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9年 第40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19-04-28
    目录
    2019年第40卷 第2期 中英文目录
    2019, 40(2):  0-0. 
    摘要 ( 101 )   PDF (293KB) ( 17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油气地质
    渤海湾盆地南部走滑构造带发育特征及其控油气作用
    周心怀, 张新涛, 牛成民, 刘豪, 黄江波
    2019, 40(2):  215-222.  doi:10.11743/ogg20190201
    摘要 ( 277 )   PDF (15226KB) ( 49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郯庐走滑断裂带穿过渤海湾盆地黄河口凹陷和莱西构造带,为了探讨走滑构造带内断裂发育特征、成因机制及其对油气控制作用,依据方差切片、三维可视化及精细地震解释技术对走滑构造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渤海湾盆地南部走滑构造带内发育“云梯式”和“栅栏式”两种断裂体系,断裂演化主要经历了中生代左旋走滑、古近纪伸展-走滑和新近纪强烈右旋走滑3个阶段。走滑构造带不仅控制了圈闭的形成,而且还影响了中、深层沉积体系的分布和油气的富集层位。结合不同构造部位油气富集特征,建立了走滑构造带内“中转站式”、“网毯式”、“复合式”及“阶梯式”等4类油气成藏模式,近些年指导发现了一系列大中型油气田,为下一步油气勘探指明了方向。

    渤海湾盆地缓坡带类型及其油气分布特征
    赵珊, 刘华, 蒋有录, 王永诗, 郝雪峰, 张聪
    2019, 40(2):  223-235.  doi:10.11743/ogg20190202
    摘要 ( 340 )   PDF (3289KB) ( 36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含油气盆地缓坡带是油气聚集的有利指向区,明确各类缓坡带油气分布样式对于指导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以渤海湾盆地为例,基于构造分区影响下的缓坡带基底产状,将缓坡带划分为简单型缓坡带、过渡型缓坡带和复杂型缓坡带3种类型。研究表明,简单型缓坡带构造活动弱,基底形态呈单斜式,倾角小,油气藏类型以构造-岩性、岩性油气藏为主,油气富集层系单一,以早期成藏为主,具有典型的“一字型”油气分布特征;过渡型缓坡带构造活动较强,基底呈双斜式,油气藏类型以构造、构造-岩性为主,存在少量地层油气藏,富集层系跨度较大,油气借助于断层和砂体配置运移,具有“阶梯型”油气分布特征;复杂型缓坡带构造活动强,基底形态呈三斜式,油气藏类型以构造、岩性-构造为主,且地层油气藏数量相对较多,油气富集层位跨度大,具有“梳齿型”油气分布特征。

    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沾化凹陷L69井古近系沙三下亚段取心段页岩油勘探有利层段
    李志明, 陶国亮, 黎茂稳, 蒋启贵, 曹婷婷, 刘鹏, 钱门辉, 谢小敏, 李政
    2019, 40(2):  236-247.  doi:10.11743/ogg20190203
    摘要 ( 265 )   PDF (2210KB) ( 2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讨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沾化凹陷L69井沙河街组三段下亚段(沙三下亚段)取心段页岩油勘探有利层段,对L69井沙三下亚段取心段典型岩相样品和获工业页岩油产量的XYS9井沙三下亚段取心段典型岩相样品,开展了常规热解和多温阶热释法分析,对比研究其含油性与不同赋存形式油含量特征,结合其他影响页岩油产量的因素综合评价页岩油勘探有利层段。结果表明:L69井埋深3 040.35~3 072.10 m富有机质纹层状泥质灰岩段,其游离油总量尤其是轻烃校正后游离油S1-1含量显著低于获工业页岩油产量的XYS9井沙三下亚段的含量,并且油饱和指数(OSI)均值仅为67 mg/g,不具有页岩油勘探潜力;埋深3 116.90~3 126.70 m含有机质纹层状泥质灰岩段,虽其油饱和指数(OSI)均在100 mg/g以上,平均达204 mg/g(样品数n=8),但游离油总量和轻烃校正后游离油S1-1含量显著低于获工业页岩油产量的XYS9井沙三下亚段的含量,页岩油勘探潜力较低;埋深2 994.10~3 010.90 m富有机质层状泥质灰岩、灰质泥岩段,其游离油总量尤其是轻烃校正后游离油S1-1含量和油饱和指数(OSI),与获工业页岩油产量的XYS9井沙三下亚段的含量基本相近或相等,并且该层段微裂缝发育、具异常压力、脆性矿物含量高和存在成熟运移油的贡献,为页岩油勘探的有利层段。

    渤海湾盆地东濮凹陷盐湖相成烃成藏特征
    徐田武, 张洪安, 李继东, 赵伟
    2019, 40(2):  248-261.  doi:10.11743/ogg20190204
    摘要 ( 328 )   PDF (9276KB) ( 24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盐湖相油气聚集是全球,特别是中国中新生代陆相地层一个有特色的石油地质现象。为丰富发展这一领域研究,文章报道了中国东部渤海湾盆地东濮凹陷的研究进展,通过系统的烃源岩和原油地质地球化学研究,分析了盐湖相烃源岩的成烃和成藏特征,也为区域下步勘探部署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典型盐湖相烃源岩发育在凹陷北部,主要层位为沙河街组三段下亚段(简称沙三下亚段)和沙河街组四段上亚段(简称沙四上亚段),岩性为页岩,发育“双层”结构(下层为有机质和粘土,上层为黄铁矿和方解石),生油具有早生与早排的特点。盐湖相油气聚集呈现出常规与非常规油气藏共同发育的特征,其中常规油气藏具有“有序分布、差异富集”的特点,而非常规页岩和致密油气藏的发育也与盐湖相富有机质烃源岩关系密切,反映了盐湖相富有机质烃源岩对油气成藏的控制。建议下步区域勘探围绕沙三下亚段和沙四上亚段这两套富有机质烃源岩发育区展开多类型油气藏的勘探。这些认识可供其他咸化湖盆油气地质研究和勘探参考。

    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扭张断裂成因模式及控藏作用
    张伟忠, 张云银, 查明, 曲志鹏, 于景强, 张林, 何畅
    2019, 40(2):  262-270.  doi:10.11743/ogg20190205
    摘要 ( 329 )   PDF (14084KB) ( 22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扭张断裂构造特征的精细刻画及控藏作用的分析是我国东部高成熟油田精细化油藏评价的重要方向。基于扭张断裂几何学特征及构造演化特征的分析,开展了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扭张断裂成因模式的研究,建立了东营凹陷扭张断裂控藏模式。研究表明,东营凹陷扭张断裂可划分为帚状、侧接及雁列3种类型。帚状扭张断裂表现为先张后扭的特征,由单条断裂逐渐向帚状演化;侧接扭张断裂表现为先扭后张的特征,由雁列式向侧接演化;雁列扭张断裂表现为边扭边张的特征,由早期单条断裂向雁列式扭张断裂演化。扭张断裂的差异演化形成了启闭耦合的控藏模式,为扭张型盆地内的精细油藏勘探开发提供了有利的指导。
    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高青地区中生界低渗透碎屑岩有效储层特征及发育控制因素
    王亚, 杨少春, 路研, 马宝全, 赵永福, 王永超
    2019, 40(2):  271-283.  doi:10.11743/ogg20190206
    摘要 ( 294 )   PDF (11031KB) ( 18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东营凹陷高青地区中生界有效储层非均质性强和成岩演化复杂的特点,利用岩石薄片、扫描电镜、阴极发光、高压压汞和流体包裹体等实验分析测试资料,系统研究了中生界有效储层的岩石学、储集和物性特征,并就有效储层和非有效储层在孔隙结构和成岩特征上的差异进行了对比,进一步明确了有效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结果表明:高青地区中生界有效储层中次生孔隙较为发育,储层物性较好,孔隙结构非均质性强,具有中孔喉、小孔喉共存的双峰孔径分布特征。与非有效储层相比,有效储层中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的减孔率显著降低,而溶蚀增孔率显著增加。中生界有效储层的发育受多因素控制,刚性颗粒含量高、分选好的砂岩抗压实能力强,是有效储层形成的物质基础,而早期成因的碳酸盐胶结物具有“减压保孔”的作用;相对开放的水-岩体系有利于溶蚀反应的进行,并抑制了中期方解石胶结;淋滤溶蚀和有机酸溶蚀作用改善了储层的宏观储集物性和微观孔隙结构,是有效储层发育过程中的关键成岩改造作用;断层活动产生的微裂缝会提高储层渗流能力,是控制中生界油气分布的重要因素。
    渤海海域莱州湾凹陷高硫稠油成因及其成藏模式
    汤国民, 王飞龙, 王清斌, 万琳, 燕歌
    2019, 40(2):  284-293.  doi:10.11743/ogg20190207
    摘要 ( 377 )   PDF (2475KB) ( 24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现今渤海海域仅在莱州湾凹陷发现了规模型高硫油油田,其原油性质复杂,来源及成因认识不清。在大量实验数据分析的基础之上,利用地球化学分析方法和盆地模拟手段对莱州湾凹陷各油田油气来源及成因做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①莱州湾凹陷主要发育了沙三段和沙四段两套有效的烃源岩,陡坡带和中央构造带上各构造原油主要来源于主洼沙四段烃源岩,缓坡带上各构造原油表现为主洼沙四段和南次洼沙四段双洼供烃的特征;②沙四段地层沉积时期存在水体分隔,南次洼水体更加咸化易形成富硫干酪根,其烃源岩分布范围控制着高硫油的分布范围,是高硫油形成的主控因素。而生物降解作用,一方面导致原油稠化是形成稠油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使原油硫含量相对富集,是形成高硫油的重要因素;③垦利16-1油田具有晚期成藏的特点,形成了咸化湖盆早生、早排双洼供烃成藏模式,深、浅地层成藏模式不同,深部地层为典型不整合面侧向输导远源成藏模式。认为南次洼南部古近系地层和潜山优质储层是油气聚集的有利区带,可作为下一步油气勘探的有利方向。
    白云岩与砂岩致密储集体质量的差异性
    魏新善, 陈娟萍, 吕奇奇, 赵小会, 贾亚妮
    2019, 40(2):  294-301.  doi:10.11743/ogg20190208
    摘要 ( 395 )   PDF (5049KB) ( 32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白云岩与砂岩致密储集体质量参数为随机分布的连续谱系,孔隙结构、物理参数复杂多变,表征难度较大。基于铸体薄片、压汞、核磁共振、孔隙度和渗透率等测试技术,结合大量天然气勘探开发实际资料,采用统计分析对比方法,重点讨论了储层质量宏观与微观参数特征。结果表明,白云岩与砂岩致密储集体质量参数具有正态分布特征,是一种金字塔数据结构,常规储层比例一般为15%~20%,是砂岩或白云岩致密储层的“甜点”;致密砂岩储层微观孔隙发育,孔、喉连通性较好,分布比较均匀,储层孔、渗关系较好,表现为相对高孔和低渗;白云岩致密储层质量尽管具有孔、喉连通性差和孔、渗关系较差的不利因素,但也具有相对高渗、低束缚水饱和度、低排驱压力及裂缝网络发育等有利因素,天然气渗流能力较好,勘探开发潜力较大。我国发育碳酸盐岩沉积,应加强致密白云岩气藏成藏条件研究与勘探。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致密砂岩储层微观孔喉特征差异及其成因
    高辉, 朱耿博仑, 王泫懿, 史华, 王明磊, 何梦卿, 窦亮彬, 王琛
    2019, 40(2):  302-312.  doi:10.11743/ogg20190209
    摘要 ( 275 )   PDF (4042KB) ( 25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分析不同沉积与成岩作用改造下致密砂岩储层的孔喉类型及其参数差异,利用物性、铸体薄片、扫描电镜、恒速压汞、图像粒度与X衍射实验结果,对比了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地区延长组长8储层和薛岔地区延长组长6储层的孔喉类型,定量评价了孔喉参数,揭示了形成原因。结果表明,合水地区长8储层孔隙更为发育,粒间孔、溶蚀孔、晶间孔和微孔、弱压实成因缩颈状喉道和溶蚀成因、粘土胶结成因管束状喉道含量高;薛岔地区长6储层的孔隙类型少且发育程度较差,压实成因片状、弯片状喉道含量高。两个区块的孔隙参数差异小,喉道参数差异大,前者大喉道更为发育,喉道差异大,孔喉比大,对渗透率起贡献的喉道分布范围更宽。相同渗透率条件下,前者的平均喉道半径、主流喉道半径和孔喉比大于后者。沉积水动力条件、粒度、碎屑组分、填隙物、成岩作用类型及其改造程度是两个研究区孔隙发育程度不同、喉道类型差异和孔喉参数表现出不同特征的主要原因。
    鄂尔多斯东北部致密砂岩气藏地层水成因及分布规律
    陈朝兵, 杨友运, 邵金辉, 朱玉双, 陈新晶, 石磊, 孟迪
    2019, 40(2):  313-325.  doi:10.11743/ogg20190210
    摘要 ( 262 )   PDF (8589KB) ( 24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地震、钻井、测井及生产动态等资料,结合压汞、气水相渗、物性和水化学等测试分析,对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神木气田地层水的化学特征、成因、空间分布特征及控制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区处于气水过渡区,地层水属于“Ⅴ”型CaCl2型,以低矿化度的“酸点水”和高矿化度的常规地层水为主。纵向上,各层之间沉积、岩相差异及距气源远近不同是造成地层水纵向差异分布的主要因素。本溪组与太原组层内稳定分布的多套致密灰岩阻碍了烃类进入储层,造成原始气藏充注程度不高,地层水相对富集;石千峰组远离气源中心,烃类供给不足,气驱水不彻底;山西组属“自生自储”成藏组合,充注程度高,产水量少。平面上,受晚白垩世末期盆地“西倾”构造运动影响,盆地东北部整体抬升并发生气水二次调整,导致含气层位增多,连续气柱高度上升;同时气藏压力下降,盆地边缘地层水顺层侵入,各层均不同程度产水,形成“多层含气、普遍低产、气水同产”的格局,表现为自西向东地层水的规模及产水量逐渐增大,矿化度逐渐升高。研究结果为鄂尔多斯盆地边缘气水空间分布及成因理论提供了一定科学依据。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7段有机质富集主控因素
    袁伟, 柳广弟, 徐黎明, 牛小兵
    2019, 40(2):  326-334.  doi:10.11743/ogg20190211
    摘要 ( 342 )   PDF (9540KB) ( 29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7段(长7段)富有机质页岩中的有机碳含量呈异常高值,其有机质的富集从根本上来说是受古构造、古气候、古沉积环境和事件作用综合控制的。对这些控制因素进行分析,并探讨了他们在富有机质页岩形成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长7段沉积期强烈的构造活动对有机质的富集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导致盆地整体沉降,湖盆面积扩大,从而使得可容空间增大;另一方面诱发了多期的火山和湖底热液活动,并借此向湖泊中输送了大量的营养物质。充足的生长空间、丰富的营养物质和适宜的气候条件使得水生生物异常繁盛(湖泊初始生产力极高),这为富有机质页岩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尽管长7段沉积期氧化-亚氧化的底水环境不利于有机质的保存,但是在供给量充足的前提下,仍然使得大量的有机质保存了下来,从而造成了有机质在沉积物中的大量富集。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府谷天生桥剖面上古生界下石盒子组8段辫状河储层构型表征
    陈东阳, 王峰, 陈洪德, 魏新善, 孙诗, 祝圣贤
    2019, 40(2):  335-345.  doi:10.11743/ogg20190212
    摘要 ( 320 )   PDF (17060KB) ( 24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东部地区上古生界下石盒子组8段(盒8段)为主力产气层,其储层内部构型是控制油气分布的关键地质因素。选取盆地东部与苏东地区具有相似物源体系与沉积环境的府谷天生桥剖面作为研究对象,对该剖面砂体构型进行精细解剖能为苏东地区地质模型的建立提供有效信息。通过剖面实测、岩相分析、构型解剖、砂体规模精确测量等方法,结合沉积学、岩石学特征分析,对府谷天生桥剖面上古生界盒8段辫状河储层构型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该剖面盒8段辫状河发育12种岩相类型;其储层内部可划分出复合河道带、单一河道带、单砂体、落淤层及增生体、层系组、层系及纹层等6级构型界面;共识别出河道充填(CH)、纵向砂坝(LB)、斜列砂坝(DB)、横向砂坝(TB)、废弃河道(ACH)和越岸沉积(OF)6种储层构型单元,其中砂坝作为辫状河主要储层构型单元,纵向砂坝厚度介于2.5~5.8m,宽/厚比约为27.6~37.7;斜列砂坝厚度介于2.2~6 m,宽/厚比约为34.8~42.1;横向砂坝厚度介于1.5~3.6 m,宽/厚比约为47.0~61.8。在对不同构型单元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其空间叠置样式,建立了府谷盒8段辫状河复合砂体三维的构型模式,研究成果为苏东地区盒8段气藏精细描述提供了地质依据。
    渭河盆地新发现原油的特征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李玉宏, 高岗, 王行运, 屈童, 韩伟, 宫振奇, 张文, 党文龙
    2019, 40(2):  346-353.  doi:10.11743/ogg20190213
    摘要 ( 290 )   PDF (2168KB) ( 3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渭河盆地地热井中意外发现有石油产出,打破了该盆地无油的历史定论。为了认识该原油的特征及其油气地质意义,对采集的地热井原油的物性、族组分含量、饱和烃含量、甾烷与萜烷组成、饱和烃单体烃碳同位素组成进行了系统分析。分析表明,原油以饱和烃为主、芳香烃和沥青质次之,胶质含量最低,属于正常含蜡、低硫、轻胶质原油。饱和烃色谱呈双峰型,主峰为C15和C22CPIOEP值分别为0.93和0.90。原油母质成熟度较高且主要来自浮游水生生物和少量高等植物,并有藻类有机质的贡献。正构烷烃中低碳数(C14-C22)的碳同位素值随碳数增加而从-27.1‰降低到-30.3‰;当碳数高于C22后,碳同位素值在-29.3‰和-30.4‰之间变化;姥鲛烷(Pr)和植烷(Ph)的碳同位素值重,分别为-26.1‰和-24.9‰。相对较高的伽马蜡烷含量表明了原油母质形成于较高盐度的水体中。通过邻区对比发现,该原油特征与鄂尔多斯盆地二叠系、三叠系延长组、侏罗系等已知产油层位的原油差别较大,显示出明显的地球化学与成因的特殊性。新发现原油表明渭河盆地应具有尚未发现的生烃源岩,对渭河盆地的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也可为鄂尔多斯周缘盆地新层系油气调查提供借鉴。
    银额盆地哈日凹陷YHC1井高产油气层时代归属及油气地质意义
    陈志鹏, 任战利, 崔军平, 祁凯, 张园园, 于春勇, 任文波, 杨桂林, 刘润川
    2019, 40(2):  354-368.  doi:10.11743/ogg20190214
    摘要 ( 272 )   PDF (19207KB) ( 20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银额盆地哈日凹陷YHC1井高产油气层时代归属及白垩系与二叠系界线位置争议问题,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微古生物化石、火山岩同位素测年、岩石矿物组成及地震反射响应特征等开展了层位归属与不整合界面位置确定研究。研究表明,YHC1井高产油气层段及其上部地层的孢粉组合与哈1井、查参1井下白垩统可以进行较好对比;高产油气层下部的火山岩锆石U-Pb年龄为131.8~132.6 Ma,指示早白垩世早期;高产油气层的矿物组成与下白垩统一致,而与二叠系有较大区别;高产油气层和火山岩在地震反射剖面中均位于断陷层内。综上所述,哈日凹陷YHC1井新发现的高产油气层应归属下白垩统,白垩系与二叠系的不整合界面则位于巴音戈壁组火山岩底部。高产油气层时代的确定对研究区油气资源评价及勘探方向选择具有重要意义,也指示银额盆地下白垩统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潜力。
    四川盆地中二叠统沉积相模式及有利储集体分布
    黎荣, 胡明毅, 杨威, 刘满仓
    2019, 40(2):  369-379.  doi:10.11743/ogg20190215
    摘要 ( 330 )   PDF (24422KB) ( 32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近年来四川盆地中二叠统栖霞组和茅口组勘探取得一些突破,显示该区中二叠统巨大的天然气勘探前景。前人对该区中二叠统沉积相和储层等做了大量研究,但对中二叠统栖霞组和茅口组沉积相类型和沉积相模式存在较大分歧,进而制约了有利储集体分布预测研究。文章结合近期一些新钻井和地震资料综合分析基础上,通过岩石学特征、沉积构造和生物化石等相标志分析,认为四川盆地中二叠统栖霞组和茅口组主要发育台地边缘相、开阔台地相和台洼相,其中中二叠统栖霞组早期以碳酸盐岩台地模式为主,栖霞组中晚期和茅口组演变为镶边台地和孤立台凹模式。该区主要发育有台缘滩和台内滩两类主要的储集体,且主要集中在层序高位体系域,台缘滩储集体主要分布在Sq1-HST期雅安-绵竹和剑阁-广元等区带,以及Sq2-HST时期雅安-绵竹-广元区带;台内滩储集体主要分布在Sq1-HST和Sq2-HST期川中高石梯-磨溪区块,以及Sq2-HST时期的威远-自贡区带,Sq2-HST时期高石梯-磨溪区块台内滩储集体受古岩溶和构造热液叠加影响呈条带状展布。四川盆地中二叠统台缘滩和台内滩分布范围较广,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
    川西地区龙门山前带侏罗系物源与沉积体系演化
    邓莉, 刘君龙, 钱玉贵, 张世华, 王天云, 于海跃
    2019, 40(2):  380-391.  doi:10.11743/ogg20190216
    摘要 ( 269 )   PDF (10965KB) ( 24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前陆盆地山前带近源体系是近几年沉积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与难点。侏罗系沉积期,川西地区龙门山前带发育了一套近源粗粒沉积体系。笔者充分利用全区覆盖的三维连片地震数据、测录井、岩心及野外露头资料,分析了不同时期物源特征和沉积体系演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①侏罗系沉积期,龙门山前带共发育来自短轴和近长轴2个方向的5套物源体系;②下侏罗统主要发育冲积扇-曲流河三角洲-滨浅湖-半深湖沉积体系,中、上侏罗统主要发育冲积扇-辫状河三角洲-滨浅湖沉积体系;③龙门山前带可以划分3种沉积模式,分别为早侏罗世、中侏罗世和晚侏罗世沉积模式。通过研究,不仅能够为龙门山前带侏罗系致密砂岩气藏的勘探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而且可以完善对近源冲积体系粗粒储层的认识。
    塔里木盆地下寒武统肖尔布拉克组丘滩体系类型及其勘探意义
    乔占峰, 沈安江, 倪新锋, 朱永进, 严威, 郑剑锋, 黄理力, 孙晓伟
    2019, 40(2):  392-402.  doi:10.11743/ogg20190217
    摘要 ( 302 )   PDF (11684KB) ( 27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钻井岩心、薄片以及露头的详细研究,根据地貌背景、沉积物类型和沉积特征差异,将塔里木盆地肖尔布拉克组缓坡丘滩体划分为4种类型:颗粒滩型、丘滩型、滩坪型和台坪型。颗粒滩型主要发育于塔中-巴东地区的“平台”地貌背景下,以鲕粒和砂屑等高能沉积片状发育为特征;丘滩型发育于柯坪-巴楚地区的匀斜缓坡背景,以微生物丘和藻砂屑滩发育为主,呈“小丘大滩”;滩坪型发育于阿克苏地区,微生物丘不发育,颗粒滩和潮坪相大面积发育;台坪型发育于轮南-牙哈区,具类似“孤立台地”特征,东侧边缘陡,发育高能丘滩沉积,西侧较缓,以低能微生物丘/席为主。不同类型丘滩体系的储层差异明显,颗粒滩型和滩坪型以Ⅱ类储层为主,分布稳定,有利于储层规模发育;丘滩型和台坪型可发育Ⅰ类储层,储层呈块状分布,具规模优质储层发育潜力。提出塔中-巴东地区应以寻找岩性圈闭为目标,柯坪地区应寻找构造相对稳定、保存条件较好的目标,轮南-牙哈区高能丘滩带值得探索。
    塔里木盆地玉北地区上奥陶统碳酸盐岩沉积微相及沉积环境
    蔡习尧, 高晓鹏, 李慧莉, 赵燚
    2019, 40(2):  403-412.  doi:10.11743/ogg20190218
    摘要 ( 301 )   PDF (11489KB) ( 20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微相分析的方法,对玉北地区12口钻井上奥陶统恰尔巴克组、良里塔格组碳酸盐岩的微相类型和沉积环境进行了研究。通过在显微镜下对其颗粒成分、生物组合、基质类型及结构特征等进行深入观察,划分出8种碳酸盐岩微相类型。依据各微相类型组合特征,并结合钻测井、地震剖面、古生物及地球化学等资料,认为玉北地区上奥陶统碳酸盐岩主要形成于开阔台地、台地边缘与台缘斜坡3种沉积环境,晚奥陶世的沉积相带呈东西向分异:大致以玉北5-胜和2-皮山北2井南一线为界,东部为台缘斜坡-陆棚相,中西部为碳酸盐岩台地相。玉北地区晚奥陶世纵向沉积演化为开阔台地-台地边缘-台缘斜坡-陆棚,其沉积环境的演变主要受控于区域构造运动。
    松辽盆地伏龙泉断陷边界断层构造反转率
    张美华, 王春华, 栾颖
    2019, 40(2):  413-422.  doi:10.11743/ogg20190219
    摘要 ( 302 )   PDF (5855KB) ( 25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盆地边界断层通常为同沉积断层,同沉积断层活动时间相对短且具有间歇性,地层沉积时间相对较长,这决定了断陷盆地的地层分布格局。通过分析同沉积断层理论模式,认为断陷缓坡带地层厚度与边界断层下盘厚度相当,边界断层下盘通常缺失与上盘对应的地层,可选择断陷盆地缓坡带地层厚度代替边界断层下盘厚度,建立虚拟下盘厚度格架,然后运用位移-距离曲线等方法对边界断层开展定量研究。伏龙泉断陷位于松辽盆地东南部,为东断西超的半地堑盆地,发育4条边界断层,依次控制了4个沉积次洼,4条边界断层的活动强度和反转程度存在差异。伏龙泉断陷经历了断陷期、拗陷期、反转期三个主要的构造期次,分别对应于边界断层强烈活动、停止活动、反转活动3个演化阶段,发生于白垩纪末的反转活动使得边界断层再次活化,形成油气运移通道,深层油气向上运移到浅层圈闭中,形成次生油气藏。通过定量计算伏龙泉断陷各边界断层的反转率,结合油气富集规律认识,认为反转率适中的区域最有利于次生油气藏的形成和保存。
    油气开发
    Ahdeb油田水平井控水完井及一体化耦合模型
    薛衡, 黄祖熹, 王贺华, 安永生, 刘榧, 成一, 何冰, 刘卡
    2019, 40(2):  423-429.  doi:10.11743/ogg20190220
    摘要 ( 318 )   PDF (1217KB) ( 20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Ahdeb油田上部主力层系采用水平井注采井网开发,前期取得了较好开发效果,但开发过程中部分井组稳产与高含水矛盾日益突出,亟需开展水平井调流控水研究。针对Ahdeb油田这类边水或注入水在高渗层或断层裂缝带突窜引起的水平井见水,基于不同钻遇储层特征,形成了水平井控水完井分类治理方案,并建立了一套同时适用于盲筛分段组合、中心管和ICD控水完井工艺的井筒-油藏一体化耦合数值模型。该模型重点考虑了水平井筒受多种作用力下的变质量流动过程,提高了单井的模拟和实际含水率匹配度。研究表明:对于根部见水的水平井,ICD完井及中心管完井均有较好控水效果,含水率从49.8%分别下降至37.8%和35.0%。完井控水装置的限流范围应略大于出水井段,才能有效控制含水率。调流控水装置下入时机应选择在水平井见水前,能够最大程度降低整个生产过程中的含水率,从而提高单井累产油量。
    超低渗油藏在线分流酸化增注技术研究与应用
    邓志颖, 张随望, 宋昭杰, 王尔珍, 杨乾隆, 吴文超
    2019, 40(2):  430-435.  doi:10.11743/ogg20190221
    摘要 ( 233 )   PDF (8903KB) ( 14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酸化是超低渗油藏最有效的增注措施之一,但由于储层物性差、非均质性强等问题,造成目前常规酸化措施普遍具有施工周期长、有效率低、有效作用距离短等不足,且酸化过程中存在指进现象和储层二次伤害。针对这一问题,选取鄂尔多斯盆地环江油田三叠系超低渗油藏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在线分流酸化技术,并配套研制了一种多元缓速螯合酸COA-1S和一种新型的水溶性分流剂COA-1P。通过室内评价实验和在线分流酸化模拟实验,发现该技术在缓速性、配伍性、水溶性、螯合能力和暂堵功能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常规酸化;现场先导性实验结果表明,酸化后剖面吸水均匀程度从28.5%上升至50.9%,视吸水指数增加2倍左右,降压增注效果显著;同时,该技术还具有“不停井、不泄压、不动管柱、不返排”的特点,简化了常规分流酸化工序、降低了安全环保风险,是一种能够很好地适应超低渗油藏特征的酸化增注技术。
    方法技术
    塔河油田缝洞型油藏气驱动用储量计算方法
    朱桂良, 孙建芳, 刘中春
    2019, 40(2):  436-442,450.  doi:10.11743/ogg20190222
    摘要 ( 263 )   PDF (2289KB) ( 17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塔河油田缝洞型油藏储集空间类型多样、尺度差异大、呈非连续性分布,不同与常规砂岩层状油藏,属典型的块状油藏。塔河油田缝洞型油藏现场注气增油效果显著,针对塔河缝洞型块状非均质油藏特点,提出了缝洞型油藏井组气驱动用储量的定义及计算方法。基于PDA生产数据分析法,通过流量重整压力和物质平衡时间曲线的拟合,建立了井组总动用储量的计算方法。针对塔河风化壳、暗河和断溶体3类岩溶背景,提出了基于形状因子修正系数的平面波及系数计算方法和基于地震能量体属性缝洞体三维分布的纵向动用程度计算方法。基于井组总动用储量、注气前的累产油量、平面波及系数、不规则井网形状因子修正系数及纵向动用程度,建立了不同岩溶背景下不同井网井组气驱动用储量的计算方法。该计算方法已应用于塔河注气现场,为气驱井组的优选和已气驱井组的气驱井组动用储量的评价及注气潜力分析奠定了基础。
    基于生产动态数据的井间储层连通性识别方法
    王任一
    2019, 40(2):  443-450.  doi:10.11743/ogg20190223
    摘要 ( 317 )   PDF (1512KB) ( 2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井间储层连通性认识是注水开发油田最重要的基础性研究工作,而目前常用的油藏工程法、数值模拟法和地球化学法,对认识结论可靠性的影响因素较多,尤其对地质资料依赖性较大,且周期长成本高。由注水井、采油井和油水井井间储层组成了一个复杂的非线性注采系统,反映该系统某一侧面的油水井生产动态数据中,隐含着油水井井间储层连通性信息。利用油水井多变量生产动态数据,基于多变量相空间重构方法,可重构这一注采系统动力学特征,通过求取重构注采系统吸引子的关联维,就有可能提取出井间储层连通性信息。使用该方法工作量小,在WR油田应用效果好,得出结论与实际生产相符,且理论清晰算法简单,不需要复杂的数学模型和地质静态模型参数,并可以实现定量解释,为井间储层连通性认识开辟了一条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