不整合面和输导型断裂分布特征,认为台盆区奥陶系碳酸盐岩输导层、泥盆系砂岩输导层、加里东期和海西期的不整合面和断裂组成了良好的输导体系;划分了海西晚期主成藏期的中、下奥陶统顶面油气运聚单元,根据运聚单元与输导体系差异、有效烃源岩热演化差异在空间上的配置关系,对油气运聚单元的运聚效率进行了综合评价,进而提出塔北沙西凸起-阿克库勒凸起、塔中Ⅰ号断裂带和塔中10-塔中1井一带是台盆区大型油气田的勘探方向,中央隆起两个倾没端、满西地区、阿瓦提坳陷北部是值得高度重视的3个勘探领域。

    准噶尔盆地侏罗系储层含油气性相关岩石物理参数
    马丽娟, 郑和荣
    2006, 27(5):  614-619.  doi:10.11743/ogg20060505
    摘要 ( 770 )   PDF (5799KB) ( 65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模拟地层压力、温度等特征进行岩心测试,结合多波极子测井资料,对准噶尔盆地腹部侏罗系储层地震预测及含油性相关岩石物理参数进行了研究,认为单一地震属性预测岩性存在一些局限性;利用常规地震属性进行含油气检测是不可行的,阐述了在该地区应用常规纵波波阻抗技术进行储层预测及含油气性检测的难点,指出了含油气检测在利用AVO反演的同时,必须联合弹性波反演方法,才能有效提高地震储层预测和含油气性检测的成功率,对准噶尔盆地腹部合理应用地震技术预测储层和含油气性具有实际意义。

    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砂岩透镜体油藏成藏动力学模式
    卓勤功, 蒋有录, 隋风贵
    2006, 27(5):  620-629.  doi:10.11743/ogg20060506
    摘要 ( 858 )   PDF (10503KB) ( 50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运用成藏动力学理论,在东营凹陷油气大规模成藏期古地温、古压力和古应力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砂岩透镜体油气藏的动态成藏过程。研究结果表明,成藏动力贯穿于油气成藏的全过程,油气运移和聚集的原始动力是烃源岩内的流体异常高压;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为烃源岩、输导体系和成藏动力;成藏动力学模式为应压双控、复合输导、幕式置换。

    苏北盆地第三系烃源岩排烃范围及油气运移边界
    陈安定
    2006, 27(5):  630-636.  doi:10.11743/ogg20060507
    摘要 ( 861 )   PDF (6164KB) ( 70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根据指标相关性分析,从不同级别的油气显示中筛选出排烃下限指标,最终以Ro≥06%,SM≥010,C29Mor/C29Hop≤045,CPI≤1.3作为苏北盆地下第三系、泰州组源岩排烃“门槛值”圈定各套源岩的排烃范围。金湖凹陷中,阜四段可排烃生油层主要分布在三河、龙岗、汊西次凹,阜二段可排烃源岩主要分布在以上次凹及其内斜坡。高邮凹陷中,阜四段可排烃生油层范围主要局限在高邮深凹、刘陆舍次凹及内斜坡地带,阜二段可排烃源岩广泛分布于除柘垛凸起以外的地区。以荧光薄片、烃类包裹体法和油-岩成熟度对比追踪法探索油气运移边界。研究表明,来自高邮、临泽凹陷的远距离运移油气已经到达柘垛凸起。经分析,XC1井泰州组油可能来自临泽凹陷,这种“上生下储”现象大部分来自顺向(正)断层调整:而XG1井阜一段油来自高邮凹陷东部的泰州组成熟源岩,经长距离运移和反向(正)断层调整(“下生上储”)到达柘垛凸起的阜一段储集层,估算运移距离在20 km左右。

    佳木斯-伊通断裂带大型逆冲构造带的发现及形成时代
    孙晓猛, 龙胜祥, 张梅生, 刘晓燕, 郝福江
    2006, 27(5):  637-643.  doi:10.11743/ogg20060508
    摘要 ( 758 )   PDF (6520KB) ( 8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吉林省四平市石岭新发现的佳木斯-伊通断裂带大型逆冲构造带,其逆冲断裂、碎裂岩和褶皱构造十分发育。佳-伊断裂带东、西两条主干边界断裂附近次级断裂密集分布、褶皱构造以较紧闭的直立褶曲为主,相反在断裂带中部断裂和褶皱稀少、地层产状平缓,反映主干边界断裂是挤压应力集中地带。断裂大部分向南东110°~130°方向逆冲。根据逆冲断裂与中、新生代地层之间的切割、覆盖关系,认为佳-伊断裂在白垩纪以来至少发生两期强烈的逆冲作用:第一期逆冲作用即大型逆冲断裂带的形成时代是晚白垩世晚期;第二期发生在渐新世末期。结合野外调查和盆地资料,将佳-伊断裂的构造演化分为左旋走滑(K1早期)、区域伸展(K1晚期—K2早期)、挤压逆冲(K2晚期)、断陷(E)和挤压反转(E3末期)5个阶段。

    川东石炭系气藏的岩性封堵与高压流体封堵
    徐国盛, 李建林, 彭大钧, 李仲东
    2006, 27(5):  644-651,659.  doi:10.11743/ogg20060509
    摘要 ( 794 )   PDF (7835KB) ( 48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川东地区是四川盆地稳定地块中的相对构造活动区,发育10排高陡构造带。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陡构造带石炭系成组气田勘探获得巨大突破。石炭系气藏的直接盖层是下二叠统梁山组泥岩层。从梁山组的渗透率、孔喉中值半径值分析可知,其属于较差盖层,封盖能力较低;而从孔隙度和突破压力看,梁山组具较强的封闭能力,但这种单一因素的封闭能力还不能完全封盖住研究区具有较高含气高度的石炭系丰富的天然气藏。从压力封闭的机理来考察,上覆层系对下伏层系天然气聚集产生的封闭条件必须是上部地层的原始地层压力大于下伏层系,上部地层的原始地层压力系数大于下伏层系。石炭系上覆二叠系阳新统具有异常高的孔隙流体压力,形成了阻挡烃类逸散的高质量封闭层,从而对下伏石炭系天然气聚集产生高压流体封堵。部分高陡构造带上“通天”破裂逆断层出现压力释放和油气大量散失的现象。研究与勘探实践表明,可将二叠系阳新统现今流体压力系数1.30作为压力封闭的临界值,超过此值即能对下伏石炭系气藏起压力屏蔽作用。

    油气开发地质
    不同开发时期砂岩油藏储层非均质三维模型特征
    杨少春, 王瑞丽
    2006, 27(5):  652-659.  doi:10.11743/ogg20060510
    摘要 ( 1077 )   PDF (7374KB) ( 53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济阳坳陷东营凹陷胜坨油田二区为例,简述非均质综合指数的计算、作用和意义。按储层随机建模的思路和方法建立非均质综合指数三维模型,主要包括储层数据准备、构造模型、非均质综合指数分析、非均质建模和显示5个环节,直观表征储层的空间非均质性特征。分析了东营组三段开发初期、中期和后期的非均质综合指数变差函数和三维模型特征,得出了不同开发时期储层非均质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注水开发的进行,变程(a)减小,基台值(c0+ c)增大,块金效应值(c0)为0。开发初期储层以中等非均质性为主,中期以较强-中等为主,后期以较强为主。纵向上,上部的非均质综合指数差异较大,下部的差异相对较小。纵向上的层间和层内非均质性要强于平面非均质性。注水开发加剧了储层的非均质程度。

    提高薄互层低渗透砂岩油藏采收率的有效开发技术
    王文环
    2006, 27(5):  660-667,674.  doi:10.11743/ogg20060511
    摘要 ( 1579 )   PDF (7964KB) ( 48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胜利油田纯41块沙河街组沙四段薄互层低渗透油藏为例,从低渗透油田渗流机理出发,分析了低渗透油田由于存在井距偏大、井网与裂缝匹配不佳、没能适时转注、油藏保护意识薄弱等问题对开发效果的影响。应用渗流机理、地应力场研究成果,提出了低渗透砂岩油藏合理井距确定、井网形式优化、适时增压注水、加强油藏保护等配套开发技术。实施后日产油量、采油速度、日注水量明显提高,含水率、注入压力下降,预测采收率可提高523%。因此,该项配套技术对改善该类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提高采收率具有广泛的使用意义。

    松辽盆地大情字井地区高台子油层储集层孔隙结构的微观特征
    张大伟, 陈发景, 程刚
    2006, 27(5):  668-674.  doi:10.11743/ogg20060512
    摘要 ( 1391 )   PDF (6064KB) ( 55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岩石孔隙结构特征是影响储层流体(油、气、水)的储集能力和开采油气资源的主要因素,因此明确储集层岩石的孔隙结构特征是充分发挥油气产能和提高油气采收率的关键。根据岩心分析、铸体薄片和岩石图像分析方法,尤其是运用了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三维图像分析方法,对大情字井地区白垩系下统青山口组高台子油层低渗透孔隙结构进行了综合研究,重点讨论了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关系、孔隙结构对渗透率的影响以及影响储层储集性的因素。

    目次
    浅议油气化探的干扰因素
    邓国荣
    2006, 27(5):  675-681.  doi:10.11743/ogg20060513
    摘要 ( 745 )   PDF (7083KB) ( 48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借鉴物探有关干扰的表述,建立了油气化探干扰的概念。根据油气化探所依据的烃类垂向微运移理论和工作原理,详细阐明了油气化探干扰的内涵。将干扰源分为同生作用、生物化学生气作用、介质性质差异、人文污染等4种基本类型。前三者是主要的干扰因素,人文可能的污染局限于个别样点。通过探例和模拟实验,对干扰程度进行了分析。针对油气化探不同工作环节,提出了抑制干扰的相应措施,包括选择适当的方法组合、对介质差异性进行标准化处理、采取精细的异常分离技术、异常判识。根据异常和背景的关系,指出干扰的普遍性是针对背景而言,出现在任何测区;而实际构成干扰是针对异常而言,其存在是有限的测区,并且可以通过适当办法使干扰得到相当程度的抑制。

    松辽盆地南部十屋断陷地表烃类异常特征及油气指示意义
    夏响华, 胡凯, 秦建中
    2006, 27(5):  682-688.  doi:10.11743/ogg20060514
    摘要 ( 685 )   PDF (5804KB) ( 4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地表油气化探技术根据油气微渗漏在地表的异常显示特征预测深部油气藏,已经有70余年历史。大多数人都认可油气藏能发生油气微渗漏这一自然现象,但对深部油气藏与地表化探异常之间的复杂关系尚存疑虑。十屋断陷已知油气藏油气微渗漏检测结果显示,该区各项化探指标均为低背景非均匀地球化学场特征,异常点浓度较高;与油气藏有关的异常呈环状或复杂环状形态,受断层和盖层条件影响而产生的异常为条带状或块状形态。油藏和油气藏微渗漏异常特征不同,气田上方异常强度低,为简单环状;而油气田上为复杂环状(环内也有部分指标异常)。

    地表土壤中物理吸附轻烃的石油地质意义
    李广之, 程同锦, 汤玉平, 邓天龙
    2006, 27(5):  689-695.  doi:10.11743/ogg20060515
    摘要 ( 880 )   PDF (6490KB) ( 76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油气藏中的轻烃在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过程中,各赋存状态轻烃在沉积岩表面的作用下构成了一个动态的物理化学平衡。油气藏上方地表土壤中的物理吸附轻烃主要来源于油气藏,其组成和含量上的特征可反映油气藏的性质和特征。根据环境中物理吸附轻烃的含量与组分特征,可追踪出轻烃供给源(即油气藏),并可进一步预测与推断出油气藏的性质和特征。物理吸附轻烃技术是让样品在真空状态下比较完全地释放出所吸附的物理吸附轻烃,用气相色谱仪定性和定量分析其中的轻烃组分,然后根据轻烃的浓度变化来推断油气藏的性质和特征。物理吸附轻烃技术在岩性变化很大的四川盆地新场气田实验剖面上、在地质及地表条件复杂的鄂尔多斯盆地镇原-泾川黄土塬实验区及塔里木盆地柴窝堡戈壁实验区都有很好的油气指示意义。该技术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且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济阳坳陷煤系烃源岩生物标志化合物与同位素对比研究
    李政, 李钜源, 徐兴友, 林武, 王茹
    2006, 27(5):  696-701.  doi:10.11743/ogg20060516
    摘要 ( 1255 )   PDF (5421KB) ( 8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系统分析和总结大量烃源岩分析数据的基础上,对济阳坳陷石炭一二叠系和中生界两套煤系烃源岩的生物标记化合物参数与碳同位素特征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对比结果显示石炭-二叠系煤系烃源岩干酪根、族组成碳同位素大于中生界坊子组;生物标记化合物中,石炭-二叠系煤系烃源岩与中生界坊子组相比具有更强的植烷优势、更高的γ蜡烷含量和更高的C27胆甾烷含量,表明石炭-二叠系煤系烃源岩有机质的生成环境、母质组成及保存条件优于中生界。

    四川盆地及邻区上二叠统—下三叠统海槽的深水沉积特征
    王一刚, 文应初, 洪海涛, 夏茂龙, 张静, 宋蜀筠, 刘划一
    2006, 27(5):  702-714.  doi:10.11743/ogg20060517
    摘要 ( 906 )   PDF (11648KB) ( 53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四川盆地及邻区广元-旺苍、城口-鄂西、开江-梁平海槽是上二叠统—下三叠统飞仙关组(P3—Tƒ)的深水碳酸盐沉积区。该区上二叠统上部大隆组是硅质岩、硅质泥岩、硅质灰岩组合,含放射虫、有孔虫等化石,厚12.5~29.0 m,为海槽裂陷期凝缩沉积。三叠系飞仙关组下部为远洋沉积的暗色泥岩、微晶碎屑灰岩和重力流沉积的浊积岩、角砾灰岩组成的深水碳酸盐沉积,厚50.0~3000 m,是裂陷期后的海槽充填沉积。海槽相区沉积在晚二叠统世末达到最大海泛面沉积了大隆组。海平面缓慢下降期沉积了补偿充填性质的飞仙关组深水碳酸盐岩。海槽相区上二叠统一下三叠统飞仙关组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三级层序。深水沉积物的有机碳平均值高达6.21%,是良好的烃源岩。但在海槽相区上二叠统不发育生物礁,飞仙关组缺乏鲕粒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