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孙焕泉, 杨勇, 方吉超, 凡哲元, 吴光焕, 元福卿, 杨元亮, 吴永超. 提高油气田采收率技术协同方法与应用[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24, 45(3): 600-608. |
[2] |
郭齐军, 邓铭哲, 张晨雨, 单帅强, 倪春华, 王斌. 中国含油气盆地不同构造样式及其油气地质意义[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24, 45(3): 609-621. |
[3] |
孙龙德, 王小军, 冯子辉, 邵红梅, 曾花森, 高波, 江航. 松辽盆地古龙页岩纳米孔缝形成机制与页岩油富集特征[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23, 44(6): 1350-1365. |
[4] |
赵淑娟, 李三忠, 牛成民, 张江涛, 张震, 戴黎明, 杨宇, 李金月. 渤海湾盆地旅大隆起区多期叠加构造及其对潜山的控制作用[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23, 44(5): 1188-1202. |
[5] |
李晓霞, 谷渊涛, 万泉, 杨曙光. 泥页岩中有机质-黏土复合体的微观结构、变形作用及源-储意义[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23, 44(2): 452-467. |
[6] |
牛成民, 杨海风, 郭涛, 李伟, 吴智平. 郯庐断裂带辽东湾段变形特征及展布规律[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22, 43(2): 265-276. |
[7] |
孙辉, 范国章, 邵大力, 左国平, 刘少治, 王红平, 马宏霞, 许小勇, 鲁银涛, 闫春. 深水局部限制型水道复合体沉积特征及其对储层性质的影响——以东非鲁武马盆地始新统为例[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21, 42(6): 1440-1450. |
[8] |
宁飞, 云金表, 李建交, 宋海明, 赵亮东. 塔里木盆地巴楚隆起西南缘构造特征与勘探前景[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21, 42(2): 299-308. |
[9] |
张锐锋, 于福生, 刘喜恒, 刘静, 陈树光, 吴晨林, 王逸群, 王盛亮. 河套盆地临河坳陷及其周边地区中-新生代成盆演化特征[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20, 41(6): 1139-1150. |
[10] |
孙焕泉. 薄储层超稠油热化学复合采油方法与技术[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20, 41(5): 1100-1106. |
[11] |
于清艳, 胡向阳, 李勇, 贾英. 钻遇大型溶洞的油井参数及储层参数动态评价方法[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20, 41(3): 647-654. |
[12] |
王文胜, 兰义飞, 史红然, 田清华, 张志刚, 薛雯. 基于砂地比的复合河道沉积期次空间解析方法——以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ST密井网试验区盒8下(2)为例[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9, 40(5): 1135-1140. |
[13] |
郑孟林, 田爱军, 杨彤远, 何文军, 陈磊, 吴海生, 丁靖. 准噶尔盆地东部地区构造演化与油气聚集[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8, 39(5): 907-917. |
[14] |
胡光义, 范廷恩, 陈飞, 井涌泉, 宋来明, 梁旭, 肖大坤. 复合砂体构型理论及其生产应用[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8, 39(1): 1-10. |
[15] |
冯建伟, 王志坤, 商琳. 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3区多期叠加断裂体系形成机制[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7, 38(6): 1032-10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