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3年 第44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23-06-01
    目录
    2023年第44卷 第3期 封面+目录
    2023, 44(3):  1. 
    摘要 ( 165 )   PDF (18615KB) ( 17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油气地质
    从层序地层走向源-汇系统的储层预测之路
    徐长贵, 龚承林
    2023, 44(3):  521-538.  doi:10.11743/ogg20230301
    摘要 ( 440 )   HTML ( 45)   PDF (9454KB) ( 429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具有沉积充填和有利储层预测功能的预测地层学被广泛应用于盆地分析和油气勘探,经历了从层序地层走向源-汇系统的储层预测发展之路。为了应对“预测有利成藏要素(储层和盖层等)”的勘探挑战,Exxon地质学家创立了层序地层方法理论;为了解决“层序不一定控砂、低位不一定有扇”的勘探难题,地质学家将源-汇系统的概念和方法运用到有利储层预测研究中来,形成了源-汇控砂方法原理。文章讨论了层序地层的研究现状,梳理了海相和陆相层序地层研究近年来的重要进展,介绍了陆-洋和陆-湖源-汇控砂研究近年来的进展,提出了“基于源-渠-汇-岩耦合的优质储层预测技术”,以期解决“层序源-汇控砂但不一定控储”的勘探挑战。

    陆相盆地古源-汇系统定量重建、级次划分及耦合模式
    朱红涛, 徐长贵, 杜晓峰, 刘强虎, 孙中恒, 曾智伟
    2023, 44(3):  539-552.  doi:10.11743/ogg20230302
    摘要 ( 250 )   HTML ( 24)   PDF (4861KB) ( 261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陆相盆地古源-汇系统定量重建、级次划分及耦合模式是还原深时盆地剥蚀和沉积过程的重要研究内容。陆相盆地古源-汇系统物源区定量重建难点主要包含古地貌重建和古水系重建。古地貌重建新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基于剥蚀区、超剥区(剥蚀和超覆作用共同作用区)和超覆区为框架,残余地貌重建、差异沉降校正、超剥区恢复、剥蚀区恢复和沉积古地貌恢复流程的“三区五步”恢复方法。古水系重建方面提出了基于ArcGIS系统的古水系定量恢复和拾取方法。陆相盆地古源-汇系统级次划分的代表方法是“三线三级”法,关键是拾取分水岭、分水线和脊线,进而划分一级、二级、三级古源-汇系统。基于重建的古源-汇系统物源区流域单元与沉积区沉积体的面积、形态组合、配置关系,建立了“哑铃型”“球拍型”“奖杯型”和“标枪型”4种古源-汇系统耦合模式。研究成果对古源-汇系统定量化研究和勘探目标评价、预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深水水道沉积内幕级次划分与精细刻画
    李东伟, 龚承林, 胡林, 何小胡, 罗泉源
    2023, 44(3):  553-564.  doi:10.11743/ogg20230303
    摘要 ( 265 )   HTML ( 30)   PDF (5448KB) ( 197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深水水道是一类重要的深水油气储集体,因其沉积过程复杂、沉积相带多变,亟待建立一种深水水道沉积内幕的级次划分与精细刻画方法。基于不同深水水道的发育特点,提出了一套基于三维地震资料刻画评价深水水道沉积内幕级次的方法。当待评价深水水道发育、可见水道复合体系底界面时,可采用“三界面-六相带”沉积内幕解析方法,即依据3类地质界面(水道沉积体系底界面、水道复合体系底界面和沉积相带分界面)将这类深水水道划分为6个沉积相带(底部滞留、轴部充填、轴部侧翼沉积、滑塌碎屑流沉积、天然堤和水道泥)。当拟评价深水水道不发育、可见水道复合体系底界面时,可采用“两界面-两相带”沉积内幕解析方法,即依据2类地质界面(水道沉积体系底界面和天然堤顶、底界面)将这类深水水道划分为2个沉积相带(水道充填和天然堤)。其中,“六相带”中的底部滞留和轴部充填以及“两相带”中的水道充填可形成优质油气储集体,其富砂性可依据它们的顶凸程度来辨别(当发育可见的顶凸地震反射外形时相对富砂,反之则相对富泥)。利用“三界面-六相带”法和“两界面-两相带”法对琼东南盆地某深水水道进行解剖,结果发现它们可以较好地对深水水道沉积内幕进行级次划分与精细刻画,表明该方法在其他地区也具备实用性,具有一定的工业应用前景。

    断陷湖盆低勘探区源-汇系统与烃源岩预测
    刘豪, 徐长贵, 高阳东, 林鹤鸣, 邱欣卫, 剧永涛, 汪旭东, 李磊, 孟俊, 阙晓明
    2023, 44(3):  565-583.  doi:10.11743/ogg20230304
    摘要 ( 215 )   HTML ( 21)   PDF (9417KB) ( 265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烃源岩是沉积盆地含油气系统中决定油气聚集与成藏的关键因素之一。针对盆地或洼陷中勘探程度相对较低、钻井较少且烃源岩指标不丰富等烃源岩预测的难点,以珠江口盆地珠一坳陷北部低勘探区为例,从“找湖(深湖-半深湖)”、“寻泥(深湖-半深湖泥岩)”、“定烃(烃源岩预测与评价)”的角度,开展源-汇系统与烃源岩预测系统性分析。首先,以“找湖”为目的,通过多期构造古地貌恢复,阐明原始盆地面貌与古湖盆发育位置,结合“地震前积确定湖盆边界、坡折体系确定深湖-半深湖分布范围、生化指标确定湖盆古环境特征、构造强度确定湖盆规模”等分析,对低勘探区的深湖-半深湖区进行确认并对潜在发育烃源岩的洼陷进行初步遴选,研究认为文昌期HF33等洼陷和下恩平期HZ5等洼陷具备发育深湖-半深湖泥岩的潜力。其次,通过古物源、古环境和沉积体系的分析,结合构造古地貌发育特征,开展源-汇系统重建及深湖-半深湖相泥岩发育的地质背景分析,通过源-汇系统各配置要素的数值模拟,指出中等物源供给强度、细物源粒度、高湖平面、大可容空间及欠补偿-均衡补偿型盆地有利于富泥型湖泊相沉积。最后,以成熟勘探区已钻遇优质烃源岩的钻井为基础,分析与烃源岩层对应的4类深湖-半深湖地震相及其地质背景,构建成熟区“烃源岩相(烃源岩地震相)”,结合对珠一坳陷主要富烃洼陷富烃要素的系统总结,开展低勘探区优质烃源岩多因素、多维度评价与最终排序。通过研究,指出LF22,HF33,HZ24(上、下文昌组),LF7和HZ10(下文昌组)等洼陷为Ⅰ级潜在富生烃洼陷;HZ5和HZ11洼陷(下恩平组)为Ⅱ级潜在生烃洼陷。部分洼陷烃源岩的预测和评价结果在实际勘探中已得到证实。

    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古近系文昌组源-汇系统特征及演化
    高阳东, 彭光荣, 张向涛, 汪旭东, 孙辉, 刘太勋, 孙丰春
    2023, 44(3):  584-599.  doi:10.11743/ogg20230305
    摘要 ( 204 )   HTML ( 20)   PDF (6884KB) ( 139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珠江口盆地是南海东部典型的边缘海盆地,白云凹陷为珠江口盆地珠二坳陷中、新生代地层发育最全的深大凹陷,其古近系是深水区已证实的主力层系及近期深层油气勘探的重点目标。文昌组是白云凹陷已经获得勘探证实的主要烃源岩层系,在凹陷周边物源控制区也是有利储层发育的重要场所。通过定量表征其源-汇系统和分析源-汇系统特征及演化规律为白云凹陷主力烃源岩及规模砂体分布预测提供依据。基于锆石定年及重矿物分析确定物源体系及其演化,利用PSDM地震资料及古地貌刻画了搬运通道类型及分布,井-震结合厘定了沉积体系及沉积相类型特征;结合古地貌起伏、剥蚀量及沉积汇聚量计算结果对源-渠-汇系统进行了定量耦合。研究表明,古近纪文昌期发育番禺低隆起、云荔低隆起、云东低凸起以及云开低凸起4个近物源体系,以断沟和沟谷为渠,形成了4套完整的源-渠-汇系统。不同沉积时期的源-汇体系发生明显转变,受各时期物源差异的影响,文昌期白云凹陷发育古沟槽及大型构造转换带控制下的近物源小型湖相、辫状河三角洲及扇三角洲沉积。白云凹陷源-汇系统控制下的文昌组规模滨浅湖在文昌组五段(文五段)、文四段和文三段分布范围最广;半深湖-深湖相沉积分布局限,在文五段仅零星分布,在文四段、文三段及文二段的湖盆中央局部范围分布,这些认识为主力烃源岩的分布预测提供了基础。在宽缓裂陷结构及大物源控制下,白云凹陷北坡发育的辫状河三角洲富砂沉积体系控制了规模砂体的平面展布。白云凹陷东部辫状河三角洲及扇三角洲规模小,是有利相带砂体的主要分布位置。

    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西区始新世张裂-拆离作用下沉积转换及源-汇响应
    刘军, 彭光荣, 郑金云, 蔡嵩, 朱定伟, 王梓颐
    2023, 44(3):  600-612.  doi:10.11743/ogg20230306
    摘要 ( 207 )   HTML ( 19)   PDF (13028KB) ( 134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珠江口盆地始新世裂陷期盆地呈隆-坳相间格局,陆缘深水区脆性张裂作用向韧性拆离作用的转变多表现为洼陷由深变浅和沉积中心的迁移。目前针对张裂-拆离裂陷转换过程中洼陷内沉积响应的研究还比较少,制约了沉积体分布的预测。基于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西区钻井与全覆盖三维地震数据,恢复始新世张裂期与拆离期沉积古地貌。研究结果表明:①张裂期窄深湖盆发育多沉积中心,拆离期宽缓湖盆水体连片、向拆离中心区汇聚;②联合井-震格架与地震构型标定,认为白云凹陷西区张裂期受先存断块的调控作用而出现了短轴物源供给,发育了扇三角洲-半深湖-辫状河三角洲(扇辫)沉积体系,而拆离期地壳韧性隆升导致整体地形坡度减缓(<10°),水深变浅、高能水体范围扩大,出现隆升带长轴供源体系,沿低隆带广泛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滩坝(滩扇)沉积体系;③番禺低隆源区流域分区参数耦合揭示张裂-拆离转换过程中滩扇沉积体系供给效率提高、砂质含量增加,与韧性隆升对应的长轴区所发育的沉积体系可形成有利的源-储配置关系。

    珠江口盆地惠州26洼东南缘古近系恩平组上段断-拗转换期源-汇系统及勘探意义
    彭光荣, 王绪诚, 陈维涛, 靳瑶瑶, 王菲, 王文勇, 全涵
    2023, 44(3):  613-625.  doi:10.11743/ogg20230307
    摘要 ( 234 )   HTML ( 15)   PDF (8898KB) ( 299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断-拗转换期是断陷盆地由伸展体制向热冷却沉降机制转变的重要阶段,伴随着拉张作用的减弱,构造活动逐渐趋于稳定,从而影响裂陷晚期沉积体系及有利储层分布。以源-汇系统要素耦合为指导,基于源-汇区岩石学、测井相、地震相特征分析,结合珠江口盆地惠州26洼东南缘古近系恩平组上段断-拗转换期边界断层活动差异,提出以“构造控相、沟断控储”分析有利储层成因及分布规律。研究表明:①研究区恩平组上段物源为东沙隆起中生代酸性侵入岩,在恩平组上段断-拗转换期发育5大汇水单元,其供源能力强弱以汇水单元面积与物源区落差进行量化表征;②输砂通道由“沟谷-边界断层”组合而成,物源区沟谷形态及规模造成各水系水动能强弱差异,而边界断层的平面组合样式(凹面墙角型、平直陡坡型及平直断阶型)和垂向落差影响沉积物汇聚入湖的方式与砂体展布;③以“源-沟-断-汇”4要素进行源-汇耦合,建立断-拗转换期构造活动趋稳背景下由边界断层差异活动形成的“南扇北辫”沉积格局,刻画沉积特征并揭示有利相带及优质储层分布,即顺“沟-断”优势通道入湖的辫状河三角洲平原河道亚相高成熟度粗粒沉积,该沉积具有原生孔隙发育和渗透率高的特征。新认识推动了研究区内恩平组研究与勘探进程,为惠西南地区深层古近系油气勘探指明方向。

    珠江口盆地番禺27洼裂陷期构造演化及其对源-汇系统的控制
    王梓颐, 李洪博, 郑金云, 朱定伟, 于飒, 陈兆明, 李振升
    2023, 44(3):  626-636.  doi:10.11743/ogg20230308
    摘要 ( 186 )   HTML ( 31)   PDF (4711KB) ( 137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番禺27洼位于珠江口盆地中央隆起带中部的番禺低隆起区,为发育在中生代陆缘岩浆弧基底之上“南断北超”的新生代凹陷,钻井取得的油样与砂岩储层抽提烃证实该洼陷存在文昌组中-深湖相烃源岩供烃,但已钻井均没有实际钻至文昌组,烃源岩发育的有利部位与有利时期仍存在不确定性。对控洼断裂系统及洼陷结构样式的研究表明,番禺27洼的发育和演化具有“先存构造约束、右旋伸展主控、岩浆底侵改造”三元耦合成因,控制了三幕裂陷阶段“左阶不对称地堑-左行雁列式半地堑-萎缩期宽缓半地堑”的结构样式。裂陷期三幕控洼断裂差异活化影响沉积中心变迁,洼陷结构差异演化影响洼陷沉积充填格局。随着裂陷期断裂活动的减弱,沉积中心逐渐由东向西、由两端向中部迁移。源-汇沉积体系在裂陷早期以NW轴向和中部转换带沉积体系为主,裂陷中期至裂陷晚期逐渐向北部缓坡大型沉积体系和西北部长轴优势沉积体系转换。西次洼长期作为沉积中心,是优质烃源岩发育的有利部位。裂陷中期发育大型半地堑式湖盆,并伴有较强的岩浆活动,是优质烃源岩发育的最有利时期。裂陷中期至裂陷晚期西北部大型源-汇沉积体系的长期发育为古近系大型储集体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

    琼东南盆地中生代潜山成储主控因素及分布规律
    侯明才, 何小胡, 金秋月, 曹海洋, 贺礼文, 阙有缘, 陈安清
    2023, 44(3):  637-650.  doi:10.11743/ogg20230309
    摘要 ( 233 )   HTML ( 16)   PDF (10381KB) ( 168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中国海域盆地潜山已成为重要的勘探新领域。琼东南盆地中生代潜山勘探钻揭多个含气构造,但未获得规模性气藏发现。究其原因,储层成因机制和分布规律是制约潜山勘探大发现的瓶颈。基于琼东南盆地已有钻井、岩心、薄片和地球物理资料,研究了琼东南不同构造带潜山储层的发育特征,并探究了潜山储层的成因机制。结果表明:①储集空间主要是构造裂缝,前新生代的印支期和燕山期逆冲挤压构造是成缝关键,相关的先存主断层为潜山分带结构形成奠定了基础,新生代拉张构造活动使先存网状断裂体系活化;②以长英质矿物为主的基岩是最有利的储集岩,多期流体作用有效改造了潜山储层质量,并促成了潜山储层的垂向分带性;③琼东南盆地中生代潜山构造带可划分为南部双层强构造改造型潜山、中部三层风化-构造改造型潜山及北部准单层弱风化改造型潜山;④经历印支期构造活动的老基岩更有利于优质潜山储层发育,邻近凹陷周缘的潜山更有利于形成大型气藏。

    超伸展陆缘盆地深部结构及油气勘探意义
    吴克强, 解习农, 裴健翔, 任建业, 尤丽, 姜涛, 权永彬
    2023, 44(3):  651-661.  doi:10.11743/ogg20230310
    摘要 ( 214 )   HTML ( 10)   PDF (5166KB) ( 352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南海北部被动陆缘盆地是中国海域重要的油气基地。以琼东南盆地为例,通过大量地震、钻井资料的综合分析,从被动陆缘深部地壳形变与盆地充填耦合的角度,揭示了超伸展陆缘裂谷盆地沉积充填特点及地层样式。研究表明,位于南海西北次海盆西延长线上的琼东南盆地属于夭折型陆缘裂谷盆地,沿中央坳陷带岩石圈拆离减薄形成了细颈带和远端带,盆地裂陷期经历3幕伸展作用,早期断陷幕发育以高角度正断裂为特征的孤立断陷,中期拆离幕发育以低角度拆离断裂为特征的拆离断陷,且拆离断裂作用具有明显自东向西迁移的特点,晚期断-拗幕沉积中心位于凹陷中央。正是由于变形构造活动迁移特征构成了琼东南盆地独特的深部构造格局,进而导致不同构造单元的沉积充填及地层样式存在明显差异,其主拆离断裂侧以发育扇三角洲为主,而相向的滚动背斜侧则以发育辫状河三角洲为特征。这些因素制约裂陷期烃源岩分布以及深部储层展布,进而约束油气地质条件的差异。因此,基于岩石圈非瞬时破裂过程所建立的超伸展陆缘裂谷盆地深部结构及沉积充填特点认识,对琼东南盆地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也为被动陆缘盆地深层地层样式及沉积充填研究提供可参考范例。

    辽西凹陷北部古近系沙河街组二段源-汇系统及其对滩坝砂体的控制
    杜晓峰, 庞小军, 黄晓波, 王冰洁
    2023, 44(3):  662-674.  doi:10.11743/ogg20230311
    摘要 ( 209 )   HTML ( 679)   PDF (5076KB) ( 240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渤海海域辽西凹陷北部古近系沙河街组二段(沙二段)广泛发育滩坝砂体,油气测试获得高产,表明沙二段滩坝砂体勘探潜力巨大。但是,有关滩坝沉积的机制依然认识不清,严重制约了该类沉积的勘探评价,因此从源-汇系统理论出发进行滩坝沉积控制因素分析十分必要。利用岩心、录井、测井、粒度及铸体薄片等资料,结合三维地震和区域地质资料,对辽西凹陷北部沙二段源-汇系统及其对滩坝沉积的控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研究区沙二段沉积时期,燕山隆起的兴城河水系和月亮河水系为辫状河三角洲沉积提供物源,辫状河三角洲进一步为滩坝沉积提供了物源。由于兴城河水系和月亮河水系汇水区面积相对较小,主河流长度较短,形成的辫状河三角洲规模相对较小,小规模的辫状河三角洲为滩坝沉积提供物源的能力较弱。②辽西凹陷北部发育宽缓的古隆起,为滩坝沉积提供了有利的沉积古地貌条件。③水体较浅,物源供源能力较弱,波浪携带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砂体向湖盆方向搬运,受古隆起带较高地貌的阻挡,砂体在古隆起带沉积并形成细粒砂质滩坝,岩性以细砂岩与粉砂岩为主。随着湖平面的逐渐上升,滩坝发育程度逐渐减弱。④燕山隆起、兴城河-月亮河水系、凹中古隆起及湖平面共同控制了滩坝沉积的岩性和规模,是该地区取得油气勘探突破的关键要素。本次研究为渤海海域古近系油气勘探中滩坝砂体的预测提供借鉴。

    渤海海域渤中凹陷中生界火山机构地质模式及建造过程
    单玄龙, 王蔚, 张新涛, 衣健, 徐春强, 岳军培, 刘鹏程, 傅锚
    2023, 44(3):  675-688.  doi:10.11743/ogg20230312
    摘要 ( 211 )   HTML ( 14)   PDF (6351KB) ( 213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精细刻画火山机构对火山岩储层预测十分重要。渤海海域中生界发育多类火山机构,且受后期改造强烈,目前缺乏对该区火山机构类型、结构及建造过程的系统研究。利用岩心、测井及地震资料,将渤海海域中渤中凹陷生界火山机构分为熔岩穹丘、复合层火山、火山碎屑岩席及盾状火山4种类型。分别刻画了这4种火山机构内部喷发单元及岩性、岩相构成,建立了地质模型,并概括形态特征及内部结构建立了4种火山机构对应的建造过程示意图。其中,熔岩穹丘具有高纵/横比,由厚层酸性熔岩构成,内部一般为块状构造;复合层火山在该盆地内分布范围广、规模大,外部形态为丘状,但纵/横比小于熔岩穹丘,内部岩性复杂,多为熔岩和火山碎屑岩互层构成的层状结构;盾状火山为平缓的低丘状外形,主要由基性岩组成,其岩浆黏度低、流动范围较大,所以形成的机构规模大,内部多为席状构造;火山碎屑岩席为席状及充填状,纵/横比极小,内部为多期喷发叠加形成的层状结构。此外,通过对比不同火山机构的物性,发现研究区熔岩穹丘及复合层火山的储层物性最好,火山碎屑岩席次之,盾状火山最差;熔岩穹丘及复合层火山机构可作为后续有利油气勘探目标。

    断陷盆地缓坡带物源转换与沉积响应
    陈贺贺, 朱筱敏, 施瑞生, 张自力, 李琪, 朱珍君, 阎泽昊
    2023, 44(3):  689-706.  doi:10.11743/ogg20230313
    摘要 ( 189 )   HTML ( 21)   PDF (4931KB) ( 150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寻求盆外物源通量变化与盆内沉积体系的定量耦合响应仍然是源-汇系统研究的薄弱环节,也是断陷湖盆源-汇系统研究框架下的一个重要命题。基于渤海湾盆地饶阳凹陷蠡县斜坡全覆盖的3D地震资料和岩心、测井数据,结合碎屑锆石U-Pb定年技术,对研究区古近系沙(沙河街组)二段与沙一段开展物源体系定量化表征,并通过定量沉积构造解释和定量地震地貌测量,建立了浅水三角洲的定量化表征方法。研究显示,沙一段-沙二段沉积时期,古永定河分支被古大清河袭夺,造成蠡县斜坡A区特征锆石含量由37 %下降至26 %,对应的A区浅水三角洲面积由144 km2减小至38 km2,平均水下分流河道宽度由104 m减小至47 m;古唐河水系特征锆石含量由31 %上升至39 %,对应的B区浅水三角洲面积由71 km2增加至94 km2,平均水下分流河道宽度由77 m增加至88 m;古大沙河水系沉积物通量未观察到明显变化,对应的C区浅水三角洲面积由206 km2降低至185 km2,平均水下分流河道宽度由120 m减小至81 m。构造作用、气候变化及湖平面升降等异旋回作用影响范围较大,将会造成沉积体系的同步响应;而物源通量变化将影响特定沉积体系,是研究区浅水三角洲沉积响应的主要驱动机制。

    渤海湾盆地深层砂砾岩储层孔-缝成因机制及演化特征
    张新涛, 曲希玉, 许鹏, 王清斌, 刘晓健, 叶涛
    2023, 44(3):  707-719.  doi:10.11743/ogg20230314
    摘要 ( 163 )   HTML ( 8)   PDF (6188KB) ( 128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优质储层的识别和预测是深层-超深层碎屑岩储层油气勘探研究的重点。以渤海湾盆地渤中19-6构造古近系孔店组砂砾岩为研究对象,借助物理模拟实验等手段,研究了孔店组优质储集空间的成因及演化,建立了渤海湾盆地深层砂砾岩储层的孔-缝演化模式。取得的主要认识如下:①长石等颗粒的溶蚀孔为优质储集空间,钾长石的溶蚀随温度升高渐强甚至超过斜长石,钾长石在深层有更大的增孔潜力。②砾石级的颗粒、长英质的成分及低杂基含量更有利于压裂缝的产生,长石中压裂缝的发育程度要高于石英;垂向上,第一期压裂缝在2 500 m左右的深度开始形成,第二期压裂缝在3 000 m以深形成,而且其数量在4 000 m左右的深度达到峰值,第三期压裂缝在4 500 m以深开始形成,而且其数量随深度增大而逐渐增加。③孔隙度的垂向变化受到早期压实、晚期胶结以及中期溶蚀作用的控制。早期压实减孔17.38 %;晚期铁白云石胶结减孔7.76 %;有机酸溶蚀增孔5.45 %。④油气充注与第二期溶蚀增孔及第一期和第二期压裂缝的发育相对应,油气在3 000 m左右的深度处富集;4 000 m以深压裂缝大量发育,叠加钾长石等溶蚀,预测深层砂砾岩中发育优质储层。

    渤海海域印支期逆冲推覆体系的分带性及其动力学成因机制
    吕丁友, 杨海风, 于海波, 刘朋波, 邓辉, 张参
    2023, 44(3):  720-734.  doi:10.11743/ogg20230315
    摘要 ( 215 )   HTML ( 11)   PDF (8757KB) ( 115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印支期是改变整个中国东部陆内构造变形样式的一次极为重要的构造活动期,但目前对其认识主要基于对华北克拉通周缘造山带及渤海湾盆地陆域的研究,而对渤海海域中生代构造演化的研究相对薄弱。基于最新的三维大连片地震数据,对渤海海域印支期变形开展了详细的构造解析工作,并提出印支期逆冲推覆系统可划为以下3个逆冲带:①第一逆冲带位于沙垒田凸起、渤中19-6构造区和渤南低凸起一线,为高角度冲出带,表现为太古宇基底在印支期沿逆断层高角度逆冲,部分出露地表并长期遭受风化剥蚀,导致该区域缺失古生界,高角度逆冲断层随后在燕山期和喜马拉雅期转换为走滑断层,对应于现今张家口-蓬莱断裂带的渤海湾段;②第二逆冲带为位于渤中凹陷和渤东凹陷的逆冲-褶皱中部带,其古生界主要表现为断层相关褶皱式的变形特征,特别是在渤东凹陷可识别出典型的叠瓦式构造和双重构造;③第三逆冲带为位于辽东湾坳陷的逆冲推覆前锋带,其古生界变形主要表现为宽缓的背斜、向斜构造,这一系列背斜和向斜与盆地基底内隐伏的印支期坡坪式逆冲推覆断层有关,为典型的断展或断滑褶皱。基于横切整个渤海海域的地震剖面及前人的研究资料,认为3个逆冲推覆带的空间组合受控于三级台阶式的印支期基底滑脱层。渤海海域这种印支期逆冲推覆体系分带性可能与华北克拉通不同区域的基底性质差异有关,即鲁西基底在印支期沿滑脱层逆冲至燕辽基底之上,并导致上覆古生界沉积盖层具有分带性的褶皱变形特征。

    东海陆架盆地丽水凹陷古新统源-汇系统耦合及时-空演化
    朱珍君, 李琦, 陈贺贺, 李剑, 张卫平, 杨丰繁, 张迎朝, 覃军, 李风勋, 单帅强
    2023, 44(3):  735-752.  doi:10.11743/ogg20230316
    摘要 ( 177 )   HTML ( 14)   PDF (7648KB) ( 122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受构造幕式多期活动和盆内外多物源水系影响,断陷湖盆源-汇系统形成过程复杂,但不同构造阶段的源-汇系统耦合及时-空演化仍处于初步研究阶段。以东海陆架盆地丽水凹陷古新统为例,基于地震、测井、岩心、薄片及重矿物等资料,综合盆地物源体系分析、搬运体系识别与定量追踪、沉积体系刻画及半定量表征,重建了源-汇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断陷早期,盆地多孤立、小型沉积中心,构造活动速率较低,物源供给较少,陡坡带发育较多小规模扇三角洲,缓坡带受先存水系影响,发育小规模辫状河三角洲;断陷强烈期,受灵峰主断裂强烈活动影响,物源供给充足,陡坡带扇三角洲规模增大但数量减少,缓坡带辫状河三角洲规模增大并相互合并;断陷晚期,陡坡带源-汇系统逐渐消亡,缓坡带受全球海平面快速下降影响,河流下切作用增强, 在坡折带下发育大规模盆底扇沉积体系。受构造-沉积格局、母岩类型及边界条件联合控制,丽水凹陷不同构造阶段共发育5种源-汇系统,分别为:①缓坡带北部变质岩为主-SE向U型古沟谷-远源辫状河三角洲;②缓坡带中-南部火山岩为主-NE向断槽/SE向V/U型古沟谷-远源辫状河三角洲/盆底扇;③灵峰凸起北段侵入岩为主-SW向古沟谷-近源扇三角洲;④灵峰凸起中-南段火山岩(早)-变质岩(晚)-SW向古沟谷/NE向断槽-近源扇三角洲;⑤雁荡凸起侵入岩和变质岩-SW/S向古沟谷-近源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物源搬运通道参数半定量统计结果表明,缓坡带古沟谷/断槽宽、浅,陡坡带古沟谷/断槽窄、深;断陷早期和晚期物源搬运通道横截面积与盆内对应沉积体面积具有较好的正相关性。

    东海陆架盆地西湖凹陷天台斜坡构造变换带发育特征及形成机理
    余浪, 余一欣, 蒋一鸣, 邹玮, 陈石, 唐贤君, 梁鑫鑫, 何新建, 陈冬霞
    2023, 44(3):  753-763.  doi:10.11743/ogg20230317
    摘要 ( 162 )   HTML ( 14)   PDF (7841KB) ( 128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东海陆架盆地西湖凹陷天台斜坡构造位置特殊,深层NW向断裂带从斜坡区通过,并对斜坡南、北部新生界的构造特征起到了明显的调节和变换作用。通过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和平衡剖面复原,建立了天台斜坡深层NW向断裂和浅层断裂的发育模式,厘定了NW向变换带的构造属性,同时结合区域地质背景,探讨了构造变换带的演化过程和形成机理。结果表明:天台斜坡中生界发育包括天台西断裂和孤山断裂在内的NW向伸展滑脱断层,并对斜坡南、北部新生界地质结构、断裂发育和伸展强度等起到了明显的调节和变换作用。天台斜坡北部和南部分别表现为缓坡和陡坡结构特征,北部断裂密集发育,而且孤山断裂上盘发育弧形断裂,北部伸展强度也要明显大于南部。发育于天台西断裂和孤山断裂之间的NW向构造变换带明显不同于伸展背景下的变换构造,属于离散构造变换带。受秦岭-大别造山后碰撞伸展作用与欧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碰撞、俯冲过程影响,天台斜坡构造变换带主要经历了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初期变换带孕育期、早白垩世中期—早始新世变换带雏形期、中晚始新世—渐新世早期变换带成熟期和渐新世晚期—现今变换带静止期4个演化阶段。

    四川盆地及其周缘下寒武统麦地坪组-筇竹寺组层序充填和演化模式
    吴冬, 邓虎成, 熊亮, 曹凯旋, 董晓霞, 赵勇, 魏力民, 王同, 马若龙
    2023, 44(3):  764-777.  doi:10.11743/ogg20230318
    摘要 ( 284 )   HTML ( 24)   PDF (4996KB) ( 258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四川盆地及其周缘下寒武统筇竹寺组页岩气资源丰富,是重要的页岩气产气层段之一。由于该套地层埋藏深、资料少且地质条件复杂,对其开展的层序地层研究较为薄弱,这严重制约了后续研究和生产。首先对四川盆地及其周缘早寒武世构造-沉积背景开展研究,在此基础上结合岩性、颜色、测井曲线、微量元素、古生物和地震反射同相轴等特征,对麦地坪组-筇竹寺组层序地层开展研究,提出层序划分思路,将麦地坪组-筇竹寺组从下往上依次划分为4个Ⅲ级层序。进而厘清层序地层空间分布规律,建立受全球板块张性活动控制的四川盆地及其周缘麦地坪组-筇竹寺组“早期窄盆差异沉积,后期广盆稳定分布”的层序演化模式。该演化模式对深化认识四川盆地寒武纪构造-沉积格局、推动沉积成藏等地质研究及促进深部页岩气勘探开发具有一定意义。

    川东南二叠系龙潭组海-陆过渡相页岩气甜点评价及意义
    冯动军
    2023, 44(3):  778-788.  doi:10.11743/ogg20230319
    摘要 ( 187 )   HTML ( 14)   PDF (4495KB) ( 222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川东南二叠系龙潭组海-陆过渡相沉积是一套潜在的页岩气勘探领域,但目前面临勘探方向不清等问题。综合岩石学、有机地球化学和储层地质学,基于X射线衍射、有机岩石学分析、氩离子抛光扫描电镜、氦气孔隙度测试和联测实验等,分析了川东南地区S1井等重点井龙潭组9个小层中泥页岩有机地化、储层和含气性及其纵向变化特征,优选了页岩气富集的有利层段。研究结果表明,川东南地区龙潭组海-陆过渡相泥页岩沉积厚度大(TOC>2 %的泥页岩累计厚度50.11 m)、黏土矿物含量高(平均值42.69 %),以煤层、炭质页岩、泥页岩、粉砂质泥岩、含灰/灰质泥岩和泥质灰岩为主。泥页岩TOC均值为4.63 %,孔隙度均值大于2.0 %,且都具有煤>炭质页岩>泥页岩>粉砂质泥岩>含灰/灰质泥岩的变化趋势。有机质类型以Ⅲ型为主,Ro平均为2.07 %,储层以黏土矿物孔和微裂缝为主。②—④小层、⑥小层和⑧小层的煤层和泥页岩组合具有“厚度大、有机质丰度高、孔隙度高和含气性好”的特征,是海-陆过渡相页岩气勘探的有利目标层段。

    准噶尔盆地博格达地区中二叠统芦草沟组热液硅质结核特征及页岩油意义
    周家全, 王越, 宋子怡, 柳季廷, 成赛男
    2023, 44(3):  789-800.  doi:10.11743/ogg20230320
    摘要 ( 177 )   HTML ( 15)   PDF (10259KB) ( 111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硅质岩已被广泛应用于重建古环境、示踪热液循环和硅化过程等方面,并且对陆相页岩油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以准噶尔盆地博格达地区芦草沟组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X射线衍射、元素面扫、主微量元素、镜质体反射率、岩石热解和总有机碳分析等方法对芦草沟组硅质岩成因机制及油气意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芦草沟组硅质结核中软沉积物变形构造非常发育,主要由隐-微晶石英组成,指示结核为同沉积期形成。结核内部发育重晶石、锰菱铁矿、镍铁矿和蓝铜矿等热液矿物,并且稀土元素具有总量低、重稀土元素相对富集和正Eu异常等特征,指示其为热液成因,说明二叠纪研究区存在间歇性热液活动。热液带来的营养元素和金属阳离子提高了古生产力和古盐度,促使底水还原性增强,有利于有机质富集。硅质岩中孔隙和裂缝发育,其中显著富集的石英提高了储层脆性,有利于压裂改造。硅质岩伴生的热液活动参与了有机质生烃演化,使页岩油黏度降低, 可动性增强,有利于页岩油开发。

    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