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1999年 第20卷 第3期    刊出日期:1999-09-25
    前沿探索
    欧亚板块东缘新生代盆地成因:右行剪切拉分作用
    许浚远, 张凌云
    1999, 20(3):  187-191.  doi:10.11743/ogg19990301
    摘要 ( 766 )   PDF (5827KB) ( 63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欧亚板块东缘新生代盆地具有惊人相似的几何学特征,盆地边界均为Y 断裂及R,R'断裂,平面形态呈准菱形(或Z形),均为右行剪切拉分盆地。此拉分始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成形于欧亚板块向北退却与太平洋板块之间的右行剪切作用。太平洋西北边缘独特的裂谷型"弧后盆地"现象,恰是特有的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造成的。据沉降及变形特征,其构造演化可划分为3 个一级阶段:右行走滑拉分裂谷阶段(始新世中期-中新世早期)、挤压隆起阶段(中新世中期) 和后裂谷沉降阶段(中新世中晚期-第四纪)。

    争鸣论坛
    辽河断陷石油无机成因的地球化学证据
    张景廉, 朱炳泉, 陈义贤, 涂湘林, 王大锐, 张成君
    1999, 20(3):  192-194.  doi:10.11743/ogg19990302
    摘要 ( 694 )   PDF (3250KB) ( 67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等离子质谱方法分析了辽河断陷6 个原油的微量元素含量。原油中微量元素含量较低,仅Ni,V,Li 等较高,原油的V/Ni 比值为0.02~0.04,低于世界原油的V/Ni 值,反映了源区为亏损型地幔。原油的稀土元素总量也低,海13-39 原油的稀土配分曲线呈水平分布,具洋中脊玄武岩特征。

    油气空间
    陕甘宁盆地中部东西向构造带的确定及其聚气意义
    方国庆, 王多云, 林锡祥, 张晓宝, 刘德良
    1999, 20(3):  195-198,202.  doi:10.11743/ogg19990303
    摘要 ( 844 )   PDF (5791KB) ( 68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陕甘宁盆地中部发育一个东西向构造带,其分布范围北至鄂托克旗,南达定边 靖边一线。该构造带最早在中元古代的长城纪即有表现,为地台内低幅度裂陷。早古生代早中期为东西向的浅台坳。奥陶系顶部风化壳形成阶段,古地貌表现为东西向的岩溶低地。晚古生代中晚期为陆、海(湖) 的过渡带。中生代为北陆南湖的过渡带。第四纪为控制地貌南北分异的分界线。该带显着特点是幅度低,它控制下的岩相类型和厚度,特别是厚度与相邻的南北地区差异较小,往往在数百米以内。低幅度是使得该构造带不易被识别和确定的重要原因之一。该带具有重要的天然气地质意义,它在古生代表现出的低凹地带,使得这里沉积较厚,形成了上、下古生界两大烃源中心;上古生界发育多期三角洲沉积体系,砂体重叠连片发育,形成有利的天然气储层发育带。目前沿该带已发现有长庆、吴堡、镇川堡、横山堡、天池等天然气聚集带。

    盆地后期改造阶段与应力场演化
    刘晓祥, 刘池阳, 赵重远, 何娟
    1999, 20(3):  199-202.  doi:10.11743/ogg19990304
    摘要 ( 775 )   PDF (4760KB) ( 42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中国沉积盆地后期改造强烈,大致可划分为5 个阶段,即微改造阶段、弱改造阶段、中等改造阶段、强改造阶段和极强改造阶段,并各自形成相对应的改造盆地。沉积盆地的萎缩、消亡与所处构造应力场的演化息息相关,在后期以挤压应力场为主的改造下,可形成逆转型改造盆地、递进型改造盆地和走滑型改造盆地三类。由于各类改造盆地的生储盖展布特征、保存状态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油气勘探思路和方法上不同。

    构造断阶与砂体预测:以沾化凹陷富林地区为例
    程日辉, 郑和荣, 林畅松
    1999, 20(3):  203-206.  doi:10.11743/ogg19990305
    摘要 ( 724 )   PDF (4599KB) ( 74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构造断阶带包括陡坡和缓坡断阶带。因地形差异,陡坡和缓坡对砂体的控制作用存在明显不同。低水位期,陡坡一侧发育冲积扇、扇三角洲;缓坡一侧发育河流冲积平原、小型冲积扇或三角洲。湖进期,陡坡一侧由岸向湖,不同断阶上分别发育冲积扇或扇三角洲的近 中端,中 远端,在靠近深洼部位发育湖底浊积扇或其它重力流沉积体;缓坡一侧,则表现为前期沉积的砂体向物源方向的退积。高水位期,因地形变缓断阶作用变小,整体表现为三角洲向盆地的进积,呈延长楔形或透镜状。另外,断阶中断裂活动的先后次序和迁移方向,对砂体的分布也有明显控制作用。运用这些规律,可为在地震剖面上预测砂体提供有效约束。

    三塘湖盆地煤层与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对比
    张枝焕, 关强, 阳安成
    1999, 20(3):  207-211.  doi:10.11743/ogg19990306
    摘要 ( 725 )   PDF (4854KB) ( 65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三塘湖盆地的煤系主要发育于侏罗系西山窑组和八道湾组。4 口井30 余块样品测试结果表明,煤系有机质丰度及可抽提有机质的量都较高;正构烷烃具明显奇偶优势;姥植比为1.25~8.17;正规甾烷内组成分布具明显C29优势,C31 藿烷含量高,伽马蜡烷含量低;干酪根碳同位素为-2.279%和-2.413%;镜质体反射率为0.50%~0.62%,正处于主要生烃期;但其地球化学特征明显异于侏罗系、二叠系含油岩芯抽提物,表明侏罗系煤系生成的烃类并未从煤系中排出,对本区油气聚集没有贡献。所以在研究煤成烃时,更应注意研究煤成烃的排出条件。

    影响空间方向滤波效果的因素分析
    张玉芬, 周建新
    1999, 20(3):  212-215.  doi:10.11743/ogg19990307
    摘要 ( 651 )   PDF (4251KB) ( 84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二分量(X,Z) 理论合成地震记录的处理证明了极化滤波的思想是正确的,也是目前分离二分量记录中P波和PSV波的一个比较有效的方法。各种滤波参数对二分量地震记录滤波效果影响规律的试验、分析结果表明:(1)在滤波器的滤波参数中对滤波效果影响最大的是极化方向的加权值q,其次是滤波的时窗值N,极化程度加权值p 对滤波效果影响不大;(2)对不同分量、不同炮检距、不同深度的地震记录应采用不同的滤波参数(q,p,N)进行滤波处理,只有正确地选取滤波器的滤波参数,才能获得比较满意的滤波结果。

    塔里木盆地北部石炭系盐体塑性形变与油气圈闭
    周江羽, 林忠民, 周凌方, 罗传容, 王燮培, 肖朝晖
    1999, 20(3):  216-219,223.  doi:10.11743/ogg19990308
    摘要 ( 807 )   PDF (5765KB) ( 84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构造 沉积背景分析表明,塔里木盆地北部石炭系含盐层系主要形成于干旱炎热气候条件,受海平面变化控制的滨岸潮间蒸发泻湖环境,厚度为80~221 m.受区域性构造运动的影响,盐体在地史时期曾经历了三次较为明显的塑性流动:第一次发生在早二叠世末期,表现为盐体向南流动了2~2.8 km;第二次发生在晚三叠世-早侏罗世早期,盐体向南流动距离为1~2.8 km;第三次发生在晚第三纪末期,盐体向北回流,距离为0.5~1.2 km.因盐体塑性流动形成的构造圈闭类型主要有盐脊背斜、盐丘背斜、盐边向斜等。勘探实践证明,盐脊背斜是主要的含油气构造,盐丘背斜、盐边向斜也应给予足够重视。

    砂岩模型两相驱替实验中油层润湿性的判断
    朱玉双, 曲志浩, 孔令荣, 陈蓉, 李劲峰
    1999, 20(3):  220-223.  doi:10.11743/ogg19990309
    摘要 ( 715 )   PDF (4557KB) ( 98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砂岩模型两相驱替实验过程中,判断油层润湿性应注意以下问题:(1) 应注意砂岩模型及实验流体的可靠性,充分考虑模型制作过程中各种因素及实验流体真实程度对润湿性的影响;(2) 应保证润湿性判断方法的正确性。在利用水驱油方式及水驱油之后的油、水分布状态判断岩石润湿性时,应综合其他方法进行判断;利用孔道中油水弯液面判断润湿性时,应同时观察大小孔道的弯液面,并防止润湿滞后的影响;在利用油水两相自吸量的比较判断润湿性时,应在孔隙空间内部流体状态相似下进行。

    阿克库勒凸起南部辫状河三角洲砂体尖灭圈闭预测
    蒲仁海, 何发岐, 袁丽珍, 宋杉林
    1999, 20(3):  224-227.  doi:10.11743/ogg19990310
    摘要 ( 782 )   PDF (4658KB) ( 65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阿克库勒凸起南部辫状河三角洲砂体尖灭圈闭,可通过下述方法预测:(1) 将上三叠统标志层对齐,制作不同方向的钻井剖面对比图,发现中油组存在着两处相变尖灭;(2) 将中油组顶底界标定在半个反射周期内,顶界标在正极性波峰附近,底界标在波谷附近,因尖灭与波峰、波谷的振幅有关,中油组对应的弱 空白反射即为尖灭;(3)根据上、中、下油组砂岩及间互泥岩的厚度、速度及密度,结合今构造北倾的单斜背景,分别制作中油组砂体陡倾短距离尖灭,缓倾长距离尖灭时含油、气、水的地质模型及选用30 Hz 主频子波制作褶积地震模型验证,中油组和下油组上段砂体均向南尖灭。据此预测在中下油组有两个面积为56 km2 和160 km2 的砂岩尖灭圈闭,且显示出良好的含油气前景。

    轮南地区碳酸盐岩油气藏的地震响应特征
    徐峰, 杨金华, 张耀堂, 徐振宏
    1999, 20(3):  228-231.  doi:10.11743/ogg19990311
    摘要 ( 751 )   PDF (3631KB) ( 84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塔里木盆地轮南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油气藏的地震响应特征十分明显,主要表现在(1) 碳酸盐岩中裂隙发育处的阻抗差变小、反射能量减弱,致使反射波振幅明显变低;(2)裂隙发育之处高频信号衰减较快,因而反射波的频率降低;(3) 孔隙中若充注有液体会使地层对地震波的吸收系数明显增大;(4) 孔隙中所含流体的波阻抗远小于碳酸盐岩,孔隙中若有流体,其波阻抗值会明显降低。经对钻井统计分析,其前3 项特征的符合率均较高,达87%~90%;最后一项因储集空间的极度不均一,影响了横向的分辨率,符合率仅65%。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油气封盖主控因素分析
    牛嘉玉
    1999, 20(3):  232-236.  doi:10.11743/ogg19990312
    摘要 ( 712 )   PDF (5387KB) ( 88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油气封盖的主控因素,在微观封闭性能已满足现今油气藏封盖的油气柱高度时,已转变为盖层厚度变化、平面展布的稳定性和断裂的发育与活动。在两套区域盖层中,七克台组泥质超压层构成的第二套区域性盖层,超压值大于20 MPa 和厚度大于200 m 的范围几乎覆盖了全凹陷,且厚度稳定连续,对其下的两期油气进行了有效的封盖,95%以上的储量位于其下地层,控制了油气的空间展布和富集程度,为最重要的区域性盖层。喜山期断裂活动产生的断裂,在各地的影响不同,鄯善油田以东地区,对油气破坏和调整较弱,两套区域性盖层相对保存完好,油气基本保持原始的展布风貌;以西地区断裂活动较强,两套盖层受到不同程度的切割,打乱了油气的原始展布状态,甚至伴有较大程度的散失,利于喜山期油气藏的形成。

    西昆仑北缘冲断带和田段的构造特征
    罗金海, 何登发
    1999, 20(3):  237-241.  doi:10.11743/ogg19990313
    摘要 ( 704 )   PDF (6338KB) ( 73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对和田一带西昆仑北缘前陆冲断系地表地质构造和地震反射剖面的分析表明,和田前陆冲断系沿走向方向构造形态变化很大。在杜瓦河以东,冲断带的前锋主要发育向北的次级逆冲断层,后者向上消失于断层传播褶皱之中,地表出露的几排背斜就是这些褶皱向上传播的结果;杜瓦河以西,冲断带的前锋主要表现为向南的反冲断层,与整体向北逆冲的铁克里克北缘逆冲断裂构成一个三角带构造。滑脱面深度差异是造成东西方向不同构造形态的主要原因,西段主要沿中寒武统底面滑脱,东段主要沿下第三系底面(或二叠系顶面) 滑脱。

    峡东早震旦世南沱期冰川事件沉积
    郭成贤, 翟永红, 令永刚, 陈凤喜
    1999, 20(3):  242-245.  doi:10.11743/ogg19990314
    摘要 ( 732 )   PDF (4506KB) ( 53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三峡东部早震旦世南沱期,自下而上由冰碛相、冰水相组成三套冰进-冰退不完整的沉积旋回。80 年代冰与非冰成为争论的焦点,但王丰岗南沱组剖面不具泥石流沉积的结构构造特征,两层紫红色冰碛岩所反映的只是冰川形成前冰碛物原始组分的富集方式,而非气候炎热的标志。根据区内南沱冰碛层中未发现海相夹层、未见波浪和潮汐水流构造、冰川坠石构造,以及横向变化迅速的特点,倾向于属大陆冰川,为低纬度、低高程的大陆冰盖型沉积,地球冰环模式可以比较圆满地加以解释。

    含油气系统与有机地球化学的关系
    陈建渝, 朱芒征
    1999, 20(3):  246-249.  doi:10.11743/ogg19990315
    摘要 ( 1244 )   PDF (4788KB) ( 96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有机地球化学的基本原理及研究方法是认识和划分含油气系统的基础,烃源岩是4 个成藏要素之最。盆地中有几套不同的烃源岩就有几个不同的含油气系统;在同一盆地中,若有两个或更多的烃源岩彼此重叠,则形成复式含油气系统,我国东部第三纪断陷盆地及西部多旋回构造盆地常发育此类系统。含油气系统中的生烃时间、排烃时间及聚集时间由生物标志化合物的分析与对比确定。多期生油表明含油气系统经历了多期改造。

    头台油田茂62-92井可疑油层判识
    张居和, 冯子辉, 方伟, 邹玉良, 阎燕, 宁小玲, 孙东
    1999, 20(3):  250-251.  doi:10.11743/ogg19990316
    摘要 ( 716 )   PDF (1948KB) ( 45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大庆头台油田茂62-92 注水井不断流出的大量原油与生产井开采层位(扶余-杨大城子) 的原油在地球化学特征方面存在显着差异:(1) 原油密度及残碳量低;(2)含蜡量、饱和烃含量及芳烃含量高;(3) 全烃指标差异明显。但与邻区油田的葡萄花油层地球化学性质相近,由此说明茂62-92 注水井的原油比生产井油层层位浅,即此原油并非扶余-杨大城子油层,而是葡萄花油层。

    塔北草湖凹陷的油气勘探方向
    傅强, 王家林, 周祖翼
    1999, 20(3):  252-254,259.  doi:10.11743/ogg19990317
    摘要 ( 738 )   PDF (4219KB) ( 104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草湖凹陷属塔北下古生界满加尔坳陷北延部分,主力生油岩为腐泥型的寒武-奥陶系碳酸盐岩。寒武系主生油期为加里东中期-海西晚期,奥陶系为海西期-燕山期。这两套生油岩曾生成并排出过大量油气,主运移期分别为晚古代晚期-早侏罗世和早中新世-第四纪,主要沿寒武-奥陶系由南向西、北、东侧向运移。凹陷北部及东部晚海西期强烈抬升,剥蚀作用长达40 Ma,不仅将二叠系剥蚀殆尽,而且已生成的油气沿断裂全部逸散,这是近年来十余口钻井全部落空的原因,但是在草湖凹陷与阿克库勒凸起之间的斜坡上的石炭系和三叠系圈闭形成早,后期破坏小,油气逸散少,成藏条件好,应是下一步勘探布井的有利场所。

    技术经纬
    沉积相定量识别中的层次分析方法
    欧成华, 陈景山
    1999, 20(3):  255-259.  doi:10.11743/ogg19990318
    摘要 ( 945 )   PDF (5158KB) ( 92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沉积相定量识别可以提高沉积相分析精度和准确性。由于用于确定沉积相类属的相标志物间具有典型的层次特征,因而可以用层次分析方法来定量确定各相标志物对于沉积相类属的相对重要性定量指标(权重),并结合模糊综合评判法即可定量识别沉积相类属。通过对鄂中坳陷京山剖面二叠系海相碳酸盐岩沉积相定量识别的结果表明,用层次分析方法(结合模糊综合评判法) 进行沉积相定量识别正判率达78%~88%,证明是切实有效的。

    能源对策
    四川盆地油气勘探前景及发展对策
    罗志立
    1999, 20(3):  260-262.  doi:10.11743/ogg19990319
    摘要 ( 688 )   PDF (3592KB) ( 82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四川盆地结构特殊、成藏条件复杂、气多油少。天然气勘探前景广阔,但勘探难度越来越大。为了支持四川和重庆经济的持续发展,积极地、稳妥地实施油气"一进一出"的能源对策,是完全可行的和必要的。

    我国天然气地质理论与天然气工业的发展
    石昕, 石宝珩
    1999, 20(3):  263-266.  doi:10.11743/ogg19990320
    摘要 ( 615 )   PDF (4325KB) ( 75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我国天然气地质理论发展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1949~1980 年,以单一的油型气理论指导勘探;1980~现今,煤成气理论的提出和四轮国家攻关使我国的天然气理论不断完善,勘探有了大飞跃。目前,天然气中的40%用于化工原料,预计下世纪天然气将广泛用于发电、城市民用、商业、化工原料、天然气汽车等方面,成为我国重要的能源。由于需求量增长迅速,国内天然气产量在下世纪将不能完全满足需求,为了促进天然气工业的发展,应做到:(1) 把天然气资源勘探放在首位,不断增加资源利用的保证程度;(2) 上、下游同步发展;(3) 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开拓两个市场;(4)实现供需平衡。

    石油纵横
    石油沧桑史 世界风云录—世界石油产量变化世纪末回顾
    张晓明
    1999, 20(3):  267-272.  doi:10.11743/ogg19990321
    摘要 ( 791 )   PDF (6878KB) ( 50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石油是当代影响国际经济、政治,同时又受国际经济、政治影响的敏感因素。世界石油产量为此相互影响关系和敏感因素的综合反映。百余年世界石油产量的变化历程,大致可分为以下两个阶段和5 个时期。(1)1980年之前,世界石油产量总体呈持续快速增长的趋势,可分为两个时期:①1970 年之前,除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外,世界石油产量以每10 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长;②1970~1979 年10 年间,增长速率减慢,但增长量较大,1979年创历史新高。(2)1980 年以来,世界石油产量经历了两次大的跌落与回升,据此可分为3 个特点不同的发展时期:①1980~1989 年10 年间,石油产量呈大落大起的"V"型深谷,其后期产量呈波状回升;②1990~1995 年,石油产量呈缓降慢升的"U"型浅谷;③1996~1998 年产量持续增长,达历史最高水平。以上世界石油产量的变化及其分期,与两次石油危机、两伊战争、海湾危机、苏联解体、石油价格的猛涨与暴跌等全球经济发展、政治斗争、石油供需关系、主要产油国之间的战争和其国内动荡等重大变化息息相关、彼此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