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5年 第36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15-08-08
    目录
    2015年第36卷 第4期 中英文目录
    2015, 36(4):  0-0. 
    摘要 ( 106 )   PDF (360KB) ( 119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油气地质
    渤海湾盆地新生代晚期断层活动与新近系油气富集关系
    蒋有录, 刘培, 宋国奇, 刘华, 王永诗, 赵凯
    2015, 36(4):  525-533.  doi:10.11743/ogg20150401
    摘要 ( 339 )   PDF (2541KB) ( 111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根据渤海湾盆地新近系油气分布特点及成藏地质背景,对新近纪—第四纪的断层活动性与油气富集特征及其相互关系进行探讨。研究表明,新生代断层晚期活动影响各成油组合油气宏观分布,控制新近系油气富集类型及富集区带。断层差异活动对油气富集的影响可用差异系数(FDC)表征,断层在主生排烃早中期活动较强、晚期活动较弱对油气聚集最为有利。综合考虑断层活动速率及差异系数,将断层控油级别分为Ⅰ,Ⅱ和Ⅲ类,Ⅰ和Ⅱ类断层分布多的区带新近系油气较为富集,其活动速率及差异系数相对较大,Ⅲ类断层分布多的区带新近系油气富集程度差,其活动速率及差异系数相对较小。断层差异活动影响油气富集,控油级别决定油气富集程度。

    库车坳陷侏罗系-新近系砾岩特征变化及其对天山隆升的响应
    高志勇, 朱如凯, 冯佳睿, 李小陪, 赵雪松, 郭美丽
    2015, 36(4):  534-544.  doi:10.11743/ogg20150402
    摘要 ( 300 )   PDF (2030KB) ( 103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对库车坳陷北部野外露头侏罗系-新近系多套砾岩中砾石成分、砾石扁度、球度、砾径及沉积相类型等的分析,半定量评价了南天山山前砾石的沉积搬运距离。研究认为,侏罗系-新近系砾石搬运距离表现为由远及近的规律。剖面点处下侏罗统阿合组-阳霞组砾石搬运距离最远,计算出其搬运距离可达110~130 km;上侏罗统喀拉扎组砾石的搬运距离约为40 km;下白垩统亚格列木组-巴什基奇克组砾石搬运距离较近,约为20~45 km。古近系砾石沉积搬运距离约为20~50 km,新近系吉迪克组砾石的搬运距离最短,在20 km左右。结合前人磷灰石裂变径迹测年数据及研究成果,认为中、新生代天山存在晚三叠世—早侏罗世、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晚白垩世—始新世及中新世以来4个隆升阶段,隆升范围两小两大。由砾石成分、砾态特征、砾径及砾石搬运距离反映的沉积物源区迁移等变化规律表明,砾岩沉积演化对天山4个阶段隆升的构造运动强烈程度具明显的响应。

    川西坳陷中段沙溪庙组砂岩中水-岩-烃作用特征
    吕正祥, 杨相, 卿元华, 叶素娟
    2015, 36(4):  545-554.  doi:10.11743/ogg20150403
    摘要 ( 284 )   PDF (4512KB) ( 9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显微岩石矿物学分析、扫描电镜与能谱分析、阴极发光分析等确定了伴随川西坳陷中侏罗统沙溪庙组砂岩孔隙流体演化形成的自生矿物类型与产出关系,利用包裹体温度分析、同位素地质温度分析等确定了主要自生矿物的形成时期,主要利用电子探针微区成分分析技术测定了不同阶段形成的自生矿物的化学组成,并运用同位素分析、地层水分析、粘土矿物X-射线衍射分析等技术进一步获得了孔隙流体的演化特征。沙溪庙组砂岩孔隙流体早期富镁、富铁、偏碱性,随着埋深的增加和烃类的进入等逐渐向偏酸性演化,在转化过程中形成了绿泥石、石英、方解石、高岭石等矿物。自生绿泥石消耗了镁离子和铁离子,钠长石的溶蚀提供了钠离子,烃类注入提供了酸性流体,导致孔隙流体最终演化为现今富钠、富钙、偏酸性的CaCl2型地层水特征。溶蚀作用改善了储层的储集性,自生绿泥石孔隙衬垫保护了原生孔隙,有利于形成有利储层。

    不同类型低渗透储层有效厚度物性下限及其差异性成因——以陕北斜坡中部S地区中生界为例
    张凤奇, 武富礼, 蒙晓灵, 高兴军, 张海, 李程善, 王宝萍
    2015, 36(4):  555-562.  doi:10.11743/ogg20150404
    摘要 ( 323 )   PDF (8280KB) ( 190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运用铸体薄片鉴定、扫描电镜、阴极发光与压汞等测试分析,综合多方法相互印证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S地区中生界主力含油层系有效厚度物性下限,并结合物性变化的定量表征探讨了各主力油层间有效厚度物性下限的差异性成因。结果表明,研究区储层有效厚度物性下限值随埋深增大而变小,延9油层组、长2油层组和长6油层组(长4+5油层组)的孔隙度下限分别为15%,14%和8%,渗透率下限分别为4.0×10-3,1.0×10-3和0.15×10-3 μm2。沉积作用形成各储层矿物成分中刚性颗粒含量与粒度大小等差异是其物性差异性形成的基础影响因素,而成岩作用是其差异性形成的最主要原因。各成岩作用类型的具体影响为:各储层初始孔隙度相差较小,长2油层组与延9油层组相比,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共同作用而减少的孔隙度基本相当,差别在于后者的溶蚀改善作用增加的孔隙度稍好于前者;长6油层组(长4+5油层组)与长2油层组相比,压实作用减少的孔隙度和溶蚀作用增加的孔隙度差别均不大,差别在于前者因胶结作用减少的孔隙度大于后者,这是两者物性下限差异的最主要原因。
    塔里木盆地和田河气田玛扎塔格滑脱背斜构造特征
    杨庚, 李伟, 陈竹新, 石昕, 雷永良, 王晓波
    2015, 36(4):  563-572.  doi:10.11743/ogg20150405
    摘要 ( 315 )   PDF (20978KB) ( 77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塔里木盆地巴楚隆起南侧的和田河气田是在玛扎塔格构造上发现的典型背斜型气藏。由于该区钻井主要集中在构造核部,钻井深度相对较浅,而构造两翼的地震资料品质较差,因而对该构造出现了多种解释结果。本文依据钻井资料标定,应用断层相关褶皱理论,对该区二维地震剖面测网重新进行详细构造解释。结果表明,玛扎塔格构造主要构造样式为以中寒武统膏岩为滑脱面的滑脱背斜,玛4井东构造样式则为断层扩展褶皱,表明玛4井东存在近南北走向的横向走滑断层,并在地震剖面上得到证实。地震解释结果也证实了玛扎塔格构造西北侧发育的古董山逆冲断层向南东方向延伸进入和田河气田。滑脱褶皱背斜南北两翼发育的中新世-上新世生长地层和第四系角度不整合,表明该构造主要形成时期为中新世—上新世,而且第四纪该构造又重新活动。
    生物标志化合物热成熟度参数演化规律及意义——以Ⅲ型烃源岩HTHP生排烃热模拟液态烃产物为例
    孙丽娜, 张中宁, 吴远东, 苏龙, 夏燕青, 王自翔, 郑有伟
    2015, 36(4):  573-580.  doi:10.11743/ogg20150406
    摘要 ( 420 )   PDF (1277KB) ( 116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探究烃源岩不同热演化阶段生物标志化合物成熟度参数的演化规律及其专属指示意义。通过对辽河盆地桃10井Ⅲ型烃源岩进行HTHP生排烃热模拟实验,获取的液态烃产物饱和烃组分进行GC/MS分析,以模拟温度为成熟度标尺,检测出正构烷烃、类异戊二烯类烷烃、三环二萜烷、藿烷及甾烷系列中对热成熟度演化具有一定指示意义的生物标志化合物,并计算出参数指标。依据不同生物标志化合物对热作用的敏感程度不同,利用不同热敏感性的生标化合物比值指示热演化阶段。结果发现,随着模拟温度的升高,藿烷会受热作用影响形成三环萜烷,Tm会转化为Ts,20R型生物型异构体会向20S型地质异构体转化,所以∑三环萜烷/∑藿烷、Ts/Tm和C31-藿烷22S/(22S+22R)参数对有机质热演化阶段可以起到较好的指示作用。而受热作用的差异性影响,参数C24-四环萜烷/∑藿烷、C30βα-莫烷/C30αβ-藿烷和C29-甾烷ββ/(αα+ββ)则在成熟至过成熟阶段具有更强的指示意义。由此可见,样品不同热演化阶段均有其最佳适用的生标参数组合,这为正确利用成熟度参数判识该地区烃源岩成熟度演化阶段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松辽盆地西部图牧吉油砂地球化学特征
    李宁熙, 黄海平, 孙晶晶, 刘梅, 张海峰, 蒋文龙
    2015, 36(4):  581-586.  doi:10.11743/ogg20150407
    摘要 ( 295 )   PDF (3974KB) ( 80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油砂是重要的非常规油气资源,对油砂的地球化学研究可以更好地指导油砂资源潜力评价。收集了13件松辽盆地西部图牧吉农场的油砂样品,并做了含油率、族组成以及色谱-质谱(GC-MS)分析。实验结果显示图牧吉油砂含油率较高,族组分中以非烃含量为最高。GC-MS分析饱和烃和芳香烃馏分中大部分化合物被降解,其中正构烷烃、藿烷和甾烷系列均受到不同程度降解,三环萜烷抗降解能力较强未受影响。芳烃化合物中萘和菲等化合物都已消失,三芳甾系列较完整。油砂中没有出现25-降藿烷系列,降解程度为6~8级,通过抗降解能力较强的化合物判断,原油基本来自同一油源。

    层序与储层
    内蒙古二连盆地白音查干凹陷热水沉积白云岩的发现及其地质与矿产意义
    钟大康, 姜振昌, 郭强, 孙海涛, 杨喆
    2015, 36(4):  587-595.  doi:10.11743/ogg20150408
    摘要 ( 298 )   PDF (8035KB) ( 95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根据钻测井及各种分析测试数据阐明内蒙古二连盆地白音查干凹陷下白垩统腾格尔组深-半深湖相白云岩的成因。根据岩心观察和薄片鉴定,结合电子探针与能谱、微量元素及X-衍射分析白云岩的矿物成分与岩石结构及构造,在此基础上确定白云岩成因。结果表明:研究区白云岩为一套单层厚0.2~1.5 m的沸石质白云岩和沸石岩,白云岩层系由铁白云石(含Fe0.5%~5%)、钠沸石、方沸石、水镁铁石、重晶石、黄铁矿组成。白云石晶体10~200 μm,波状消光,鞍状特征,具裂纹。岩石具泥粉晶结构和内碎屑结构,内碎屑为白云岩和沸石岩。发育纹层构造、同生变形构造、网脉状构造、角砾构造。自然伽马700~1 100 API,为正常泥岩的2~4倍,铀和钍含量分别高达(40~60)×10-6和(60~100)×10-6。Cu,Ni,Co,Fe,Mn等微量元素组成和分布与现代红海海底热水沉积一致。平面上沿基底断裂分布。多种资料表明这是一套“白烟型”热水沉积成因的白云岩。目前国内外对这类沉积报道较少,研究程度低,同时也缺乏相应成熟的沉积模式,通过此研究,有助于丰富和完善现有的沉积学理论,寻找更多与热水沉积有关的矿床。

    浅水三角洲研究进展与陆相湖盆实例分析
    刘自亮, 沈芳, 朱筱敏, 廖纪佳, 张修强, 孟昊
    2015, 36(4):  596-604.  doi:10.11743/ogg20150409
    摘要 ( 420 )   PDF (10636KB) ( 15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总结浅水三角洲的研究进展,结合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浅水三角洲的研究,对浅水三角洲沉积特征进行讨论。结果表明:稳定的构造背景、盆地面积大、古地形坡度缓、湖平面频繁升降变化、水体浅及物源供给充分是浅水三角洲发育的基本条件;总体而言,浅水三角洲沉积缺少传统三角洲三层式结构特征,不同类型浅水三角洲沉积体存在差异,如浅水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物粒度粗,水体能量强,垂向上相序不完整,河口坝微相难于保存,而在浅水曲流河三角洲沉积体系中则河口坝砂较为常见。实例分析表明: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下组合发育浅水辫状河三角洲和浅水曲流河三角洲两种类型,具有三角洲平原分布范围小、三角洲前缘分布广的特征。河道宽深比大,沉积物相对较粗,平原分流河道沉积中可见多次叠置的冲刷面构造和大型槽状、楔状交错层理等。三角洲前缘延伸远,长度可达一百多千米,水下分流河道在平面上多分支和分叉,垂向上多为间断正韵律。最后,讨论了研究区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时空演化规律。

    玛北地区砂砾岩储层地应力方向测井识别及主控因素
    付建伟, 李洪楠, 孙中春, 王贵文, 罗兴平
    2015, 36(4):  605-611.  doi:10.11743/ogg20150410
    摘要 ( 282 )   PDF (3892KB) ( 86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准噶尔盆地玛北地区发育致密砂砾岩储层,现今地应力场方向是这类储层压裂改造等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开展现今应力场方位分布特征及其主控因素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利用地层倾角测井仪极板位置以及微电阻率测井图像信息异常识别井轴形状,其长轴方向代表现今最小水平主应力方向,进而识别出地应力方向;其次,通过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识别地应力各向异性引起的诱导缝方位,从而判断地应力方向;最后,利用偶极横波成像测井通过快慢横波速度和方位的拾取,有效识别现今水平地应力方向。在此基础上开展了研究区地应力平面分布特征及主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玛北地区现今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整体表现为东西向;应力场方位主要受控于古构造运动,而局部地区受到断裂活动的影响,现今水平应力场方位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变化程度与断裂性质、断裂规模等有关。

    白音查干凹陷下白垩统腾格尔组砾质滩坝沉积特征
    高红灿, 肖斌, 郑荣才, 刘云, 谭先锋, 尚雅珍, 张彬
    2015, 36(4):  612-620.  doi:10.11743/ogg20150411
    摘要 ( 270 )   PDF (15723KB) ( 85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阐明二连盆地白音查干凹陷南部缓坡带达尔其-锡林好来地区结合部的下白垩统腾格尔组底部砾质滩坝沉积特征,在区域地质背景分析基础上,应用岩心和测井等资料,通过砾质滩坝砾岩的空间发育、结构、沉积构造及垂向沉积序列等特征分析,指出砾质滩坝砾岩呈薄层夹于泥石流砂砾岩及含砾砂泥岩沉积中;砾质滩坝砾岩中砾石磨圆较好但分选较差,杆状、扁平状砾石相对较多;砾石最大扁平面/长轴相对具一定的双向排列;砾质滩坝底部与泥石流沉积呈渐变接触并呈逆粒序,而顶部与浅湖泥或泥石流沉积多呈突变接触,整体上表现为逆—正粒序、正—逆粒序等的垂向交替变化。研究区砾质滩坝的沉积模式主要为滨浅湖波浪对早期泥石流沉积进行淘洗、簸选,其中易搬运的细粒碎屑被带入浅湖形成砂质滩坝,而难搬运的砾石则留在原地形成砾质滩坝,二者之间可能发育有沟槽。其形成条件主要有4个——较强的水动力、较平坦的地形、低位体系域发育期以及适量的物源。

    松辽盆地南部东南隆起区白垩系泉头组典型河流相沉积特征
    李占东, 王殿举, 张海翔, 殷跃磊, 赵凤全, 徐磊, 程鹏, 刘岩
    2015, 36(4):  621-629.  doi:10.11743/ogg20150412
    摘要 ( 351 )   PDF (20007KB) ( 78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根据岩心、电测曲线、录井、分析化验和地震等资料,分析了松辽盆地南部东南隆起区白垩系泉头组储层特征、沉积相类型以及沉积体系的空间配置。东南隆起区泉头组岩性以氧化较强的紫红色砂岩和粉砂岩沉积为主,储层成分主要由石英、长石、岩屑及微量造岩矿物组成,属低孔、低渗型致密储层。结合重矿物组合和砂岩百分含量分析法确定了盆地主要受梨树-桑树台、长春-农安和榆树-扶余三大水系控制,自东向西,沿着沉积盆地边缘至凹陷区方向,砂岩百分含量逐渐变小。泉头组沉积整体上表现为沉降速率快、粗粒沉积物快速充填的特点,具有陡坡成扇、缓坡成河的沉积特征。层序V-q1主要发育辫状河沉积和冲积扇沉积,层序V-q2和层序V-q3为从辫状河沉积过渡为曲流河沉积的过程,主要发育了冲积扇、辫状河和曲流河沉积体系,层序V-q4辫状河到曲流河的过渡结束,完全表现出曲流河沉积特征,长春-农安与榆树-扶余两个水系在此时期于长春岭背斜带汇聚,形成了泉头组末期的河流沉积。
    河口坝内部储层构型及剩余油分布特征——以大港油田枣南断块长轴缓坡辫状河三角洲为例
    印森林, 陈恭洋, 戴春明, 吴胜和, 芦凤明, 冯文杰
    2015, 36(4):  630-639.  doi:10.11743/ogg20150413
    摘要 ( 403 )   PDF (4963KB) ( 97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岩心、测井、地震及分析化验资料,综合层次分析、模式拟合及数值模拟等方法对河口坝内部储层构型模式进行研究,同时探讨了其内部夹层控制的剩余油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受分流水道不同的沉积物卸载方式控制,河口坝内部夹层具有侧向叠置状及上拱状两种分布样式。侧向叠置状夹层样式在垂直物源方向呈一定倾角的侧向叠置状;上拱状夹层样式在垂直物源方向上呈多层隆升状。其中不同夹层分布样式的规模和方向存在较大差异。不同样式夹层剩余油富集方式存在差异。平行物源方向上,剩余油往往富集在夹层控制的注采不对应的前积体(增生体)内部,且其前端剩余油富集程度较高。垂直物源方向上,对侧向叠置状夹层样式来说,剩余油大量富集在坝主体内部夹层隔挡的侧积体内;对上拱样式来说,剩余油受水驱控制大量富集在拱状高部位。

    准噶尔盆地玛北地区三叠系百口泉组沉积模式
    张顺存, 邹妞妞, 史基安, 常秋生, 鲁新川, 陈波
    2015, 36(4):  640-650.  doi:10.11743/ogg20150414
    摘要 ( 385 )   PDF (6788KB) ( 95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玛北地区三叠系百口泉组储层发育于扇三角洲沉积环境,岩石类型复杂,储层的储集性能主要受不同沉积微相下岩性相的控制,然而沉积微相与岩性相之间的匹配关系复杂。因而,建立沉积微相与岩性相相匹配的沉积模式对该区储层主控因素的研究及储层预测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岩心精细观察、薄片鉴定、测井及录井资料分析,结合研究区沉积背景和构造环境,在强调岩性相和沉积微相之间的配置关系并考虑沉积物的粒度、颜色、沉积构造、沉积微相及经历的成岩作用等特征的基础上,划分了11种主要的岩性相类型:水上泥石流砾岩相、水下主河道砾岩相、辫状河道砂砾岩相、水下河道砂砾岩相、水下泥石流砂砾岩相、平原河道间砂泥岩相、水下河道间砂泥岩相、水下河道末端砂岩相、河口坝-远砂坝砂岩相、前扇三角洲粉砂岩相和前扇三角洲泥岩相。在岩性相特征、剖面岩性相及剖面沉积相特征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沉积序列、沉积结构和沉积构造等特征,建立了能够反映研究区主要沉积环境及沉积特征的沉积微相与岩性相相匹配的沉积模式。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三叠系百口泉组各段沉积微相与岩性相相匹配的平面展布特征。百口泉组3个段在研究区主要发育扇三角洲平原及前缘亚相。其中,百一段扇三角洲平原主要发育砾岩相,扇三角洲前缘主要发育砂岩相;百二段下部扇三角洲平原主要发育砾岩相,扇三角洲前缘以砂岩相为主、砂砾岩相为辅;百二段上部扇三角洲平原以砾岩相为主、砂砾岩相为辅,扇三角洲前缘以砂岩相为主、砂砾岩相为辅;百三段扇三角洲平原以砂砾岩相为主、砾岩相为辅,扇三角洲前缘以砂岩相为主、砂砾岩相为辅。

    页岩油气
    陆相页岩气的储集空间特征及赋存过程——以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构造带延长探区延长组长7段为例
    王香增, 范柏江, 张丽霞, 姜呈馥
    2015, 36(4):  651-659.  doi:10.11743/ogg20150415
    摘要 ( 310 )   PDF (12471KB) ( 165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页岩的储集空间不但影响页岩气的储量,还影响页岩气井的产能。研究页岩气的赋存空间及赋存过程有助于确定勘探靶位。综合利用野外露头、岩心观察、薄片分析及扫描电镜等多种手段,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构造带延长探区延长组长7段页岩的储集空间类型及其特征。在此基础上,通过解吸模拟实验进行页岩气气体特征分析,最终重建页岩气的赋存过程。结果表明,延长探区长7段页岩发育原生粒间孔、次生溶蚀孔、有机质生烃孔、构造张裂缝及层间页理缝等多种孔、缝类型。在解吸过程中,分子直径较小的甲烷气最容易解吸,含13C的甲烷分子则相对解吸困难。在生气初期,长7段页岩生成的少量重烃气主要吸附于有机质表面及微孔中;在生气期,页岩优先吸附重烃气和具13C的甲烷气;当满足页岩的吸附和溶解等残留需要后,气体以游离态赋存。
    四川盆地及其周缘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的晚期逸散
    魏志红
    2015, 36(4):  659-665.  doi:10.11743/ogg20150416
    摘要 ( 336 )   PDF (1518KB) ( 96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探讨四川盆地及其周缘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晚期逸散方式和强度,应用典型井页岩气层埋藏史、构造特征、压力系数、含气量和页岩岩心物性分析资料,通过页岩气晚期逸散时间和特征分析以及模式构建,指出页岩气晚期逸散的时间为页岩气层晚期持续抬升的整个阶段,从盆缘到盆内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晚期逸散开始的时间从早白垩世演变为晚白垩世。页岩储层基质孔隙以纳米级为主、渗透率属纳达西级(平均为0.000 215×10-3 μm2)、渗透率应力敏感性强(岩心有效覆压从3.5 MPa升高到40 MPa,渗透率降低了两个数量级)。在断裂不发育的页岩气层深埋区,页岩气的逸散为浓度差驱动的微弱扩散。晚期构造作用导致页岩储层抬升或发育开启断裂,随着地应力的释放,页岩储层渗透率增大,且水平渗透率远大于垂直渗透率(地表全直径岩心水平渗透率平均为0.567 8×10-3 μm2、垂直渗透率平均为0.153 9×10-3 μm2)。剥蚀露头区附近或浅埋藏带以及开启断裂附近页岩气逸散强烈,且沿层方向逸散强度远大于垂直层面方向。从深埋区到浅埋区再到露头区,以及逐渐靠近开启断裂,随着地应力、页岩渗透率、烃浓度的变化,页岩气沿层方向逸散方式表现为从微弱扩散到较强扩散再到强烈扩散或渗流的渐变特征,且逸散强度有序渐次增大。

    页岩气储层微观储集空间研究现状及展望
    张琴, 刘畅, 梅啸寒, 乔李井宇
    2015, 36(4):  666-674.  doi:10.11743/ogg20150417
    摘要 ( 387 )   PDF (1856KB) ( 127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从页岩气微观储层研究历程入手,总结页岩气微观储集空间的研究现状及进展,并探讨研究的不足和缺陷,提出科学展望,以期完善页岩气微观储层分类体系和理论。页岩气微观储集空间研究经历了随机观察和探索阶段及概念体系建立和实际应用阶段。页岩气微观储集空间分类方案繁多,代表性方案主要有基于孔隙尺寸、基于孔隙产状-结构和基于孔隙成因三大综合分类,各种分类标准和术语尚不统一。页岩微观储层孔隙演化研究逐步趋于定量化,微观孔隙发育控制因素复杂,沉积环境、构造背景、岩性及矿物组分控制了微观孔隙的类型及发育程度,有机碳含量(TOC)和干酪根类型影响有机质孔的发育,成岩演化直接控制着不同类型微观孔隙的发育和演化。针对页岩气微观储层研究现状,提出应进一步完善页岩气微观孔隙分类标准及划分方案,形成科学、客观、全面、系统的页岩气微观储层分类评价体系,加强微观孔隙发育控制因素定量研究,定量分析各种控制因素与各类孔隙的相关性,并不断改善测试手段,提高测量范围和精度,使页岩气微观储集空间直观、准确、全方位地展现和表征出来。
    中国南方早古生代页岩有机质的扫描电镜研究
    张慧, 焦淑静, 庞起发, 李宁, 林伯伟
    2015, 36(4):  675-680.  doi:10.11743/ogg20150418
    摘要 ( 316 )   PDF (8276KB) ( 252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南方早古生代页岩是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的首选层系,其有机质的研究极其必要和重要。通过制取页岩样品的自然断面(垂直层理的面和平行层理的面)和氩离子抛光面,在场发射扫描电镜下,对安徽省、贵州省、四川省等地早古生代(下寒武统、上奥陶统、下志留统)页岩有机质的显微组分、化学成分、赋存状态、孔隙类型等进行了较系统的观测和研究。结果表明,早古生代页岩的有机显微组分以生烃能力强的沥青质体和菌藻体为主。沥青质体由几至几十纳米的球粒组成,无固定形态,赋存状态有条带状、填隙状、薄膜状。菌藻体具有明显的生物形貌特征,形状各种各样,大小为几十微米,赋存状态主要为碎屑状。在显微组分识别的基础上,将有机质孔隙的成因类型划分为生物孔、气孔、沥青球粒孔和铸模孔。其中气孔和沥青球粒孔均发育于沥青质体内部,孔径主要为纳米级,是有机质生烃演化的直接见证,其发育程度可作为烃源岩生烃潜力的评价指标之一。

    油气开发
    高温高盐油藏二次开发深部调驱技术与矿场试验
    杨中建, 贾锁刚, 张立会, 窦红梅, 曾立军, 朱秀雨, 何佳, 杨璐
    2015, 36(4):  681-687.  doi:10.11743/ogg20150419
    摘要 ( 242 )   PDF (6504KB) ( 42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青海尕斯库勒油田E31油藏二次开发为背景,针对油藏开发后期开发矛盾凸显和剩余油高度分散的问题,开展高温高盐油藏深部调驱技术研究与矿场试验,在油藏精细化研究基础上,优选试验层位,以“15注30采”部署调驱井网,结合水流优势通道研究,建立“堵、调”相结合的深部调驱工艺技术路线。通过丙型水驱特征曲线预测,实施调驱后试验区提高采收率2.1%,取得了较好的调驱效果,在试验过程中加强调驱机理认识和注入参数调整,通过调驱前后吸水剖面、产液剖面对比分析,试验区调后层间、层内矛盾得到改善,主力层驱油效率提高、次、非主力层得到动用,表明深部调驱是一项既有提高油藏驱油效率又能提高水驱储量动用程度的提高采收率技术,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前景,对处于开发后期的同类型油藏深部调驱技术运用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水平井同倾斜角度产液剖面计算模型
    宋文广, 江琼琴, 李疾翎, 黎明
    2015, 36(4):  688-694.  doi:10.11743/ogg20150420
    摘要 ( 368 )   PDF (4064KB) ( 47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由于重力等因素水平井内油气水出现层流等流型,与传统直井、斜井中完全不一样,传统的产液剖面解释方法在水平井中应用存在着较大误差。为了提升水平井产液剖面解释精度、提高油气采收率,研究一种新的产液剖面解释方法迫在眉睫。首先在分析国内外现有的解释方法基础上,再结合水平井流型机理试验, 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发现在水平井中倾斜角度相同并且流体各相参数都不变时,流型也不变,但是倾斜角度轻微变化也会对流型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提出同倾斜角度解释模型计算水平井产液剖面各相流量值,并结合计算机软件工程的思想设计出反演计算方法,对模型进行软件实现,最终推算出各解释层产液剖面数据。通过对22口测井数据的比较分析,验证得知单相流解释结果误差不超过7.8%,多相流解释结果误差不超过9.8%,总流量解释误差不超过9.68%。该解释方法提高了水平井产液剖面解释精度,能满足工程应用要求。

    技术方法
    从电阻率数据中得到相对渗透率的新方法
    马东, 吴华, 曾鸣
    2015, 36(4):  695-700.  doi:10.11743/ogg20150421
    摘要 ( 409 )   PDF (1227KB) ( 9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相对渗透率是储层评价、油田开发和油藏数值模拟等方面的重要参数,一般通过稳态和非稳态法来获取相对渗透率数据。由于相对渗透率实验所需周期长、成本高,且条件较为苛刻,因此获取相对渗透率数据具有一定难度,而通过现场电阻率测井和室内实验则较为容易获取电阻率数据。本文通过毛细管束模型和阿尔奇电阻率公式,并在引入迂曲度的情况下,推导了一种从电阻率数据中计算相对渗透率数据的新方法。通过文献数据和实验数据对新方法的计算精度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从电阻率数据得到的水相相对渗透率数据具有很高的精度。在缺少相对渗透率数据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新方法从电阻率数据中估算水相相对渗透率。

    层序地层地球化学方法在烃源岩评价中的应用——以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为例
    吴文祥, 张海翔, 李占东, 梁鹏, 刘赛, 李萌, 鲍储慧
    2015, 36(4):  701-710.  doi:10.11743/ogg20150422
    摘要 ( 274 )   PDF (2681KB) ( 86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贝尔凹陷是海拉尔盆地富油凹陷之一,其中SQ2层序湖侵体系域发育的暗色泥岩、泥灰岩、油页岩和含钙泥岩沉积组合是优质烃源岩,但此前一直被忽视。依据实测有机碳含量(TOC)、氯仿沥青“A”含量、生烃潜量(S1+S2)、镜质体反射率(Ro)以及测井曲线预测的有机碳含量,运用层序地层地球化学分析方法,在层序格架内对贝尔凹陷烃源岩进行了精细研究,明确了主力烃源岩和优质烃源岩的发育层序(体系域)和规模,并计算了主力源岩和优质源岩的生烃与排烃量。研究认为,贝尔凹陷SQ2和SQ3层序烃源岩TOC、氯仿沥青“A”与S1+S2多数达到好源岩级别以上,偏油性有机质所占比重较大,是研究区的主力烃源岩;主力烃源岩内部非均质性较强,优质烃源岩主要发育在湖侵体系域和高位域的早期,SQ2层序的湖侵体系域优质烃源岩最为发育。生烃与排烃量计算结果表明,SQ2层序生油与排油量占绝对优势,并且其内部的优质烃源岩对生油、排油量的贡献比例分别高达84%和93%。结合油源对比研究,认为SQ2层序的优质烃源岩是凹陷内主力的烃源岩。运用层序地层地球化学方法对烃源岩评价,可以指导勘探程度较高的区块油气勘探,同时对勘探程度低、钻井少、源岩取样少的含油气盆地的烃源岩评价工作更为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