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8年 第39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18-12-28
    目录
    2018年第39卷 第6期 中英文目录
    2018, 39(6):  0-0. 
    摘要 ( 80 )   PDF (311KB) ( 8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油气勘探
    中、上扬子地区晚奥陶世—早志留世古地理演化及页岩沉积模式
    孙莎莎, 芮昀, 董大忠, 施振生, 拜文华, 马超, 张磊夫, 武瑾, 昌燕
    2018, 39(6):  1087-1106.  doi:10.11743/ogg20180601
    摘要 ( 455 )   PDF (9355KB) ( 39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明确南方海相页岩沉积与古地理演化关系,以中、上扬子地区晚奥陶世—兰多维列世沉积的页岩为研究对象,以24口页岩气井笔石地层划带资料为重点,配合GBDB数据库中的露头剖面信息,综合前人资料,按照相-亚相-微相划分,结合沉积物、沉积环境、地化参数及测井特征,总结出陆棚、潮坪及三角洲3种沉积相、8种亚相以及相应的多种微相的划分方案。明确中、上扬子地区总体处于隆起围限的局限低能陆表浅海环境,其中页岩储层沉积有利相带为局限深水陆棚相。以年代地层“阶”为单位,“优势相”为方法和覆盖全区的沉积相剖面/钻井为控制点,有效推测各时期隆起边界变化情况,重建中、上扬子地区凯迪期、赫南特期、鲁丹期和埃隆期4个连续断代岩相古地理格局;以“阶”为标尺卡准各时期笔石页岩段厚度,明确各期沉积体系时空展布及页岩分布规律。黑色页岩发育受控于全球海平面上升、区域构造运动和古地理格局3种因素。页岩厚度明显受控于隆-坳相间格局,沉积模式为“两隆夹一凹”型:页岩气富集区被“两隆”所夹持,位于“一凹”之中。靠近隆起区,笔石带发生不同程度缺失,不利于页岩气的开发,页岩气作业应尽量避开远离笔石页岩发育先天不足的隆起区。
    济阳坳陷沙河街组湖相页岩储层孔隙定性描述及全孔径定量评价
    王民, 关莹, 李传明, 刘洋, 刘薇, 徐健鹏, 李政, 卢双舫
    2018, 39(6):  1107-1119.  doi:10.11743/ogg20180602
    摘要 ( 334 )   PDF (20437KB) ( 23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济阳坳陷沙河街组纹层状页岩为例,采用大面积视域拼接扫描电镜、低温N2/CO2吸附和高压压汞实验,定性分析页岩有机质纹层、矿物与孔隙形态,定量评价孔隙大小与分布,同时对比洗油前后页岩孔隙分布特征,探讨页岩油可能的富集空间。研究样品中发育条带状和分散状分布的有机质和方解石,粘土矿物与石英分布样式复杂。尽管研究样品处于低熟—成熟生油阶段,其中仍然发育较多的有机质孔,可能是部分油气(尤其是轻质部分)流出/逃逸后结果,此外还发育大量粒间孔、粒内孔和微裂缝。采用低温N2吸附(反映小于100 nm的孔隙)、高压压汞(反映100 nm至十几μm的孔隙)和大面积视域拼接SEM扫描可以有效全尺度反映湖相页岩富集空间。页岩连通储集空间由纳米级孔隙(小于300 nm)和微米尺度的微裂缝(0.5至十几μm)构成,页岩油则主要富集在小于100 nm的孔隙和大于1 μm尺度的微裂缝中。本文所采用的分析方法及结论可供其它生油阶段页岩的相关研究所借鉴。
    松辽盆地三肇凹陷向斜区白垩系姚家组葡萄花油层油水分布特征及其主控因素
    孙雨, 于利民, 闫百泉, 刘云燕, 丛琳, 马世忠
    2018, 39(6):  1120-1131.  doi:10.11743/ogg20180603
    摘要 ( 361 )   PDF (3581KB) ( 18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松辽盆地三肇凹陷向斜区具有数量可观的油气资源,但葡萄花油层的油水分布十分复杂,其主控因素尚不清楚。利用成熟开发区详实的静态资料和开发动态资料,研究了已发现的油藏类型和分布特征,分析了石油成藏的控制因素,并探讨了富油凹陷向斜区油水分布的主控因素。结果表明: 1)三肇凹陷向斜区葡萄花油层的油水分布受控于由局部构造和单砂体组成的单一圈闭,在单一圈闭内具有统一的油水界面,相邻的不同单一圈闭具有不同的油水分布规律; 2)单一圈闭的聚油模式及其叠加样式控制了向斜区的油气成藏与油水分布,已成藏的单一圈闭和未成藏的单一圈闭在空间上的复杂叠置最终造成了向斜区石油聚集与分布的复杂性; 3)垂向多层、平面多支的单砂体和复杂的局部构造组合形成的圈闭以及非圈闭的叠置关系是向斜区油水分布特征的主控因素。由此可见,向斜区的油藏预测需从控制油气成藏的不规则空间体的构成要素出发,即分析断裂、单砂体及二者空间配置关系。
    塔里木盆地中央隆起带:新元古代造山型基底拼合带——来自深钻孔的碎屑记录证据
    李晓剑, 王毅, 李慧莉, 高山林, 张仲培, 岳勇, 闫全人, 江文
    2018, 39(6):  1131-1145.  doi:10.11743/ogg20180604
    摘要 ( 299 )   PDF (18452KB) ( 18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塔里木盆地巴楚隆起,新近有同1井、夏河1井和巴探5井在寒武系碳酸盐岩之下钻遇碎屑沉积岩。在对碎屑岩进行详细岩相学观测、碎屑组分统计和地球化学分析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碎屑岩源区及其形成的构造环境。砾岩和砂岩碎屑组成与泥岩地球化学特征共同表明,这3口井寒武系碳酸盐岩之下的碎屑岩物源区包括沉积岩、火成岩和变质岩,以中酸性火山岩和侵入岩为主。砾石及砂岩中碎屑颗粒棱角状-次圆状的外貌、砾石中易磨蚀风化组分(碳酸盐岩和片岩)的存在以及泥岩较低的Th/U比值都反映这些碎屑岩为成熟度较低的近源堆积物。通过碎屑成分、地球化学特征和碎屑锆石年龄结构对比,确定这些碎屑岩的碎屑组分主要源自其下伏基底。砾岩和砂岩碎屑模式、泥岩地球化学特征及碎屑锆石原位微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碎屑源区(即下伏基底)在新元古代(峰期约790~730 Ma)处于大陆边缘弧构造环境。本文新获取的碎屑记录证据与前人对同1井底安山岩、英安岩及卡塔克隆起上塔参1井底闪长岩、花岗闪长岩形成时代及构造环境的研究结论完全一致,表明横亘塔里木盆地中部的中央隆起带是一条新元古代大陆边缘弧,塔里木盆地的基底是由新元古代造山作用形成的拼合基底。
    四川盆地湖相页岩气源-储配置类型及评价
    朱彤, 胡宗全, 刘忠宝, 冯动军
    2018, 39(6):  1146-1153.  doi:10.11743/ogg20180605
    摘要 ( 310 )   PDF (3644KB) ( 63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四川盆地湖相页岩气勘探已在建南、涪陵和元坝地区中-下侏罗统获得良好的页岩气显示和工业气流,展示了良好的勘探前景。与海相富有机质页岩相比,湖相泥页岩具有沉积相变快、岩相类型多样(互层、夹层)、有机质丰度较低、储集非均质性强和源-储配置复杂的特点。依据不同的岩相类型,将湖相泥页岩划分为源夹储、源储互层2大类4亚类源-储配置类型。采用有机地化、微观储渗实验及纳米CT等方法技术,在对每一种源-储配置类型进行生烃、储集和可压性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将不同的源-储类型作为独立的“源储体”单元,创建了与湖相多类型源-储配置特征相适应的源储体系数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碳酸盐湖泊沉积的页岩与介屑灰岩互层型具有良好页岩气生烃、储集、渗透和可压裂配置条件,有利于页岩气的形成和改造,是湖相最有利的源-储配置类型;页岩夹介壳灰岩源-储配置型具有良好页岩气生烃和储集条件,但渗透性和可压性较差,为较有利源-储配置类型,上述两种类型可作为湖相页岩气开发的优选层段。
    砂砾岩物源供给能力定量评价——以济阳坳陷车镇凹陷郭局子洼陷为例
    王延章, 林红梅, 冯建伟, 栗宝鹃, 曹晓莉, 蔡宏兴, 胡秋媛
    2018, 39(6):  1154-1163.  doi:10.11743/ogg20180606
    摘要 ( 259 )   PDF (3061KB) ( 19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陡坡带砂砾岩具有扇体类型多、物源多、沉积速率快的特征,物源供给能力是控制砂砾岩规模和沉积体系的主要因素之一,其定量化表征一直是约束沉积体系研究的薄弱环节。为了解决砂砾岩物源供给能力的定量化表征问题,在砾岩含量、砂地比、岩性指数、隔夹层的发育程度、矿物含量和粒度分布研究的基础上,利用与物源供给速率成正比的参数和与物源供给速率成反比的参数进行量化加权平均,求取物源供给指数。结果表明,物源供给指数高值区主要分布在北部靠近埕南断层下降盘处,主要呈裙状沿大断层分布;物源供给能力控制砂砾岩规模,板式、铲式、阶梯式和坡坪式边界断层的砂砾岩分布模式和规模随着物源供给能力的变化而不同。物源供给能力与水深联合控制沉积相类型,随着水深和物源供给能力的变化,依次发育河流相、冲积扇、碳酸盐岩、三角洲、扇三角洲、浊积扇、湖底扇和近岸水下扇等沉积类型。
    川西晚侏罗世前陆盆地浅水三角洲砂体分布特征与叠置模式
    刘君龙, 孙冬胜, 纪友亮, 朱宏权, 于海跃, 王天云
    2018, 39(6):  1164-1178.  doi:10.11743/ogg20180607
    摘要 ( 327 )   PDF (6142KB) ( 29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高精度层序地层学理论,综合利用地震、测录井、岩心和分析化验等地质资料,阐明了发育在湖平面频繁变化背景下浅水三角洲的沉积特征,总结了砂体垂向叠置关系和平面分布规律,最后建立了浅水三角洲砂体叠置模式。研究结果表明:①分支河道和河口坝-滩坝叠覆体是蓬莱镇组浅水三角洲的主要成因砂体类型,平面上,分支河道呈树枝状,顺着物源方向展布,河口坝—滩坝叠覆体呈条带状,平行于岸线分布,纵向上,不同成因类型砂体相互叠置形成多种“复合砂体”类型。②从上游到下游,由于地形逐渐平缓,河流能量逐渐减弱,浅水三角洲分支河道的宽度和深度逐渐减小;低频的湖平面升降控制着浅水三角洲的进积和退积,高频的湖平面升降控制着浅水三角洲不同成因类型砂体的分布规律与叠置样式。③建立了川西晚侏罗世前陆盆地浅水三角洲沉积演化和4种砂体叠置模式,分别为低可容空间河道叠置、坝上河、高可容空间河道叠置和河口坝叠置。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6段地层水成因及其油气意义
    刘福田, 李荣西, 左智峰, 刘雪峰, 赵帮胜, 吴小力, 李得路
    2018, 39(6):  1179-1189.  doi:10.11743/ogg20180608
    摘要 ( 356 )   PDF (2096KB) ( 17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地区延长组6段(长6段)地层水化学分析结果表明,地层水总矿化度较高,离子以Cl-、(Na++K+)和Ca2+占绝对优势,水型主要为CaCl2型。总矿化度主要受Cl-和(Na++K+)控制,纵向上,其随深度的增加具有递增趋势,反映深部地层水逐渐浓缩,环境封闭性增强。平面上总矿化度与砂体厚度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沉积相控制了总矿化度的分布。南部地区长6段地层水具有较小的钠氯系数、镁钙系数、脱硫系数和阳离子交换系数,较大的变质系数,表明长6段地层水整体位于交替停滞带,为封闭缺氧的还原环境,有利于油气聚集和保存。分析表明,南部地区长6段地层水为与地表水隔绝的深层封闭水,总矿化度及Ca2+浓度均与孔隙度具有一定正相关关系,结合区域热演化史,综合表明长6段地层水成因与成岩作用和有机质的热演化等有密切联系,其是经过较强浓缩变质作用并受油气等有机流体影响的原始沉积成因水。综上所述,长6段油气伴生地层水反映的盆地南部油气藏处于稳定封闭的环境下,油气勘探前景良好。
    鄂尔多斯盆地富县—甘泉地区三叠系延长组7油层组致密油富集主控因素
    葛云锦, 任来义, 贺永红, 马芳侠, 王全, 杜克锋, 李红进
    2018, 39(6):  1190-1200.  doi:10.11743/ogg20180609
    摘要 ( 281 )   PDF (10670KB) ( 18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根据野外露头、岩心、测井、录井与分析化验等资料,结合试油、试采等动态数据,多角度深入探讨了鄂尔多斯盆地富县-甘泉地区三叠系延长组第7油层组(简称长7油层组)致密油富集成藏的主控因素。结果显示,广泛发育的长7油层组优质烃源岩厚度大,有机质丰富,类型优越,成熟度适宜,为致密油提供了丰富的油源,控制了长7油层组致密油含油边界。长71与长72亚油组与下部烃源岩构成下源上储、源储紧邻的成藏组合。储层优质成岩相控制着致密油富集的区带。致密储层内存在多期原油充注,早期原油充注使储层岩石颗粒润湿性由亲水变为混合润湿,形成原油运移聚集的优势通道,控制了主力成藏期原油运聚的路径和范围,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长7致密油成藏范围。不同尺度隔夹层将储层分隔为“网状”结构,结构非均质性强,导致了砂岩中差异化的流体流动以及复杂的油水关系。同时,致密层遮挡也对致密油富集成藏起到了一定控制作用。上述因素共同造成了致密油成藏范围局限,油藏内油水关系复杂,油井与水井共存。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中奥陶统克里摩里组深水等深流溢岸混合沉积
    李向东, 阙易, 郇雅棋, 陈海燕
    2018, 39(6):  1201-1212.  doi:10.11743/ogg20180610
    摘要 ( 263 )   PDF (61149KB) ( 28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桌子山地区中奥陶统克里摩里组普遍发育深水等深流沉积,其中石峡谷剖面发育完整,岩性变化明显,为达瑞威尔期等深流沉积的理想剖面。以石峡谷剖面克里摩里组中段为研究对象,在详细的野外观察基础上,结合室内岩石薄片研究、相关地球化学测试和已有的研究成果,探讨石灰岩岩组与页岩互层的形成机制。结果表明:克里摩里组中段共发育10个石灰岩岩组可划分为3个旋回;单层石灰岩以不同的透镜体形态及样式尖灭于页岩之中;石灰岩中发育平行层-均匀层-平行层序列和平缓微波状条纹构造,在显微镜下表现为交替的灰泥和粉晶聚集带。结合已有研究成果综合判断认为:克里摩里组中段石灰岩与页岩组成混积层系,包含有陆源碎屑与碳酸盐混积层系及碳酸盐(陆源碎屑岩)与混积岩混积层系2种类型,可能为受天文旋回控制的深水等深流周期性溢岸混合沉积所致。克里摩里组中段深水等深流成因混积层系的发现对于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奥陶系页岩气的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马家沟组五段膏盐下白云岩储层形成的主控因素
    于洲, 丁振纯, 王利花, 张道峰, 罗超, 魏源, 郭玮, 魏柳斌
    2018, 39(6):  1213-1224.  doi:10.11743/ogg20180611
    摘要 ( 349 )   PDF (10426KB) ( 19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近期勘探实践表明,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奥陶系马家沟组五段膏盐下白云岩具有良好的天然气勘探开发潜力。为此,综合岩心观察、薄片鉴定、物性分析及地球化学特征等资料,对其岩石学、储集空间和孔渗特征等开展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膏盐下储集层为孔隙型白云岩储层,纵向上分布在马五6亚段、马五7亚段和马五9亚段。马五6亚段储集层岩性主要为颗粒白云岩和斑状粉晶白云岩,马五7亚段和马五9亚段储集层岩性主要为颗粒白云岩和粉-细晶白云岩。三个储层段储集空间均以溶蚀孔洞为主,次为残余粒间孔、晶间溶孔、晶间孔和微裂缝,平均孔隙度分别为5.84%、6.81%和7.03%。沉积古地貌、海平面变化和准同生期大气淡水溶蚀作用等因素共同控制膏盐下白云岩储集层的发育与分布。研究认为位于盐岩边界线外侧的中央古隆起带和榆林-横山隆起带地势相对较高,颗粒滩沉积厚度大,在准同生期和浅埋藏期易于发生大气淡水溶蚀作用,其内部赋存的孔隙不易被膏盐岩充填,是盆地内膏盐下有利白云岩储集层的发育区。
    辽河坳陷茨榆坨潜山太古界基岩储层岩性和储集空间特征
    朱毅秀, 王欢, 单俊峰, 杨程宇
    2018, 39(6):  1225-1236.  doi:10.11743/ogg20180612
    摘要 ( 282 )   PDF (9409KB) ( 16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辽河坳陷茨榆坨潜山太古界变质岩基岩内幕研究程度相对较低。综合利用录井、测井、地震、岩心与实验分析等多种资料,研究岩性特征与空间展布规律、储集空间类型与特征、岩性对物性影响,有助于本区域进一步有效地勘探开发及丰富和完善新型的基岩内幕油气成藏理论。研究区太古界基岩岩性复杂,共分为11类18种。变质岩储层有混合花岗岩、黑云母花岗片麻岩、混合岩化片麻岩、碎裂岩与碎斑岩。基岩在垂向上由下至上分为多个岩性段,平面上具分区性,低部位为混合花岗岩夹碎裂岩、中低部位为混合片麻岩与混合花岗岩夹碎裂岩、较高部位为片麻岩。变质岩潜山的储集空间为裂隙和在裂隙基础上扩大的溶孔和溶缝,以构造裂缝为主,不同岩性裂缝发育程度不同,非均质性强,具有分带特征,断裂发育储集带为主要目标带。岩石类型和矿物种类对茨榆坨潜山基岩储层起控制作用,动力改造的破碎状混合花岗岩与碎裂化花岗片麻岩可作为优质储层。统计显示,研究区深色矿物含量小于10%的碎裂化混合花岗岩和深色矿物含量小于12%的碎裂化花岗片麻岩易于形成优质储集岩。
    下生上储式油气运移优势路径确定方法及其应用
    王浩然, 付广, 宿碧霖, 孙同文, 汤文浩
    2018, 39(6):  1237-1245.  doi:10.11743/ogg20180613
    摘要 ( 317 )   PDF (2700KB) ( 29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下生上储式油气运移模式及特征,结合三维地震资料、测井和录井资料,分别利用油气成藏期断层活动速率与断面油气势能相结合、砂地比与砂体顶面流体势能相结合的理论,建立了一套下生上储式油气运移优势路径的确定方法,进而可得到下生上储式油气优势成藏范围。将该方法应用到了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局部构造南屯组一段下生上储式油气成藏中。结果表明:南屯组一段下生上储式油气成藏分为油气垂向运移模式和先垂向后侧向运移模式,分别确定其中油气运移优势路径有17个和11个,相应的油气优势成藏范围分别为2.3 km和1 km。与研究区内油气实际分布规律相对比,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表明该方法可以用于确定下生上储式油气运移优势路径,有利于划定下生上储式油气优势成藏范围,可以为油气勘探提供指导作用。
    滨里海盆地东南缘石炭系MKT组“反向前积”构型的性质
    代寒松, 陈彬滔, 郝晋进, 刘雄志, 洪亮, 赵旭, 邓国鑫
    2018, 39(6):  1246-1255.  doi:10.11743/ogg20180614
    摘要 ( 320 )   PDF (31746KB) ( 29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前积”是油气勘探中常见的沉积构型,多为沉积物由物源区向卸载区逐步堆积叠加而成,其倾向指向卸载区。滨里海盆地东南缘中区块MKT组泥岩内部由一系列向西(早期隆起物源区)倾斜的“反向前积层”构成,由于其成因存在较大的争议,导致了研究区石炭系沉积演化规律缺乏统一认识,制约了后续勘探工作的开展。文章以区域背景、钻井、地震资料为基础,通过沉积作用、岩性、古地理位置、形态与规模等要素分析比较,对“反向前积”的形成机理进行了探讨,提出MKT组属于深水牵引流沉积而非水进退积楔,“反向前积”是其沉积物在深水牵引流作用下向陆迁移而形成的特殊沉积构型。最终,文章尝试对MKT组沉积演化进行分析总结,并将其划分为:初始形成、强烈作用、晚期衰退和后期调整4个阶段。MKT组深水牵引流沉积的发现不仅完善了宾里海盆地东南缘石炭系沉积演化规律,为后期工作扫清了障碍,丰富了盆地的沉积类型,更为全球古生界深水牵引流研究提供了宝贵实例。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中、新生界高蜡凝析油和轻质油形成及其控制因素
    苏洲, 张慧芳, 韩剑发, 刘永福, 孙琦, 白银, 段云江, 屈洋
    2018, 39(6):  1255-1269.  doi:10.11743/ogg20180615
    摘要 ( 326 )   PDF (2756KB) ( 25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大量的原油样品数据表明库车坳陷中、新生界凝析油和轻质油以高含蜡为特征,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和现有资料对库车坳陷高蜡凝析油和轻质油的成因和控制因素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烃源岩有机显微组分中部分壳质组和腐泥组形成了高蜡油,镜质组形成了凝析油和轻质油,三者共同决定了库车坳陷高蜡凝析油和轻质油的形成。原油含蜡量主要受3个因素控制:原油成熟度、油气藏类型、气洗作用和原油运移作用。原油成熟度为主要控制因素,库车坳陷原油是烃源岩在成熟阶段下热演化生成的,原油成熟度Ro介于0.8%~1.05%,总体表现为高含蜡的特征,且原油含蜡量随原油成熟度增加而降低;油气藏类型为次要控制因素,干气藏原油含蜡量小于5%,凝析油含量低的凝析气藏原油含蜡量介于5%~10%,凝析油含量高的凝析气藏和油藏原油含蜡量大于10%,且原油含蜡量随生产气/油比对数的减小而增加;气洗作用和原油运移作用影响最小,相同油源条件下,原油受气洗程度越强,原油含蜡量越低,原油运移距离越大,原油含蜡量也越低。
    致密碎屑岩储层岩石破裂特征及脆性评价方法
    王升, 柳波, 付晓飞, 赵万春
    2018, 39(6):  1270-1279.  doi:10.11743/ogg20180616
    摘要 ( 369 )   PDF (9346KB) ( 22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致密碎屑岩储层岩石破裂特征及脆性评价方法对致密油压裂优化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辽河盆地沙河街组致密碎屑岩储层为例,开展了不同岩性岩石的三轴压缩实验,分析了宏观破裂行为和压后岩石显微裂缝的发育类型,通过对比常规的弹性参数法和矿物组分法等脆性评价方法,建立了基于三轴压缩破裂过程中能量守恒的新脆性评价方法。实验表明,岩石破裂特征受控于岩石脆性和岩石所处的围压条件。一方面,脆性较强的岩石主要发育穿晶张裂缝,随着脆性程度减弱,裂缝数量逐渐减少,类型则以晶内裂缝为主;另一方面,随着围压增加,压裂后岩石内部微裂缝类型从穿粒张裂缝向晶内裂缝过渡,说明围压极大地抑制了微裂缝的扩展。传统弹性参数法表征的脆性结果与实验描述的脆性破裂特征相反(即脆性指数高,而岩石破裂程度差),而矿物组分法不能描述不同围压下岩石的脆性程度。本文提出的新脆性评价方法,可以连续地描述岩石从超脆性到韧性变形的力学演化过程,脆性指数不仅与峰前的杨氏模量有关,而且还与峰后应力降梯度(软化模量)有关。利用该方法表征了不同围压下致密砂岩脆性程度,其结果与实验描述岩石脆性破裂特征相符合,证实了方法的可行性。
    渤海湾盆地渤中凹陷埕岛东坡古近系东营组二段下部源-汇系统
    杨棵, 董艳蕾, 朱筱敏, 潘荣, 张梦瑜, 伍炜, 王珩
    2018, 39(6):  1280-1292.  doi:10.11743/ogg20180617
    摘要 ( 368 )   PDF (12987KB) ( 23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源汇系统是当今沉积学领域研究的热点。埕岛东坡位于渤海湾盆地,是埕北低凸起向沙南凹陷、渤中凹陷过渡的斜坡带,与埕北低凸起及其沉积区组成完整的源-汇系统。基于岩心、测井和三维地震等资料,明确物源区基岩类型、恢复东(东营组)二段古地貌格局、定量分析源-汇要素,精细刻画沉积区砂体的展布,建立研究区源-汇系统耦合模式。研究表明,研究区东二段下部主要发育的孤立洪水湖底扇沉积物均来自埕北低凸起,物源区基岩组成为碎屑岩和火山碎屑岩。砂体在沉积区的展布和规模主要受物源类型、垂向高差、汇水单元面积、搬运通道规模、坡折带、沉积区古地貌等因素影响。其中,沉积区沉积物总量与物源区垂向高差及汇水单元面积密切相关,即垂向高差大(平均垂向高差约1 280 m)、汇水单元面积大(平均汇水面积约7 km2),沉积区形成的扇体规模越大;反之,沉积扇体规模越小。此外,坡折带和沉积区古地貌也控制着扇体规模。文中划分出了地形坡折和断裂坡折两种坡折带类型,并定量统计坡折带坡角参数(最小为3.9°,最大为9.8°),数据反映坡折角度与扇体厚度和面积均呈正相关。同时,搬运通道的规模(宽深比和截面积)也影响着砂体展布。总体而言,研究区东二段沉积时期的源-汇系统配置关系较为稳定,并最终构建了多岩性源区(物源区)-古沟谷或断槽的物源通道-地形坡折/断裂坡折搬运通道(搬运区)-孤立洪水湖底扇(沉积区)-源沟坡多元耦合模式,将砂体规模与其来源形成了对应关系,为油气勘探中的砂体寻找提供了思路。
    油气开发
    水平井参与下的油藏隔夹层描述技术及应用
    夏竹, 张婷婷, 张胜, 胡少华, 王贵重, 别静, 贺川航, 李凯
    2018, 39(6):  1293-1304.  doi:10.11743/ogg20180618
    摘要 ( 426 )   PDF (4949KB) ( 33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油田开发中后期井间隔夹层分布预测成为油藏精细描述中不可或缺的研究内容,由于隔夹层导致的渗透差异成为影响剩余油分布的重要因素。针对复杂的、非均质性很强的油藏类型,仅依靠露头地质资料、有限的直井信息、地质经验难以精准、合理地表征复杂油藏中的薄隔夹层。本文充分利用水平井开发区丰富的水平井信息,提出一种新的直井与水平井联合的隔夹层描述新思路与新流程,引入了隔夹层敏感测井曲线的变化幅度参数值交会分析新技术,利用直井(段)的隔夹层识别、划分标准和地震构造面约束下的地层产状水平井曲线预测技术,构建出直井(段)与水平井的隔夹层等时对比格架、直井与水平井隔夹层测井响应关系,确定了水平井单井隔夹层类型和定量解释标准;探讨了水平井沿轨迹方向的隔夹层分布;综合多种信息和地质模型指导完成了水平井参与下的油藏隔夹层剖面对比分析、隔夹层平面展布规律的研究,验证和修正了前人基于直井(段)隔夹层解释结果、明显地提高了隔夹层预测精度,最后结合动态开发资料综合分析了在隔夹层控制下的油水运动过程以及剩余油分布富集特征,为后续油田开发方案的调整以及新井部署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高温高盐油藏化学驱数值模拟技术进展
    胡渤
    2018, 39(6):  1305-1310.  doi:10.11743/ogg20180619
    摘要 ( 340 )   PDF (921KB) ( 1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高温高盐油藏,胜利油田近年来先后研发了非均相体系、乳液表面活性剂体系等新型驱油体系,其驱油机理与传统化学驱油体系有明显的区别,现有商业化数值模拟软件无法有效表征,而自研数值模拟软件存在运算速度慢、难以支撑大规模矿场应用等难题。依托自主知识产权的化学驱数值模拟软件SLCHEM,在室内实验与机理研究基础上,建立了基于粘弹性颗粒孔喉通过系数的非均相复合驱数学模型以及表征乳液表面活性剂乳化增粘特征的数学模型,实现了相应的模拟功能,开展了室内试验的拟合与矿场模型应用,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和准确性;综合应用顺序全隐式快速求解算法、并行解法及交替方向解法,实现了百万级规模模型的快速计算。通过概念模型进行了计算效率测试,在网格数100×104、井数116口、生产历史5a条件下,计算速度为2.9h。室内实验验证与矿场实际应用表明,与商业化软件相比,改造后的SLCHEM软件能够实现对新型驱油体系室内实验结果与矿场动态指标的准确拟合,可为化学驱方案优化与动态分析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
    高含水油田精细油藏描述研究进展
    陈欢庆, 石成方, 胡海燕, 吴洪彪, 曹晨
    2018, 39(6):  1311-1322.  doi:10.11743/ogg20180620
    摘要 ( 267 )   PDF (13028KB) ( 23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中国中东部主要油区油田均已进入高含水阶段,有大约40%~60%的储量需要在该阶段采出。精细油藏描述是油田有效开发的最基础工作,因此高含水油田精细油藏描述对于油田生产实践和提升规律性认识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基于详细的中外文文献调研,结合典型油田实践经验总结,系统介绍了目前高含水油田精细油藏描述研究的现状和研究中存在的5个方面主要问题。认为地层精细划分与对比、储层非均质性研究、开发过程中储层变化规律研究、多信息综合剩余油表征技术和高含水油藏三次采油相关研究等属于高含水油田精细油藏描述中的5个关键问题,并明确提出了目前应用效果较好的几种新技术和方法。指出高含水油田精细油藏描述研究发展趋势集中在断裂体系精细解释、储层构型精细表征技术、测井水淹层解释、优势渗流通道研究和多点地质统计学地质建模技术等5个方向。
    基于多元回归分析的致密油可采资源评价方法
    张新顺, 王红军, 马锋, 卞从胜, 王兆明
    2018, 39(6):  1323-1335.  doi:10.11743/ogg20180621
    摘要 ( 335 )   PDF (8471KB) ( 15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由于非常规油气的特殊聚集特征,常规资源评价方法已很难获得较为可靠的致密油可采资源。以北美二叠盆地狼营组B12段成熟致密油区为基础,提出一种基于多元回归分析评价致密油可采资源的新方法。该方法通过致密油井产层地质参数与实际产量数据的关系,建立评价致密油可采资源的评价模型,利用相关性分析和多元回归方法确定各地质参数及对应的影响系数,获得研究区致密油可采资源丰度的计算模型,进而计算出研究区内的致密油可采资源量。实例解剖结果表明,SJ区地质因素对狼营组B12段致密油可采资源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脆性矿物含量、成熟度、孔隙度、含油饱和度;建立的模型预测的产量与实际产量的相关系数可达0.788 5,区内致密油可采资源总量为4 615×104 t。由于多元回归的致密油评价模型与产量直接对应,增加对产量的约束,即可获得区内致密油可采资源Ⅰ类为44×104 t,Ⅱ类为2 483×104 t,Ⅲ类为1 869×104 t。基于多元回归分析的致密油评价结果更为有效,应用范围更为广阔。
    四川盆地涪陵地区页岩酸压裂缝渗透率实验
    房好青, 郭天魁, 王洋, 翟乃城, 曲占庆
    2018, 39(6):  1336-1342.  doi:10.11743/ogg20180622
    摘要 ( 355 )   PDF (12261KB) ( 17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体积压裂是实现页岩气商业开发的必要技术手段,但其增产机理和各种辅助增产措施的有效性需要进一步探索。通过页岩酸蚀裂缝渗透率测试实验,探究了碳酸盐矿物含量、酸液类型和浓度、支撑剂对页岩酸蚀剪切裂缝渗透率的影响,并借助CT扫描研究了页岩酸蚀前后的微观孔吼结构变化。结果表明:碳酸盐含量为2%的页岩采用11.25% HCl+6.75% HF的土酸配方可得到最佳酸蚀效果,碳酸盐含量为15%的页岩采用浓度为7.5%左右的HCl酸蚀效果最佳。碳酸盐含量为25%的页岩采用2.5%左右的HCl效果最佳;若页岩中钙质胶结的天然裂缝发育,应适当提高最优酸液浓度。页岩基质渗透率极低,如果储层中开启的天然裂缝或钙质充填裂缝不发育,即使是高浓度的酸液也不能将岩心驱透。该实验研究成果为页岩储层水力压裂的有效设计提供了更多有价值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