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3年 第44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23-10-19
    目录
    2023年第44卷 第5期 封面+目录
    2023, 44(5):  1. 
    摘要 ( 142 )   PDF (32334KB) ( 13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油气地质
    致密砂岩气藏复杂气-水关系形成和分布主控因素及分布模式
    曾溅辉, 张亚雄, 张在振, 乔俊程, 王茂云, 陈冬霞, 姚泾利, 丁景辰, 熊亮, 刘亚洲, 赵伟波, 任克博
    2023, 44(5):  1067-1083.  doi:10.11743/ogg20230501
    摘要 ( 382 )   HTML ( 54)   PDF (4999KB) ( 446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近年来大量勘探开发实践发现,致密砂岩气藏普遍产水,气-水关系非常复杂,“避水找气”已成为致密砂岩气藏勘探开发的关键问题。基于简单平缓构造区(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和大牛地致密砂岩气藏)、简单平缓-复杂隆起构造过渡区(鄂尔多斯盆地杭锦旗地区)和复杂隆起构造区(四川盆地川西地区致密气藏)气-水关系的综合地质分析,结合岩心和孔隙尺度致密砂岩气-水关系形成和分布物理模拟,明确了致密砂岩气藏气-水分布关系的类型和特征,揭示了砂体、岩心和孔隙尺度复杂气-水关系形成和分布主控因素,建立了气-水分布模式。研究指出:致密砂岩气藏气-水关系在砂体尺度上主要存在纯气无水型、上气下水正常型、上水下气倒置型、气-水同层混合型、气包水孤立型和纯水无气型等6种类型。在砂体尺度下,生烃强度控制了气-水分布范围,储层非均质性控制了气-水分布样式,源-储压差和构造活动联合控制了气-水分布边界;在岩心尺度下,渗透率和充注动力耦合控制了气-水关系形成和分布的临界条件;在孔隙尺度下,孔喉大小和配位数与充注压力耦合控制了流体赋存和渗流特征,决定了气-水关系形成和分布的临界条件。不同源-储组合的致密气藏,受砂体、岩心和孔隙尺度主控因素共同作用及其差异的影响,其气-水分布模式不同。

    前寒武纪—早古生代沉积岩显微组分分类、成因及演化
    罗情勇, 钟宁宁, 李美俊, 吴进, Khan Imran, 张烨, 陈清, 叶祥忠, 李文浩, 纪文明, 刘安吉, 郝婧玥, 姚立朋, 吴嘉
    2023, 44(5):  1084-1101.  doi:10.11743/ogg20230502
    摘要 ( 223 )   HTML ( 26)   PDF (14761KB) ( 236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前寒武纪—早古生代沉积岩时代古老、生源简单,但有机显微组分面貌却很复杂。通过对大量国内外自然演化和人工熟化系列样品的观察和分析,基于生源、成因、沉积转化及热成熟作用4个主控因素,提出将古老沉积岩的显微组分划分为类镜质组、腐泥组、固体沥青组、动物有机碎屑组和惰质组。低成熟的古老海相烃源岩的显微组分组成以层状藻类体、沥青质体和矿物沥青基质为主;高-过成熟的古老海相烃源岩的显微组分组成以源内固体沥青为主;笔石表皮体常见于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是其中有机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分析了其中最具特征且以往易被忽视的显微组分的成因,前寒武纪样品中类镜质组颗粒的成因可能为早期成岩过程低等水生生物遭受微生物降解所形成;源内固体沥青为经一次运移残留在烃源岩内的可溶有机质裂解后的固体残留物或者腐泥组残余干酪根吸收同化可溶有机质后的热演化固相产物。通过自然演化系列样品和热模拟样品的综合研究,明确了中国高-过成熟的前寒武纪、寒武纪和奥陶纪—志留纪含笔石页岩有机质的“前世”分别类似于中元古代下马岭组、寒武纪Alum页岩和奥陶纪含笔石Alum页岩有机质的“今生”,提出笔石表皮体、类镜质组颗粒和源内固体沥青反射率都可以用于表征前寒武纪—早古生代海相烃源岩有机质热演化程度。

    碳酸盐岩微孔隙的分类、成因及对岩石物理性质的影响
    屈海洲, 郭新宇, 徐伟, 李文皓, 唐松, 邓雅霓, 何仕鹏, 张云峰, 张兴宇
    2023, 44(5):  1102-1117.  doi:10.11743/ogg20230503
    摘要 ( 243 )   HTML ( 23)   PDF (7407KB) ( 204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碳酸盐岩微孔隙(简称微孔)是孔径小于50 μm的微米-纳米级孔隙,目前有多种单因素和综合分类方案,以Kaczmarek的综合划分方案应用较为广泛,该方案将泥晶形态和物性相结合。微孔的表征方法主要有流体侵入法、图像分析法和数学统计法,并通过定性-定量组合实现对微孔的综合表征。微孔主要发育于泥晶-粉晶之间,原生沉积是微孔发育的基础,成岩作用是微孔形成的关键,重要的成岩作用包括矿物的转化作用、白云石化作用以及重结晶作用等。而泥晶体形态和排列方式决定微孔的空间几何结构,从而影响岩石的物理性质。随着对碳酸盐岩微孔认识的不断加深,需要进一步结合中国实例进行理论完善(包括微孔的分类、成因等),同时应用更先进的高精度微区测年、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和数字岩心模型等表征技术,建立和完善微孔碳酸盐岩储层岩评价标准,以对中国大量发育的深层碳酸盐岩储层,尤其是其微观特征的研究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准噶尔盆地腹部征沙村地区征10井的勘探发现与启示
    刘惠民, 张关龙, 范婕, 曾治平, 郭瑞超, 宫亚军
    2023, 44(5):  1118-1128.  doi:10.11743/ogg20230504
    摘要 ( 186 )   HTML ( 11)   PDF (2735KB) ( 344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油气勘探领域向深层-超深层拓展对准噶尔盆地增储上产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准噶尔盆地腹部征沙村地区征10井的成功钻探,揭示了准中地区超深层巨大的勘探潜力。以征沙村地区为例,从油气藏特征入手,在分析源岩、储层和输导条件等成藏要素特征的基础上,明确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建立成藏模式,并指出其深层-超深层油气勘探的新启示。研究结果表明,征沙村地区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包括3个方面:①低温-超压控烃机制延长了生油时窗,提高了生油转化率,极大地增加了油气资源量;②“冷盆、超压、颗粒包壳、沸石溶蚀”四元控储模式突破了传统的碎屑岩储层发育的深度下限,扩展了油气勘探空间;③断-压双控输导机制提供了高能油气输导通道,控制了油气在纵向上差异运移,保障了超深层油气高效充注。根据超深层烃源岩演化史、压力演化史、成岩演化序列、成藏期和构造演化史等多要素演化叠合特征,建立了征沙村地区“温-压控烃、四元控储、断-压控输”的油气成藏模式,以期为征沙村地区勘探部署和培育新的战略接替阵地提供理论指导和科学依据。

    准噶尔盆地红车断裂带石炭系火山岩储层特征及质量控制因素
    赵耀, 潘虹, 骆飞飞, 李亮, 李丹杨, 谢宗瑞, 卢东连, 张琴
    2023, 44(5):  1129-1140.  doi:10.11743/ogg20230505
    摘要 ( 135 )   HTML ( 12)   PDF (7201KB) ( 145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石炭系火山岩是准噶尔盆地红车断裂带主要的勘探开发目的层,但目前对于火山岩储层特征及质量主控因素尚不明确,制约了下一步的勘探和开发部署。基于岩心、普通薄片、铸体薄片和成像测井等资料,对研究区火山岩储层的岩性进行精细划分,识别储集空间类型并揭示其质量控制因素,以期为有利目标优选提供科学依据。研究表明,研究区火山岩储层以火山角砾岩、凝灰质火山角砾岩、凝灰岩、玄武岩和安山岩为主,储集空间以次生孔隙和微裂缝为主,储层孔隙度平均为9.69 %,渗透率平均为0.24×10-3 μm2,为特低孔、特低渗储层。石炭系火山角砾岩储集物性最好,而安山岩和玄武岩次之。储层物性受火山岩岩性、岩相、成岩作用和构造作用的共同控制,岩相控制了岩性的类型及分布,从物质成分上根本控制了压实作用及后期溶蚀作用的进行,从而主要控制了储层质量;风化淋滤作用、溶蚀作用及断裂活动可以形成裂缝-溶蚀孔体系,大大改善了储层质量;而压实作用和充填作用使得原生孔隙大量减少,储层物性变差。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中秋1井区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砂质辫状河有利岩相组合发育模式与意义
    高志勇, 吴永平, 刘兆龙, 魏聪, 张永忠, 王翠丽, 刘群明
    2023, 44(5):  1141-1158.  doi:10.11743/ogg20230506
    摘要 ( 153 )   HTML ( 17)   PDF (7764KB) ( 254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中秋1井深层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天然气虽获得高产,但由于钻井数量少、埋藏深度大、储层非均质性强,致使该区有利储层评价及对不同井产能差异控制作用分析存在较大困难。通过开展岩心沉积相分析与相标志识别,基于洪泛面等时性特征,建立了巴什基奇克组等时地层格架,内部3个沉积单元由下至上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平原—冲积平原辫状河的进积(湖平面下降)演化过程。中秋1井区产能差异层段主要处于最大洪泛面之上巴什基奇克组二段上部—巴什基奇克组一段的冲积平原砂质辫状河沉积环境,不同时期主河道发育位置不同。综合沉积微相、碎屑颗粒粗细结构、孔隙类型与特征、孔隙度与渗透率大小及裂缝发育与否等,将巴什基奇克组砂质辫状河沉积体划分为9种岩相组合类型,沉积微相差异是形成不同岩相组合的基础,其中Ⅰ—Ⅴ类为有利岩相组合。建立了中秋1井区巴什基奇克组砂质辫状河有利岩相组合发育模式,有利岩相组合所占比例在该区具有东高西低特征,控制了含气性的差异。预测沿东部中秋101井—中秋1井—中秋104井,向西部中秋102井—中秋2井一线的南、北区域为有效规模储层发育区,尤以北侧和东北侧更好。

    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盐家地区深层砂砾岩油气藏相态演化及成藏过程
    王永诗, 巩建强, 陈冬霞, 邱贻博, 茆书巍, 雷文智, 杨怀宇, 王翘楚
    2023, 44(5):  1159-1172.  doi:10.11743/ogg20230507
    摘要 ( 170 )   HTML ( 9)   PDF (4209KB) ( 285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盐家地区深层油气藏经历了复杂的热演化过程,使得深层油气相态类型多变,影响着深层油气勘探开发。通过盆地模拟、pVT相态模拟和烃类流体包裹体等综合分析,揭示了盐家地区深层油气相态演化过程,建立了不同类型油气成藏模式。研究表明,东营北带盐家地区古近系沙河街组四段深层油气多种相态垂向有序分布,从浅至深依次发育轻质油、凝析气和干气等多类型油气藏。深层砂砾岩体中油气相态主要受到热演化的控制,而干酪根生烃、原油裂解和外部天然气充注主导了凝析气藏的相态演化过程。基于盐家地区深层砂砾岩体不同类型油气藏的油气相态、储层特征和温压演化史,建立了盐家深层“多期生油气,扇中叠置输导-扇根封堵,多相态有序分布”的砂砾岩油气成藏模式,为陆相断陷盆地深层油气的高效勘探提供理论指导。

    致密砂岩砂-泥结构发育特征及其对储集空间的控制作用
    李军亮, 王鑫, 王伟庆, 李博, 曾溅辉, 贾昆昆, 乔俊程, 王康亭
    2023, 44(5):  1173-1187.  doi:10.11743/ogg20230508
    摘要 ( 159 )   HTML ( 12)   PDF (6672KB) ( 230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陆相含油气沉积盆地中,沉积水体变化快,砂岩和泥岩频繁交互。不同的砂-泥互层形式导致砂岩储层的储集空间差异性明显。以渤海湾盆地惠民凹陷临南洼陷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下亚段(沙三下亚段)为例,基于砂岩和泥岩在空间上的组合形式及其单层厚度分析,利用铸体薄片观察、物性测试和微米CT技术,系统分析不同砂-泥结构下砂岩储层的物性特征、孔隙类型和孔隙结构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沙三下亚段发育厚泥岩夹薄砂岩、中泥岩夹薄砂岩、厚泥岩夹中砂岩、薄砂岩-薄泥岩互层、中砂岩-中泥岩互层、厚砂岩-厚泥岩互层、中砂岩夹薄泥岩、厚砂岩夹中泥岩和厚砂岩夹薄泥岩9种砂-泥结构类型。砂岩和泥岩之间的离子交互关系,导致不同砂-泥结构砂岩储层储集能力具有较强的非均质性。对于砂/地比较小的砂-泥结构,泥岩能够为砂岩提供充足的CO32-,Ca2+,Fe2+和Mg2+离子。砂岩被胶结物完全充填,储层变得极为致密。随着砂/地比增大,泥岩无法为砂岩提供充足的CO32-,Ca2+,Fe2+和Mg2+离子。砂-泥界面附近砂岩中碳酸盐胶结作用较强,储层极为致密;而砂岩内部碳酸盐胶结作用较弱,发育少量的原生孔隙。同时,砂岩厚度比较大的砂-泥结构,有利于有机酸的注入,形成大量的粒间溶蚀孔,改善储层质量。基于砂-泥结构的差异性,揭示了砂-泥结构控制下砂岩储层储集空间演化路径和模式,对指导致密储层的甜点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渤海湾盆地旅大隆起区多期叠加构造及其对潜山的控制作用
    赵淑娟, 李三忠, 牛成民, 张江涛, 张震, 戴黎明, 杨宇, 李金月
    2023, 44(5):  1188-1202.  doi:10.11743/ogg20230509
    摘要 ( 164 )   HTML ( 6)   PDF (6738KB) ( 218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旅大隆起区位于渤海湾盆地渤海海域的西北部,经历了中生代—新生代多幕构造运动的叠加改造,内幕断裂发育类型多样、变形复杂,前人对其古生界和中生界的构造研究仍相对薄弱。基于三维地震数据的详细构造解析揭示,研究区印支期主要表现为自南向北的逆冲推覆,形成了北西—近东西向的宽缓褶皱和逆冲推覆断裂;燕山早期和中期主要表现为挤压背景下的局部伸展和沉积,中-下侏罗统和上侏罗统-下白垩统之间未见明显的角度不整合;燕山晚期主要表现为自南东往北西方向的逆冲推覆;早喜马拉雅期在北西-南东向的伸展作用下形成了多米诺式的伸展-拆离断层和箕状断陷沉积。其中,印支期北西—近东西向的逆冲断层控制了研究区的基底构造格局,后期的燕山运动和早喜马拉雅运动继承或改造了早期的断层系统。晚白垩世是旅大隆起区构造格局转变的关键时期,自之前的北西—近东西向转为北东向。位于构造转变区的秦皇岛30-1构造和旅大25-1构造潜山是印支期近南北向挤压、燕山晚期北西-南东向挤压和早喜马拉雅期北西-南东向伸展叠加改造的结果,而南部的428构造潜山则受控于近东西走向的印支期逆冲及燕山期和早喜马拉雅期伸展断裂体系。

    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民丰洼陷陡坡带深层-超深层碎屑岩优质储层控制因素
    刘佳庚, 王艳忠, 操应长, 王淑萍, 李雪哲, 王铸坤
    2023, 44(5):  1203-1217.  doi:10.11743/ogg20230510
    摘要 ( 164 )   HTML ( 9)   PDF (5271KB) ( 247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含油气盆地深层-超深层是全球油气勘探的新领域之一,而对深层-超深层优质储层发育主控因素认识不清制约了其油气勘探。以渤海湾盆地民丰洼陷陡坡带古近系沙河街组四段下亚段(沙四下亚段)近岸水下扇砂砾岩储层为研究对象,综合利用铸体薄片观察、扫描电镜观察、阴极发光薄片鉴定、流体包裹体测温及古压力恢复等方法,结合埋藏史-热史分析,对储层基本特征、油气充注史、压力演化史和优质储层控制因素进行综合研究。结果表明:民丰洼陷陡坡带沙四下亚段砂砾岩储层岩石类型多样,以岩屑质长石砂岩和长石质岩屑砂岩为主;压实作用中等-强,胶结作用以铁白云石胶结为主,其次为石英自生加大;溶解作用整体较弱,主要为长石溶蚀;储集空间以原生孔隙为主,发育少量的长石溶孔。储层中发生过2期石油充注和1期天然气充注:早期石油充注为成熟油充注,发生时间为37.2~25.8 Ma;晚期石油充注为高熟油充注,发生时间为12.0 Ma至今;天然气充注时间为3.6 Ma至今。储层中发育2个增压旋回,第一个增压旋回为45.0~24.6 Ma,第二个增压旋回为24.6 Ma至今,分别对应于2期油气充注期。有利的岩相是民丰洼陷陡坡带沙四下亚段原生孔隙主导型优质储层发育的基础,超压油气充注抑制压实和胶结作用是优质储层发育的关键,深层封闭体系中长石和碳酸盐矿物溶解作用弱、增孔量少;3 750 m以深的储层孔隙度随埋深加大而减少的速率明显下降,深层原生孔隙主导型优质储层的发育大大拓展了勘探的深度下限。

    华北北部中元古界下马岭组页岩有机岩石学研究
    吴进, 罗情勇, 钟宁宁, 方子龙, 段金材, 张无忌, 崔雅鑫
    2023, 44(5):  1218-1230.  doi:10.11743/ogg20230511
    摘要 ( 127 )   HTML ( 9)   PDF (5283KB) ( 235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华北北部中元古界下马岭组页岩是中国最古老的海相烃源岩之一,生源简单,有机质丰度高且成熟度低,但目前仍缺少对其显微组分面貌和成因的详细研究。通过有机岩石学方法,研究了下马岭组页岩中显微组分的组成、特征及其成因。结果表明,下马岭组页岩中显微组分组成较复杂,包括沥青质体、层状藻类体、类镜质组颗粒、矿物沥青基质和沥青铀钍矿。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类镜质组颗粒、沥青质体和层状藻类体存在光性过渡变化,它们的随机反射率呈现出逐渐减小的趋势,荧光逐渐增强。这种光性的过渡变化与它们的成因紧密相关。随着缺氧微生物降解作用的逐渐增强,层状藻类体会逐步降解形成沥青质体和类镜质组颗粒。有机质遭受放射性矿物颗粒的离子辐射聚合作用后形成沥青铀钍矿,其中放射性矿物颗粒主要为独居石和钍石。放射性矿物颗粒的热辐射对有机质成熟度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影响范围较小。

    轨道周期约束下海-陆过渡相页岩层系高精度层序界面识别及其地质意义
    梁岳立, 赵晓明, 张喜, 李树新, 葛家旺, 聂志宏, 张廷山, 祝海华
    2023, 44(5):  1231-1242.  doi:10.11743/ogg20230512
    摘要 ( 152 )   HTML ( 25)   PDF (4685KB) ( 178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海-陆过渡相页岩气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但其产层多、单层厚度薄且岩相变化快等特点导致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构建难度大,而旋回地层学理论为高频旋回划分和对比提供了有效的手段。基于岩心分析测试及测井资料,结合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及旋回地层学理论,厘定了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二叠系山西组23亚段海-陆过渡相页岩层系高精度层序界面。运用山23亚段GR值、Th/U元素含量比值及总有机碳含量(TOC)数据序列,滤波输出记录在沉积物中的天文轨道参数,通过对山23亚段岩性、测井数据及地化元素分析数据进行划分,识别了四级层序界面,405 kyr 长偏心率周期与四级层序耦合关系良好,山23亚段共划分为4个四级层序(PSQ1—4)。依据短偏心率与五级层序的对应关系,山23亚段共划分为12个五级层序(FSQ1—12)。在此基础之上,分析了轨道周期与高分辨率层序、海平面升降、沉积环境演化及岩相组合规律的耦合关系,长偏心率周期通过调节0.4 Myr 尺度海平面变化控制沉积相演化,影响优势页岩储层段的发育;短偏心率周期通过调节0.1 Myr尺度海平面变化控制沉积亚相演化,影响页岩甜点层的发育。基于旋回地层学理论提出的页岩层系高精度地层划分与对比技术,能为精准识别优势页岩层段及水平井导向设计提供理论借鉴及技术支撑。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上古生界风化壳型铝土岩系发育过程及优势储层分布规律
    李涵, 付金华, 季汉成, 张雷, 佘钰蔚, 官伟, 井向辉, 王红伟, 曹茜, 刘刚, 魏嘉怡
    2023, 44(5):  1243-1255.  doi:10.11743/ogg20230513
    摘要 ( 151 )   HTML ( 9)   PDF (6096KB) ( 173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陇东探区上古生界二叠系太原组铝土岩系天然气勘探近期取得重大突破,开辟了新的勘探领域。但是目前对于铝土岩系分布及储层发育特征认识不清,制约了勘探进程。基于岩心观察、薄片、测录井及地震等资料,通过分析铝土岩系的物源、沉积环境及形成过程并探讨铝土岩系储层特征及形成机理,建立了铝土岩系形成分布模式及储层发育模式。研究认为:①陇东地区铝土岩系物源主要来自下古生界马家沟组碳酸盐岩。②铝土岩系发育在海退背景下温热多雨的沉积环境,垂向结构包括漏斗状、透镜状及似层状3种岩性组合类型,不同成因组合类型受岩溶的容积空间和淋滤程度等因素影响。平面上分布受古地貌控制,高地岩溶潜坑区发育漏斗状铝土岩系,垂向厚度大。斜坡区岩溶阶地以连续透镜状铝土岩为主,且横向分布具有一定范围。洼地区发育似层状铝土岩系。③岩溶负地形是控制铝土岩系发育的重要因素,泄水通道的存在是控制优势储层发育的关键因素。高地潜坑和斜坡阶地微古地貌单元是理想的铝土岩系优势储层发育区。该研究成果可为盆地内寻找铝土岩系优质储层提供依据,对新类型天然气勘探提供借鉴。

    东海陆架盆地西湖凹陷中央反转构造带古近系花港组气藏“先汇后聚”机制及地质意义
    张迎朝, 邹玮, 陈忠云, 蒋一鸣, 刁慧
    2023, 44(5):  1256-1269.  doi:10.11743/ogg20230514
    摘要 ( 169 )   HTML ( 7)   PDF (4507KB) ( 151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反转构造带作为圈闭发育的优势构造带在国内外诸多盆地已揭示了丰富的油气资源,但对于海上盆地来说,由于钻井成本较高、钻井较少,对反转构造带油气成藏规律的研究相对薄弱。以西湖凹陷中央反转构造带为例,重点关注烃源岩层系内部的原始汇烃能力及从源到储的动态油气富集过程,以期揭示反转构造带油气富集规律。通过构造演化史-生烃演化史-储层演化史-油气充注史匹配关系分析认为,西湖凹陷中央反转构造带北部地区烃源岩大量生烃期和油气充注时间早于圈闭形成时间,早期天然气在源内层系先形成聚集气或丰度较高的“半聚集”气,即“先汇”;晚期构造运动伴随圈闭形成使得早期气向上运移至圈闭中聚集成藏,即“后聚”,成藏后表现为天然气成熟度由深向浅呈增大的趋势。因此提出“先汇后聚”成藏新机制,该机制不仅阐释了源上古近系花港组主力勘探层系生烃期-圈闭形成期-油气充注期时间不匹配的问题,而且揭示了源内古构造背景对源上现今油气成藏富集的控制作用。在该模式指导下指出了中央构造带大型圈闭天然气成藏的关键因素,并提出B构造具备良好的“先汇后聚”条件。“先汇后聚”成藏模式具有一定普遍性,不仅对西湖凹陷中央反转构造带油气勘探具有指导作用,对有类似地质条件的含油气盆地油气勘探亦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琼东南盆地深水区宝岛21-1气田天然气来源及输导体系
    尤丽, 权永彬, 庹雷, 滕长宇, 左高昆
    2023, 44(5):  1270-1278.  doi:10.11743/ogg20230515
    摘要 ( 172 )   HTML ( 4)   PDF (3551KB) ( 299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宝岛21-1气田的发现是琼东南盆地宝岛凹陷近30年以来油气勘探取得的最大突破,打开了勘探新局面,有关其天然气来源和输导体系的认识,对宝岛凹陷进一步勘探具有重要意义。以宝岛21-1气田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油气地球化学及断裂体系刻画等手段,详细分析了天然气组成、碳同位素特征和凝析油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精细刻画了主控断层几何形态和运动学特征,并分析了其对天然气富集的贡献。结果显示,宝岛21-1气田具有重烃气含量高、干燥系数低及碳同位素轻的特点,与Y13气田和L17气田具有明显差异,揭示除陆源有机质的贡献外,还有明显的腐泥型有机质贡献,主要为海相藻类的贡献。宝岛21-1构造经历了3期油气充注,断裂与陵水组三段三角洲砂体构成了高效输导体系,断裂形态与差异活动性控制油气汇聚-输导,使该构造所在位置成为优势聚集区。建立了紧邻生烃主洼,沿“大型构造脊+断面脊汇聚,长期活动的大型沟源断裂与三角洲砂岩配置高效输导”的天然气富集模式,为宝岛凹陷及琼东南盆地勘探提供重要依据。

    珠江口盆地恩平凹陷恩平17洼油气动态成藏过程
    史玉玲, 龙祖烈, 张向涛, 温华华, 马晓楠
    2023, 44(5):  1279-1289.  doi:10.11743/ogg20230516
    摘要 ( 132 )   HTML ( 11)   PDF (3884KB) ( 244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地化分析明确了珠江口盆地恩平凹陷恩平17洼油气来源及分布特征,优选断层属性有效参数,定量评价了不同时期断层的输导性;借助MOVE软件再现了23.03 Ma以来主要层面的古构造形态,揭示了T70古构造面形态变化对纵向上及不同构造带间油气调整分配的影响,最终恢复了油气动态成藏过程,也预测了潜在的油气勘探方向。研究认为:恩平17洼原油主要来自始新统文昌组三段、四段及五段烃源岩,断距在100 ~ 130 m的断层可以向恩平组输导油气,断距大于130 m的断层有利于油气穿过恩平组向中、浅层垂向输导。恩平17洼油气经历了早期近源、中期南向、晚期南-北双向3个阶段的运聚过程,由于洼陷带晚期断层垂向输导油气能力较弱,使得恩平组成为纵向上及不同构造带间油气调整分配的枢纽。10.00 Ma之前,油气主要在T70古构造面之下近源运聚;10.00 ~ 5.33 Ma,油气主要沿恩平组输导层向南部构造带运聚;5.33 Ma之后,油气开始在洼陷带T70古构造面之下向北运移调整,整体油气运移趋势进入南-北双向运聚阶段。沿NW向构造脊发育的古近系构造圈闭及北部古隆起周缘恩平组构造-岩性或地层-岩性圈闭是今后较为有利的勘探方向。

    方法技术
    深层缝洞型油藏井间连通路径智能预测技术
    康志江, 张冬梅, 张振坤, 王睿奇, 姜文斌, 刘坤岩
    2023, 44(5):  1290-1299.  doi:10.11743/ogg20230517
    摘要 ( 181 )   HTML ( 11)   PDF (4692KB) ( 191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深层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是多期地质构造和岩溶作用改造形成的油藏,缝洞体结构复杂、非均质性强,常规的碎屑岩油藏井间连通预测技术不适用。基于静、动态数据结合多重分形、曲线相似度分析等技术,自动提取缝洞单元不同机理下相邻井响应程度等生产动态特征参数,实现井间连通程度自动评价。利用深度残差网络实现地震多属性融合刻画储集体空间结构,采用强化学习和多目标算法自动搜索三维连通路径。以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不同岩溶背景典型缝洞单元为例,自动提取的动态响应特征及三维连通路径的展布形态说明裂缝网络是风化壳岩溶井间主要连通通道,多向连通性好;主断裂和次级断裂是断控岩溶井间的主要通道,沿断裂呈条带状连通;古暗河岩溶沿多层暗河连通,局部充填垮塌具有分段性。研究成果对深层缝洞型油藏剩余油与提高采收率研究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断裂诱发砂体输导油气变径部位预测方法及其应用
    何春波, 张亚雄, 于英华, 袁红旗
    2023, 44(5):  1300-1307.  doi:10.11743/ogg20230518
    摘要 ( 107 )   HTML ( 3)   PDF (3417KB) ( 163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揭示含油气盆地斜坡区浅层油气分布规律,研究了断裂在改变砂体输导油气运移路径方面的作用。通过将盖层渗漏部位、断裂输导油气优势运移路径和砂体输导油气优势运移路径三者叠合,建立了一套预测断裂诱发砂体输导油气运移路径变化(变径)部位的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渤海湾盆地歧口凹陷,预测赵北断裂诱发沙河街组一段下亚段(沙一下亚段)砂体输导的油气变径进入浅层馆陶组的部位。结果表明:赵北断裂诱发的变径部位仅有1处,分布在沙一下亚段的中部,沙一下亚段砂体输导的油气在此处变径沿赵北断裂运移至上覆的浅层馆陶组中汇聚成藏。这一预测结果与赵北断裂附近浅层馆陶组已发现油气主要分布在中部相吻合,表明该方法用于预测断裂诱发砂体输导油气变径部位是可行的。

    成岩作用控制下低渗透砂岩润湿性演化过程及机制
    王鑫, 曾溅辉, 贾昆昆, 王伟庆, 李博, 安丛, 赵文
    2023, 44(5):  1308-1320.  doi:10.11743/ogg20230519
    摘要 ( 144 )   HTML ( 4)   PDF (4331KB) ( 174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润湿性对低渗透砂岩中流体的渗流能力具有关键的控制作用。在成岩演化过程中,低渗透砂岩储层流体性质、矿物类型及成分变化频繁,导致润湿性演化机制尚不明确,严重制约了低渗透油气成藏机理的研究工作。以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四段上亚段为例,基于地质资料分析,采用铸体薄片观察、X射线衍射矿物组分分析、基于核磁共振技术的高温高压Amott法润湿性实验和高温高压固-油-水接触角实验,系统分析成岩作用对低渗透砂岩储层润湿性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复杂多样的成岩作用导致不同成岩阶段发育的主要孔隙类型存在差异。在早成岩A期、B期及中成岩A1期、A2期和B期的这5个成岩阶段,低渗透砂岩储层发育的主要孔隙类型依次为压实残余孔、长石溶蚀粒内孔-碳酸盐溶蚀粒间孔、石英边缘溶蚀孔、长石溶蚀粒内孔-碳酸盐溶蚀粒间孔和裂缝。随着成岩演化的进行,压实残余孔、石英边缘溶蚀孔和长石溶蚀粒内孔亲水性变强,而方解石溶蚀粒间孔亲油性变强,白云石溶蚀粒间孔由水润湿变为中性润湿。同时,不同成岩阶段发育的主要孔隙类型及其表面润湿特性决定了低渗透砂岩整体的润湿性。在成岩过程中低渗透砂岩润湿性主要表现为水润湿的特性,在从早到晚的5个成岩阶段依次为强亲水性、弱亲水性、亲水性、中性和亲水性。最后,建立了成岩作用控制下砂岩储层润湿性演化模式,对指导低渗透砂岩储层的甜点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温-压耦合作用下深层盐岩盖层封闭能力演化特征
    赵珊, 刘华, 杨宪章, 朱永峰, 王伸, 张科, 魏鑫
    2023, 44(5):  1321-1332.  doi:10.11743/ogg20230520
    摘要 ( 141 )   HTML ( 8)   PDF (4710KB) ( 181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研究温-压耦合作用对盐岩盖层封闭能力演化的影响,选择中国金坛盐洞的盐岩样品,利用高温-高压三轴岩石力学测试系统实验装置,设计开展恒温变压、恒压变温以及温-压耦合3组实验,模拟温度、压力条件对盐岩盖层封闭能力演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温-压耦合作用导致盐岩短期强度大幅减弱,塑性大幅增强,缩短了脆-塑性转化时间,其中,由温度引起的盐岩短期强度降低百分比(Ti )大于35.06 %;压力引起的盐岩短期强度降低百分比(pi )最大只有38.25 %,表明埋藏过程中,盐岩力学性质主要受控于温度。②单一压力作用下,盐岩裂缝具有逐渐减少、愈合的趋势;而温-压耦合作用下,盐岩会出现“裂缝再次发育”现象,其中,低温阶段(温度<90 ℃),压力占主导地位,高温阶段(温度≥90 ℃),温度占主导地位,盐岩出现蠕变损伤。③建立“深层盐岩”脆性—脆-塑性—塑性—蠕变损伤—损伤愈合”演化模式,其中,蠕变损伤阶段对于盐下油气藏的保存极为不利。因此,准确厘定盐岩封闭能力的演化特征可为深层盐下油气藏的富集规律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综合报道
    水平井+多段水力压裂技术应用于干热岩开发获突破
    2023, 44(5):  1333-1334. 
    摘要 ( 90 )   HTML ( 7)   PDF (479KB) ( 10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