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07年 第28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07-10-25
    专家论坛
    勘探成败之我见
    钱基
    2007, 28(5):  552-556.  doi:10.11743/ogg20070502
    摘要 ( 754 )   PDF (6205KB) ( 67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人们对油气勘探成败的认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地质家在勘探的过程中却常常产生悲观情绪。这种悲观情绪大多发生在一个油区的重大发现之后和进入快速发现之前这一阶段。产生悲观的主要原因有3个:一是这一阶段对油气分布规律的认识尚不成熟,所采取的勘探技术针对性也不够强;二是除了地质规律之外,缺乏对油气勘探发现规律的把握;三是由于存在人类总是高估自己的知识的弱点,地质家对知之甚少的领域常常自我设置禁区的思维定式阻碍了认识的深化。

    正确的勘探战略、决策是我国油气勘探持续发展的关键
    王庭斌
    2007, 28(5):  557-563.  doi:10.11743/ogg20070503
    摘要 ( 784 )   PDF (7575KB) ( 50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人的正确思维在油气勘探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确的勘探决策与勘探战略是发现大油气田的根本,用统一的准则处理影响决策的各种偏向,在油气勘探的全过程中,根据最新的地质资料,不断地调整、改变勘探决策与勘探战略是确保我国油气勘探持续发展的关键。

    油气田发现是正确地质认识与适宜勘探技术的交集—以准噶尔盆地陆梁隆起西部油气勘探为例
    张义杰, 董大忠
    2007, 28(5):  564-569.  doi:10.11743/ogg20070504
    摘要 ( 707 )   PDF (6102KB) ( 60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油气勘探是人类应用现有认识与技术探索未知领域、寻求油气发现的系统工程,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辩证过程。油气田的发现是人类从事油气勘探所追求的终极目标,是正确的地质认识与适宜的勘探技术耦合作用的结果。正确的认知过程是由面上的综合研究到点上的突破,再由点上的突破逐步深化扩展到整个面上。对客观地质条件和成藏规律的正确认识是勘探取得发现的基石。认识无止境,勘探可持续。适宜的勘探技术是正确认识与勘探发现的桥梁,勘探技术的适用性比先进性更重要。通过认识的深化与勘探技术的进步,可以促使油气勘探领域不断拓展和新的油气田不断被发现。

    中国古生代海相油气田发现的回顾与启示
    康玉柱
    2007, 28(5):  570-575.  doi:10.11743/ogg20070505
    摘要 ( 770 )   PDF (6437KB) ( 73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984年在塔里木盆地部署的沙参2井实现了中国古生代海相油气田首次重大突破,成为我国油气勘探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宣布了塔河大油田的诞生,之后又发现数个古生代油气田,到中国古生代海相成油理论的建立等,这一过程充分体现了自主创新的过程,笔者对其进行了较系统的总结和回顾,得到的启示是:加强基础研究是大油气田发现的前提;开拓创新是大油气田的关键;技术进步是大油气田发现的必要条件;坚持勘探、不断实践是大油气田发现的保证。

    塔里木盆地中央隆起带油气突破领域与勘探方向
    李丕龙
    2007, 28(5):  576-583,589.  doi:10.11743/ogg20070506
    摘要 ( 800 )   PDF (9779KB) ( 49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塔里木盆地中央隆起带以发育多套烃源层系、多种储集类型、多类圈闭与油气藏、多期油气充注、多种成藏组合为基本特征,是典型的大型油气聚集带。基于当前钻井与地震勘探等资料以及地质综合研究,推论塔里木盆地中央隆起带油气新突破与新发现的主要领域是奥陶系礁滩相和加里东期古岩溶、志留系和泥盆系"不整合三角带"、寒武系盐下白云岩等。在加强重点勘探的同时,要进一步强化上述领域的针对性研究和做好勘探技术配套攻关,形成行之有效的综合勘探技术。

    辽河坳陷变质岩古潜山内幕油藏形成主控因素分析
    孟卫工, 李晓光, 刘宝鸿
    2007, 28(5):  584-589.  doi:10.11743/ogg20070507
    摘要 ( 844 )   PDF (6284KB) ( 77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辽河坳陷西部凹陷兴隆台古潜山为研究对象,总结了变质岩古潜山内幕油藏多层次分布特征,从岩性特征、构造活动、烃源岩、供油"窗口"、封盖体系等方面分析了对古潜山内幕油藏形成的控制作用,建立了变质岩古潜山内幕成藏模式。取得了裂缝发育受构造活动和优势岩性双重因素控制、变质岩古潜山存在多种岩性组合、可形成储隔层交替分布、古潜山侧向供油"窗口"是其内幕成藏的关键、供油"窗口"的幅度决定了纵深方向含油气范围等认识,有效地指导了辽河坳陷古潜山深层的勘探实践。

    松辽盆地北部深层火山岩天然气勘探实践
    齐井顺
    2007, 28(5):  590-596.  doi:10.11743/ogg20070508
    摘要 ( 804 )   PDF (7623KB) ( 5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大庆探区发现的徐深气田储量规模超1000×108m,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的火山岩气藏。徐深气田的发现经历了探索阶段、小型构造气藏发现阶段、大型岩性气藏突破阶段。徐家围子断陷具备好的烃源岩条件,火山岩发育,烃源岩、火山岩储层、区域盖层在纵向上形成了良好的生储盖组合条件,有利于大气藏的形成。

    华北油田地层-岩性油藏勘探发现与启示
    赵贤正, 卢学军, 王权
    2007, 28(5):  597-604.  doi:10.11743/ogg20070509
    摘要 ( 801 )   PDF (7870KB) ( 5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华北油田二连盆地的巴音都兰凹陷,按照寻找地层岩性油藏的新勘探思路,通过层序地层研究建立等时地层格架,根据构造与沉积综合研究确定有利勘探区块,依靠老井复查构建扇三角洲前缘砂体上倾尖灭岩性油藏成藏模式,发现了以岩性油藏为主的宝力格油田。在冀中坳陷,深化长洋淀潜山带成藏条件的研究,建立了"新生古储古堵"的潜山油藏成藏模式,使钻探获得新突破。

    泌阳凹陷南部陡坡带油气勘探实例分析
    邱荣华, 付代国, 万力
    2007, 28(5):  605-609.  doi:10.11743/ogg20070510
    摘要 ( 904 )   PDF (5547KB) ( 82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深化地质研究认识到泌阳凹陷南部陡坡带成藏条件好,勘探潜力大。针对该区地表起伏大,边界大断裂地震资料处理归位不准确,圈闭落实程度低等问题,在三维地震重新采集的基础上,开展地震叠前深度偏移处理和隐蔽圈闭识别技术攻关,在南部陡坡带栗园地区钻探发现一批含油圈闭,已控制石油地质储量1740×104t。

    二连盆地阿南凹陷浅层低熟油气勘探潜力
    董庸, 马立桥, 孙凤霞
    2007, 28(5):  610-614,633.  doi:10.11743/ogg20070511
    摘要 ( 796 )   PDF (5851KB) ( 60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沉积环境、烃源岩分布、浅层断裂构造等条件,初步探讨了阿南凹陷浅层低熟油气的勘探潜力,认为下白垩统腾格尔组一段上部和腾格尔组二段发育厚层低熟烃源岩,具备一定的生烃潜力;浅层断裂带可构成烃类垂向运移的优势通道;浅层大型背斜是形成规模油气聚集的有利场所。建议开展针对浅层腾格尔组二段油气目的层系的勘探研究。

    苏北盆地卞闵杨油田的发现及其意义
    邱旭明, 严元锋, 唐焰
    2007, 28(5):  615-620.  doi:10.11743/ogg20070512
    摘要 ( 973 )   PDF (5833KB) ( 60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回顾苏北盆地卞闵杨油田的发现历史,分析了油田发现后盆地生烃、排烃、油气输导、构造形成和圈闭成藏等石油地质认识的转变,总结了三维地震和斜井钻探等新技术的应用效果,指出了该油田的发现对以后盆地油气资源评价、油气成藏规律认识、勘探思路转变和勘探新技术应用等方面产生的重要的影响。

    石油地质基础理论
    河流相层序地层划分方法—以松辽盆地下白垩统扶余油层为例
    邓宏文, 吴海波, 王宁, Timothy A. Cross
    2007, 28(5):  621-627.  doi:10.11743/ogg20070513
    摘要 ( 814 )   PDF (6833KB) ( 64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松辽盆地下白垩统泉头组扶余油层为例,探讨了河流沉积体系的层序地层分析方法。首先确定河流的成因类型和相域(微相)的构成,包括曲流河道、决口河道、决口扇、冲积平原和浅水湖泊,识别河流演化过程中由于河流冲溢形成的自旋回沉积作用和基准面变化产生的异旋回沉积作用,即基准面旋回;然后运用河流沉积学理论分析构成河流相的不同相域的形成与基准面变化的关系,识别基准面转换位置(基准面上升到下降或基准面下降到上升)的沉积学和地层学响应,从而建立等时地层对比格架。

    层序地层学与成藏动力学的耦合及在油气勘探中的意义
    刘敬强, 田世澄, 焦勇, 张汝祥
    2007, 28(5):  628-633.  doi:10.11743/ogg20070514
    摘要 ( 844 )   PDF (6147KB) ( 55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层序地层格架和成藏动力系统都以地层沉积的多期旋回性作为层序或子系统划分的依据。文章讨论了层序地层格架与成藏动力系统在划分上的耦合,指出最大洪泛面既是层序地层格架中的重要界面又是成藏动力系统子系统划分的界面;探讨了层序地层中的体系域与成藏动力子系统在成藏条件包括烃源灶、侧向疏导体系、封盖层、隐蔽圈闭等方面的关系,指出了生、运、聚等成藏作用研究在应用层序地层学寻找隐蔽油气藏中的重要作用,强调遵循"油气从源岩到圈闭"的思路是应用层序地层学技术寻找隐蔽油气藏的灵魂。

    伸展盆地的结构形态及其主控动力学因素
    漆家福, 杨桥
    2007, 28(5):  634-640.  doi:10.11743/ogg20070515
    摘要 ( 859 )   PDF (8246KB) ( 72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岩石圈伸展变形可以以不同方式发生,导致伸展盆地表现出不同特征的结构形态。根据盆地横剖面上的变形特征,伸展盆地的结构形态可以分为"拗陷""拗断""断陷"和"断拗"4种基本类型。岩石圈的伸展变形机制包括上地幔的热作用、岩石圈下部的韧性伸展和岩石圈上部(可能只是地壳浅层)的正断层作用。"拗陷"是地壳尺度的均匀伸展变形;而"拗断"和"断拗"都是地壳均匀挠曲变形和非均匀断裂变形叠加的产物。"拗断"和"断拗"这两种结构形态的伸展盆地的沉积充填部分是受伸展断层作用的影响,部分是伸展地壳挠曲变形的响应。虽然各种动力学因素同时存在,但是不同区域、不同时期各动力因素所占比例有所差异,导致伸展盆地在不同时期或同一时期不同区域的盆地结构形态有所差异。

    陆相断陷盆地相-势耦合控藏作用及其基本模式
    庞雄奇, 李丕龙, 张善文, 陈冬霞, 宋国奇, 王永诗, 张俊
    2007, 28(5):  641-652,663.  doi:10.11743/ogg20070516
    摘要 ( 1107 )   PDF (12953KB) ( 57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陆相断陷盆地油气运移、富集具有"断坡控砂、复式输导、相势控藏"的基本特征。文中以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为例,详细阐述了"相""势"控藏特征和"优相-低势耦合控藏"的基本模式。研究表明,"相"控油气作用可分4个层次,即构造相控油气作用、沉积相控油气作用、岩相控油气作用和岩石物理相控油气作用,它们反映了从宏观到微观的油气分布规律和富集机制。"相"控油气作用的基本模式为"高孔-优相控藏"。"势"控油气作用可分为4种类型,即位能控油气作用、压能控油气作用、界面能控油气作用和动能控油气作用。不同类型势能控制着不同类型油气藏的形成和富集。"势"控油气作用的基本模式为"低势控藏"。优相-低势耦合作用控制了东营凹陷90%以上的油气藏分布,决定了不同类型的油气藏在不同埋深条件下的分布及势能差异,解释了主要目的层有效储层临界孔隙度随埋深增大而变小的规律性,阐明了各类圈闭内部势能较外部势能低50%以上才能开始聚集油气的机制。应用"近源-优相-低势"控藏模式可以对陆相断陷盆地潜在隐蔽油气藏进行分布预测。

    油气富集规律及勘探方法
    塔里木盆地多旋回构造演化与复合含油气系统
    张光亚, 赵文智, 王红军, 李洪辉, 刘磊
    2007, 28(5):  653-663.  doi:10.11743/ogg20070517
    摘要 ( 976 )   PDF (12536KB) ( 55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塔里木克拉通多旋回构造演化控制了塔里木叠合盆地的形成及石油地质条件和复合含油气系统特征,进而决定了油气的分布和资源潜力。受古亚洲构造域和特提斯构造域演化控制,塔里木盆地经历了3个伸展-聚敛旋回、6个演化阶段,发育了多期不同类型的原型盆地,其间还发生了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海西末期、印支期、燕山晚期和喜马拉雅晚期6次规模较大的构造运动,使先前形成的盆地遭受隆升、剥蚀、褶皱、断裂等改造作用。经历多旋回构造演化形成的塔里木叠合盆地,具有发育多套烃源岩和多个生烃灶,有多类储集层和多套储盖组合,多期生烃与成藏及多期调整、改造乃至破坏等油气地质特征。按照生烃灶分布及其所形成的油气藏关系,可以划分出10个复合含油气系统。古生界含油气系统有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海西晚期和喜马拉雅期3个关键时刻,不同关键时刻油气系统内的油气分布受有效生烃灶和古隆起匹配关系控制,多期油气系统叠加最终控制油气的分布。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不同构造单元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
    包建平, 朱翠山, 张秋茶, 李梅, 卢玉红
    2007, 28(5):  664-668,674.  doi:10.11743/ogg20070518
    摘要 ( 1081 )   PDF (5754KB) ( 56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主要构造上的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坳陷内部大北-克拉苏构造带上的天然气中甲烷占绝对优势,干燥系数接近于1.00,属于典型的干气;而前缘隆起带上的天然气中甲烷含量相对较低,其干燥系数一般小于0.95,属于典型的湿气。在碳同位素组成特征上,大北-克拉苏构造带上天然气中甲烷、乙烷碳同位素明显偏重,分别大于-31‰和-20‰;比较而言,前缘隆起带上的天然气中甲烷、乙烷碳同位素明显偏轻,分别小于-33‰和-20‰。成熟度计算结果表明,大北-克拉苏构造带上的天然气属于过成熟天然气,其镜质体反射率Ro值为1.65%~2.25%;而前缘隆起带上的天然气属于高成熟天然气,其镜质体反射率Ro值为1.00%~1.35%。由此表明,库车坳陷不同构造单元聚集了烃源岩中有机质在不同演化阶段生成的天然气。

    穆格莱德盆地构造地质特征与油气富集
    张亚敏, 漆家福
    2007, 28(5):  669-674.  doi:10.11743/ogg20070519
    摘要 ( 893 )   PDF (5868KB) ( 87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穆格莱德盆地是非洲大陆内部的裂陷盆地,其构造演化过程可以分为3个阶段:1)早白垩世早期初始裂陷阶段;2)早白垩世晚期—晚白垩世继承性裂陷阶段;3)新生代坳陷阶段。晚白垩世末,中非大断裂的走滑运动对穆格莱德盆地有强烈的改造,使得图卢斯、巴加拉凹陷在裂陷伸展基础上叠加走滑构造变形,并使穆格莱德盆地南部发生明显的构造反转。初始裂陷阶段该盆地发育有半深湖-深湖相的泥岩,是较好的烃源岩;继承性裂陷阶段发育了多种类型的砂岩储层和厚层泥岩作为区域盖层,使穆格莱德盆地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盆地后期改造方式成为油气勘探评价关注的重要地质问题。

    大别-苏鲁造山带南缘前陆盆地演化特征
    何明喜, 杜建波, 曹建康, 郭双亭, 谢其锋, 马荣芳
    2007, 28(5):  675-681.  doi:10.11743/ogg20070520
    摘要 ( 916 )   PDF (6468KB) ( 66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受中三叠世以来中央造山带东段从陆缘碰撞造山—陆内造山的构造机制转换控制,大别-苏鲁造山带南缘前陆盆地具有从陆缘—陆内,从海相—陆相的连续过渡特征,经历了发生—兴盛—消亡的完整过程。依据造山带构造机制转换及前陆盆地构造层序所反映的盆地演化的阶段性,具体划分为4个阶段:即1)前造山期被动陆缘(P3—T1—T21)阶段,包括局部裂陷、持续沉降、萎缩残留3个亚阶段;2)陆缘主造山期周缘前陆盆地(T22—T3)阶段,具有海陆过渡相(T22)—陆相(T3)前陆盆地的连续演化特征;3)陆内造山期陆内前陆盆地(J1-2)阶段,发育陆内山前含煤碎屑岩沉积;4)后造山期转换伸展-伸展断陷盆地(J3—E)阶段,前陆盆地消亡。

    地震分频技术在扇三角洲演化过程研究中的应用
    范洪军, 李军, 肖毓祥, 胡庆松
    2007, 28(5):  682-686,692.  doi:10.11743/ogg20070521
    摘要 ( 836 )   PDF (5859KB) ( 64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地震分频是应用离散傅立叶变换(DFT)或最大熵方法,将地震数据分解成不同频率域的调谐体技术,该项技术一般应用在薄层预测方面的研究。根据储层的厚度及分布特征,选择合适时窗参数,提取地震主频率。根据地震主频在平面上的变化,可以检测沉积体边界的变化,为沉积相演化过程提供准确依据。根据地震主频率与储层厚度的转换关系,可以进一步计算储层厚度。TLG油田J2井区九佛堂组—沙海组地层发育扇三角洲沉积,通过应用地震分频技术,重点分析了研究区九佛堂组—沙海组扇三角洲的平面分布及其纵向演化规律,判断了南部边界断裂处物源在不同时期的变化特征。实例应用显示,该方法在克服常规预测沉积相边界不确定性的同时,大大提高了常规地震相识别的精细程度。

    低渗透砂岩油藏注CO2混相条件研究
    郭平, 李苗
    2007, 28(5):  687-692.  doi:10.11743/ogg20070522
    摘要 ( 1294 )   PDF (5585KB) ( 69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着重介绍了细管实验条件对最小混相压力实验确定方法测试结果的影响。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发现,当细管长度越长、细管直径越小、驱替速度越大、孔隙度越小,则得到的最小混相压力值也越小。另外,还讨论了油藏温度、注入气组成及原油的组成与性质对混相压力的影响情况。通过对比国内外注CO2混相驱油藏与流体的条件,说明了中国原油很难实现CO2混相的原因即地层温度高、地面油粘度大。建议开展降低最小混相压力技术及加强防止气体突破技术的研究,以解决注气过程中气体波及效率低的问题,实现较高的采收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