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1983年 第4卷 第3期    刊出日期:1983-09-25
    论文
    贺兰坳拉槽与前渊盆地及其演化
    孙国凡, 刘景平
    1983, 4(3):  236-245.  doi:10.11743/ogg19830301
    摘要 ( 972 )   PDF (10381KB) ( 49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鄂尔多斯西缘在大地构造属性上往往被认为具地槽、地台过渡带性质,并给以"鄂尔多斯西缘过渡带"、"鄂尔多斯台缘坳陷"等称谓。但是,南北方向的鄂尔多斯西缘过渡带与北西西方向的祁连加里东褶皱带几乎近直角相交,二者显得极不协调;并且这一南北方向的过渡带北段,被夹持于鄂尔多斯地台与阿拉善地块之间,因而仅用"过渡带"来简单解释鄂尔多斯西缘地区的大地构造性质似嫌不足。笔者认为以坳拉槽(Aulacog-en)(中元古代-古生代)及前渊盆地(中生代)的形成发育机制阐明该区的大地构造性质较为合理。为此,本文对该坳拉槽与前渊盆地的发育及演化特征试作一初步分析。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缘的寒武系
    张韦
    1983, 4(3):  246-253.  doi:10.11743/ogg19830302
    摘要 ( 723 )   PDF (6976KB) ( 41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鄂尔多斯盆地(以下简称盆地)东南缘,为山西离石至陕西韩城,即吕梁山脉中、南段到渭北东端禹门口、紫荆山一带(图1)。

    问题讨论
    油气运移聚集的流体动力学机理问题
    陶一川
    1983, 4(3):  254-268.  doi:10.11743/ogg19830303
    摘要 ( 665 )   PDF (12383KB) ( 54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一个似是而非的观点迄今还在石油地质文献中流传着:地层中的油气水是从高压区向低压区运移。比较含糊的提法可以从尼格里亚(Neglia)的文章中看到,他认为"泥岩与含水层所含水的孔隙压力差是造成水从泥岩盖岩排出的原因"(原书581页)。我国的两本石油地质学教科书则直截了当地认为:"由高压区向低压区运移,这就是油气在地下运移的总规律"(原书145页)。

    论文
    江汉盐湖盆地原油及生油岩中生物标记化合物的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杨志琼, 童育英, 樊兆安
    1983, 4(3):  269-282.  doi:10.11743/ogg19830304
    摘要 ( 638 )   PDF (10771KB) ( 39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江汉盆地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中新生代陆相盐湖盆地。它的特定的高盐度、强还原性地质环境使下第三系生油岩及原油有其特殊性。本文试图利用通过红外、紫外、荧光、色谱-质谱等多种手段分析江汉盆地生油岩及原油(以潜江凹陷潜江组为主)而取得的有关卟啉、菲、萜烷、甾烷等生物标记化合物的资料,结合过去取得的镍、钒等分析结果,进一步总结盐湖盆地生油岩及原油的特征,并据此对沉积环境、原油及生油岩的演化程度以及油源对比等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球状侵入体的散热过程及其对干酪根的影响
    杨文宽
    1983, 4(3):  283-293.  doi:10.11743/ogg19830305
    摘要 ( 643 )   PDF (9713KB) ( 42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湘中坳陷及其周缘地带,已出露地表的侵入体相当多,出露面积大于50平方公里的中生代花岗岩类侵入体就有13个。隐伏的侵入体也不少。作者(1980)在分析了湘中地区的地质资料和地球物理资料之后曾经指出:龙山、大乘山等瘤状背斜都是"在褶皱作用形成的低幅度背斜的基础上,由岩浆的底辟作用改造而成";牛头寨—四明山北东向凸起"可能是在祁阳弧褶皱的基础上,由岩浆底辟作用形成的串珠状背斜构成的正向单元。"1)杨起和任德贻( 1981)也认为龙山、四明山等背斜之下存在隐伏岩浆岩体[1]。所有上述已出露的和未出露的侵入体,一般具有球状或近球状轮廓。作者在研究本区上古生界源岩油气生成条件的过程中,发现它们不仅明显地影响了岩体附近煤层的演化程度,也明显地影响了岩体附近源岩的油气生成过程。

    中国东部新生代断陷盆地地层岩性油气圈闭的地震反射特征
    蔺殿忠, 童晓光, 徐树宝
    1983, 4(3):  294-303.  doi:10.11743/ogg19830306
    摘要 ( 626 )   PDF (10332KB) ( 40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中国东部广泛发育着第三纪的陆源碎屑沉积断陷盆地,如渤海湾、苏北、南襄等盆地。这些较大的含油气盆地都已作了大量地震勘探和钻探工作,获得了丰富的地球物理和地质资料,发现了多种类型的油气藏。 在盆地勘探的初期阶段,主要是寻找构造油气藏。随着勘探程度的加深,一些非构造油气藏主要是地层、岩性油气藏,也不断被发现。到现阶段,进一步作油气勘探就更要有意识地去寻找非构造油气藏了。更有实际意义的是,在中国东部还发育有众多的小型断陷盆地,它们常常缺乏明显的构造圈闭,控制油气聚集的主要是地层、岩性圈闭。因此,在这些盆地内找油,一开始就应把着眼点放在地层、岩性圈闭上。

    珠江口盆地上白垩统——下第三系存在证据及海侵探讨
    寇才修
    1983, 4(3):  304-309.  doi:10.11743/ogg19830307
    摘要 ( 621 )   PDF (6063KB) ( 74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中国南海北部海区珠江口盆地,自1977年以来,中外双方作了地球物理调查(包括地震、重力、磁法和测深等)划分出四个主体沉积坳陷(图1)。中新生代沉积厚度达万余米。

    川东石炭系天然气富集因素
    陈宗清
    1983, 4(3):  310-317.  doi:10.11743/ogg19830308
    摘要 ( 631 )   PDF (8132KB) ( 35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川东石炭系的天然气勘探已经四年,除早期连续发现了相国寺等四个气田和一个含气构造外,近两年来勘探成效不大。为探求油气富集规律,谨写此文,以期对勘探能有所裨益。

    花海-金塔盆地的含油远景
    谢恭俭
    1983, 4(3):  318-323.  doi:10.11743/ogg19830309
    摘要 ( 617 )   PDF (4686KB) ( 41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花海-金塔盆地位于甘肃省玉门市和金塔县境内。接近东西方向延伸,长约200公里,宽40—50公里,面积9688平方公里;沉积岩厚约5000米,体积24000立方公里(图1)。在下古生代基底上,主要发育有侏罗系、白垩系以及第三系等地层。它属台缘坳陷盆地。1954年开始地面地质调查和重磁力测量工作,1960年以后又进行过地震概查(局部普查),并钻探了一些深井和浅井,但未发现工业油流。

    江苏溱潼凹陷下第三系阜宁组生油岩排驱效率和排烃效率的模拟研究
    贝丰, 王允诚
    1983, 4(3):  324-331.  doi:10.11743/ogg19830310
    摘要 ( 631 )   PDF (6648KB) ( 74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运用模拟手段研究生油岩的排液机理和排烃效率,到目前为止还进行得不多,作者在仔细研究了江苏溱潼凹陷下第三系戴南组及阜宁组的地质背景,特别是生油和储油条件的基础上所提出的模拟方法,尽管还不甚完善,但所得到的有关实验数据对这个凹陷的资源评价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湖南早石炭世海参化石的发现及其意义
    张金鉴
    1983, 4(3):  332-334.  doi:10.11743/ogg19830311
    摘要 ( 674 )   PDF (3290KB) ( 81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近年来,我队在研究泥盆—石炭纪碳酸盐岩地层时,不断发现一些保存完好的海参化石,笔者曾作过报道1)。1982年底,在湖南临武县香花岭下石炭统岩关阶又发现了丰富的海参化石。据此,对湖南下石炭统岩关阶的时代、划分和对比提出一些粗浅的认识。 临武县香花岭剖面位于香花岭矿场东侧约3公里处的下芳冲2)

    书刊评介
    评《世界含油气盆地图集》
    童崇光
    1983, 4(3):  334-334.  doi:10.11743/ogg19830312
    摘要 ( 783 )   PDF (1259KB) ( 45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这本图集由甘克文、李国玉、张亮成等合编,1982年石油工业出版社出版。编者收集了全世界100多个含油气盆地有关油气工业发展史、区域构造、油气田地质及油气田分布规律等方面的大量资料。编制了69幅含油气盆地分布图,在有些图幅内还插入了大比例尺的主要油气区及油气田分布图,编制了世界含油气盆地和以全球板块构造为背景的主要含油气盆地分布图。每一幅图后边都从自然地理、油气工业发展简史。区域构造及含油气情况几个方面编写了简要说明。

    地质新知
    川鄂交界中三叠世晚期地层新资料
    田端孝
    1983, 4(3):  335-336.  doi:10.11743/ogg19830313
    摘要 ( 656 )   PDF (1313KB) ( 45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近年,我们在川、鄂交界湖北巴东麂子崖、宝塔河、秭归泄滩一带中三叠统巴东组第四段紫红色粉砂质泥岩之上,发现一套厚约18—21米的碳酸盐岩(图1)。据微体有孔虫鉴定结果,与四川盆地西北部江油黄连桥、小河子、马鞍塘等地中三叠统天井山组时代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