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1年 第42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21-04-28
    目录
    2021年第42卷 第2期 中英文目录
    2021, 42(2):  0-0. 
    摘要 ( 142 )   PDF (1787KB) ( 9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油气地质
    蒙古-鄂霍茨克洋东段关闭对松辽盆地形成与演化的影响
    冯志强, 董立, 童英, 冯子辉, 张顺, 吴高奎, 任强
    2021, 42(2):  251-264.  doi:10.11743/ogg20210201
    摘要 ( 498 )   HTML ( 25)   PDF (36720KB) ( 442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松辽盆地是位于中国东北的大型白垩系陆相含油气盆地,前人普遍认为其形成和演化主要受西太平洋板块向西俯冲作用的影响和控制。那么,环西太平洋构造带仅在中国东北形成大型坳陷盆地的动力机制是什么,松辽盆地在坳陷阶段之前发育火石岭组和营城组2套断陷期火山岩的诱因是什么,中国东北地区大规模发育中生代岩浆岩的主控因素是什么。显然,这些现象很难单纯用古太平洋板块活动控制来解释。本文在充分吸收已有科研成果的基础上,从区域动力学背景、火山岩时空分布特征以及沉积盆地构造演化的角度,分析了蒙古-鄂霍茨克洋东段的闭合对松辽盆地形成与演化的影响,指出蒙古-鄂霍茨克洋关闭是中生代东北亚最重要的一次大地构造事件,板块的俯冲、碰撞、挤压、拉张以及岩浆活动等作用对该区盆-山格局的形成和演化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并提出了松辽盆地可能存在的蒙古-鄂霍茨克洋和西太平洋板块双向俯冲成因模式,厘定了两者对中国东北地区多期次挤压和拉张作用的转换时间,从全新的角度认识了松辽盆地的形成和演化过程,合理地诠释了中国东北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有别于西太平洋南部地区的岩浆岩发育特征。

    中国沉积盆地油气立体综合勘探论
    何登发, 李德生, 童晓光, 吴晓智
    2021, 42(2):  265-284.  doi:10.11743/ogg20210202
    摘要 ( 511 )   HTML ( 28)   PDF (4712KB) ( 425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中国油气勘探近15年来进入发现高峰期,在成熟区精细勘探、新区、新层系、新类型、新领域勘探中不断取得突破,常规与非常规油气勘探取得重要进展,剖析这一阶段勘探的性质与思维方法将为中国油气勘探持续深入开展奠立重要基础。从沉积盆地系统论与油气勘探方法论的角度,通过剖析沉积盆地的油气地质基础,结合现阶段油气勘探实践,提出了新时期的勘探理念与方法。研究表明,中国的沉积盆地多为多旋回叠合盆地,沉积盆地的演化受周缘板块构造作用、陆内构造变形及其深部地幔地质过程的控制,复杂构造背景下油气多层系规模聚集。中国沉积盆地有常规油气、低熟油、生物气、致密气、页岩油气、煤、煤层气、盐类、天然气水合物和金属等多种矿产资源,资源潜力大。中国的油气勘探经历了构造油气藏、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阶段,现今进入常规与非常规油气并举的“立体综合勘探”阶段。这一阶段是针对“全盆地、多层系、多尺度储集体、多类型资源”的全链条的整体勘探,钻探进入万米尺度,海域进入深水区。立体综合勘探的理论基础是多旋回叠合盆地油气地质学、油气成藏动力学与非常规油气地质学,技术手段是多尺度(微米-纳米)储集体分析技术、“两宽一高”高精度地震勘探技术与“水平井+体积压裂”技术,主要工作方法是地质-工程一体化与勘探-开发一体化。立体综合勘探思维与方法将是常规与非常规油气一体化高效勘探与油气-煤-盐-金属等矿产资源综合勘探的重要保证。

    塔北隆起晚奥陶世—中泥盆世古隆起格局演变
    陈槚俊, 何登发, 孙方源, 田方磊
    2021, 42(2):  285-298.  doi:10.11743/ogg20210203
    摘要 ( 342 )   HTML ( 8)   PDF (17140KB) ( 122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塔北隆起奥陶系大型油气田的发现促进了地质学家对该地区早古生代构造格局的探讨。早古生代不整合的地理、几何和时间变量解析有助于认识塔北古隆起的形成过程。基于大量的钻井和地震资料,解析了塔北隆起地区志留系底、顶部不整合,厘定了古隆起在晚奥陶世末和中泥盆世末的形态和展布范围,最终探讨了古构造应力场的演变。研究表明,塔北隆起地区志留系底、顶部不整合面都具有“下削上超”不整合结构,即不整合面之下的地层被削截,而年轻地层超覆于不整合面之上。隆起范围在晚奥陶世末期近东西向展布,而中泥盆世末期在南部斜坡上转变为3个古凸起(英买力低凸起、轮南低凸起、库尔勒鼻状凸起),整体上呈北东-南西向展布。晚奥陶世末近东西向的古隆起在中泥盆世末叠加了北东-南西向的构造,表明挤压应力场由晚奥陶世的南北向逐渐转变为北西-南东向。为已取得的关于塔北晚加里东期古隆起格局的认识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并给予了详细的论证。

    塔里木盆地巴楚隆起西南缘构造特征与勘探前景
    宁飞, 云金表, 李建交, 宋海明, 赵亮东
    2021, 42(2):  299-308.  doi:10.11743/ogg20210204
    摘要 ( 305 )   HTML ( 6)   PDF (2334KB) ( 123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塔里木盆地中央隆起带西部巴楚隆起发育丰富的断裂构造样式。为了揭示巴楚隆起西南缘构造特征,进而为寻找有利勘探目标提供基础依据,通过对三维地震资料的精细解析,明确了断裂构造几何学特征及分布规律,并结合已知油气藏的特征,揭示了油气成藏规律。巴楚隆起西南缘主要发育扭动变形和逆冲推覆等两类典型的构造样式,NW走向的断裂多具有扭动变形特征,近EW走向的断裂则以逆冲作用为主,且都具有多期复合叠加特征,滑脱层的存在加剧了构造变形的复杂程度;近EW走向的断裂形成的圈闭完整性比NW走向的断裂相关背斜圈闭好,且膏盐岩之下的推覆体下盘构造圈闭具有较好的保存条件,和寒武系烃源岩形成完整的油气系统。寒武系盐下、盐间构造相对完整的圈闭及加里东期古构造圈闭不但具备良好的烃源岩条件,保存条件也相当优越,是下一步勘探的有利目标。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克拉苏和东秋断层上盘勘探突破方向
    易士威, 李明鹏, 范土芝, 杨帆, 方辉, 黄福喜, 金武弟
    2021, 42(2):  309-324.  doi:10.11743/ogg20210205
    摘要 ( 458 )   HTML ( 6)   PDF (15624KB) ( 113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前陆冲断带成藏条件优越,特别是克拉苏构造带和东秋构造带,发现了克深大气藏群、克拉2大气藏和中秋1气藏,形成了超万亿立方米大气区。但目前发现的气藏平面上主要分布在克拉苏断层和东秋断层下盘,断层上盘仅仅发现了克拉2大气藏,纵向上主要赋存于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基于上述油气分布现状分析,认为克拉苏断层下盘之所以形成连片分布的大气藏群,主要是一系列近东西走向的逆冲断层形成了成排、成带的大型背斜和断背斜构造圈闭,控圈断层下通烃源岩,上达膏岩盐盖层而未断穿,既是油气运聚通道而又没有破坏圈闭的封闭性,这种成藏要素的绝佳匹配造就了克拉苏断层下盘连片大气藏群的形成;而由于克拉苏断层和东秋断层断穿膏盐岩甚至断达地表,造成断层上盘圈闭封闭性变差,致使具有相同储盖组合的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圈闭未能成藏,但在断层上盘由于顶冲构造形成了独特的克拉2“盐包圈”圈闭,发育了独一无二的克拉2大气藏。其次,通过分析克拉苏逆冲断层和东秋逆冲断层对成藏的控制,认为断层对纵向上不同层系及不同类型储盖组合的成藏影响是不同的。从油气复式聚集理论出发,考虑克拉苏构造带和东秋构造带丰富的剩余油气资源,以及断层上盘、下盘勘探不均衡的现状,通过解剖吐格尔明逆冲断层上盘侏罗系成藏模式,以及克拉苏断层上盘和东秋断层上盘古近系成藏模式,提出克拉苏断层和东秋断层上盘尚有巨大的勘探潜力,侏罗系和古近系是断层上盘下步重大的突破方向。

    塔里木盆地巴楚隆起玛扎塔格断裂带几何学与运动学特征
    张永, 郑孟林, 陈槚俊, 邓铭哲, 田方磊, 张伟康, 李英强
    2021, 42(2):  325-337.  doi:10.11743/ogg20210206
    摘要 ( 313 )   HTML ( 15)   PDF (28375KB) ( 102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玛扎塔格断裂带位于巴楚隆起东南缘,因其部分构造出露地表及其第四纪的强烈活动特征而广受关注,探讨玛扎塔格断裂带的几何学、运动学特征不仅可为探究巴楚隆起乃至塔里木盆地应力场演变特征提供依据,也可用于间接对比塔里木盆地各期应力场在该断裂带处的强度变化。结合地震资料和地表露头地层产状,利用深浅结合手段,刻画了玛扎塔格断裂带几何学特征,以三维建模技术建立了断面三维形态,最终利用平衡剖面恢复技术还原了断裂带构造演化过程。研究认为,玛扎塔格断裂带在剖面上整体表现为分层变形特征,沿断裂带走向剖面构造样式较为一致,地表露头构造为断裂带第四纪活动的结果,断裂带三维展布中可显著识别出各构造层断层面垂向叠置特征。玛扎塔格断裂带起因于早期基底形成的正断层薄弱带在早奥陶世发生反转,并在志留纪再次活动,在晚二叠世形成沿中寒武统底面滑脱断层,古近纪末期进一步活动;始新世早期,沿古近系底滑脱的新生界断层形成,并在中新世、上新世及第四纪持续性活动,将新生界逆冲至地表形成现今面貌。

    超深层致密砂岩储层构造裂缝分布特征及其成因——以塔里木盆地库车前陆冲断带克深气田为例
    王珂, 张荣虎, 王俊鹏, 孙雄伟, 杨学君
    2021, 42(2):  338-353.  doi:10.11743/ogg20210207
    摘要 ( 371 )   HTML ( 12)   PDF (47448KB) ( 317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综合采用岩心、薄片及成像测井等资料,对塔里木盆地克深气田巴什基奇克组超深层致密砂岩储层构造裂缝的基本特征与形成序列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讨论了裂缝产状、力学性质、密度、开度、充填性和充填物的差异性分布及其成因,最后探讨了不同气藏应采取的储层改造措施和有利勘探目标。结果表明:克深气田主要发育3期构造裂缝,各个气藏之间构造裂缝具有明显差异性,主要受构造变形时间和成岩孔隙水介质环境控制。北部克深5和克深6气藏为早期缓慢挤压变形,主要形成与背斜长轴近似平行的直立或高角度张性裂缝;中部克深2气藏变形时间稍晚,近NS走向剪切裂缝和近EW走向张性裂缝共存,并且前者略占优势;南部克深8和克深9气藏变形时间最晚,主要形成近NS走向的直立剪切裂缝。自北向南,主差应力与岩石抗压强度的比值先增大后减小,裂缝密度随之先增大后减小,同时裂缝优势走向与现今水平最大主应力之间由大角度相交逐渐变为近似平行,并且裂缝形成时间越来越晚,充填率逐渐降低,因此裂缝有效开度逐渐增大。巴什基奇克组沉积期的水体总体呈咸化状态,北部克深5、克深6和克深2区块为淡水-半咸水介质成岩环境,裂缝充填物主要为方解石,储层改造措施应以酸化为主;南部克深8和克深9区块为偏碱性水成岩环境,裂缝充填物主要为硬石膏和白云石,储层改造措施应以压裂为主。克深8气藏的构造裂缝有效性最好,其次为克深2和克深9气藏,克深5和克深6气藏较低。克深18、克深19、克深20和克深24号构造的裂缝可能比较发育,可作为克深气田下一步勘探的重点目标。

    塔里木盆地中部深层-超深层地震波组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田方磊, 彭妙, 韩俊, 陈槚俊, 马德波, 毛丹凤
    2021, 42(2):  354-369.  doi:10.11743/ogg20210208
    摘要 ( 553 )   HTML ( 23)   PDF (38682KB) ( 172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塔里木盆地中部深层、超深层是目前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随着油气勘探向超深层推进,早期建立的对波组特征及其地质意义的认识已经不能满足需要,迫切需要进行系统性的重新认识。基于最新的超深井实钻资料和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通过合成地震记录井-震标定及连井地震大剖面追踪解释,对深层、超深层地震反射波组进行了准确标定,明确其地层含义并厘定了关键标志层。同时重点对中寒武统含膏岩系盖层、中、下寒武统生-储-盖组合及顺托果勒地区“串珠”反射等关乎超深层油气勘探的重点问题展开了进一步探讨,表明:①盆地中部以下古生界为主的深层、超深层整体上具有“六强、七弱、三中等、一杂乱”的地震反射波组特征,与地层岩性、地层速度的纵向分层特征一致。②中寒武统膏盐岩增强了地层波速的垂向非均一性,膏盐岩含量越高,地震反射波组振幅越强。中寒武统膏盐岩含量存在区域分布差异:塔中膏盐岩含量最高;轮南低凸起轮探1井区不发育纯膏盐岩;顺托果勒及顺南地区,中寒武统膏岩盐主要发在育沙依里克组,以强振幅反射波组和“云雾状”反射波组的局部增厚、褶皱变形或断层错断处显著减薄等现象为识别标志。③中、下寒武统生-储-盖组合广泛分布于塔北南斜坡、顺托果勒低隆及顺南地区,塔中局部地区烃源岩和储层条件较差。④在顺托果勒地区存在3种类型的“串珠”反射。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石沟驿向斜的形成演化与致密砂岩气成藏模式
    何登发, 孙方源, 翟咏荷, 包洪平, 马静辉, 开百泽
    2021, 42(2):  370-390.  doi:10.11743/ogg20210209
    摘要 ( 414 )   HTML ( 5)   PDF (22907KB) ( 178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向斜构造是一种基本的褶皱样式,是煤层气、致密砂岩气、页岩气、盐类以及铀矿等矿产资源赋存的主要场所之一。研究向斜的形成机制将为剖析褶皱冲断带的构造演化及矿产资源的分布特征奠立重要基础。以鄂尔多斯盆地西缘的石沟驿向斜为例,应用新的高分辨率地震剖面与深探井资料,解析向斜的深层地质结构及其成因机制。研究表明,石沟驿向斜处于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北段与中段的过渡部位,形成于中侏罗世末期—晚侏罗世,是在以羊虎沟组—山西组含煤岩系为滑脱层形成的叠瓦冲断系统基础上,下伏的早期阶状正断层组合反转形成的大型构造楔的上层褶皱体系;惠安堡断层为一正反转断层,在该区起构造-沉积分划作用;石沟驿向斜及邻区的上石炭统—二叠系的致密砂岩气具有自生、自储、自封闭成因,于早白垩世成藏。石沟驿向斜的形成期早于油气成藏高峰期,天然气资源丰富,有较好的勘探前景。

    鄂尔多斯盆地乌审旗-靖边古隆起对奥陶系盐下沉积与储层的控制作用
    魏柳斌, 陈洪德, 郭玮, 严婷, 蔡郑红, 周黎霞
    2021, 42(2):  391-400, 521.  doi:10.11743/ogg20210210
    摘要 ( 290 )   HTML ( 6)   PDF (29883KB) ( 306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钻井及地震地层对比剖面、系统性的寒武系厚度、寒武系各层段超覆尖灭线以及前奥陶纪古地质图等编图研究,发现鄂尔多斯盆地早古生代除了发育伊盟隆起、吕梁隆起和中央古隆起外,还发育乌审旗-靖边古隆起。乌审旗-靖边古隆起核部缺失整个寒武系,周缘寒武系由老到新依次向古隆起超覆。进一步的古构造分析表明,奥陶纪沉积期受寒武系乌审旗-靖边古隆起的继承性影响,该区仍为低幅度的水下隆起,对盆地中东部奥陶系盐下沉积与储层发育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乌审旗-靖边古隆起东、西沉积分异明显;二是乌审旗-靖边古隆起、中央古隆起和吕梁隆起的共同障壁作用形成了盆地东部米脂盐洼;三是乌审旗-靖边古隆起上发育浅水沉积特征的丘滩体等有利储集相带,海退期则由于间歇性暴露而利于溶孔型储层的形成,是奥陶系盐下天然气勘探的有利区带。

    前陆盆地形成与演化砂箱物理模拟启示——以四川盆地西部龙门山为例
    邓宾, 何宇, 黄家强, 罗强, 杨荣军, 于豪, 张静, 刘树根
    2021, 42(2):  401-415.  doi:10.11743/ogg20210211
    摘要 ( 452 )   HTML ( 6)   PDF (57073KB) ( 161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砂箱物理模拟实验揭示冲断带-前陆盆地系统形成演化过程中,单一构造剥蚀、沉积作用和剥蚀-沉积耦合过程对其盆-山系统形成演化的控制影响作用,尤其聚焦于龙门山-川西前陆盆-山系统沿走向变化的构造剥蚀-沉积作用对其盆-山系统的控制作用。单一构造剥蚀作用过程模拟揭示浅表剥蚀作用强度与冲断带楔形体楔长、楔高呈负相关性;构造剥蚀作用使冲断带后缘逆冲断层更加易于发生断层再活化与无序冲断,制约着冲断带前陆向扩展。浅表沉积作用导致楔形体前缘冲断层上覆物质加载、更易于发生断层闭锁,促使冲断带楔形体前陆向/前展式扩展生长。沿走向变化的剥蚀-沉积作用过程导致冲断带楔形体后缘深部层系剥蚀走向变化、断层产状变陡,前陆盆地中前陆向断层明显减小、其倾角减缓,且反向冲断作用加强(乃至导致主断层反向冲断),尤其走向差异性导致前陆盆地发育斜向断层。受控于龙门山冲断带-川西前陆盆地系统晚三叠世以来走向差异性剥蚀-沉积作用,川西前陆盆地中南段发育晚白垩世—新生代再生前陆盆地,可能形成前陆盆地前缘斜向断层-龙泉山断层。

    盆-山转换带构造变形特征及成因机制——以四川盆地东南部桑木场背斜为例
    杨金赫
    2021, 42(2):  416-429.  doi:10.11743/ogg20210212
    摘要 ( 371 )   HTML ( 10)   PDF (15599KB) ( 142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剖析湘鄂西“隔槽式”褶皱带前缘与川东南“隔挡式”褶皱带的叠置关系,探讨四川盆地东南缘盆山转换带构造变形特征及成因机制,基于现有的地震、测井、DEM数字高程及相关地质资料,以断层相关褶皱理论为指导,对切过桑木场背斜的多条二维地震剖面进行了精细的解释,分析了其地质结构特征;利用平衡剖面技术建立了其运动学模型,分析了其构造演化特征。研究认为,桑木场背斜存在分层滑脱变形的变形机制,在垂向上具有相互叠置的结构特征,盖层的变形较为一致,以沿滑脱面的顺层剪切变形为主,背斜的整体构造格局受到盆地基底形态与齐岳山断裂的共同影响。齐岳山断裂是由数条倾向南东的基底逆冲断层组合而成的隐伏断裂系统,在其控制下形成的深部基底构造楔及叠瓦构造相互叠置,共同控制了背斜的变形。进一步分析表明,背斜的变形始于燕山期中期,其构造演化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的叠加作用。在雪峰山西推应力的作用下,湘鄂西“隔槽式”褶皱带由东向西的递进构造变形控制了深部构造楔及叠瓦构造的活动,进而控制了背斜的主体构造形态。位于盆地内部的川东南“隔挡式”褶皱带对背盆山转换带构造变形特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背斜前翼,造成了背斜前翼宽缓,后翼陡窄的构造差异。

    渤海湾盆地大港探区加里东期不整合面特征再认识
    韩品龙, 肖敦清, 王居峰
    2021, 42(2):  430-442.  doi:10.11743/ogg20210213
    摘要 ( 342 )   HTML ( 8)   PDF (4213KB) ( 129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应用“地层尺度”方法,通过在区域地层框架下的岩性组合和电测曲线特征,将大港探区奥陶系峰峰组划分为若干小层,并在全区开展小层对比,研究不同小层经加里东运动改造后在奥陶系顶部不整合面的出露情况,以期还原加里东运动后的古地貌形态。研究结果表明,大港探区加里东期不整合面是小层(十~几十米)级别的低角度不整合,加里东运动改造后地势总体呈北高南低、东高西低的地貌形态,峰峰组小层出露具有由低向高逐渐变老的特点;该低角度不整合的存在改变了以往的认识,还原了加里东运动对奥陶系地层的影响,同时在峰峰组小层框架下,揭示了受第5小层控制,上、下碳酸盐储层在纵向上具有不同的发育规律,其上发育岩溶喀斯特及团块状白云岩储层,其下发育层状白云岩储层,在黄骅坳陷中南部地区连续分布,具备较好的储集性能。上覆煤系地层沉积覆盖后与下伏奥陶系储层形成多类型的源-储配置关系,具有捕获后期生成油气的条件。

    渤海湾盆地歧口凹陷沙河街组三段一亚段地质特征与页岩油勘探实践
    周立宏, 韩国猛, 杨飞, 马建英, 牟连刚, 周可佳, 王昌丽, 孟立娜
    2021, 42(2):  443-455.  doi:10.11743/ogg20210214
    摘要 ( 313 )   HTML ( 3)   PDF (43174KB) ( 139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歧口凹陷沙河街组三段一亚段[Es3(1)]页岩油勘探获得高产、稳产工业油流,证实湖相页岩油具有较大勘探潜力,并形成亿吨级规模战场,对渤海湾盆地广泛分布的沙河街组页岩油勘探具有重要借鉴意义。针对歧口凹陷沙河街组三段页岩层系沉积环境、岩性、储集性、脆性和含油性等方面展开综合研究,Es3(1)半深湖-深湖区泥页岩孔缝发育,脆性指数高、储层敏感性差、含油气性好,具备页岩油富集的生烃、储集、含油和工程改造条件,页岩油成藏地质条件优越。纵向上,将Es3(1)划分6个甜点段,由上至下依次为C1—C6,平面分布稳定,单段厚度分布在7~96 m,累计厚度434 m,分布面积在87.4~194.3 km2,平面甜点叠加面积为256 km2,采用体积含油率法,初步计算资源量为4.1×108 t。按“老井控面、水平井提产”的原则,在Bin60-56和F38x1两口大斜度井试油获工业油流,针对C1甜点段部署水平井勘探,QY10-1-1井获得日产百吨高产油气流,Bin56-1H井自喷试采206 d后,累产油3 043.11 t,反排率为7.77%,歧口凹陷沙三段页岩油勘探取得重大突破。

    南襄盆地南阳凹陷地质结构与形成演化
    李智, 张志业, 杨云飞, 郭文建, 李岩, 黎腾, 熊健
    2021, 42(2):  456-468.  doi:10.11743/ogg20210215
    摘要 ( 434 )   HTML ( 14)   PDF (37649KB) ( 135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南阳凹陷属南襄盆地次级构造单元,是发育在秦岭-大别褶皱造山带之上的富油气断陷。研究其地质结构特征和形成演化过程,对凹陷油气勘探和认识秦岭-大别褶皱造山带晚白垩世以来隆升剥蚀作用的盆地构造-沉积响应均具有重要意义。综合利用凹陷内2/3D地震、钻井、测录井资料,识别区域性不整合面,划分构造-地层层序,刻画主要断裂的构造特征及凹陷平、剖面形态;运用平衡剖面技术,恢复南阳凹陷晚白垩世以来的形成演化过程。结果表明,南阳凹陷发育胡岗组底部(Tg)、玉皇顶组底部(T7)、核桃园组底部(T5)、上寺组底部(T1)4个区域性不整合面,将凹陷地层划分为基底构造层、胡岗组构造层、玉皇顶组-大仓房组构造层、核桃园组-廖庄组构造层、上寺组-平原组构造层共5套构造-地层层序。受新野断层、禹桐断层、师岗断层等基底断层控制,南阳凹陷表现出南北分带、东西分块、隆凹相间的构造格局。凹陷经历了初始断陷期、持续断陷期、强烈断陷期、断-拗转换期和拗陷期共5期构造演化阶段。基底结构复杂、边界断层形态差异及分段差异沉降是凹陷地质结构的主要控制因素。

    苏北盆地高邮凹陷古近系阜宁组断层形成过程及其砂箱物理模拟
    唐旭, 孙永河, 胡慧婷, 于雯泉, 唐海氢
    2021, 42(2):  469-480.  doi:10.11743/ogg20210216
    摘要 ( 305 )   HTML ( 2)   PDF (55419KB) ( 67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高邮凹陷阜宁组断层发育对凹陷演化过程及油气富集具有重要意义。高邮凹陷东部发育大量多米诺式组合的NW倾向断层,西部发育“Ⅴ”字型组合的NW及SE倾向的断层,断层发育特征的差异指示断层形成过程不同,不同区带断层形成机制尚不明确。通过三维地震解释、识别不整合面及残余地层,结合位移-埋深曲线分析、构造演化分析,证明了高邮凹陷边界断层在阜宁组为非同沉积断层,对凹陷内部次级断层的形成没有明显控制作用。凹陷东、西部不同组合类型的阜宁组断层均在NW-SE向统一应力场下形成,主要活动时期均为阜宁组沉积末期,在活动性上具有统一性。依据断裂解析结论及相似性原则,设计两组物理模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高邮凹陷西部“Ⅴ”字型断层组合受双侧伸展作用形成,而东部多米诺式断层组合受单侧伸展作用控制,与东部斜坡背景无关。两组实验结果合理地解释了断层组合模式差异性的成因。区域上,戴南组沉积之前高邮凹陷与北部临泽凹陷为同一凹陷,凹陷形态西窄东宽,在伸展变形时期盆地两侧应力向中心传播速度不同,导致不同地区发育不同倾向断层的叠覆区域范围有所差异。

    断块型沉火山碎屑岩致密气藏有效储层控制因素及分布规律——以松辽盆地南部王府气田白垩系沙河子组为例
    曾凡成, 张昌民, 李忠诚, 张国一, 张驰, 王拥军, 孙文铁, 邓庆杰
    2021, 42(2):  481-493.  doi:10.11743/ogg20210217
    摘要 ( 375 )   HTML ( 5)   PDF (13597KB) ( 106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沉火山碎屑岩致密气属于特殊的复杂岩性非常规气藏,目前研究程度和勘探开发程度低。松辽盆地王府断陷沙河子组发育断块控制的沉火山碎屑岩致密气藏,由于兼具断块、沉火山碎屑岩、致密气藏的复杂性,对储层发育控制因素认识不清导致气藏勘探开发难度极大。采用多种技术手段,在评价沉火山碎屑岩致密气藏特殊性和储层岩性、储集空间、孔隙结构、物性和有效性特征基础上,分宏观气藏、中观砂体及微观储层3个层次,揭示了研究区源-储关系、成藏要素、层间非均质、层内非均质和微观成岩作用对有效储层发育特征的影响,形成了构造控制成藏圈闭、断层控制运移通道、砂体控制气藏分布、非均质性控制层内气水关系、成岩作用控制甜点富集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揭示有效储层平面上沿缓坡带由东向西整体呈树枝状发散分布,垂向上为丘状岩体控制下的块状、反韵律分布等规律。研究成果在城深6井区开发井位部署、老井复查中取得较好效果,为类似复杂致密气藏的勘探部署和分类精细开发提供参考。

    中国陆相湖盆细粒沉积岩岩石学特征及成岩演化表征——以四川盆地元坝地区下侏罗统大安寨段为例
    朱毅秀, 金振奎, 金科, 郭芪恒, 王欢, 吕品, 王昕尧, 师源
    2021, 42(2):  494-508.  doi:10.11743/ogg20210218
    摘要 ( 359 )   HTML ( 12)   PDF (67245KB) ( 194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岩心观察、薄片鉴定、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分析对四川盆地元坝地区下侏罗统大安寨段湖相细粒岩岩性及成岩作用特征进行了描述,探讨了有利岩石类型及成因。本段发育泥岩类(泥岩与页岩)、粉砂岩和灰岩3大类岩石,具体为泥岩与页岩、灰质泥岩,以及介壳页岩和介壳灰岩;矿物组分主要为石英、粘土矿物、方解石、长石和黄铁矿;粘土矿物包括伊蒙混层、伊利石、高岭石和绿泥石;发育介壳页岩和泥岩夹介壳灰岩的岩石组合类型为主。本段细粒岩经历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溶蚀作用、交代作用、粘土矿物的转化作用及有机质的生烃演化作用,目前处于中成岩阶段B亚期,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是控制页岩和灰岩物性变化的主要因素。受沉积及成岩的控制,富有机质页岩和介壳页岩是最有利的储集岩。成岩影响导致常规储层的介壳灰岩与灰岩致密而没有储集油气,反而使相对致密的细粒介壳页岩成为页岩气藏的有利储层,导致了测试时介壳页岩大量出气而相邻的介壳灰岩无气泡。纹层与微纹层(显微镜下显示纹层)发育及硅质与灰质组分显微定向排列有利于优质储层形成。

    同生逆断层伴生褶皱对冲积扇片状砂砾体及辫状水道沉积的控制——以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湖湾区三叠系克拉玛依组为例
    夏钦禹, 吴胜和, 冯文杰, 刘忠保
    2021, 42(2):  509-521.  doi:10.11743/ogg20210219
    摘要 ( 428 )   HTML ( 1)   PDF (33105KB) ( 110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水槽沉积物理模拟再现了同生逆断层伴生褶皱影响下冲积扇的沉积过程,并进一步切片观察,分析了伴生褶皱影响下片状砂砾体和辫状水道的分布特征。在水槽沉积模拟的指导下,综合应用岩心、露头、密井网和地震资料,在同生逆断层伴生褶皱活动强度研究基础上,对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湖湾区三叠系克拉玛依组下油组(克下组)冲积扇片状砂砾体和克上组辫状水道沉积构型进行识别,并依据露头定量规模和测井曲线标志对地下单一构型单元开展解剖,分析了同生逆断层伴生褶皱对片状砂砾体及辫状水道沉积过程、规模、方向以及叠置样式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近源端不发育伴生褶皱的区域为片状砂砾体优先沉积部位,片状砂砾体由主流方向向两侧迁移,单一片状砂砾体规模较大、侧向叠置程度较低,地下解剖单一片状砂砾体最小宽度约1 000 m,平均宽度1 400 m;在伴生褶皱边部和活动强度较小部位,片流砂砾体及辫状水道沿其绕流,并表现出由斜交物源方向向顺物源方向迁移的特点,单一片状砂砾体规模较小、侧向叠置程度较高,辫状水道呈交织条带状或宽带状,地下解剖单一片状砂砾体宽度最小为450 m,平均宽度1 000 m,单一辫状水道宽度150~350 m,厚1.5~8.1 m;在伴生褶皱活动强度较大部位无片状砂砾体沉积,辫状水道呈孤立窄带状,侧向连续性差,地下解剖单一辫状水道宽度80~120 m,厚1~4 m。

    中国南海珠江口盆地西江油田运聚再生油藏模式创新认识与挖潜效果
    涂乙, 闫正和, 戴建文, 王亚会, 朱义东, 杨勇, 杨娇, 王伟峰
    2021, 42(2):  522-532.  doi:10.11743/ogg20210220
    摘要 ( 366 )   HTML ( 1)   PDF (10662KB) ( 127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开发中后期海上老油田剩余油零星散落分布和运移-富集规律难预测等问题,将“势控论”与“构型级次界面”结合,以储层内部单砂体为基本单元,研究不同类型油藏剩余油运移方向和运聚时间,由此构建“运聚再生油藏模式”。研究表明:①主力油藏砂体以叠置接触为主,夹层较少发育,储层主要为高孔、高渗特征,易形成优势渗流通道,高度分散状态的剩余油经过1年左右运移,在井控低且势能低部位小规模聚集成藏,挖潜潜力有限,生产井表现出高产短命的生产效果;②非主力油藏砂体横向接触主要以侧叠和孤立类型为主,3级和4级构型界面较为发育,剩余油动态运聚时间、方向与储层韵律性、夹层级次和流体性质等因素有关,一般非主力油藏关停约3年以上时间,4级界面控制的剩余油通过侧向绕流,逐渐向低势闭合区富集成藏,3级界面控制的剩余油通过垂向渗透,向低势闭合区聚集,剩余油运移富集规模较大,生产井表现出高产、高效、长命的生产效果。研究成果为海上中-高含水期老油田深度、立体挖潜提供技术支持,将为公司年度生产目标实现或超产保驾护航。

    综合报道
    未来30年美国页岩气产量发展趋势预测
    周庆凡
    2021, 42(2):  533-533. 
    摘要 ( 290 )   HTML ( 9)   PDF (1513KB) ( 235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