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09年 第30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09-08-25
    烃源岩与油气资源评价
    渤海海域优质烃源岩及其分布预测
    庞雄奇, 郭永华, 姜福杰, 尹相东, 马行陟, 郭恩珍
    2009, 30(4):  393-397.  doi:10.11743/ogg20090401
    摘要 ( 1377 )   PDF (4724KB) ( 75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地质统计和地化分析相结合的手段,初步建立了评价和预测优质烃源岩的方法体系,对渤海海域古近系优质烃源岩的发育分布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纵向上沙河街组优质烃源岩厚度大、品质好,占暗色泥岩比例较大,东营组尽管暗色泥岩厚度较大,其中能达到优质的部分却很少.平面上,渤中凹陷优质烃源岩厚度最大,分布面积最广,其次是辽东湾地区以及岐口凹陷和黄河口凹陷.沙河街组四段+孔店组烃源岩主要发育辽东湾地区、莱州湾凹陷和岐口凹陷.总体而言,沙河街组为渤海海域的主力烃源岩,且以沙河街组三段最为重要.

    渤海海域渤中凹陷源控油气作用及有利勘探区域预测
    夏庆龙, 庞雄奇, 姜福杰, 马行陟
    2009, 30(4):  398-404,411.  doi:10.11743/ogg20090402
    摘要 ( 1273 )   PDF (7212KB) ( 48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根据"源控论"的地质思想,通过对中国东部盆地烃源岩与油气藏分布特征的地质统计,提出了油气分布门限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油气成藏概率、储量分布概率和最大油藏规模的相关概念,采用地质统计、回归判别的方法,建立了多元非线性数学模型.结合排烃门限、成藏门限和分布门限对渤海海域渤中凹陷的油气分布进行了综合预测,结果表明,石臼坨成藏体系和渤东成藏体系是最有利的勘探区带,在排烃边界范围附近、成藏概率大于80%的圈闭将是最有利的勘探目标.

    辽东湾凹陷石油运聚成藏过程中运载层残留油量计算关键参数的求取
    田立新, 武丽, 姜振学, 周晶晶, 姚蕾蕾
    2009, 30(4):  405-411.  doi:10.11743/ogg20090403
    摘要 ( 1018 )   PDF (7012KB) ( 42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辽东湾凹陷为例,针对古近系沙河街组一、二段储层,通过地质统计方法及储层残留烃量与储层物性等数据的地质分析,根据油气在烃源灶内和灶外的残留特征,结合运载层油柱浮力与孔隙毛管压力的关系,确定残留油柱高度,并对运载层残留油量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辽东湾凹陷沙河街组一、二段运载层残留油量在1.84×108~2.59×108t,约占排烃量的7.4%~10.4%.储层滞留烃是油气二次运移过程中的主要损耗方式,残留油量计算模型关键参数的获得对于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具有重要的影响.

    渤海海域现今地温场分布特征
    邱楠生, 魏刚, 李翠翠, 张媛, 郭永华
    2009, 30(4):  412-419.  doi:10.11743/ogg20090404
    摘要 ( 1147 )   PDF (6360KB) ( 88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渤海海域平均大地热流值为(60.9±8.7)mW/m2,其中石臼坨凸起、沙磊田凸起和渤南凸起热流值高达70~80mW/m2,渤中凹陷、黄河口凹陷和秦南凸起次之,其热流值也达到65~75mW/m2,辽东湾、庙西、莱州湾、歧口、沙南、埕北等地区热流值较低,基本上都在65mW/m2以下.渤海海域平均地温梯度为30.8℃/km,但各构造单元存在差异,其中沙磊田凸起、渤中、渤南、石臼坨等地区地温梯度明显较高,一般为32~42℃/km之间;凹陷区地温梯度低,一般为22~32℃/km之间.渤海海域地温场的分布与渤海海域的构造形态相似,大体反映了北北东走向的郯庐断裂构造型态.

    辽东湾海域JZ25地区流体包裹体与油气运移
    邓津辉, 黄晓波, 李慧勇, 剧永涛
    2009, 30(4):  420-424,430.  doi:10.11743/ogg20090405
    摘要 ( 1306 )   PDF (5762KB) ( 65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应用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法对渤海辽东湾海域JZ25地区油气充注史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经历两期油气充注:第一期发生于石英次生加大作用之前,以液态烃相包裹体为主,但丰度低、成熟度低;第二期发生于石英次生加大作用之后,有机包裹体主要分布于沿切割石英碎屑颗粒及其次生加大边的微裂缝面或长石颗粒的溶蚀孔隙中,且丰度高,是JZ25油气藏的主要形成时期,距今约23~21Ma.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研究区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烃源岩的超压系统、油气运移通道进行分析,并建立了储层-断层共控的油气运移模式,为JZ25地区高丰度的亿吨级油气藏的发现提供重要依据.

    古近系层序地层与隐蔽圈闭
    渤中坳陷青东凹陷古近系沙三下亚段构造-古地貌对沉积的控制
    李桂范, 李建平, 王根照, 程建春, 宫诲婕
    2009, 30(4):  425-430.  doi:10.11743/ogg20090406
    摘要 ( 960 )   PDF (5194KB) ( 72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地震、测井及录井资料,采用回剥技术及断失量的趋势分析方法,恢复了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下亚段沉积时期青东凹陷的构造-古地貌,并阐明了构造-古地貌对沉积体系的控制.受郯庐断裂及其派生断裂的控制,沙三下亚段沉积时期青东凹陷呈现整体沉陷,为一东断西超的箕状断陷.凹中发育3个近东西向的次隆,将青东凹陷分隔为4个次洼,由南至北,次洼的规模逐渐扩大.受构造-古地貌的控制,沙三下亚段青东凹陷的东部发育扇三角洲,西部和南部发育辫状河三角洲,三角洲沉积体系的主体发育部位明显受次洼的控制.由于凹陷规模小,物源供应充分,扇三角洲和辫状河三角洲的砂质沉积不同程度超覆于次隆之上,次隆地带水浅浪强,形成规模不等的砂质滩坝.发育于东部断坡带的三角洲砂体,发育于西部缓坡带的辫状河三角洲砂体,以及发育于次隆地带的砂质滩坝砂体均具有较好的储集条件和较好的圈闭背景,是油气勘探的重要目标.

    辽东湾坳陷古近系东营组泥岩对油气藏分布的控制作用
    徐长贵, 朱秀香, 史翠娥, 王海军
    2009, 30(4):  431-437.  doi:10.11743/ogg20090407
    摘要 ( 1372 )   PDF (5734KB) ( 84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辽东湾坳陷位于渤海湾盆地东北部,油气聚集层位从北向南逐渐变新,北部和中部大部分油气藏都分布于古近系东营组和沙河街组地层中,油气藏的这种分布特点与坳陷中"北厚南薄"的东营组泥岩有着密切的关系.结合辽东湾坳陷构造特征、沉积体系演化及地层发育特点,通过对东营组泥岩产生的超压,及泥岩和砂体、断层、不整合面等疏导体系的配置的研究,探讨了辽东湾坳陷东营组泥岩对油气藏分布的控制作用.东营组泥岩与断层、油源、砂体等多种因素联合通过5种作用控制了坳陷内油气藏的分布.其中巨厚泥岩产生的超压对北部和中部油气藏的控制作用最为明显,油气藏主要分布于东营组及下伏地层中.

    渤中坳陷古近系中、深部碎屑岩储层碳酸盐胶结物分布特征及成因机制
    王清斌, 臧春艳, 赖维成, 王波, 王雪莲, 赵小娇
    2009, 30(4):  438-443.  doi:10.11743/ogg20090408
    摘要 ( 1053 )   PDF (5443KB) ( 75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碳酸盐胶结物是渤中坳陷古近系砂岩储层中最重要的胶结物.薄片分析表明,中、深部储层中碳酸盐胶结物主要为菱铁矿、白云石、方解石、铁白云石、铁方解石.统计显示,随着层位和深度加深,碳酸盐含量逐渐增加,含量突增段主要发生在东营组;碳酸盐含量超过10%,对储层物性影响较大.由薄片分析及碳、氧同位素分析可知,菱铁矿多以孔隙充填和颗粒环边方式产出,主要形成于同生到早成岩早期;方解石主要以粒状或呈连生胶结方式产出,方解石相对含量与δ18O值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说明大部分方解石形成较晚;铁方解石主要以粒状产出,以铁方解石为主的样品对应着较低的δ18O值,且沉淀温度高;白云石主要以斑块状充填粒间孔隙,其相对含量与δ18O值呈明显正相关性,且沉淀温度较低、形成较早;铁白云石主要以分散的粒状产出,其相对含量与δ18O值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且沉淀温度相对较低.

    渤海海域湖相碳酸盐岩地震-地质综合预测方法及应用
    宋章强, 赖维成, 牛成民, 薛金宝, 沈洪涛, 于圣杰
    2009, 30(4):  444-449.  doi:10.11743/ogg20090409
    摘要 ( 1230 )   PDF (5305KB) ( 64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岩相古地理学及沉积学为指导,根据渤海海域大量钻井资料,指出湖相碳酸盐岩发育受古地貌、古气候、物源供给、构造演化和基底特征等因素影响,具有孤立、局限分布的特点.模型正演结果表明,湖相碳酸盐岩地震反射具强反射或丘状反射特征.实践证明,在地质模式指导下,地震-地质综合预测湖相碳酸盐岩储层分布是可行的.该方法在渤海海域B22地区和B13地区进行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

    构造演化与油气分布
    渤海海域郯庐断裂带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万桂梅, 周东红, 汤良杰
    2009, 30(4):  450-454,461.  doi:10.11743/ogg20090410
    摘要 ( 1661 )   PDF (5346KB) ( 63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渤海海域,靠近郯庐断裂带的渤南和辽东湾探区的油气较富集,而远离郯庐断裂带的渤西探区油气相对较贫,油气藏主要围绕郯庐断裂带分布,这些都说明了郯庐断裂带附近具有很大的油气勘探潜力.平衡剖面分析表明,郯庐断裂带在渤海海域主要表现为古近纪伸展、新近纪走滑的构造特征,古近纪伸展活动控制了生烃凹陷的形成,并促进烃源岩的快速演化;新近纪的强烈走滑作用形成了大量的构造圈闭,并促进了油气的运移及晚期成藏.渤海海域的油气资源勘探前景乐观,只是现今的探明程度较低.

    渤海海域新生代褶皱作用
    陈书平, 吕丁友, 汤良杰, 王应斌, 孙萌思, 屈冬萌, 杨先范
    2009, 30(4):  455-461.  doi:10.11743/ogg20090411
    摘要 ( 886 )   PDF (6430KB) ( 8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地震资料解释,总结了渤海海域新生代褶皱作用的类型、控制因素及分布.从力学成因上看,渤海海域褶皱作用可以划分为4种类型,即与拉张作用有关的、与扭动作用有关的、与重力滑动诱导的挤压作用有关的和与压实、底辟等重力作用有关的褶皱作用.与拉张和挤压有关的褶皱作用发生在古近纪,分别沿长期活动的控制性断裂和斜坡带分布.与扭动有关的褶皱作用发生在新近纪晚期,主要分布在盆地东部郯庐断裂经过的地方.重力褶皱中的披覆褶皱作用贯穿于整个新生代,分布在凸起上;而盐底辟褶皱作用分布局限,目前仅在盆地南部的莱州湾凹陷有所发现.从目前渤海海域油气勘探实践看,沿断裂带分布的与新近纪晚期扭动褶皱相关的圈闭是有利的储油气构造.

    郯庐断裂带渤中-渤南段新构造运动期断层活动与油气运聚
    姜丽娜, 邹华耀
    2009, 30(4):  462-468,482.  doi:10.11743/ogg20090412
    摘要 ( 1537 )   PDF (6255KB) ( 80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郯庐断裂带在新构造运动时期表现非常活跃,在强烈构造背景下,郯庐断裂带渤中-渤南段形成多个大中型油田,断层活动性对油气运聚与保存起到重要作用.利用断层活动速率的方法,从主次断层活动性在不同构造部位的差异方面入手,分析并总结郯庐断裂带渤中-渤南段新构造运动期断层活动性与油气运聚保存的关系,揭示在强烈活动构造背景下晚期油气成藏机理.研究表明,郯庐断裂带断层活动具有分段性,主干断裂活动性较弱区易于油气汇聚保存,主干断裂活动性较强区油气易散失不利于油气的保存.活跃主干断层与活动性较弱次级断层的有效组合,有利于油气的运聚和保存.

    环渤中地区新构造运动期断裂活动与油气成藏关系
    周心怀, 牛成民, 滕长宇
    2009, 30(4):  469-475,482.  doi:10.11743/ogg20090413
    摘要 ( 884 )   PDF (7556KB) ( 50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环渤中地区是渤海海域重要的含油气区,断裂发育,新构造运动期断裂活动对油气的输导与保存具有重要意义.运用断裂活动速率法,通过分析主干断裂沿其走向活动性的变化以及区带内不同活动速率断裂的搭配,综合研究了环渤中地区断裂的活动性与油气聚集保存之间的关系,并从溢出点的位置、断裂输导与保存活动速率的界定、断距与区域性盖层厚度关系对其控藏机制进行了讨论.研究表明,环渤中地区新近系油气藏主要分布在中等或微弱活动断裂附近(活动速率小于25m/Ma);而强烈活动断裂(活动速率大于25m/Ma)主要起垂向输导作用,难以形成浅层的油气聚集,只有在其活动相对微弱的部位才可以使油气聚集成藏.

    渤海海域黄河口凹陷走滑转换带对油气聚集的控制
    朱秀香, 吕修祥, 王德英, 张杰
    2009, 30(4):  476-482.  doi:10.11743/ogg20090414
    摘要 ( 1302 )   PDF (6282KB) ( 63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黄河口凹陷位于渤海海域的东南部,郯庐断裂带西支从凹陷中央穿过,并在此分成了东西两支,形成了中央隆起区走滑转换带,从目前勘探成果来看该走滑转换带成为黄河口凹陷主要含油气构造带之一.通过对该走滑转换带构造与演化特征的研究,以及对转换带内油气成藏特点的分析,指出转换带通过控制圈闭的发育、砂体的展布和油气的运移疏导体系的形成,控制了凹陷内中央隆起区的油气聚集.研究转换带对油气聚集的控制作用,有利于寻找油气富集区,提高勘探效率.

    郯庐断裂带辽东湾段新生代右旋走滑变形及其模拟实验
    杨桥, 魏刚, 马宝军, 漆家福
    2009, 30(4):  483-489,496.  doi:10.11743/ogg20090415
    摘要 ( 955 )   PDF (7593KB) ( 46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郯庐断裂带是一条区域性深断裂带,地球物理勘探资料表明郯庐深断裂主位移带在辽东湾坳陷大致沿坳陷东部边缘通过.辽东湾坳陷东部沿辽东凸起两侧发育有若干陡倾或近直立的断层.这些断层自盆地基底一直切割到新近系中,部分断层甚至切割到更新统及全新统.在辽东凸起南段,断层表现为向南西撒开、向北收敛的帚状断层组合,所有断层在剖面上均显示正断层位移特征;在辽东凸起北段,断层表现为向北北西发散、向南收敛的羽状断层组合,西侧的部分断层在剖面上具有明显的逆冲断层位移特征.辽东凸起附近盆地盖层中的断层组合表明,北北东向断层在新生代有明显的右旋走滑运动.沙箱模拟实验表明,沿辽东凸起南、北两段的断层组合可能与郯庐深断裂新生代右旋走滑位移有关,断层组合形式、运动性质的差异可能与郯庐深断裂主位移带走向变化有关.

    油气成藏与主控因素
    辽东湾坳陷辽西低凸起潜山构造特征与油气聚集
    吕丁友, 杨明慧, 周心怀, 魏刚, 刘乐, 李春霞, 郑晓凤
    2009, 30(4):  490-496.  doi:10.11743/ogg20090416
    摘要 ( 950 )   PDF (6448KB) ( 103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辽东湾坳陷辽西低凸起具有明确的南、中、北3段构造分段特征,潜山构造样式呈典型的翘倾断块状态,潜山地层结构由太古界变质岩、寒武-奥陶系碳酸盐岩和中生界火山岩构成3层复式结构.辽西低凸起潜山油气聚集主要与两个因素相关:一是古近系是否发育储层,二是辽中凹陷油气资源是否充足.因此,大规模的潜山油气聚集多是在主断槽油气供应充分、且潜山上覆古近系缺乏优质储层的情况下发生的.

    渤海海域油气分布特征及主控因素
    刘小平, 周心怀, 吕修祥, 朱秀香, 王海军
    2009, 30(4):  497-502,509.  doi:10.11743/ogg20090417
    摘要 ( 1193 )   PDF (7405KB) ( 53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渤海海域已探明油气储量中,构造油气藏所占比例最高(66.8%),其次是复合油气藏(25.9%).占油气田总数34%的大中型油气田,探明油气储量却占总储量的84.4%.低凸起、凹中隆和凸起构造带油气探明储量最多,分别占总探明储量的45.3%,24.9%和22.0%.纵向上,61.0%的已探明石油储量和55.0%的已探明天然气储量集中分布于新近系地层中.93.2%的已探明石油储量和85.0%的已探明天然气储量分布在小于3000m的浅-中层储层内.渤海海域油气分布是海域烃源岩、沉积体系、构造及断裂体系发育与演化等一系列地质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油气围绕富生烃凹陷近距离运移聚集;有利沉积相带、优质岩相及良好的物性决定了渤海海域发育优质储层;郯庐断裂及次级断裂控制了富生烃凹陷、圈闭及输导体系的形成与发育.

    渤中坳陷披覆背斜大油田形成特征
    薛永安, 吴小红, 吕修祥, 周心怀, 魏刚
    2009, 30(4):  503-509.  doi:10.11743/ogg20090418
    摘要 ( 943 )   PDF (7688KB) ( 66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渤中坳陷披覆背斜大油田含油层系集中在新近系明化镇、馆陶组,主要在凸起或低凸起构造上分布.渤中坳陷PL19-3油田、QHD32-6油田和CFD11-1油田油源主要来自渤中凹陷,披覆背斜油气田具有紧邻富生烃凹陷、良好的储层及储盖组合、有利的构造位置、优良的疏导体系组合等形成特征.同时,结合渤海海域在凸起和低凸起构造上探井的失利原因,认为在新近系寻找披覆背斜大油田应注重运移条件的分析,而在古近系寻找披覆背斜大油田应注重储层和储盖组合的分析.

    渤海海域黄河口凹陷近源晚期优势成藏模式
    彭文绪, 孙和风, 张如才, 余宏忠, 张新涛
    2009, 30(4):  510-518.  doi:10.11743/ogg20090419
    摘要 ( 935 )   PDF (8246KB) ( 50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黄河口凹陷是渤海南部海域一个富生烃凹陷,已经发现的油气藏具有中-浅埋深(1200~1800m)、原油密度中等、产能高(新近系最高455.3m3/d)等特点.油气成藏以近源垂向运移为主,主要成藏时间为5.1Ma以来,主力油层明显受层序控制,油层主要分布于最大湖泛面以下,成藏模式可以归纳为"近源晚期优势".5年来(2004—2008年),该凹陷勘探地质成功率为85%,平均单井发现三级石油地质储量713×104m3,至2008年已经钻探近100口探井.在20世纪80—90年代初发现渤中25-1/S、渤中34-2/4、渤中28-1和渤中26-2等油田的基础上,近几年相继发现了渤中34-1、渤中28-2S、渤中29-4、渤中26-3等中、浅层中型油气田,形成了渤海南部海域油气发现的新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