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丁文龙, 李云涛, 韩俊, 黄诚, 王来源, 孟庆修. 碳酸盐岩储层高精度构造应力场模拟与裂缝多参数分布预测方法及其应用[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24, 45(3): 827-851. |
[2] |
潘辉, 蒋裕强, 朱讯, 邓海波, 宋林珂, 王占磊, 李杪, 周亚东, 冯林杰, 袁永亮, 王猛. 河流相致密砂岩气地质甜点评价[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24, 45(2): 471-485. |
[3] |
曾溅辉, 张亚雄, 张在振, 乔俊程, 王茂云, 陈冬霞, 姚泾利, 丁景辰, 熊亮, 刘亚洲, 赵伟波, 任克博. 致密砂岩气藏复杂气-水关系形成和分布主控因素及分布模式[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23, 44(5): 1067-1083. |
[4] |
王永诗, 李政, 王民, 包友书, 朱日房, 刘军, 吴连波, 于利民. 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陆相页岩油吸附控制因素[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22, 43(3): 489-498. |
[5] |
张春林, 姚泾利, 李程善, 邢凤存, 范立勇, 莫午零, 朱秋影, 曾旭. 鄂尔多斯盆地深层寒武系碳酸盐岩储层特征与主控因素[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21, 42(3): 604-614. |
[6] |
肖正录, 陈世加, 刘广林, 王攀, 唐隆祥, 刘章昊. 有限充注动力背景下致密储层油水差异成藏再认识——以鄂尔多斯盆地华池地区延长组8段为例[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20, 41(6): 1129-1138. |
[7] |
王兆生, 董少群, 孟宁宁, 刘道杰, 高微. 渤海湾盆地高尚堡深层低渗透断块油藏缝网系统及其主控因素[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20, 41(3): 534-542,626. |
[8] |
蒋有录, 苏圣民, 刘华, 王永诗, 崔小君. 渤海湾盆地古近系油气富集差异性及主控因素[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20, 41(2): 248-258. |
[9] |
杨海风, 徐长贵, 牛成民, 钱赓, 李正宇, 高雁飞, 黄振. 渤海湾盆地黄河口凹陷新近系油气富集模式与成藏主控因素定量评价[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20, 41(2): 259-269. |
[10] |
梅啸寒, 张琴, 王雅芸, 吴欣松, 刘景彦, 赵家宏, 王武学. 松辽盆地扶新隆起带扶杨油层地层水化学特征及其与油气运聚关系[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20, 41(2): 328-338, 358. |
[11] |
郑孟林, 田爱军, 杨彤远, 何文军, 陈磊, 吴海生, 丁靖. 准噶尔盆地东部地区构造演化与油气聚集[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8, 39(5): 907-917. |
[12] |
唐文斌, 徐胜林, 陈洪德, 陈安清, 梁杰, 肖冬生.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中部地区喀拉扎组一段震积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7, 38(2): 345-354. |
[13] |
薛宗安, 赵玉宏, 吴义平, 朱超, 许海龙, 边海光. 渤海湾盆地歧北斜坡沙河街组储层特征及形成机理[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5, 36(2): 280-287. |
[14] |
郑孟林, 王毅, 金之钧, 李京昌, 张仲培, 蒋华山, 谢大庆, 郭忻. 塔里木盆地叠合演化与油气聚集[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4, 35(6): 925-934. |
[15] |
王君, 楼章华, 朱蓉, 何钰, 朱振宏, 王同军, 钱月红. 渤海湾盆地东濮凹陷文留地区现今地层水化学与油气运聚[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4, 35(4): 449-4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