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鑫, 曾溅辉, 贾昆昆, 王伟庆, 李博, 安丛, 赵文. 成岩作用控制下低渗透砂岩润湿性演化过程及机制[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23, 44(5): 1308-1320. |
[2] |
郑国伟, 高之业, 黄立良, 姜振学, 何文军, 常佳琦, 段龙飞, 魏维航, 王志伟. 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二叠系风城组页岩储层润湿性及其主控因素[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22, 43(5): 1206-1220. |
[3] |
滕莹, 王朋飞, Aman Zachary. 水合物颗粒与矿物表面间粘附力特性及其影响因素[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22, 43(3): 703-710. |
[4] |
许琳, 常秋生, 杨成克, 陶亲娥, 王仕莉, 费李莹, 徐士陆. 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页岩油储层特征及含油性[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9, 40(3): 535-549. |
[5] |
马东, 张坤, 胡君城, 李贺辉, 马龙, 唐唐. 相对渗透率、毛管压力及电阻率指数相关性[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9, 40(1): 190-195. |
[6] |
王友启, 于洪敏, 聂俊, 许关利, 卢刚. 基于扩展毛管数理论的化学驱相渗曲线研究[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7, 38(2): 379-384. |
[7] |
马东, 吴华, 曾鸣. 从电阻率数据中得到相对渗透率的新方法[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5, 36(4): 695-700. |
[8] |
杨超, 李彦兰, 徐兵祥, 赵庆兵. 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非线性优化校正新方法及其应用[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3, 34(3): 394-399. |
[9] |
李伟才, 崔连训, 赵蕊. 水动力改变液流方向技术在低渗透油藏中的应用——以新疆宝浪油田宝北区块为例[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2, 33(5): 796-801,810. |
[10] |
陈田勇, 毛鑫, 刘仕银, 袁珂, 彭小东, 吴旺林. 利用分形理论计算相对渗透率曲线——以南襄盆地双河油田核桃园组六油组为例[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2, 33(4): 578-581,590. |
[11] |
赖南君, 叶仲斌, 陈洪, 罗平亚. 低张力体系改善低渗透油藏水驱渗流特征实验[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7, 28(4): 520-522. |
[12] |
朱玉双, 曲志浩, 孔令荣, 陈蓉, 李劲峰. 靖安油田长6、长2油层驱油效率影响因素[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9, 20(4): 333-335. |
[13] |
朱玉双, 曲志浩, 孔令荣, 陈蓉, 李劲峰. 砂岩模型两相驱替实验中油层润湿性的判断[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9, 20(3): 220-223. |
[14] |
贺承祖, 华明琪. 储层孔隙结构的分形几何描述[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8, 19(1): 15-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