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丁文龙, 李云涛, 韩俊, 黄诚, 王来源, 孟庆修. 碳酸盐岩储层高精度构造应力场模拟与裂缝多参数分布预测方法及其应用[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24, 45(3): 827-851. |
[2] |
郭宏辉, 冯建伟, 赵力彬. 塔里木盆地博孜—大北地区被动走滑构造特征及其对裂缝发育的控制作用[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23, 44(4): 962-975. |
[3] |
陈槚俊, 何登发, 孙方源, 田方磊. 塔北隆起晚奥陶世—中泥盆世古隆起格局演变[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21, 42(2): 285-298. |
[4] |
马平华, 邵先杰, 霍梦颖, 褚庆忠, 霍春亮, 梁武斌. 煤储层地质建模思路与方法——以鄂尔多斯盆地东南缘韩城矿区为例[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8, 39(3): 601-610. |
[5] |
王明飞, 苏克露, 肖伟, 陈超, 刘晓晶, 王静波. 泥页岩应力场约束的叠后地震裂缝预测技术——以焦石坝区块五峰组-龙马溪组一段为例[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8, 39(1): 198-206. |
[6] |
罗小龙, 汤良杰. 塔里木盆地雅克拉断凸古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3, 34(6): 841-846. |
[7] |
张凤奇, 王震亮, 范昌育, 赵雪娇. 库车坳陷构造挤压对流体动力的影响[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2, 33(2): 208-216,235. |
[8] |
董立, 汤良杰, 卢雪梅, 李仓. 麻江地区节理发育特征及对应力场转换的指示[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8, 29(6): 740-747. |
[9] |
周志军, 李菁, 刘永建, 宋考平, 刘薇薇, 李啸峰. 低渗透油藏渗流场与应力场耦合规律研究[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8, 29(3): 391-396,404. |
[10] |
魏春光, 雷茂盛, 万天丰, 接维强. 古龙-徐家围子地区营城组古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构造裂缝发育区带预测及对比研究[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6, 27(1): 78-84,105. |
[11] |
张明利, 金之钧, 万天丰, 汤良杰, 李京昌, 曾联波. 柴达木盆地应力场特征与油气运聚关系[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5, 26(5): 674-679. |
[12] |
张守仁, 万天丰, 陈建平. 川西坳陷孝泉-新场地区须家河组二—四段构造应力场模拟及裂缝发育区带预测[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4, 25(1): 70-74,80. |
[13] |
彭立才, 邵文斌, 张林, 宋伟. 尕斯库勒油田跃灰1井区E32灰层裂缝预测[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3, 24(4): 391-395. |
[14] |
赵宗举, 朱琰, 李大成, 俞广, 杨树峰, 陈汉林. 中国南方构造形变对油气藏的控制作用[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2, 23(1): 19-25. |
[15] |
张莉, 岳乐平, 杨亚娟. 鄯善油田地应力、裂缝系统与油田开发[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9, 20(4): 330-3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