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09年 第30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09-10-25
    专家论坛
    四川盆地须家河组煤系烷烃气碳同位素特征及气源对比意义
    戴金星, 倪云燕, 邹才能, 陶士振, 胡国艺, 胡安平, 杨春, 陶小晚
    2009, 30(5):  519-529.  doi:10.11743/ogg20090501
    摘要 ( 1363 )   PDF (3716KB) ( 66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煤系是套陆相含煤地层。须家河组一、三、五段以暗色泥岩和煤为主,是气源岩。泥岩干酪根以Ⅱ型和Ⅲ型为主,有机碳含量平均为1.96%,在川中处于成熟阶段,在川西处于高成熟阶段。由于源岩以腐殖型为主,故以形成气为主,气中仅有少量轻质油或凝析油。须家河组二、四、六段以砂岩为主,故有3套生储盖组合,形成许多自生自储煤成气田。在四川盆地须家河组发现的天然气储量仅次于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并有该盆地第二大气田(广安气田)。须家河组煤成气碳同位素特征:一是绝大部分具有正碳同位素系列,即δ13C113C213C313C4;二是δ13C2值是全盆地9个产气层系中最重的,为-20.7‰~-28.3‰;三是川中地区有一批轻的δ13C1值,最轻为-43.0‰。在川东和川南须家河组变薄的地区还发现少量油型气藏,这些气藏碳同位素特征是δ13C2值轻,一般轻于-30‰,最轻为-36.3‰,易与煤成气区分。

    中国东北地区的构造格局与盆地演化
    周建波, 张兴洲, 马志红, 刘立, 金魏, 张梅生, 王成文, 迟效果
    2009, 30(5):  530-538.  doi:10.11743/ogg20090502
    摘要 ( 882 )   PDF (3132KB) ( 112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东北地区不是海西期褶皱变质带(或造山带),而是早石炭世以来拼合成统一的复合地块,我们称为"佳木斯-兴蒙地块"。东北地区上古生界不是中-新生代盆地的结晶基底,而是具有准盖层性质的陆相-海相沉积盖层。晚古生代海相沉积建造中,暗色泥岩和碳酸盐岩发育,具有潜在的生烃潜力,是东北地区油气资源勘查的重要新层系。提出以嘉荫-牡丹江断裂和嫩江-开鲁断裂为界,将东北地区中-新生代盆地划分为西部、中部和东部三大盆地群,并确定了各盆地的成因类型、石油地质特征及时空演化规律。

    四川盆地及邻区油气地质
    川东北地区长兴组-飞仙关组碳酸盐岩台地层序充填结构及成藏效应
    陈洪德, 钟怡江, 侯明才, 林良彪, 董桂玉, 刘家洪
    2009, 30(5):  539-547.  doi:10.11743/ogg20090503
    摘要 ( 1212 )   PDF (2826KB) ( 57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川东北地区长兴组和飞仙关组可分别划分为两个Ⅱ型层序:PSQ1,PSQ2,TSQ1和TSQ2。除TSQ2由TST,EHST和LHST组成以外,其他层序均由TST和HST组成。在古断裂的控制下,长兴期至飞仙关期川东北碳酸盐岩台地呈现出独特的台-盆相间以及台地内的滩-洼相间沉积格局。古断裂和相对海平面变化分别通过控制沉积格局和沉积环境的水体能量变化而制约碳酸盐生产率和产出类型,从而影响碳酸盐岩层序充填结构特征。层序充填结构中发育的各成藏要素构成了川东北礁、滩气藏完整的生储盖组合。

    四川盆地川中地区须家河组天然气大面积成藏的主控因素
    卞从胜, 王红军, 汪泽成, 李永新, 朱如凯, 刘柳红
    2009, 30(5):  548-555,565.  doi:10.11743/ogg20090504
    摘要 ( 1345 )   PDF (3134KB) ( 74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川中三叠系须家河组地层具有砂泥岩交互、大面积分布的特征,已发现的广安、合川、八角场等大型气田以及充西等含气构造。这套含气组合平面上分布于川中地区各个不同的构造区域,纵向上各储层段交互发育。它们成藏背景相似,但又相互独立,互不连通,表现为大面积成藏的地质特征。通过对须家河组成藏地质特征的深入分析认为,大面积成藏的主控因素包括:①平缓构造背景下,大型开放式浅水湖盆广泛发育煤系与砂岩的交互组合,是大面积成藏的基础;②优质储层的广泛分布,是大面积成藏的重要条件,主要受早印支期古构造、沉积微相以及裂缝的联合控制;③白垩纪末盆地的整体抬升,天然气发生膨胀排烃以及储层的分隔化对气藏的保存作用是大面积成藏的重要机制。

    四川盆地西部晚三叠世海相碳酸盐岩—碎屑岩的转换过程
    刘树根, 杨荣军, 吴熙纯, 孙玮, 陈杨
    2009, 30(5):  556-565.  doi:10.11743/ogg20090505
    摘要 ( 1209 )   PDF (10119KB) ( 6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对上三叠统马鞍塘组及其生物礁的分布特征、岩相特征、古生物特征和物源区等的研究,认为上三叠统海相碳酸盐岩—碎屑岩的转换过程约束了马鞍塘组生物礁的发育范围和绝灭时间。川西海相碎屑岩物源主要来自北面的秦岭地区,在时间上从卡尼期开始到结束经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碎屑注入过程,在空间上经历了从北向南的扩展过程。揭示出龙门山造山带的形成与崛起具有从北到南的递进过程,并受控于秦岭造山带的形成和演化。这个转变过程是四川叠合盆地构造演化的一个关键点,它约束了马鞍塘组海相烃源岩的发育和生物礁发育序列。近川中地区地腹中可能有马鞍塘组高能礁体发育,值得油气勘探关注。

    四川盆地寒武系储层特征及优质储层形成机理
    黄文明, 刘树根, 张长俊, 王国芝, 徐国盛, 雍自权, 马文辛
    2009, 30(5):  566-575.  doi:10.11743/ogg20090506
    摘要 ( 1102 )   PDF (9838KB) ( 59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岩心薄片观察、地球化学分析、及晶洞流体充填序列分析,对四川盆地寒武系优质储层形成机理进行研究。研究表明,滩相沉积相带是优质储层形成的基础,膏溶、淡水岩溶与成岩早期大气淡水渗滤溶蚀是寒武系先存孔洞的主要形成机制,而深埋过程中外源侵蚀性流体溶解作用则是扩溶先存孔洞或形成新孔洞的持久动力,适宜的构造位置与弱的流体反应则为先存孔洞保存的先决条件。

    陕南镇巴地区大巴山与米仓山构造交接关系
    裴先治, 李瑞保, 丁仨平, 刘战庆, 李佐臣, 冯建赟, 孙雨, 张亚峰
    2009, 30(5):  576-583.  doi:10.11743/ogg20090507
    摘要 ( 1030 )   PDF (2417KB) ( 58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米仓山与大巴山构造交接的陕南镇巴地区具有典型的叠加褶皱构造。米仓山地区近东西-北东东向褶皱构造与大巴山近南北-北北东向紧闭褶皱构造呈横跨叠加构造样式。司上地区发育的叠加褶皱表明,近南北向褶皱叠加改造早期近东西向褶皱,致使区域地层呈近南北向产出;两期褶皱发育的时代应为J3—K1,米仓山褶皱变形的时间要略早于南大巴山西段镇巴地区变形时间,分别为晚侏罗世(J3)和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之间(J3/K1)。大巴山与米仓山构造交接变形是在印支期碰撞造山作用基础上,燕山期陆内造山作用期间不同体系构造复合叠加的产物。

    大巴山前陆盆地晚三叠世—侏罗纪沉积中心的迁移及古流向
    屈红军, 马强, 董云鹏, 雷露, 查显锋, 徐子炎
    2009, 30(5):  584-588,634.  doi:10.11743/ogg20090508
    摘要 ( 1026 )   PDF (1723KB) ( 70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晚三叠世上扬子北缘沉积中心主要在川西地区,但在大巴山前缘的达县—万源之间开始出现一个次级沉积中心,反映晚三叠世大巴山前陆盆地初始沉降;早-中侏罗世早期,上扬子北缘沉积中心东移到大巴山前缘,具有两个沉积中心,但沉积厚度不大;中侏罗世中、晚期,两个沉积中心向大巴山一侧北移,沉积厚度巨大,反映该期为大巴山前陆盆地强烈沉降期;晚侏罗世,两个沉积中心分别向东、西两侧迁移,东、西分异明显,沉积厚度较大,反映晚侏罗世大巴山前陆盆地的持续稳定沉降。

    南方海相油气地质
    南方多旋回构造作用制约下的中、古生界海相油气构造-成藏旋回
    梅廉夫, 刘昭茜, 汤济广, 沈传波, 凡元芳
    2009, 30(5):  589-597,607.  doi:10.11743/ogg20090509
    摘要 ( 1613 )   PDF (4052KB) ( 57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中国的叠合盆地和改造盆地的演化有着复杂的构造体制转换和频繁的旋回性。南方中、古生界海相盆地的演化是多旋回构造运动的典型代表,其发展和现今状态具有复杂的盆地叠加和构造改造等多旋回演化的属性。基于构造动力学差异和时空组合变化对南方海相油气成藏特征、聚集规律及成藏旋回性的直接影响和核心控制作用,认为南方多旋回叠合盆地或改造盆地的油气成藏演化具有"构造-成藏旋回"的特性。通过对构造旋回和成藏旋回的对比分析,将南方中、古生界海相盆地油气成藏划分为四大构造-成藏旋回,即加里东期构造-成藏旋回、晚印支—早燕山期构造-成藏旋回、晚燕山—早喜马拉雅期构造-成藏旋回和晚喜马拉雅期构造-成藏旋回。研究进一步揭示了每一个构造-成藏旋回所具有的独特的、受控于该旋回构造作用的油气聚集模式和分布规律。

    雪峰山陆内复合构造系统印支—燕山期构造穿时递进特征
    金宠, 李三忠, 王岳军, 张国伟, 刘丽萍, 王建
    2009, 30(5):  598-607.  doi:10.11743/ogg20090510
    摘要 ( 966 )   PDF (3067KB) ( 69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分析雪峰山陆内变形构造区内三叠系—白垩系中不整合面的分布以及不整合面上下地层的夹角情况,明确了早-中三叠世构造运动波及范围以及高角度不整合和低角度不整合分布的分界线,且变形具有由东向西的逐渐减弱的规律;自晚三叠世以来,构造运动仍体现出由东向西的穿时递进扩展变形,继而得出各时期变形时间的分界线。另外,通过计算各时期穿时变形的传递速率,并且通过传递速率作为联系纽带,得出燕山期向西递进变形的直接原因为湘赣及华夏陆块等地岩石圈减薄软流圈上涌,而间接原因是古太平洋板块对欧亚板块的俯冲方式,而滑脱层在燕山期构造传递过程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

    中国南方高演化海相层系的古温标
    秦建中, 李志明, 腾格尔
    2009, 30(5):  608-618.  doi:10.11743/ogg20090511
    摘要 ( 1453 )   PDF (10575KB) ( 60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对四川盆地东北部普光5井等188块钻井样品镜质体反射率(VRo)等多项热演化分析数据,并结合沉积演化史的综合研究,认为:①VRo或固体沥青反射率等效BRo及伊利石结晶度等恢复的古地温可以作为良好的古温标,它反映的是该地层在有效受热时间内所经历的最高地层温度,古地温增高,VRo或等效BRo呈指数增加,有效受热时间越长,VRo或等效BRo也相对增大;②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是研究地层所经历古温度和成藏期次最直接的古温标,其最高流体包裹体捕获或均一温度与VRo等恢复的古地温相当,基本上代表了最高古地温,它还是成藏期次和不同时期热史恢复的有效指标;③磷灰石和锆石等(U-Th)/He的封闭温度也可以作为古温标,它与定年相配合可进行成盆和隆升造山的热史恢复;④高演化海相层系可根据VRo或等效BRo、最高包裹体均一温度、伊利石结晶度、磷灰石及锆石等(U-Th)/He封闭温度年龄等技术恢复最大古埋深、古地温及热史研究。

    桂北南丹-河池构造带晚白垩世岩石圈伸展作用及其对油气成藏条件的影响
    罗金海, 车自成, 郭安林, 程顺有, 裴先治
    2009, 30(5):  619-625.  doi:10.11743/ogg20090512
    摘要 ( 918 )   PDF (2328KB) ( 45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广西南丹大厂超大型多金属矿床的中泥盆统礁灰岩中发育大量的天然沥青,表明这里曾经存在过大厂古油藏。大厂古油藏东部车河花岗岩属于过铝质高钾钙碱性岩系,花岗岩的轻稀土富集,具有显著的负Eu异常,富集高场强元素和大离子亲石元素,该花岗岩具有壳幔混源的特点。对花岗岩中锆石进行的激光探针等离子体质谱U-Pb定年获得了(86.27±0.68)Ma的加权平均年龄。结合区域地质分析认为,晚白垩世中期南丹-河池一带处于强烈的岩石圈伸展状态,伸展背景下花岗质岩浆底辟作用一方面使先存古油藏受到剥蚀,破坏了古油藏的保存条件;另一方面提高了该地区的地温梯度,使古生界烃源岩过成熟。晚白垩世中期的岩石圈伸展作用强度大,范围广,对古生界油气系统的破坏作用比较严重。对南盘江盆地东部古生界油气系统的油气勘探应该着眼于由残存封盖层封闭的次生油气藏。

    油气勘探实例
    深水断陷盆地层序地层分析与岩性-地层油气藏预测—以中国南海C盆地深水区古近系T组为例
    陈欢庆, 朱筱敏, 董艳蕾, 李烨, 廖飞燕
    2009, 30(5):  626-634.  doi:10.11743/ogg20090513
    摘要 ( 1611 )   PDF (3270KB) ( 65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依据Vail经典层序地层学理论,充分结合多井浅水区和无井深水区地质、地球物理资料,提出浅水区钻井资料与深水区地震资料井-震结合验证对比的思路,对中国南海C盆地深水区古近系T组进行层序地层精细划分。结果表明,该思路可成功解决深水区地层-地震资料品质差、无井资料、断层复杂、高温高压造成地层破碎层序界面不明显、追踪对比困难等难题,建立研究区目的层三维等时层序地层格架。研究中将T组划分为4个三级层序,并在等时层序地层格架内识别出辫状河三角洲、扇三角洲、下切谷、盆底扇、浊积扇、滩坝及滨岸砂7种沉积砂体类型。这些特征砂体与广泛分布的海侵体系域泥岩在空间上形成单断式、多断式和斜坡式3种成藏模式,形成了众多的岩性-地层油气藏。

    断陷盆地陡坡带构造样式与油气聚集—以渤海湾盆地辽河坳陷西部凹陷陡坡带为例
    慕德梁, 孟卫工, 李成, 李晓光, 柳锦云, 王占忠
    2009, 30(5):  635-642.  doi:10.11743/ogg20090514
    摘要 ( 1142 )   PDF (2631KB) ( 76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对渤海湾盆地辽河西部凹陷东部陡坡带构造演化史、陡坡带沉降史和断裂活动强度等构造地质方面的研究,把陡坡带划分为3种构造样式:①正反转构造样式;②伸展断裂构造样式;③"潜山"披覆构造样式。对研究区的演化史进行研究,分为正反转演化类型和伸展构造演化类型。由陡坡带沉降史研究得出,本区构造沉降次序是"由北向南"逐渐沉降演化的。对断裂生长指数的定量计算表明,台安-大洼断裂的不同部位活动强度不同,大洼地区断裂活动强度最大。在该区部署的赵古1井在太古界潜山获得高产油气流。对陡坡带断裂演化史的研究进而分析裂缝发育带是在潜山深部寻找高产油气藏的关键。

    南华北盆地谭庄凹陷构造特征与下白垩统勘探前景
    谢其锋, 周立发, 何明喜, 杨文静, 杜建波, 田光辉
    2009, 30(5):  643-647.  doi:10.11743/ogg20090515
    摘要 ( 977 )   PDF (1694KB) ( 47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对南华北地区谭庄凹陷断裂特征和构造样式的深入研究,确认谭庄凹陷发育了叶鲁断裂、商水断裂等29条断裂。叶鲁断裂和商水断裂分别是谭庄凹陷南、北边界的主控断裂,控制着凹陷内下白垩统和新生界的沉积与保存。谭庄凹陷发育4套烃源岩层系,下白垩统、石炭-二叠系是凹陷内的主力烃源岩层系,古近系、中-下侏罗统为潜在烃源岩层系。

    方法技术
    旋回层序地层的控制因素
    王起琮
    2009, 30(5):  648-656.  doi:10.11743/ogg20090516
    摘要 ( 839 )   PDF (8801KB) ( 69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旋回层序是受天文周期控制的,以最大洪泛面为顶、底界的,由进积叠加到退积叠加构成的有成因联系的沉积地层,是天文周期的真实记录。以鄂尔多斯盆地Sh99井延长组为例,应用离散小波变换方法对GR曲线进行了信号分解,并进行了各细节分量的频谱分析。根据各细节分量的优势频率比值与天文频率比值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了与各天文周期对应的沉积旋回,并在延长组绝对地质年龄约束下划分了旋回层序。研究表明,以天文周期为依据、以小波变换及频谱分析为手段可以合理并有效地开展旋回层序划分。

    油藏流体动态色谱指纹监测技术与应用
    金晓辉, 刚文哲, 林壬子, 朱丹
    2009, 30(5):  657-661,667.  doi:10.11743/ogg20090517
    摘要 ( 1352 )   PDF (2019KB) ( 49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油藏流体动态色谱指纹监测技术的基本依据在于同油层中的原油具有相似色谱指纹、不同油层的原油色谱指纹的差异性以及指纹化合物的可配比性。其分析结果是油田调整挖潜,制定提高采收率措施的重要依据。应用建立的色谱指纹动态监测的数学模型,对东部某油田X37-0开发井区,NmⅢ7和NgⅡ3混采的西37-1井和西38-1井计算出NgⅡ3层的贡献分别为88.98%和86.09%,NmⅢ7层的贡献率分别为11.02%和13.91%。并在相同实验条件下按NmⅢ7:NgⅡ3为85:15的比例配比成混合样品"配16",提取与实测样品相同的配对指纹参数进行相关分析与检验,佐证了模拟计算结果的正确性。

    高矿化度地层水中(铝)硅酸盐矿物溶解作用
    陈传平, 刘建平, 杜卫刚
    2009, 30(5):  662-667.  doi:10.11743/ogg20090518
    摘要 ( 962 )   PDF (2105KB) ( 47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选取石英和斜长石颗粒,分别加入不同氯化钠浓度的0.05mol/L乙酸钠溶液进行溶蚀实验,并测定溶液中几种常见成矿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石英颗粒溶液中SiO2含量随氯化钠浓度的增加逐渐降低。由此推测,石英矿物的溶蚀作用随地层水中矿化度的急剧增加而降低。斜长石颗粒溶液中,各成矿元素的含量变化比较复杂。对不同电荷数的金属离子,溶出的程度有较大差异,并随氯化钠浓度的增加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此外,还讨论了高浓度卤水中无机离子的活度以及离子间的同离子效应、盐效应和阴离子与金属离子的络合效应对矿物溶蚀速率的影响。高浓度氯化钠溶液不利于骨架结构的硅氧四面体和铝氧四面体的溶蚀;同离子效应会降低长石首先溶出碱金属的速度;但盐效应以及无机阴离子Cl-的络合作用对高价金属离子的溶解有促进作用。

    河流相沉积储层地震精细预测方法研究与应用—以渤海湾盆地冀中坳陷古近系河道砂为例
    崔永谦, 秦凤启, 卢永和, 杜维良
    2009, 30(5):  668-672.  doi:10.11743/ogg20090519
    摘要 ( 1331 )   PDF (5677KB) ( 98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河流相沉积砂岩是陆相断陷常见的储层类型。由于河流改道频繁,砂、泥岩交互发育且横向变化快,造成地震反射连通性差,加之受分辨率限制,储层预测难度较大。以渤海湾盆地冀中坳陷中部研究区为例,进行了层位的精细标定和等时地层对比下的精细解释,进行优选提取地震属性并进行三维可视化立体雕刻;研究薄层的调谐频率,并利用分频研究结果预测河道平面分布;构建合理的地质模型,优选参数进行拟声波反演取得较高精度的预测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