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2年 第43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22-04-01
    目录
    2022年第43卷 第2期 中英文目录
    2022, 43(2):  0. 
    摘要 ( 104 )   PDF (3290KB) ( 9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油气地质
    细粒沉积学研究进展与发展方向
    朱如凯, 李梦莹, 杨静儒, 张素荣, 蔡毅, 曹琰, 康缘
    2022, 43(2):  251-264.  doi:10.11743/ogg20220201
    摘要 ( 695 )   HTML ( 50)   PDF (6123KB) ( 512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细粒沉积岩在全球不同地质时代广泛分布,约占全球各类沉积岩分布的2/3以上。细粒沉积学是研究细粒沉积岩的物质成分、结构构造、分类和成因、沉积过程与分布模式的基础学科。细粒沉积岩的形成与分布受构造沉积背景、物源、气候变化、水动力条件、火山活动、海底(湖底)热液活动等影响,时空变化大,有机质分布非均质性强,纹层结构及组合类型差异大,确定不同水体环境有机质形成和保存作用机理、纹层结构成因类型及沉积动力条件、沉积模式是其关键科学问题。近年来,在细粒沉积岩石学及分类系统、层序地层格架与时空分布、沉积古水深与古环境、纹层结构及组合类型、泥页岩实验沉积学与沉积动力条件、有机质富集主控因素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未来将重点关注术语规范与分类、页岩层系旋回地层与层序地层格架、古气候与沉积模式、有机质富集机理、纹层类型及组合的微观观察与宏观分布的测井评价预测等方面研究。细粒沉积学的发展,对于盆地内富有机质页岩分布预测、页岩油气甜点段/区评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将推动常规和非常规油气勘探进入新阶段。

    郯庐断裂带辽东湾段变形特征及展布规律
    牛成民, 杨海风, 郭涛, 李伟, 吴智平
    2022, 43(2):  265-276.  doi:10.11743/ogg20220202
    摘要 ( 308 )   HTML ( 13)   PDF (10267KB) ( 189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最新的大连片三维地震处理资料,对辽东湾坳陷主走滑断裂进行了系统判识,进一步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探讨了辽东湾坳陷郯庐断裂带的分支组成与展布规律。结果表明,辽东湾坳陷郯庐断裂带应发育3条(组)分支断裂,东支发育在辽东地区,为辽东1号断裂;中支发育在辽中地区,新生界断裂为辽中1号和辽中2号断裂,在深层两条断裂合并为一条主走滑断裂;西支位于在辽西地区西部斜坡位置,新生界断裂为辽西走滑断裂。3条(组)分支断层均切割至深部基底,并可到达莫霍面,在重力异常图上具有明显的体现。辽东湾坳陷3条(组)郯庐断裂带分支断层构造变形特征存在明显差异,与渤海海域渤中-渤东段、渤南段也存在显著差异,走滑程度的强弱、先存断层的复活、地层厚度与岩性特征,以及基底性质的差异是造成这种差异性的主要原因。

    深部煤层气资源开发潜力
    何发岐, 董昭雄
    2022, 43(2):  277-285.  doi:10.11743/ogg20220203
    摘要 ( 535 )   HTML ( 23)   PDF (3578KB) ( 327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煤成气理论指导下煤系“源外型”大气田的陆续发现有效促进了中国天然气工业的发展,而“源内型”煤层气却发展缓慢。研究认为“源内型”深部(2 000 m以深)煤层气同样具有巨大的勘探潜力。以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为例,通过石炭系-二叠系含煤地层取心系统开展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煤系岩石普遍含气,其中煤层中存在原地游离气且煤层气资源丰度最高为3.86×108 m3/km2;结合地层埋藏和热演化史,认为层状非均质地层中泥岩和灰岩的喉道半径较小,毛管阻力封堵形成了以砂岩和煤岩为主的煤系岩性圈闭,煤岩(性)圈闭是其中游离气形成的主控因素;煤岩心含水饱和度介于6.5 %~30.1 %,较低的含水饱和度使常规煤层气开采过程中的“排水减压”变成了“排气降压”,有利于深部煤层气的动用;原生-碎裂型煤体结构也是储层压裂改造的有利特征。研究认为深部煤层气是煤系“甜点”资源,辅以科学合理的技术和经济手段可实现有效开发。

    加热过程中页岩储层改质效果研究进展
    陈国辉, 蒋恕, 李醇, 李思思, 彭鹏, 莫兰, 张钰莹, 张鲁川, 张天宇
    2022, 43(2):  286-296.  doi:10.11743/ogg20220204
    摘要 ( 316 )   HTML ( 10)   PDF (1593KB) ( 258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中国陆相页岩油资源潜力巨大,但因成熟度偏低、油质重、粘度大、地层流体压力低且孔渗条件差而难以有效开发。原位加热技术可显著提高其采收率,储层改质是该技术的重要目标之一。基于前人对页岩孔隙演化的研究以及对油页岩原位加热过程中储层物性改质的探索,通过理论分析,明确了储层改质效应由孔隙演化和热致裂两种机制控制。孔隙演化主要由有机质裂解、无机矿物成岩转化、矿物溶蚀和重结晶引起;热致裂主要由热应力和生烃增压造成。前期对不同成熟度页岩孔隙演化规律的研究以及对砂岩、花岗岩热破裂作用的研究,为进一步揭示页岩原位加热过程中的储层改质效应奠定了良好基础。但页岩中复杂的矿物成分导致其孔隙演化过程更加复杂,有机质裂解过程所伴随的成孔作用、酸性产物溶蚀作用以及增压效应使该过程进一步复杂化。在进一步研究中,需要对不同作用开展相对独立的研究,揭示其机理并建立预测模型,进而对原位加热过程中整个增孔增渗效应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演化进行有效预测。

    古湖泊水介质条件对混积岩相组合沉积的控制作用
    刘惠民, 杨怀宇, 张鹏飞, 韩同欣, 刘鑫金
    2022, 43(2):  297-306.  doi:10.11743/ogg20220205
    摘要 ( 248 )   HTML ( 13)   PDF (4290KB) ( 169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浊积岩油藏是重要的油气增储领域,由于沉积期水体富灰特征明显,从而严重影响了地球物理预测精度及储层的品质。基于沉积水介质与富灰混积岩相组合具有一定成因联系,综合利用井孔、地震以及岩心的古生物、微量元素、粘土矿物、碳氧同位素等多种测试分析,在岩相组合划分及其水介质环境解剖基础上,综合多种方法量化恢复古湖盆水介质(盐度、水深)条件,从而探讨水介质条件对混积岩相组合的控制机理。研究表明,东营凹陷沙三段岩相组合可划分为7种,其中含灰混积类型有5种;古气候、古物源及深部流体直接控制着陆相湖盆的古水介质条件,碳酸盐含量受控于湖盆水体的盐度,富灰区主要分布于坨-胜断裂区、草北地区、中央背斜带及斜坡带地区,贫灰区主要分布于淡水物源注入区及深洼区。因此,浊积岩下一步勘探的重点方向为前三角洲附近的淡水影响区和洼陷中心的淡水稀释区。

    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湖相富有机质页岩纹层特征和储集性能
    陈扬, 胡钦红, 赵建华, 蒙冕模, 尹娜, 张晓贝, 许格非, 刘惠民
    2022, 43(2):  307-324.  doi:10.11743/ogg20220206
    摘要 ( 329 )   HTML ( 26)   PDF (14417KB) ( 182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沙河街组四段上亚段(沙四上亚段)页岩为研究对象,通过有机质分析、薄片观察、扫描电镜、高压压汞和低压氮气吸附等技术,明确页岩纹层特征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为页岩油勘探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沙四上亚段页岩按照成分可划分出4种在孔隙发育特征上具有差异性的纹层单元,总结出7种纹层组合类型。粒状方解石纹层+混合纹层+有机质纹层组合是沙四上亚段储集能力最好的纹层组合类型,同时发育较多的纳米孔和微米孔,纳米孔主要由混合纹层的粘土矿物晶间孔和粒状方解石纹层中的有机质收缩缝构成,微米孔主要由混合纹层内微裂缝和粒状方解石纹层边界处的微裂缝提供。泥晶方解石纹层+有机质纹层组合储集能力次之,纳米孔主要由泥晶方解石纹层中的脆性矿物粒间孔构成,微米孔主要由纹层间薄弱面形成的微裂缝提供。页岩的储层物性受到埋藏压实作用、粘土矿物转化作用、方解石重结晶作用和有机酸溶蚀作用等多重因素影响,不同纹层组合的页岩储层物性影响因素有所不同。

    四川盆地川西坳陷三叠系须家河组页岩有机孔演化及成因
    徐亮, 杨威, 姜振学, 陈冬霞, 王耀华, 鲁健康, 赵明珠, 李兰
    2022, 43(2):  325-340.  doi:10.11743/ogg20220207
    摘要 ( 250 )   HTML ( 4)   PDF (14047KB) ( 157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川西坳陷须家河组陆相页岩为例,通过场发射扫描电镜与EDS能谱相结合的方法有效识别出固体沥青、镜质体和惰质体三大显微组分,以及油沥青、焦沥青、结构镜质体、无结构镜质体、镜屑体、丝质体、半丝质体、惰屑体、菌类体等显微亚组分。扫描电镜下不同类型有机质孔隙发育程度差异大,有机粘土复合体中的固体沥青孔隙最为发育,其次为单独片状分布的固体沥青,镜质体和惰质体孔隙发育较差,主要以残余原生孔隙为主。受显微组分生烃潜力差异的控制,从固体沥青、镜质体到惰质体,三者的碳元素质量百分比依次增大,生烃潜力依次变差,成孔能力也依次变差;受粘土矿物催化作用的控制,随着伊利石含量增加,粘土矿物的比催化活度增加,可促进伊利石附近的固体沥青大量发育孔隙。仿真地层热模拟实验表明,不同有机显微组分孔隙演化差异大:随成熟度增加,固体沥青发育大量蜂窝状孔隙,面孔率不断增大,后期由于生烃枯竭导致面孔率逐渐减小;而镜质体和惰质体的孔隙发育较差,其原生孔隙还随成熟度的增加迅速减少。但镜质体和惰质体中广泛发育的微裂缝连通了沥青孔和其他无机孔,形成了微观孔-缝网络系统,提高了页岩储层的储集和渗流能力。

    四川盆地川西气田中三叠统雷口坡组气藏气源再认识
    苏成鹏, 何莹, 宋晓波, 董波, 吴小奇
    2022, 43(2):  341-352.  doi:10.11743/ogg20220208
    摘要 ( 246 )   HTML ( 7)   PDF (6274KB) ( 136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天然气探明储量超千亿立方米的川西气田是中国石化继普光和元坝气田之后,在四川盆地发现的第3个大型海相气田。目前对该气田中三叠统雷口坡组气藏的气源认识尚未统一,争议较大,有必要对其开展再分析。对川西气田不同构造雷口坡组四段三亚段(雷四三亚段)上、下产层的天然气组分和烷烃同位素特征分析表明,川西气田同一构造雷四三亚段下储层气藏和上储层气藏具有相同的气源,而不同构造间气源具有差异。其中,石羊场构造和鸭子河构造天然气中H2S和CO2含量高、δ13C2 偏轻(均值-32.5‰),以及烷烃气碳同位素倒转,表现出典型的油型气特征;金马构造天然气中H2S和CO2含量相对较低、δ13C2 偏重(均值-27.5‰),以及烷烃气碳同位素正序分布,表现出混源气特征。此外,基于研究区天然气运移条件分析,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认为,川西气田石羊场构造和鸭子河构造天然气主要来自雷口坡组自身烃源岩,而金马构造天然气则主要来自雷口坡组烃源岩和上二叠统龙潭组烃源岩,但不排除上三叠统马鞍塘组-小塘子组烃源岩对其有少许贡献。

    四川盆地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储层特征与演化机制
    王濡岳, 胡宗全, 龙胜祥, 杜伟, 吴靖, 邬忠虎, 聂海宽, 王鹏威, 孙川翔, 赵建华
    2022, 43(2):  353-364.  doi:10.11743/ogg20220209
    摘要 ( 516 )   HTML ( 41)   PDF (12814KB) ( 542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依据矿物岩石学、有机地球化学、储集空间、物性及含气性等特征,系统分析并探讨了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储层特征、演化机制及其对页岩气勘探开发的影响,提出“生物硅钙控格架、协同演化促生孔、压力演化控保存”的页岩储层演化机制。研究结果表明:①岩相、有机孔载体类型及其赋存方式对有机孔的发育具有重要控制作用,硅质页岩大尺度有机质充填粒间孔(3 ~ 5 μm)发育程度高,最利于有机质大孔发育;粘土质页岩受TOC含量和有机质-粘土复合体结构影响,有机孔的孔径分布范围广、平均孔径大,但有机孔总量较小。②同生-早成岩阶段早期形成的生物石英、微生物白云石和黄铁矿等构成的刚性支撑格架利于原生孔隙的保存。中成岩阶段早期,有机酸的产生和消耗、不稳定矿物溶蚀/蚀变、粘土矿物转化和干酪根生油具有同步性,为生油期液态烃的充注与滞留提供了有利空间。中成岩晚期—晚成岩阶段,干酪根和滞留烃裂解生气、成孔和增压促进了有机孔与微裂缝的发育。③超压对压实作用的缓解利于有机孔形态与页岩物性的保持,对高应力敏感性粘土质页岩物性的保持影响显著,对底部高脆性矿物页岩段影响较低。盆内至盆缘构造的改造与泄压强度逐渐增大,底部硅质页岩物性变化不显著,上部粘土质页岩物性降低显著,封盖作用增强。

    滇黔桂盆地桂中坳陷下石炭统台槽相页岩沉积特征与沉积模式
    陶金雨, 胡宗全, 申宝剑, 潘安阳, 李楚雄, 王瑞湖, 张美玲
    2022, 43(2):  365-377.  doi:10.11743/ogg20220210
    摘要 ( 275 )   HTML ( 11)   PDF (6949KB) ( 150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对典型井观察描述、野外剖面实测以及室内测试分析,对桂中坳陷下石炭统鹿寨组页岩的沉积特征进行解剖,建立台槽相页岩沉积模式,并提出具有页岩气勘探潜力的优势相带。对比四川盆地五峰组-龙马溪组陆棚相页岩与研究区台槽相页岩的沉积特征,明确台槽与陆棚的差异性。研究区台槽沉积的典型相标志除了页理、变形、粒序等层理构造之外,槽内普遍富集大量黄铁矿,台-槽斜坡带可识别出灰质和硅质两种浊流、腕足等古生物碎片以及若干植物碎片。根据岩性组合、相标志、水动力等条件,台槽相共划分出4种亚相及13种岩相。其中,台盆亚相的硅质岩相和硅质页岩相以及下斜坡亚相的泥质硅质岩相和炭质泥岩相可作为优势相带,含有少量灰质和泥质的硅质岩更具页岩气勘探潜力。

    中国陆相页岩油储层水平渗透率与垂直渗透率特征
    沈云琦, 金之钧, 苏建政, 李志明, 牛骏
    2022, 43(2):  378-389.  doi:10.11743/ogg20220211
    摘要 ( 480 )   HTML ( 17)   PDF (4610KB) ( 320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前,页岩油在北美地区已经实现了商业开发,中国页岩油的勘探开发也有了重大突破。在生产实践中发现水平纹层/层理发育层段产量高于其他层段,推测水平渗透率大于垂直渗透率。针对中国陆相典型页岩油储层渗透率,应用压力脉冲衰减法,对水平渗透率与垂直渗透的变化规律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①常压条件下,当层理缝发育时,水平渗透率高于垂直渗透率可达5个数量级;当层理缝不发育时,水平渗透率比垂直渗透率高20~50倍左右;当储层发育切穿层理的构造微裂缝时,水平渗透率与垂直渗透率相差倍数小于1;②围压条件下,与海相页岩油储层相比,陆相页岩油储层的水平渗透率和垂直渗透率变化更为复杂,其中水平渗透率对围压的敏感性更明显;③就水平渗透率与垂直渗透率之比而言,纹层状灰质页岩/纹层状砂质页岩、层状页岩和块状页岩的变化范围分别为1.5~90.0,1.4~46.0和1.3~40.0;④潜江凹陷页岩油储层孔喉半径小,矿物组分复杂,发育硬石膏等特殊矿物,阻塞孔隙,使得江汉油田潜江凹陷页岩油储层渗透率比胜利油田济阳坳陷页岩油储层渗透率低10~100倍。

    滦平盆地白垩系细粒火山物质对页岩油气形成的影响
    刘晓宁, 姜在兴, 袁晓冬, 陈晨, 王成
    2022, 43(2):  390-406.  doi:10.11743/ogg20220212
    摘要 ( 230 )   HTML ( 4)   PDF (7314KB) ( 118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滦页1井压裂试产成功地开采出工业性页岩油气,使滦平盆地中生代白垩系西瓜园组成为该地区目前勘探研究的重点层位。近期的对滦页1井的岩石学研究表明,生油层发现有细粒火山物质沉积,并与页岩油气生成和聚集存在紧密关系。因而探明火山细粒物质与页岩油气形成的关系成为新的命题。以滦平盆地西瓜园组下段为研究层位,结合岩心、薄片、测井、X衍射和地化测试数据等资料,对含凝灰质细粒沉积岩的沉积特征和有机质发育情况进行分析,旨在为该地区页岩油气的进一步勘探开发提供理论支持。西瓜园组下段受火山-湖泊作用控制,发育湖相泥页岩、受火山活动影响的含凝灰质细粒沉积岩、火山相的安山岩以及火山碎屑岩等。结果显示,泥页岩的平均总有机碳含量(TOC)为0.64 %,平均S1+S2含量为0.41 mg/g;含凝灰质细粒沉积岩的平均TOC为1.92 %,平均S1+S2含量为2.64 mg/g。含凝灰质细粒沉积岩层位有机质含量明显更富集。细粒火山物质发育的层段中大量发育草莓状黄铁矿,同时Pr/Ph较小,V/(V+Ni)偏大也指示了火山喷发后强还原的水体环境,及火山细粒物质沉积后快速埋藏都有利于有机质的保存。湖相碳酸盐岩发育,与纹层状富有机质泥岩、凝灰岩交互,层间裂缝利于油气的运移,凝灰岩纹层和白云岩纹层提供了储集空间。页岩油气具有源-储一体的特点,细粒火山物质的存在从有机质的富集和成烃演化到油气的储集、保存条件都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川西坳陷中三叠统雷口坡组沥青地球化学特征及气源示踪
    吴小奇, 陈迎宾, 翟常博, 周凌方, 周小进, 杨俊, 王彦青, 宋晓波
    2022, 43(2):  407-418.  doi:10.11743/ogg20220213
    摘要 ( 174 )   HTML ( 3)   PDF (5341KB) ( 158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中三叠统雷口坡组是四川盆地西部天然气勘探的热点层系之一,目前对其储层沥青发育和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与认识较为薄弱。基于储层沥青含量、反射率、碳同位素和生物标志化合物等开展川西雷口坡组沥青的成因和来源研究,并基于沥青地球化学特征分析来开展气源示踪,丰富和完善了该区气源对比的研究方法和途径。研究表明,雷口坡组储层中沥青零星分布于缝合线和裂缝中,δ13C值介于-28.6 ‰ ~ -24.6 ‰。钻井岩心样品中沥青的等效镜质体反射率平均为3.14 %,为典型的热裂解成因。野外露头沥青样品等效镜质体反射率较低,香水镇黄连桥和石元乡马鞍塘剖面沥青经历了生物降解,而天池乡卸军门剖面沥青为原油脱沥青质作用形成。雷口坡组储层沥青与自身碳酸盐岩具有较好的亲缘性,而根据沥青含量计算所得川西大气田雷口坡组裂解生气强度和圈闭总裂解生气量与现今气藏规模不匹配。川西大气田主体并非来自古油藏的原位裂解,而是由高演化阶段的原油裂解气直接充注形成。天然气主体来自下伏上二叠统烃源岩,雷口坡组自身碳酸盐岩贡献较为有限。相关认识为揭示川西雷口坡组成藏机理、明确勘探方向提供了科学依据。

    南黄海盆地中-新生界湖相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生烃史
    李志强, 杨波, 王军, 韩自军, 吴庆勋
    2022, 43(2):  419-431.  doi:10.11743/ogg20220214
    摘要 ( 241 )   HTML ( 6)   PDF (2824KB) ( 89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南黄海盆地迄今未获商业性油气突破,或与对其中-新生界3套湖相烃源岩的发育模式和生烃史研究薄弱有关。对来自3套烃源岩的41块样本进行岩石热解、微量元素、X衍射和色谱-质谱分析后发现,泰州组二段腐泥组含量高,为Ⅱ1型干酪根,以水生有机质输入为主,C27甾烷占优,受海侵影响碳酸盐矿物含量高,古水体还原性强且盐度高,利于有机质保存;阜宁组二段和泰州组二段古水体环境相似,但C28甾烷含量显著增高,为藻类为主和陆源为辅的双重有机质输入,是典型的湖相烃源岩;阜四段的C29甾烷含量占绝对优势,TAR比值高,为单一的陆源有机质输入,古水体偏氧化性且盐度低,不利于有机质的保存。烃源岩复杂的母质输入类型和沉积环境不利于对其热成熟度的评价,对以甾烷20S/(20S+20R)或Ts/(Ts+Tm)参数表达的“未熟”特征应谨慎。基于断陷型-拗陷型的构造背景转换分析,建立了潜力生油层的生烃过程,认为活跃的火山活动对烃源岩生烃有促进作用,且北部坳陷以早期生烃为主,南部坳陷存在早、晚两期生烃,以三垛组沉积时期生烃为主。研究对南黄海盆地下一步的油气勘探部署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东海盆地西湖凹陷平北斜坡带平湖组煤系原油地球化学特征与油-源精细对比
    李天军, 黄志龙, 郭小波, 赵静, 蒋一鸣, 谭思哲
    2022, 43(2):  432-444.  doi:10.11743/ogg20220215
    摘要 ( 268 )   HTML ( 2)   PDF (3358KB) ( 122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东海盆地西湖凹陷平北斜坡带平湖组煤系原油性质及分布规律复杂,烃源岩纵、横向沉积环境及生物来源非均质性强,具有斜坡带和西次凹多源供烃特征。将地质与地球化学相结合,进行了原油类型划分与油-源精细对比,梳理了原油分布与生烃次洼的关系。结果表明:平北地区原油以凝析油为主,含少量轻质油和正常原油,根据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可划分为3种类型。Ⅰ类原油主要分布在孔雀亭地区,主要来源于陆源高等植物的裸子植物松柏目树脂,与本地平湖组中段下亚段(平中下亚段)-平湖组下段(平下段)烃源岩具有明显亲缘关系。Ⅱ1类原油主要分布在武云亭地区的平上段及平中上亚段和NB8洼陷,具有陆源裸子植物和蕨类植物双重贡献,且蕨类植物贡献更大,与平上段、平中上亚段烃源岩有明显亲缘关系,并有成熟度较高的低带-西次凹海源有机质的贡献。Ⅱ2类原油主要分布在武云亭及宝云亭—团结亭地区,陆源裸子植物松柏目树脂贡献更大,与平中下亚段和平下段烃源岩具有明显亲缘关系。研究成果对深化平北斜坡带油源的新认识和油气藏预测及勘探部署有较大指导作用。

    方法技术
    深水盐下湖相碳酸盐岩缝洞地震预测
    黄文松, 徐芳, 刘成彬, 黄继新, 赵俊峰, 郭松伟, 李云波
    2022, 43(2):  445-455.  doi:10.11743/ogg20220216
    摘要 ( 301 )   HTML ( 5)   PDF (8903KB) ( 141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桑托斯盆地F油田位于巴西深水区域的盐岩之下,具有埋藏深、岩性多样、非均质性强的特点。与常规的以孔隙型为主的储层和中国西部“串珠状”的大型溶洞储层不同,研究区碳酸盐岩为深水盐下湖相碳酸盐岩,其溶蚀孔洞孔径小、裂缝类型多,导致地震响应特征极其不明显,常规缝洞预测方法不适用。另外,受上覆巨厚盐岩层的影响,缝洞发育储层段的地震资料分辨率低,增加了利用叠后地震方法预测其分布规律的难度。因此,针对研究区缝洞发育特点,采取井震相结合的思路,以消除泥岩及火成岩岩性干扰为前提,首先进行地震资料优化处理,然后充分利用岩心、FMI测井等资料以及生产漏失等信息,综合分析地震异常可能表达的地质信息,探索了一套适用于深水盐下多种岩性发育背景的小尺度湖相碳酸盐岩缝洞储层地震预测方法。该方法明确了裂缝与孔洞的敏感地震属性,通过联合构造应力场进行裂缝预测,结合波阻抗、孔隙度及CGR等地震反演结果,开展溶蚀孔洞预测,取得了良好的预测效果,对湖相碳酸盐岩缝洞储层预测研究有借鉴意义。

    四川盆地中部高石梯-磨溪地区震旦系灯影组储层沥青拉曼光谱分析
    李纯泉, 陈红汉, 肖雪薇, 汪泽成, 姜华
    2022, 43(2):  456-466.  doi:10.11743/ogg20220217
    摘要 ( 286 )   HTML ( 10)   PDF (6415KB) ( 153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拉曼光谱分析是刻画有机质成熟度的一种有效技术方法。通过对四川盆地中部高石梯-磨溪地区21块震旦系灯影组储层样品中的沥青开展系统的拉曼光谱分析,并用经验公式获取沥青的等效镜质体反射率,表征了沥青所处的成熟阶段,进而探讨了储层经历的热演化及改造作用。结果表明,高石梯-磨溪地区震旦系灯影组储层溶蚀孔洞及裂缝充填沥青绝大多数都处于高-过成熟阶段,占比达81.1 %;沥青拉曼光谱参数在等效镜质体反射率3.0 %处存在明显的转折点,构成两段式变化趋势特征。沥青等效镜质体反射率偏离正常演化趋势的异常高值,记录了储层经历的热异常,是明显的高温热流体活动响应,其空间上的分布特征反映了热流体活动的多期性,表明储层经历了多期热液蚀变改造,佐证了原油裂解成气而构成现今全是气藏分布的格局。

    海相富有机质页岩储层压力预测方法——以涪陵页岩气田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为例
    王鹏威, 陈筱, 刘忠宝, 杜伟, 李东晖, 金武军, 王濡岳
    2022, 43(2):  467-476.  doi:10.11743/ogg20220218
    摘要 ( 268 )   HTML ( 5)   PDF (2464KB) ( 167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页岩储层压力预测是评价页岩储层质量、认识页岩气富集机理、识别页岩含气性及寻找页岩气勘探有利区的基础。高-过成熟的海相富有机质页岩中发育大量纳米级有机质孔隙,且页岩储层普遍存在由生气造成的异常高压。目前页岩储层压力预测多建立在无机孔隙发育演化规律基础之上,没有考虑纳米级有机孔隙发育演化,从而导致“压力异常”的假象或者储层压力预测结果不准确。本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海相富有机质页岩的储层压力预测方法:假设页岩储层有机孔隙和异常压力共存,计算有机孔隙的声波测井响应,并校正声波测井曲线,建立新的压力预测模型。以涪陵页岩气田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为例探讨了该方法的可靠性和实用性。结果表明,相校于原始Eaton法,该方法计算结果与实测压力数据吻合程度更高(R2=0.81),预测误差相对较小且符合正态分布。因此该压力预测方法能够有效、可靠地预测研究区海相页岩储层压力。据预测,焦石坝一期产建区地层压力总体具有背斜中间高、周缘低、东南侧局部具有高值的特征,该结果与无阻流量具有良好的相关性,进一步说明该方法的可靠性。该方法对于完善非常规页岩储层压力预测方法、推动超压页岩气勘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纳米压痕技术在页岩力学性质表征中的应用进展
    王建丰, 杨超, 柳宇柯, 熊永强
    2022, 43(2):  477-488.  doi:10.11743/ogg20220219
    摘要 ( 370 )   HTML ( 7)   PDF (2533KB) ( 315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近年来,随着力学测试技术的不断发展,微观材料科学研究中广泛应用的纳米压痕技术被引入到页岩研究领域,成为测试页岩表面微观力学性质的重要手段。从微观视角去研究页岩的力学性能已成为当下的研究热点之一。为此,梳理了页岩样品的制备方法和压痕试验制度对测试结果的影响,详细论述了纳米压痕技术在页岩中微观力学和蠕变性能表征方面的应用现状,对其应用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对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研究结果表明:①纳米压痕技术可以精确表征页岩整体以及基质组成相的力学性能;②通过研究保载阶段的位移-时间曲线可以获得页岩微观尺度的蠕变特征,深入理解微观下页岩蠕变变形机制;③测试流体/页岩相互作用下力学性能的演变特征,可以为实际页岩水力压裂或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提供基础的实验数据。该技术实现了对页岩更精细化的观测,有助于从根本上认识页岩的力学行为,为页岩气勘探开发提供更可靠的理论依据。